《三国演义》读后感(精编)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8622866 上传时间:2023-12-0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32.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国演义》读后感(精编)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三国演义》读后感(精编)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三国演义》读后感(精编)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三国演义》读后感(精编)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三国演义》读后感(精编)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国演义》读后感(精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演义》读后感(精编)(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读后感1(891字)当我读到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其中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的章节,真是让我感受深刻。这个章节写了刘备投靠了曹操,可是刘备每天就是种种莱、浇浇花,其它事啥也不干。曹操不放心刘备,于是请刘备去府上做客,两人开始煮酒,曹操一直在试探着刘备,而都被刘备四两拨千斤给化解过去,后来曹操一句话试探正中刘备所想,刘备吓得筷子和勺子都掉了,心里不知如何回答,正好这时天上打了一个劈雷,刘备以怕雷声躲过了曹操的试探,后来刘备逃走了,开创了一番事业。看完这一段,我对刘备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佩服刘备的卧薪尝胆的隐忍以及面对奸雄的镇定自若。后来随着谈话的深入,曹操在对刘备进行心理分析

2、试探之时,被曹操看破心事,刘备有些不知如何是好时,天助刘备,这时外面雷声大作,刘备借此掩饰说自己怕雷,安慰也抚平了曹操那颗多疑的小心脏。我觉得刘备真是会示弱,示弱让强大的对手失去了戒备之心。小说_于生活和现实,读小说也会让人拓宽眼界,学习更上一层楼。在一次考试中,我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一个较高的排名,不禁沾沾自喜,使得我上课也不注意听讲,写作业也写得不怎么认真,认为自己什么都会了一样,没有以前那样脚踏实地学习,每次妈妈不放心问我学习的时候,我总是回答都会了,省着她再唠叨我了,过了几个月又考试了,自傲的我成绩下来了,结果那次考试成绩很不理想。我想起了刘备投奔曹操,寄人篱下用自制力让自己隐忍生存。我

3、于是开始改变自己,在自己成绩好的时候,不骄傲自大,不自以为是,在自己成绩不理想的时候,也不垂头丧气,消极气馁,经过我多个月的努力,我终于在第三次考试上找回了自我。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这段告诉我们,成大事就是我们首先要确立的一个目标,才会有努力的方向,在努力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克制自己,少走弯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我记得一句名言说得:也许当自制力从你的心中崛起时,就将远离往日的欢乐;但请你相信,自制力是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这样我们才会离我们的目标与理想近一点!三国演义读后感2(922字)“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豪,是非成败回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再一次翻开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

4、义,它的卷首语又一次在我的耳边回旋。三国演义是由一个个扣人心弦又拍手叫绝的故事串联起来的,叙述了蜀、魏、吴三国产生的一系列奋斗。其间让我形象最深的要数“马谡粗心失街亭”了。“马谡粗心失街亭”讲了魏军率兵20万攻击祁山,其时街亭是汉中的咽喉,联系严重。马谡自动要求前去看守街亭,诸葛亮不放心,马谡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这才赞同,并让王平帮忙。诸葛亮信任马谡熟读军书,能够守好街亭。可没有想到,马谡只会坐而论道,呆板地依照兵法上的做,不听王平的劝说,在山上安营,成果被魏军断了水道用火攻,全军覆没。诸葛亮得到音讯后,十分伤心,怪自己用人不当。诸葛亮和马谡情同手足,可不依军法处置,又不能让将士心服口服,只好

5、无可奈何斩了马谡。这个故事我百看不厌,理解了许多道理:一。马谡一味地依照兵法上去做,以为“高高在上,势不可当“,而没有考虑周全,没有考虑敌军是否会堵截水源,使自己戎行不战自乱。咱们学习也不能只为了敷衍考试而去死记硬背,真实能学好的人是能将常识灵活运用到实际日子的,这才是真实学到本事。二。马谡失街亭的另一个原因是不听他人的劝说。马谡我行我素,以为自己熟读兵法瞧不起他人。王平现已说出了在山上安营的弊端与在路口安营的优势,可马谡却自以为是,仍然上山安营。咱们在日子中相同,要多听听他人的定见,扬长避短才华前进。我在日子中也总是听不进妈妈的主张,以为她烦琐,可实践证明吃亏的总是我自己。看了这个故事更能悟

6、出其间的道理。一个连他人的定见都听不进去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三。诸葛亮尽管锦囊妙计,但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他也有用错人的时分。我觉得守街亭这么重要的工作能够让姜维和赵云担任。这样既能够守住街亭,又能够训练姜维赶快了解蜀军的状况。三国演义这部长达66万字的名著倾泻了作者罗贯中无限的汗水,这儿的一个个故事倾吐着一个个哲学道理,给了咱们许多的启示,让咱们收获颇丰。我喜欢这部名著,将会一遍遍重读它,它将伴我终身!三国演义读后感3(917字)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使我意味深长。三国演义就是四大名著之一。这本书刻画了200多个人物形象,把许多人物写得淋漓尽致,比如说:刘备、关羽、曹操、诸葛亮等。这本书主要

7、写魏、蜀、吴三国之间发生的斗争,这本书从东汉末年一向写到晋朝那个时代。书中有几个人物让我对他们产生了很深的感受。首先就是刘备,从一开始的桃园三结义这个故事就让我对刘备产生了很深的感受,他十分重情义,也很有爱心,也十分的顾全大局,就拿三顾茅庐这个故事来说,刘备为了统一乱世,三次才请到了诸葛亮,他的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十分敬佩他。但刘备也有一个缺点,就就是受到打击不能控制自我,关羽、张飞被杀害后,他无法控制自我的情绪,不听诸葛亮的话,必须要攻打吴国,导致失去了一员战将,如果他当时听从诸葛亮的话,就必须能联吴抗曹。然后就是关羽,他一生获得了许多的战功,比如说: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义释曹

8、操等等,他为了与刘备会合,便不远千里来找刘备,斩颜良,诛文丑,结果鲁莽的张飞以为他背叛了刘备,准备要杀他,然后又看见他跟敌方打仗,这才明白。于就是关羽和张飞准备一齐去找刘备,最后最后与刘备会合,想象着那令人激动的场面,真为他们而高兴!在书中描述关羽的一句话就是: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手拿青龙偃月刀,还有赤兔马。这样搭配,简直就是无人能敌!最后就是曹操,曹操就是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在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时说:当这天下,英雄只有你我二人,刘备吓的把筷子掉在了地上,又装作害怕打雷,这才蒙混过关。他在统一魏国时,能够说就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他的策略,无不能够统一天下。但曹操生性多疑,在赤壁

9、大战中,只就是因为周瑜的一个小计策,而失去了蔡瑁、张允那么好的将军,也导致了他们没有好的水军将领,也没能识破庞统为他带给的连环计,结果大败而归,全军覆没。最后让司马家一统了乱世。透过这本书,让我学到了很多:刘备教我们什么事情都要冷静对待;关羽教我们忠诚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曹操教我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要多疑。我们只要取长补短,就能战胜一切困难。三国演义读后感4(931字)寒假期间,我阅读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三国演义虽长,属于章回体小说,但故事具有连续性,我几乎每次都会一口气读它三、四个章回,让人有一直都想看下去的欲望,而且不觉得乏味,犹如置身于那时代,深陷其中。书中对情节叙述和人物刻画有着独特的

10、风格。人物的外貌描写十分形象生动,有带点夸张,词语之间的巧妙结合,句与句之间的互相连接,常令我脑中产生无尽的遐想,“吕布顶束发金冠,披白花战袍,系狮蛮宝带,纵马挺戟。”是怎样的呢?“华雄其人,虎体狼腰,豹头猿臂。”又是怎样的呢?三国演义中,人物的性格都各具其态、互不相同,作者把每一个人物都刻画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详略得当,如周瑜心胸狭窄、曹孟德奸诈、孔明事如神等,这些生动的人物形象已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书中还从各种的事件叙述中体现一个人的性格,例如,曹孟德的多疑、残忍、狡诈的性格,为实现个人的目的而不择手段,在三国中的第四回,孟德误杀吕伯奢全家,吕伯奢一片好心换来的竟是杀身之祸。“宁教我负天

11、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充分体现出他的极端利己主义。这种事例还有许多,借头以安定军心、杀董承满门七百余口、斩孔融全家老小等都表明他是位暴君。在情节的设置上,三国演义也让人造成许多悬念,令读者百思不得其解,这种例子有很多,如王允设酒招待吕布,让貂禅陪酒那一幕;曹操败走华容道那段故事,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市场上会出现许多分析三国事情的前因后果、战争成败原因的书籍。另外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三国演义对战争方面的描写,小说并没有对战争的场面作过多的描写,只是略微的概括,反而侧重展现统帅之间在智慧与谋略上的竞赛和角斗,从而突出将帅战争魄力;作者同时又注重各人在战争中的作用,让小人物也显示自己存在的价值,如在官渡之

12、战中许攸献计,赤壁之战中蒋干盗书等,让读者感受到全书内容的丰富多彩,而且加上每章回都会插入小诗篇,更增加其艺术韵味,读者可以对诗中所描写的人或事解更透彻。这是我初次感受到三国演义不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值得所有的读者反复阅读。三国演义读后感5(892字)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使我意味深长。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这本书刻画了200多个人物形象,把许多人物写得淋漓尽致,比如说:刘备、关羽、曹操、诸葛亮等。这本书主要写魏、蜀、吴三国之间发生的斗争,这本书从东汉末年一向写到晋朝那个时代。书中有几个人物让我对他们产生了很深的感受。首先是刘备,从一开始的桃园三结义这个故事就让我对刘备

13、产生了很深的感受,他十分重情义,也很有爱心,也十分的顾全大局,就拿三顾茅庐这个故事来说,刘备为了统一乱世,三次才请到了诸葛亮,他的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十分敬佩他。但刘备也有一个缺点,就是受到打击不能控制自己,关羽、张飞被杀害后,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听诸葛亮的话,必须要攻打吴国,导致失去了一员战将,如果他当时听从诸葛亮的话,就必须能联吴抗曹。然后是关羽,他一生获得了许多的战功,比如说: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义释曹操等等,他为了与刘备会合,便不远千里来找刘备,斩颜良,诛文丑,结果鲁莽的张飞以为他背叛了刘备,准备要杀他,然后又看见他跟敌方打仗,这才明白。于是关羽和张飞准备一齐去找刘备

14、,最后最后与刘备会合,想象着那令人激动的场面,真为他们而高兴!在书中描述关羽的一句话是: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手拿青龙偃月刀,还有赤兔马。这样搭配,简直是无人能敌!最后是曹操,曹操是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在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时说:当这天下,英雄只有你我二人,刘备吓的把筷子掉在了地上,又装作害怕打雷,这才蒙混过关。他在统一魏国时,能够说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他的策略,无不能够统一天下。但曹操生性多疑,在赤壁大战中,只是正因周瑜的一个小计策,而失去了蔡瑁、张允那么好的将军,也导致了他们没有好的水军将领,也没能识破庞统为他带给的连环计,结果大败而归,全军覆没。通过这本书,让我学到了很多:刘

15、备教我们什么事情都要冷静对待;关羽教我们忠诚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曹操教我们做什么事情都不好多疑。我们只要取长补短,就能战胜一切困难。三国演义读后感6(838字)“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儿女情长被乱世左右,谁来煮酒,尔虞我诈是三国,分不清对与错,纷纷扰扰千百年以后,一切又从头”东汉末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彻底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中国进入了一个群雄争霸的时代。三国演义艺术地再现了这一段历史画卷作家罗贯中用他那如椽的大笔,描绘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争,塑造了众多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足智多谋的诸葛亮,骁勇善战的关羽,性格直爽的张飞,一身是胆的赵子龙,还有曹操,刘备.正因为如此三国演义成了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的一颗明珠。“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完美的诠释了这句话,魏,以往煊赫一时;蜀,以往功成不居;吴,以往名震江东。这么来看,从国家就能够反映出国君的性格。曹操,欺压百姓;刘备,爱民如子;孙权,称霸江东。历史总是在不断改变。书里的人物多种多样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一样的性格,作者刻画的淋漓尽致,细细品味,让读者仿佛进入了一种境界。我最佩服的当然还是诸葛亮。封建统治时期需要忠臣,需要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这就是诸葛亮。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并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