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分析产品调研及产品规划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8620388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974.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场分析产品调研及产品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市场分析产品调研及产品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市场分析产品调研及产品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市场分析产品调研及产品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市场分析产品调研及产品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场分析产品调研及产品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场分析产品调研及产品规划(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手机大头产品市场调研及产品规划目录:一、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一)总体网民规模中国网民规模继续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趋势。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亿人,2008年底美国网民数为2.3亿人,按照美国近年来的的网民增长速度估算,美国网民人数在2009年6月底不会超过2.5亿人,因此中国网民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位。比去年同期增长近9000万人,在2009年上半年,中国网民数量净增量为4000万人。越来越多的居民认识到互联网的便捷作用,随着上网设备成本的下降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互联网正逐步走进千家万户。图1.1 中国网民人数增长情况国的网民规模和宽带网民规模增长迅猛,互联网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位。

2、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亿,较2008年底增长一三.4%,半年增长了4000万;而宽带网民规模则达到了亿,占总网民数的94.3%,较2008年底上升了个百分点。与网民规模持续增长相对应的,是我国互联网普及率的稳步提升。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6月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5.5%,保持平稳上升的态势。一方面,中国互联网与互联网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发展差距,中国整体经济水平、居民文化水平再上一个台阶,才能够更快地促进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另一方面,这种互联网普及状况说明,中国的互联网处在发展的上升阶段,发展潜力较大。图1.2 中国互联网普及率(二)手机接入方式用户规模截止2009年6月

3、,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亿人,半年内增长了32.1%,手机网民规模呈现迅速增长的势头。受3G业务开展的影响,亿网民中,半年内有过手机接入互联网行为的网民比例达到46%,总体互联网民的比例提升个百分点,增速十分迅猛。手机上网以其特有的便捷性,在中国发展迅速。手机上网的发展,使得网民的上网选择更加丰富,手机上网情况的变化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网民上网条件的变化。图 手机网民规模及占网民总体的比例手机网民的快速增长源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 政府和运营商的合力推动;2009年1月1日国务院通过3G牌照发放工作启动决议,3G牌照的发放为运营商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强化了移动互联网概念。此后中国移动下调

4、GPRS数据流量资费;中国电信调低无线上网套餐费用;中国联通推出多样化GPRS套餐等。主要运营商纷纷采取行动吸引和扩大用户规模,促进市场发展。二、 上网和时尚理念结合;随着具有上网功能手机的普及以及手机上网平台的便利,手机不仅是更便利的上网工具,同时也成为时尚潮流和流行文化的代表符号。手机上网的时尚色彩吸引年轻用户使用,从而带来了移动互联网网民规模的快速增长。三、 上网内容和应用功能丰富。手机上网内容的数量和质量逐步提升,手机博客、手机视频,乃至手机电视都发展迅猛,给用户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选择,促进了手机上网用户的扩张。万人图 手机上网网民规模对比2009年6月30日2008年6月30日(半年内

5、)增长率网民规模亿网民规模亿宽带网民亿占总网民规模的94.3%宽带网民亿占总网民规模的84.7%提升个百分点手机上网用户亿占总网民规模的46%手机上网用户7305万占总网民规模的28.9%提升个百分点图 2008年2009年网络用户数量比对表2008年2009年用户增长速度迅猛,特别是手机上网用户的增长最为明显,专家预计2009年底手机互联网用户数量将接近2亿,手机互联网进入黄金时期。二、移动互联网用户构成分析(一)性别结构截止2009年6月,中国网民男女性别结构保持在53:47的比例,与2008年末相比,网民的性别结构保持稳定。图 网民性别结构对比2009年上半年我国农村女性网民占比有所上升

6、,占比提升了个百分点,这说明农村地区互联网发展正逐步与城市进程趋同,更多的农村地区女性能接触到网络。图 农村网民性别结构对比(二)年龄结构手机网民年龄呈现偏态分布,其在10-29岁上的分布更为集中。我国手机网民结构在年龄上不断优化,呈现出成熟化的趋势。与2008年底相比, 目前30-39岁网民所占比重明显增大,半年来占比从17.6%上升到20.7%。另外,40岁以上的网民规模整体有上升趋势,10-29岁的年轻群体占比例下降明显。与整体网民相比,手机上网更多地吸引了年轻群体,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使用。图 手机网民和整体网民年龄特征比较2009年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为亿人,半年增幅5%,目前这一人群在

7、总体网民中占比51.8%。而其中青少年手机网民则占5890万,占青少年网民总规模的34%。比2008年增长10个百分点,增长势头迅猛。万人图 2.4 中国大陆青少年手机网民与青少年网民规模对比(三)学历结构学历对比来看,手机网民中低学历群体所占比例更大,初中和高中学历的手机网民占比比总体网民在该年龄段的比例高出比例个百分点。图 手机网民和整体网民学历特征比较对应分析和交叉表显示:管理者更加倾向于使用笔记本电脑上网,办公室职员则主要通过台式机上网,而学生则有明显的手机上网倾向。手机为学生的移动上网提供了最为便捷的手段。一方面是在学生中应用最多的客户品牌“动感地带”、“UP新势力”等,在套餐中直接

8、加入了上网的资费;另一方面,学生普遍关注的应用,如即时通信、图铃下载、手机小说等,都可以在手机上网中方便地实现。这些对推动学生使用手机上网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体力工作者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也很高,这与手机的普及关系密切。另一方面,电脑价格较高,并且对体力劳动者而言又不是必需品,因而偶尔的上网需要可以通过手机部分满足,而无法使用手机替代的需要则在网吧实现。第三,该人群的上网需求简单,聊天、棋牌游戏是主要的应用,而这些应用在手机上都可以实现。需要注意的是:体力工作者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也很高,这与手机的普及关系密切。另一方面,电脑价格较高,并且对体力劳动者而言又不是必需品,因而偶尔的

9、上网需要可以通过手机部分满足,而无法使用手机替代的需要则在网吧实现。第三,该人群的上网需求简单,聊天、棋牌游戏是主要的应用,而这些应用在手机上都可以实现。(四)收入结构与整体网民相比,手机网民低收入群体所占比例更大,月收入在501-1000元的网民占比高出整体网民手机网民个百分点。图 手机网民和整体网民收入特征(五)城乡结构截止2009年6月,中国城乡手机上网用户比例与2008年底保持一致,农村用户占比略有上升。目前农村网民总规模达到9565万人,手机上网用户比重也在不断增加,农村网民规模在逐步增大,但是互联网向农村地区渗透的速率较之2008年有所减缓。图 城乡用户结构对比截止2009年6月底

10、,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到9565万人,较2008年底增长1105万人,增幅一三.1%。图 中国大陆农村网民规模对比(六)使用习性1、1029岁年龄用户;手机互联网用户的主力军以年轻人为主,年龄在一五30岁的学生以及白领人士。由于用户群体的年轻化,因此用户的使用习惯也偏向于“草根性”。由于年龄的关系,这批用户群体喜欢使用互动性业务多过其他应用性业务。业务主流以手机音乐、娱乐新闻、在线图书、移动IM、以及移动SNS为主。2、3049岁年龄用户;我们将30岁至49岁之间的用户定义为“稳众性”用户,与1029岁年龄拥护之间的区别是,这部分用户的年龄及经验决定着用户更倾向于使用新闻资讯、图书等应用性业务。

11、三、国内移动终端市场状况影响移动网络的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三大方面:移动终端、上网质量、资费问题。这三方面被称为移动互联网发展里程中的“三座大山”。不过随着当前运营商对移动网络环境及资费价格方面有所改善,先前的“三座大山”中以移动终端的因素逐渐突出,成为影响移动网络的发展的因素主要。(一) 移动终端分布情况1、2008年3月移动终端总分布情况;中国无线互联网用户持有的终端品牌复杂,手机市场充斥着走私手机和山寨手机,手机品牌的整体分布不规范。以下是中国电子设备中心对2008年第一季度国内手机品牌分布情况进行的市场调研结果:图3.1 中国无线互联网用户2008年第一季度手机品牌分布情况由下面的图表可以

12、看出,2008年第一季度的中国无线互联网用户在手机终端使用方面,诺基亚一枝独秀,占有量最大;摩托罗拉和索尼爱立信则旗鼓相当,分居二、三位.此外,第三方软件浏览器使用量(MAUI)持续增长,代表无线互联网日益受到传统网民以及新用户的关注.2、2009年5月移动终端总分布情况;截止2009年5月,一年之后的市场数据报告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09年由于Motorola公司及营销策略的变动,Motorola的市场占有率在急剧下降。相反,三星推出一系列新品牌以及最新对华销售策略在使其在中国的占有率 。在图表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品牌之间的市场比重变化很明显。Nokia仍是中国用户有率最高的手机品牌。(二)

13、智能手机的市场分布全球智能手机的销售比例已经超过了10%,手机趋于智能化,在操作及应用方面与计算机更加接近,这是移动终端行业发展的趋势。预计在未来几年,内智能手机会逐渐普及从而代替传统手机。国内智能手机销量所占的市场份额已经突破了10%,在11%-12%之间,预计今年全年国内智能手机的销售量将继续上升1-2个百分点,将占全部手机市场份额的12%-一三%。”根据赛迪顾问对中国手机市场第一季度智能手机销售情况的统计:2008年第一季度中国市场共销售智能手机万部,比上一季度增长4.8%。赛迪顾问的调查表明,2008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平均价格走低,产品价格的降低带来了销量的上升。智能手机销量

14、已经占国内市场手机总销售量的19.1%,智能手机已经跻身中国主流手机市场。图3.3 20082009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总体品牌结构 智能手机平台正在逐渐增加,市场份额也在不断变化,下面是国内市场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统计:图3.4 20082009年中国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结构 Nokia的symbian平台是当前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在国内的智能手机市场中占有近73%的市场份额,其最具代表性的N系列手机已成为街机随处可见。图3.4 Nokia智能手机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前十名机型这是2008年Nokia智能手机市场排名前10的机型,以Symbian S60第二版及第三版机型最多。(三)

15、新平台进驻中国市场2009年初,新联通与中国移动分别对iPhone和Blackberry进行代理,苹果公司的iPhone和RIM公司的Blackberry系列手机正在准备进入中国手机市场。1、苹果iPhone作为新联通的“秘密武器”,搭载新型平台Mac Os的iPhone手机,其触摸屏式UI和3D传感器技术融入到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中,为用户提供更加创新性的使用体验。从2007年上市至今,iPhone为苹果创造了一个奇迹。iPhone的用户遍布世界,可以想象人们对iPhone的热情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在中国,人们对iPhone的热情同样高涨,很多人通过购买水货的方式来体验iPhone的快感。所以,新联通正式发行iPhone手机时,对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必定会带来一次冲击。另外,由于iPhone的价格偏高,因此使用人群多以高端用户为主,这批用户在学历、收入方面都存在优势。因此,关于iPh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