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集体备课.第7、8单元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8620291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集体备课.第7、8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二年级数学集体备课.第7、8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二年级数学集体备课.第7、8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二年级数学集体备课.第7、8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二年级数学集体备课.第7、8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集体备课.第7、8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集体备课.第7、8单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单元 观察物体学科: 数学第三册 中心发言人: 倪晓艳 初备时间:2013/12/1人员:张宇、刘红霞、梁雨、唐修光、陆兵香、刘静、倪晓艳、严青松、吴浩成。 时间:2013/12/12第一课时:观察物体一、教学内容:观察物体,教材第9091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2、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二、教学重点: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三、教学难点: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

2、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四、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形成表象。1、分别出示教室前、后两张照片。提问:这是什么地方?这一张呢?为什么拍出来的两张照片不一样呢?请仔细观察两张照片,说说为什么不一样?小结:因为拍照的人站的位置不一样,所以拍出来的照片不一样。2、揭题: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二)、游戏活动,加深体验。1、游戏:画图形。方法:以四人为一组,分别围坐在桌子的四面,在桌子的中间放一个水壶,每人把自己看到的画下来。学生自己活动,交流所画图形,并换位观察、体验。小结:由于观察位置的不同,看到的形状可能不一样。2、游戏:找图片。方法:组长转动水壶,使把

3、手正对着一个小朋友,每人根据自己看到的找出一幅画,组长再转动水壶,重新寻找,过程同上。3、游戏:找位置。方法:请组长把四幅图片合在一起,打乱顺序,然后给组里的每一个小朋友发一张,学生根据自己手里的图片找一找自己的位置,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师生互动,进行相应的评价。(三)、实践巩固,提升能力。1、连一连:课本第90页。学生先看图想一想每个小朋友看到的小猴会是什么样的,再独立连一连,集体交流时说说自己的想法。2、“想想做做”第1 题,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进行判断,指名说说理由。3、完成“想想做做”第2 题,完成后全班交流订正。小结:今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了物体,知道由于观察位置的不同,所看到的情况是不

4、一样的。(四)、拓展延伸,引导观察。生活中有许多物体,小朋友课后可以自己找一些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看会看到哪些不同的样子?把你看到的情况画下来。第二课时:练习十五教学内容:教材第9293页的练习十五。教学目标:1.巩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体会观察物体的时间顺序与所看到结果的联系。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重点:巩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研究了观察物体,知道了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今天我们继续研究观察物体。二、自主探究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观察角度档同看到的结果可能不同,那么观察角度

5、不变,如果物体是运动的,不同时间看到的结果又如何呢?出示教材第92页的第3题。这是小明准备过马路时,一辆汽车从他的面前驶过,拍下来的照片,你觉得哪幅图是小明最先看到的?为什么?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全班汇报结果。小结:小明的位置没变,但是汽车是运动的,所以看到的结果也是不同的。三、巩固练习1.练习十五第1题,组织学生在教室里进行观察,然后进行交流,说说自己看到的教室前面和后面有什么不同?2.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第5题、第7题,集体汇报交流。3.学生根据第3题的经验判断第4题,交流时说说是怎样进行判断的?4、完成练习十五第6题。四、总结提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二次备课单元教学反思

6、:第八单元 期末复习学科: 数学第三册 中心发言人: 倪晓艳 初备时间:2013/12/1 人员:张宇、刘红霞、梁雨、唐修光、陆兵香、刘静、倪晓艳、严青松、吴浩成。 时间:2013/12/12第一课时:复习数与代数(1)教学内容:教材第9495页期末复习第16题。教学三维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含义,熟练掌握表内乘除法的口算以及乘加、乘减、连乘、连除及乘除混合运算。2.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结合具体情境惧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这本书新内容我们已经学完了,现在我们回过头来进行系统

7、的整理与复习,这节课我们主要复习数的运算。二、自主探究1.回顾与整理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是怎样学会这些内容的,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呢?引导学生进行整理,全班交流后完成表格的填写。2.整理练习(1)完成期末复习第1题,学生根据图意独立写算式,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列式的依据。(2)第2题,先组织学生采用对口令、分角色等形式背一背乘法口诀,然后问:你觉得哪句口诀不好记?如果忘记了某句乘法口诀该怎么办?最后完成第(2)小题的写算式。(3)学生完成第3题的填写,引导学生观察,交流总结得出:5和一个数相乘,积的个位可能是5或0,2和一个数相乘,积的个位可能是2、4、6、8或0。(4)学生完成第4题的填空,

8、指名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三、计算练习完成期末复习第6题的计算,集体校对。四、总结提升“数与代数”是我们数学课的主角,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内容,包括了数的计算和应用计算解决问题,只有学好了这重要的一项才是真正的学习数学,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努力,争取学得更好。五、作业布置:期末复习第5题第二课时 复习数与代数(2)教学内容:教材第95页的第79题。教学三维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进行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解题方法。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00以内数的计算。教学过程:一

9、、复习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的计算1.用竖式计算63-27-18 24+56+18 95-46+23 57+38-1946+25+17 55+38-16 93-27-46 46+27-29提问:在计算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运算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学生交流交流汇报后进行小结。在计算时要看清楚运算符号,计算加法满10以后要记得向前一位进“1”,计算减法的时候遇到不够减时要向前一位借“1”;用竖式计算时要把相同数位对齐,计算时要细心,做完后记得进行检验。2.学生独立完成第7题的计算,逐题指名板演,集体订正。二、复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出示期末复习第9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通过交流使

10、学生明确:求面包车有多少座,就选择“中巴车有22座”和“面包车比中巴车少6座”这两个条件;求大客车有多少座,就选择“中巴车有22座”和“大客车比中巴车多23座”这两个条件。学生独立解答后,让学生说说分析数量关系和列式解答时的思考过程。三、总结提升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四、作业布置:期末复习第8题第三课时:复习空间与图形教学内容:教材第9697页期末复习的第1015题。教学三维目标:1.使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常见的平面图形、量长度、观察物体等基础知识,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2.让学生学会测量和估测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

11、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复习整理的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首先想一想在“图形与几何”部分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二、空间与图形的复习1量长度的复习在日常生活中长度单位有什么用处?提问: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板书)请分别比划一下:1米、1厘米大概有多长。提问:1米等于多少厘米?2完成期末复习第12题。学生独立填写,集体校对。3完成期末复习第13题。(1)出示图。提问:这幅图中有几种颜色?这几种颜色是按什么来分类的?(2)说一说:你是怎样知道它是几边形的?(3)观察:这些图形是怎样排列的?

12、(4)按一定的顺序、颜色可以将这几种图形组合成一个漂亮的图案,小朋友们下课也可以试一试。4.完成期末复习第14题。(1)出示图,请学生估计每条边的长各有几厘米。(2)再请学生用直尺量一量。 5完成期末复习第15题(1)出示一只茶壶,请处在4个方位(前、后、左、右)的同学们说说自己看到的茶壶的样子。提问:为什么同是一只茶壶,但看到的却不一样呢?(2)独立完成期末复习第15题。三、总结提升通过今天的复习,你又有了哪些收获?还存在哪些问题? 第四课时 复习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内容:教材第9798页期末复习的第1620题教学三维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已学过的四则运算的意义,从而正确解决有关

13、的简单实际问题。2.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增强数学意识,提高数学思维的能力。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同学们,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相信大家已经掌握了很多的本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情况,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呢?二、简单实际问题的复习1完成期求复习第16题。引导学生观察图理解题意,交流时让学生明确求3人浇了多少棵实际上就是求“3个4相加的和”;5个人浇了多少棵就是“5个4”;9个人浇了多少棵就是求“9个4”。然后由学生独立列式完成计算。 2完成期末复习第17题。出示题目,读题。说说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学生独立列式解答,交流时指名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为什么都是除以2?3完成期末复习第19题。出示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用三句话完整地描述题中的三个问题。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解答。注意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条件来解答相关的问题。4.完成期末复习第20题。 引导学生观察点子图,联系所列式子,找到点子个数的变化规律,然后独立完成最后一个点子图及后面两个算式的填写。完成后让学生具体说说填空时的思考过程。三、总结提升同学们,我们这学期的学习就到此结束了,但是知识的学习与应用是无止境的,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只要你们加倍努力,就一定能掌握更多的知识。 四、作业布置:期末复习第18题。二次备课单元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