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栽培技术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8620262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64.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铃薯栽培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马铃薯栽培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马铃薯栽培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马铃薯栽培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马铃薯栽培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铃薯栽培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铃薯栽培技术(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铃薯栽培技术惠东县科学技术局二00四年六月马铃薯种植技术种苗生产茎尖脱毒为了获得没有病毒的马铃薯,目前世界上普遍接受了茎尖脱毒技术。即把感染了病毒、消逝退化症状的植株,在无菌操作下,将植株或分枝或块茎上芽的顶部生长点剥离,进行组织培育。经过4个月左右的培育,茎尖即可长成小苗。这些小苗长到4-5片叶时即可切段繁殖。繁殖的茎尖苗首先要作病毒检测,经过ELISA或指示植物接种等方法检测,淘汰仍带有病毒的茎尖苗,保留的确无病毒的茎尖苗。这个过程就是茎尖脱毒。应指出,剥取、培育的茎尖有几十个或几百个,经过检测最终留下无病毒的茎尖苗只有百分之几或千分之几,淘汰的带毒苗是大量的,因此,培育成活的茎尖苗在未

2、经检测前不能认为是脱毒苗,不宜繁殖推广。只有经过检测而无病毒的茎尖苗才是真正的脱毒苗,才能用于种薯生产。接受脱毒苗生产的各级种薯为脱毒种薯。种马铃薯确定要用脱毒种薯马铃薯又叫土豆、洋芋,667平方米产量1000-3000公斤,每公斤10元左右;因其植株矮小,适于间作套种,经济效益较高,深受农夫的欢迎,在河南省进展很快。引起马铃薯退化的内因是病毒。马铃薯感染病毒后,表现有花叶类型、卷叶类型和束顶类型,有的表现为植株矮小、叶片失绿,有的表现为叶片卷曲坏死,有的表现为植株顶部叶片变色、卷缩,块茎变小、龟裂、变尖,内部网状坏死,严峻者失去发芽力气,不能作种,一般减产2030,严峻者减产80以上,病情逐

3、年加重,最终失去种用价值。马铃薯是性喜冷凉的作物,河南、安徽及山东等省一般夏季酷热、冬天寒冷,在马铃薯生态区划上属于中原春、秋二作区,是历史上马铃薯退化最严峻和就地留种最困难的地区。马铃薯脱毒去除了主要病毒,恢复了原品种的特性,达到了复壮的目的;同时在脱毒过程中也将其所感染的真菌和细菌病原物一并脱除,脱毒微型薯没有病毒、细菌和真菌病害,其生活力特殊旺盛。马铃薯经脱毒后比一般马铃薯产量增加3050,加工率高,口感好。未脱毒马铃薯大田留种,种植以后表现极差,产量极低。因此,种植马铃薯确定要选择脱毒种薯。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生物技术争论室已经胜利地在河南省首家争论出“高效马铃薯茎尖脱毒、快繁及微型薯诱

4、导繁育技术体系”,年生产马铃薯脱毒网室微型薯50万粒以上。马铃薯脱毒试管薯(微型薯)重量一般在00014-01578克,外观与绿豆或黄豆一样大小,在试验室条件下可以周年繁殖,与脱毒试管苗相比,更易于运输和栽插成活。脱毒小薯是接受马铃薯脱毒试管苗或试管薯在防虫网隔离条件下直接生产的种薯,种薯重量为2-20克之间,马铃薯脱毒微型薯良种繁育体系如下图所示:脱毒苗、试管薯(微型薯)f原原种(脱毒小薯)一一级原种f二级原种f一级良种f二级良种f农夫用种微型薯良种繁育体系削减了种薯繁殖周期和有关环节,能够有效保证质量,显著提高马铃薯生产水平,加快脱毒薯在生产上的应用推广,削减用种量,显著地降低种薯调用成本

5、。目前美国、荷兰等许多我们国家都在接受微型种薯繁育体系,马铃薯网室脱毒微型薯可以用于生产马铃薯脱毒原种和大田生产,解决了马铃薯切块及切块引起青枯病、环腐病等流行、发生的问题。田间杂草防除马铃薯田间杂草与作物争水、争肥、争阳光,导致马铃薯减产。杂草防除有机械除草、人工除草和药剂防治三种方式。机械除草主要接受翻、耙、耢等整地方式,毁灭耕层杂草。人工除草应结合松土和培土进行。苗前铲地可以将表层已萌发的杂草嫩芽根系切断,使嫩芽暴露于地面晒死,除草效果好,此外可提高地温有利于出苗。苗出齐后,即团棵期,结合松土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铲其次遍地,将杂草连根铲出晒一两天后进行培土。发棵期株型已定型,此期为促

6、使植株形成粗大叶茂的丰产型植株,应铲第三遍地,清除田间杂草,进行其次遍培土。药剂防除杂草应主要在播种后、出苗前进行。因马铃薯叶片对除草剂敏感,所以用药要慎重。一般用50乙草胺乳油1-12升兑水380公斤喷于垄表,然后掩盖地膜,除草效果可达90。此外,可用赛克津每公顷使用药15公斤加水40公斤喷洒,可杀死多种杂草。农田杂草的防除,应遵循综合防治的原则,即播前以机械方式毁灭一部分杂草、播种后出苗前用药剂防除一部分杂草,团棵及发棵期结合松土和培土进行人工除草,这样接受综合措施可基本消退田间杂草,增产效果一般在10以上。马铃薯田间管理要点马铃薯是一种粮菜兼用作物。要取得其高产高效必需在田间管理上做到以

7、下几点:一、中耕除草幼苗前期,应以促根、促匍匐茎为主。出苗后至现7片8片真叶前,幼苗生长缓慢,温度低,需水量少,应多中耕,少灌水或不灌水,以利增地温,促使扎根好,匍匐茎伸长快。干旱时可在出苗后浇一水,但浇后准时中耕,保持土壤疏松,利于促发壮苗。幼苗后期匍匐茎开头形成后,地上部生长加速,为促进茎叶生长,形成较大叶面积,应适当浇水,并依据幼苗生长状况追施速效N、P、K肥,连续中耕并培土,慢慢加厚培层。二、肥水管理马铃薯显蕾前,适当把握浇水,显蕾时应灌大水一次,进行蹲苗,以把握地上部徒长,促使块茎肥大。蹲苗结合中耕,连续进行培土。蹲苗后保持土壤潮湿,增施P、K肥,并协作N肥,充分满足块茎膨大对肥水的

8、大量需求。三、摘除花曹,节约养分当马铃薯显蕾时,应准时摘除,集中养分供应块茎生长。四、协作喷施叶面肥在马铃薯生长后期,根系吸取力气降低,满足不了植株生长的需要。为此,可协作使用叶面肥来弥补不足。具体做法是:在收获前15天左右,喷0.5的尿素、0.3的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增产效果显著。五、应用化控技术生长期为防止地上部徒长,可喷100ppm的多效唑或50ppm10Oppm的壮丰安,每亩需50公斤水溶液。六、病虫害防治马铃薯的主要病虫害为病毒病、早疫病、晚疫病、马铃薯鳃金龟、马铃薯块茎蛾、马铃薯瓢虫等。防治措施:病毒病可用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防治;早疫病和

9、晚疫病在发病期可喷洒64的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1:200波尔多液,每7天10天喷一次,连喷2次3次,效果比较明显。马铃薯鳃金龟幼虫在发生期用40%的甲基异柳磷乳油800倍液、50%辛硫磷1000倍液进行灌杀;马铃薯块茎蛾、马铃薯瓢虫发生时可用10%菊马乳油1500倍液进行防治。马铃薯生长特性幼苗期(其次段生长)从出苗到第六叶(早熟品种)或第八叶(中晚熟品种)展平,即完成了第一个叶序的生长,叫团棵,是主茎的其次段生长。是马铃薯的幼苗期。此期的生长中心仍为茎叶和根,但生长量不大。叶片开放的速度很快,约二天发生一片叶。此期间,第三段的茎叶已分化完成,顶端孕育着花蕾,侧生枝叶开头发生。出苗

10、710天发生匍匐茎,团棵前匍匐茎顶端开头膨大。幼苗期1518天,但此期对最终产量影响较大,开头进入“块茎”过程,因此,栽培上应以促根、壮棵为中心,保证根系、茎叶和块茎的协调分化与生长。马铃薯生长特性休眠期马铃薯从种薯播种、土壤耕作、施肥浇灌、中耕培土直到一系列的生理活动。栽培马铃薯的目的是要获得块茎的优质高产。这就需要依据马铃薯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生理活动的特性联系外界环境条件,实行相应的农艺措施,才能对产量形成过程进行合理调控。马铃薯生长过程一般分为五个时期、三段生长的规律性变化。马铃薯块茎收获后,放到适于发芽的条件里,也长时间不发芽。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的自然休眠,是植物对不良环境的适应性。休眠

11、期的长短关系到块茎的贮藏性、播后能否准时发芽。这个问题在二季作区尤为重要。二季作区夏收秋种,应选择休眠期短的品种。块茎的休眠期长短受贮藏温度影响比较大,温度04C块茎休眠期大大延长,而在25C左右的温度下,因品种不同休眠期从1个月到3个月不等。马铃薯块茎芽休眠的缘由,据争论认为,由于块茎内部产生一些抑制生长锥的细胞进行分裂和生长的多元酚类抑制物质,如脱落酸,抑制0淀粉酶蛋白酶和核糖核酸酶的活性。这个抑制作用与赤霉素的作用正好相反。又如很早发觉的叶绿原酸存在于块茎皮内,由鸡钠酸和咖啡酸脱水合并而成。在块茎成熟过程中咖啡酸不断积累,从而抑制生长过程。在发芽时,咖啡酸完全消逝,叶绿原酸增加,从而刺激

12、生长过程。马铃薯块茎的休眠受酶的活动方向所准备,与环境条件亲热相关。马铃薯生长特性结薯期(块茎的形成)第三段生长完成便进入以块茎生长为主的结薯期。此期茎叶进展日益削减,基部叶片开头转黄枯落,地上部分的养分向块茎输送,块茎快速膨大,尤其开花期的十多天膨大最快,50左右的产量在这段形成。结薯期的长短受气候条件、病害和品种的熟期性影响,一般3050天。此期重点为保秧攻蛋延长结薯期。马铃薯生长特性发芽期(第一段生长)马铃薯的生长从块茎上的芽萌发开头,从芽萌生至出苗是发芽期,此期进行主茎第一段的生长。随着休眠解除,芽的生长锥细胞分裂和相继地增大随之加强起来。于是,发生芽的伸长生长和叶原基的增多,生长锥变

13、成半圆球状,最终形成一个明显的幼芽出土时,主茎上的叶原基已分化完成。这一期进行主轴第一段生长。第一段基部贴近芽眼的几个茎节,发生主要吸取根系。位于地下的这一段主茎,一般有8个茎节,每节发生或分化匍匐茎,是结薯部位。匍匐茎侧下方发生35条匍匐根,为块茎供应给分和水分,特殊对磷的吸取力气强。同时此期还进行着主茎轴其次、第三段的茎轴与叶片的分化生长,以及主茎轴顶端花芽及下方两侧枝的分化。这一阶段是马铃薯建立根系、发苗、结薯和其次段和第三段进一步生长的基础。此段生长的中心是芽的伸长、发根和形成匍匐茎,养分和水分主要靠种薯,按茎叶和根的挨次供应。生长速度和好坏,受制于种薯和发芽需要的环境条件是否具备。解

14、决好第一段的生长是马铃薯高产稳产的基础。马铃薯生长特性发棵期(第三段生长)从团棵(第68叶展平)到第12或第16叶展平,早熟品种以第一花序开花,晚熟品种其次花序开花为第三段生长结束的标志,为期30天左右,称为马铃薯的发棵期。此期间,马铃薯的主茎开头急剧拔高,主茎叶已全部建成,并有分枝及分枝叶的扩展。根系连续扩大,块茎膨大到鸽蛋大小,块茎的干物重已超过此期植株总干物重的50%以上,说明生长中心已由同化系统的建立转向块茎生长。所以,第三段生长是以发棵为中心,建立强大同化系统(茎叶)的重要阶段。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整地马铃薯种植遍及全国各省,按生态类型分主要有四大区域,包括北方季作区、中原二季作区、南

15、方二季作区和西南单双季混作区。各区所需品种,栽培措施都有所不同,但依据马铃薯的生物学特性,欲获得高产,在栽培技术中仍有共同之处。马铃薯是以地下块茎为收获产品,为促进高产,就要为块茎在地下生长制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深耕可以使土壤疏松,提高蓄水、保水力气,协调土壤中水、肥、气、热肥力因素,为马铃薯根系和匍匐茎、块茎的生长供应舒适的生长环境。马铃薯块茎播种后产生的根系为须根系,穿透力气较差。土壤疏松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有强大的根系,可以增加吸取土壤中水分、养分的力气,源源不断输入地上部分,使植株生长健壮,光合力气增加,光合产物增多,为高产供应物质基础。因此,深耕是马铃薯高产的基础。据黑龙江、山西、甘

16、肃争论报道,耕深15-18厘米时,松土层可达30厘米,较浅耕的增产10。耕深达到36厘米的,比耕深18厘米的可增产631。可见整好地是马铃薯高产的前提。田间管理技术田间管理的目的在于运用先进的、综合的农业技术,为马铃薯幼苗制造良好的生育条件,是促早熟高产栽培的重要环节。马铃薯的田间管理,应从“早”字动身,总的要求前期早发,中期稳长,后期晚衰。促进幼苗长成健壮植株,充分发挥植株的内在增产潜力,保持土壤中水、肥、气、热协调,为早结薯、多结薯、结大薯、结高质量薯制造良好的条件。开花前争取早追肥、早培土,开花后6天,看地、看苗浇水,促棵攻薯,以薯控棵,保持薯棵平衡生长,防止疯长和早衰。田间管理的时期包括播种后至收获前这段时期,分为出苗前、查田补苗、生育期间田间管理(包括幼苗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