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地理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第10天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8616765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中地理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第10天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高中地理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第10天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高中地理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第10天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高中地理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第10天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高中地理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第10天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高中地理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第10天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高中地理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第10天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0天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读某地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示意图,完成13题。1图中a、b、c分别表示A居住区、种植区、乳畜养殖区B居住区、乳畜养殖区、种植区C种植区、居住区、乳畜养殖区D乳畜养殖区、居住区、种植区2该模式中自然山林区的生态作用是涵养水源 提供能源 美化环境 生产沼气ABCD3下列措施,有利于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是A增加化肥使用,提高作物产量B不断砍伐森林,扩大粮食种植面积C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多种经营D回收利用废弃物,实现污染零排放【答案】1B 2C 3C2该模式中自然山林区与水源区相连,故其生态作用是涵养水源、美化环境。故选C。3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多种经营

2、有利于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C对;A、B项会破坏环境;D项多为工业举措,不适用于农业。故选C。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历史时期人地关系思想人地关系采集渔猎崇拜自然人类与环境保持原始平衡农业文明改造自然人类与环境的对抗性增强, 遭到破坏工业文明征服自然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激化二、直面环境问题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3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城乡差异城市: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主要表现为 国家差异发达国家:过分消耗资源带来的环境影响发展中国家:环境承受着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同时承接来自发达国家的污染转移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1概念:既满足 的需求,而又不

3、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2内涵: 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 持续发展(目的)。3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 原则、共同性原则。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1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1)严峻挑战:庞大的 ,人均资源不足,环境问题严重。(2)行动: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1)手段: 技术。(2)核心:提高生态效益。(3)方式:环境友好。(4)目的: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5)意义:循环经济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实践模式,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6)实践:调整工业经济结构,发展 ;调整农业经济结

4、构,推行 。环境 生态破坏 当代人 生态 社会 持续性 人口压力 循环经济 环境无害化 清洁生产 生态农业目前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重要和最现实的选择。下图为河南省某地酒精化工集团基于“建设循环型经济社会”的产业构想。读图回答12题。1该产业构想对农业的影响是A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外出务工的竞争能力B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劳动生产率C有利于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D加剧农村燃料、饲料、肥料相争的矛盾2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涵盖工业、农业和消费等各类社会活动,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式。下列最符合循环经济模式的活动是A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B湖区的混合放养 C

5、北方的退耕还草D东北的大豆和小麦间作农业低碳城市是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三亚市“十三五”低碳城市建设实施方象提出将三亚打造成为低碳城市示范城市。据此完成35题。3低碳城市建设主要是为了应对A全球变暖B酸雨危害C城市内涝D生物多样性减少4三亚发展低碳城市的优势条件是A技术水平高B政府大力支持C气候宜人D城市密度高5三亚发展低碳城市措施可行的是A减少煤炭使用,提高石油利用比重B大力建设城市高架,提高通行能力C建设海绵城市,防止城市内涝D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使用【答案】1C 2A【答案】3A 4B 5D【解析】3碳增多即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这会加剧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因此,低碳城市建设主要是为了应对全球变暖,选A。4根据材料,三亚市“十三五”低碳城市建设实施方象提出将三亚打造成为低碳城市示范城市,因此,政府大力支持是三亚发展低碳城市的优势条件,选B。5煤炭、石油都属于化石燃料,使用它们会增加温室气体,不符合发展方向,A错;大力建设城市高架,提高通行能力与建设低碳城市无关,B错;建设海绵城市,防止城市内涝属于防城市内涝措施,与低碳关系不大,C错;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使用,会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有利于低碳城市建设,据此选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