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21春《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离线作业2参考答案36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8614675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师范大学21春《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离线作业2参考答案36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福建师范大学21春《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离线作业2参考答案36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福建师范大学21春《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离线作业2参考答案36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福建师范大学21春《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离线作业2参考答案36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福建师范大学21春《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离线作业2参考答案36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师范大学21春《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离线作业2参考答案3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师范大学21春《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离线作业2参考答案36(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师范大学21春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离线作业2参考答案1. 10以内数的组成教育的指导要点包括_。A.分三个单元进行,每一单元各有其重点B.学会解答简单的(求和、求剩余)口述应用题C.应重视幼儿自己的操作与探索D.运用多种方式复习巩固参考答案:ACD2. 数学区活动的指导包括多个方面,下面属于数学区活动的指导的有_。A.教师应向全体幼儿介绍数学区,并讨论制定必要的规则B.使每个幼儿知道数学区中都有哪些材料,它们放在什么地方以及如何使用C.数学区的材料应配合教学进度和幼儿兴趣,适时予以增加或替换D.动员幼儿和家长为丰富数学区的材料参考答案:ABCD3. 比较的形式可以有对应比较和非对应比较。( )

2、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 在观察前依据所需观察的目标制定观察核对表,调查者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对照表中的各项目逐条检核,并在符合的条目上做出记号并进行评定的是( )。在观察前依据所需观察的目标制定观察核对表,调查者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对照表中的各项目逐条检核,并在符合的条目上做出记号并进行评定的是( )。A.观察核对B.行为核对C.观察评价D.行为评价参考答案:B5. 游戏活动是指在幼儿活动的场所内,专辟一个小区域,设置各种可用以进行数学活动的各种材料,供幼儿自由选择和运用。(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6. 观察是儿童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方法。( )观察是儿童认识世界的一种

3、基本方法。(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7.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如何才能遵循生活化原则。参考答案: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生活化是幼儿园数学教育密切联系生活的原则的体现,具体表现在数学教育内容应和幼儿的生活相联系,要从幼儿的生活中选择教育内容;其次,在生活中引导幼儿学数学;再次,还要引导幼儿用数学,让幼儿感受到数学作为一种工具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作用。8. 书写数字是结合( )教学进行。A.数的组成B.加减法C.基数D.相邻数参考答案:A9. 网络带来的心理问题主要有( )。A、网络游戏成瘾B、强迫信息收集成瘾C、网络黑客行为D、网络孤独症参考答案:ABCD10.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往往没有从_角度提

4、出相应的目标。幼儿数学教育活动往往没有从_角度提出相应的目标。A、数学经验B、认知能力C、动作技能D、情感态度参考答案:D11.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评价的具体项目与指标有_项。A.4B.5C.6D.7参考答案:B12. 在进行表演游戏过程中,教师不要要求幼儿完整复述故事,而是由教师作为串连情节、掌握活动进程的重要人物领诵故事。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参考答案:13. 幼儿辨别形状最关键在于“指认”。( )幼儿辨别形状最关键在于“指认”。(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14. 竭力倡导发现学习的是( )。竭力倡导发现学习的是( )。A.加涅B.皮亚杰C.布鲁纳D.布鲁姆参考答案:C15.

5、 数学知识是一种逻辑知识,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主动建构数学概念。(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6. 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是人本主义的代表作品。(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参考答案:17. 教师在指导幼儿操作活动时,应注意( )。A.为幼儿提供合适的、充足的操作材料B.在幼儿活动前,要向幼儿作必要的介绍,使幼儿了解做什么,怎样做C.在幼儿操作后,对幼儿活动中的表现和结果进行反馈D.对自己的指导进行反思参考答案:ABC18. 在创编科学游戏时,应留意游戏的科学性、规则性、趣味性、活动性。( )在创编科学游戏时,应留意游戏的科学性、规则性、趣味性、活动性。(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9.

6、比较的形式可以有对应比较和非对应比较。(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0. ( )是计数能力发展的关键A.口头数数B.按物计数C.说出总数D.按数取物参考答案:D21. 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一个方面,能体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特殊性的是( )。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一个方面,能体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特殊性的是( )。A.方法方面的目标B.知识方面的目标C.情感个性方面的目标D.技能方面的目标参考答案:B22. 儿童数学教学活动的准备一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_。儿童数学教学活动的准备一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_。A、学习经验的选择B、学习情景的创设C、幼儿经验的准备D、物质的准备参考答案:A,C,

7、D23. 幼儿操作活动中所需使用的材料的提供应注意以下几点( )。A.提供的材料应充分B.提供的同一类活动的材料应有实物、图片、符号三个层次C.在学习同一概念或同一关系时,所提供的材料应多样化D.材料越多越好参考答案:ABC24.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原则包括( )。A.发展儿童思维结构B.让儿童动手操作C.联系儿童生活D.重视个别差异参考答案:ABCD25. 科学教育的作用主要是让儿童获得知识技能。( )科学教育的作用主要是让儿童获得知识技能。(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26. 活动过程中,随机性最强,最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的是( )。活动过程中,随机性最强,最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的是( )

8、。A.非正规性科学活动B.正规性科学活动C.偶发性科学活动D.都不是参考答案:C27. 分类教育是幼儿感知集合教育的重要内容,只在小、中两个年龄班才有此部分的教育内容。(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8. 幼儿学习将相关的物体一一匹配,这属于( )。A.分类B.对应C.排序D.比较参考答案:B29. 幼儿学科学的要素包括( )。幼儿学科学的要素包括( )。A.探索态度B.探索对象C.探索过程D.探索结果参考答案:ABCD30. 下列属于自然测量教育的指导要点的有( )。A.教师示范讲解测量的方法B.让幼儿动手测量C.使幼儿初步理解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函数关系D.引导幼儿用自然测量解决生

9、活中的问题参考答案:ABCD31. 儿童教学活动过程的构成包括_。A.活动开始B.活动反思C.活动结束D.活动进行参考答案:ACD32. 下列属于量的排序教育的指导要点的有_。下列属于量的排序教育的指导要点的有_。A、利用一些序列玩具学习量的排序B、在比较的基础上指导幼儿操作C、引导幼儿掌握排序的方法D、启发幼儿探索并理解物体序列中的可逆性、双重性和传递性参考答案:A,B,C,D33. 教师外在言行举止的文明性要求教师( )。A、遵纪守法B、语言文明C、穿着特别D、仪表大方参考答案:ABD34. 幼儿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是( )A.游戏法B.操作法C.比较法D.讲解演示法参考答案:B35. 活动

10、效果是幼儿数学教育活动评价的具体项目与指标之一。(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6.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一般有_种。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一般有_种。A、3B、4C、5D、6参考答案:A37. 在数学操作活动的设计中,活动目标的制定与表达既可以具体,也可以抽象。(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38. 在儿童学科学的环境要素中,一种看不见的要素是( )。在儿童学科学的环境要素中,一种看不见的要素是( )。A.自然环境B.空间环境C.心理环境D.物质材料参考答案:C39. 下列属于认识时间日历教育的指导要点的有_。A.利用实物,认识日历B.讲解演示,认识日历的基本用法C.认识日历

11、及用途D.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练习参考答案:ABD40. 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过程中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A.应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B.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C.对于幼儿在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可通过提问,组织幼儿讨论,使其系统D.对于幼儿在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应帮助他们归纳、整理参考答案:ABCD41. 分类教育是幼儿感知集合教育的重要内容,只在小、中两个年龄班才有此部分的教育内容。(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42. 等差关系存在于_。等差关系存在于_。A、数的组成B、序数C、相邻数D、数的运算参考答案:C43. 试述儿童思维发展为他们学习数学知识提供了什

12、么样的逻辑准备?参考答案:1.幼儿逻辑观念的发展我们以数学知识中普遍存在的逻辑观念-一一对应观念、序列观念和类包含观念为例,考察幼儿逻辑观念的发展。(1)一一对应观念幼儿的一一对应观念形成于小班中期(3岁半以后)。起初,他们可能只是在对应的操作中感受到一种秩序,并没有将其作为比较两组物体数目多少的办法。逐渐地,他们发现过去仅靠直觉判断多少是不可靠的:有的时候,占的地方大,数目却不一定多。而通过一一对应来比较多少更加可靠一些。在小班末期,有的儿童已建立了牢固的一一对应观念。比如在“交替排序”活动中,存在四种物体,其中既有交替排序,又有对应排序。教师问一个儿童小鸡有多少,他通过点数说出有4只,再问

13、小虫(和小鸡对应)有多少,他一口报出有4条。又问小猫有多少,他又通过点数得出有4只,再问鱼(和猫对应)有多少,他又一口报出有4条。说明幼儿此时已非常相信通过对应的方法确定等量的可靠性。但是能不能说,幼儿此时已在头脑中建立了一一对应的逻辑观念呢?皮亚杰用一个有趣的“放珠子”实验作出了相反的回答。实验者向幼儿呈现两只盒子,一只盛有许多珠子,让幼儿往另一只空盒子里放珠子,问幼儿如果一直放下去,两只盒子里的珠子会不会一样多,幼儿不能确认。他先回答不会,因为它里面的珠子很少。当主试问如果一直放下去呢,他说就会比前面的盒子多了,而不知道肯定会有一个相等的时候。可见幼儿在没有具体的形象作支持时,是不可能在头脑中将两个盒子里的珠子作一一对应的。(2)序列观念序列观念是幼儿理解数序所必需的逻辑观念。幼儿对数序的真正认识,不是靠记忆,而是靠他对数列中数与数之间的相对关系(数差关系和顺序关系)的协调:每一个数都比前一个数多一,比后一个数少一。这种序列不能通过简单的比较得到,而有赖于在无数次的比较之间建立一种传递性的关系。因此,这是一种逻辑观念而不仅仅是直觉或感知。那么,幼儿的序列观念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我们可以观察到,小班幼儿在完成长短排序的任务时,如果棒棒的数量多于5个,他们还是有困难的。说明幼儿这时的幼儿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