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教育研究方法论—质的研究..论个案研究指导教授胡梦鲸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8613600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人教育研究方法论—质的研究..论个案研究指导教授胡梦鲸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成人教育研究方法论—质的研究..论个案研究指导教授胡梦鲸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成人教育研究方法论—质的研究..论个案研究指导教授胡梦鲸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成人教育研究方法论—质的研究..论个案研究指导教授胡梦鲸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成人教育研究方法论—质的研究..论个案研究指导教授胡梦鲸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人教育研究方法论—质的研究..论个案研究指导教授胡梦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人教育研究方法论—质的研究..论个案研究指导教授胡梦鲸(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人教育研究方法論質的研究88.12.30論 個 案 研 究指導教授胡夢鯨學生李俊輝壹、 前言在抽樣與推論的研究方法主導之下,許多研究都以建立一般原理原則為最終目標,就巨觀社會學而言,這些新建立的原理原則對於社會普遍現象的呈現與社會制度的建立的確有相當大的助益,但這些常態分配之下原理有時很難解釋個體的特殊性,因此在教育學上有個別差異與因材施教的觀點的提出,而為了了解這些常態分配之外的現象,個案研究則是最好的方法之一。個案研究應用的層面相當個廣泛,舉凡企業界研究機構組織的營運效率、警界的破案偵查、學校教育或監獄的行為改變之輔導與諮商,社會工作上的社區發展,醫學上的個案臨床診斷等都會運用到個案研究

2、。個案研究之所以會被廣泛的運用主要是因為人們相信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中雖然具有共同的特徵,但也會有個別的差異現象存在,要解個案所產生的特殊現象,就必須透過各種方法了解這些個別現象的影響因素,因此個案研究是集合多種方法於一體的研究取向。而怎麼樣的個案才是個值得研究的個案?運用哪些方法來診斷個案?有哪些邏輯程序需要遵守?個案研究有哪些優缺點?則是本篇論文討論的焦點。最後以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公共電視制度發展困境及因應策略之研究以日本放協會NHK為例說明個案研究的應用。貳、 個案研究的意義一、 個案的意義個案(case)是一事實,一組事件,或一個人物。龍冠海(民57)認為任何一種現象若是拿

3、來當作研究的基本單位或中心對象,都可稱為個案。這樣的一個界定將個案研究的範圍勾勒出來,但似乎有點籠統。因為不是所有的個案都值得研究。首先個案可以是一個人、一個家庭或一個社區,它是一個有範圍的系統(bounded system),而且是整合的,個案的系統也許運作不良,運作目標也許不合理,但它仍然是一個系統。(Stake,1994)另外,個案具有特殊性,的確就一個系統而言,幾乎只要能夠畫出明顯範圍的都可稱之為個案,所以個案可大可小,但在資源有限的前提下並不是所有的系統都值得研究,如果一個系統沒有他特殊的地方,那麼就可以用抽樣調查方式,探討普遍的現象就可以了,何須作個案研究。因此,個案研究裡所稱的個

4、案,是一個有範圍的單位,自成一個運作系統,但卻誘發一連串的特殊現象,能夠吸引研究者去探索並察覺真實的客觀情境,甚至解決該現象的問題。二、 個案研究的意義了解個案的中心意義以後,我們就可以很輕易的界定個案研究的意義。研究者將個案研究的意義界定為針對一個特殊的單位,運用科學的方法,系統的收集並分析此單位資料,以某求該單位特殊現象的了解或問題解決。個案研究與以個案為例是不相等的,雖然兩者都以個案的範圍為基礎,但其出發點不相同:個案研究是發現個案的特殊性而後從事科學研究,如果能夠從多個個案的特殊性尋找出相同的特點,很可能就會再建立科學上的客觀原理原則以個案為例是在一般的原理原則之下,探討該個案與原理之

5、間的相關性有多強。因此後者是理論的類推,而前者則是針對單一點作深入的分析研究,甚至可以在多個研究之下歸納成為原理原則。參、 個案研究的方法論基礎個案研究本身並不是一個方法,而是一種研究取向。Stake(1994)認為個案研究並不是方法論上的選擇,而是客體上的選擇。也就是說當我們選擇一個案進行研究之時,我們是運用了其他方法來研究這一個個案。而這一個方法可以是調查法、訪談法、參與觀察法、文獻分析法、實驗研究法等,甚至是多種方法並用,以求深入的了解個案。肆、 個案研究的目的個案研究與其他研究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個案研究不在建立客觀的事實與普遍的原理原則,而是在發現個案的特殊性,並解決問題。以下分別

6、從了解個案的特殊性與尋求問題解決來說明個案研究的目的。一、 了解個案的特殊性個案研究的第一個目的,就在發覺個案的特殊性及其背後的原因。特殊是指在普遍的原理原則之外的現象,以統計學的角度來說就是常態分配下的兩個極端現象(拒絕區);或是回歸線外的偏離值因素分析中共同因素之外的依變項。造成這些特殊現象的原因是共同因素之外的其他因素,所以必須另外個別探討。但特殊現象不一定是好或不好的。例如根據Piaget的認知發展理論,七歲的孩童可以開始起步學習文字、數字等抽象的符號,但如果一個七歲的孩童不但會寫數字還會算高等統計,那麼他就偏離了常態,具有研究價值或者一個七歲的孩童還不能正確的發音,那麼他也是偏離了常

7、態,值得研究者找出其背後的原因,並進而改變之。如果一個社區它的凝聚力異常的強,或者一個社區的犯罪率高出一般社區甚多,那麼他們都質得研究者探討其特殊性背後的成因。二、 尋求問題的解決和行動研究(action research)一樣,個案研究的目的之二在於解決個案的問題,這一點和其他許多研究方法是不一樣的。大部分的研究方法主要目的在呈現客觀的事實,問題的解決與否並不是很重要,雖然有時會提出建議,但這些建議多半無法立即達成,必須透過多種機構互相協調。但個案研究除了要描述客觀事實之外,還必須針對問題提出可行性方案,解決特殊現象所產生的問題,而這些方案必須是現有資源能取得的。當然並不是所有個案都會有問題

8、需要解決,行為偏差者當然需要想辦法解決,資優生也許會有生活上適應的問題衝突嚴重的社區當然要想辦法改善之,但向心力極強的社區是否也會有潛在的問題則需要去發覺。因此個案研究者通常在發現問題後就必須提出可行性的解決方案,將個案的發展導向合理的方向。伍、 個案研究的特性個案研究與其他研究方法不同之處,主要表現在他的界域性、特殊性、縱貫性、深入性、綜合性、循環性、可行性等特性,以下分別說明之:一、 界域性所謂的界域性並不是對研究問題的界定,因為每一個研究都必須先界定研究問題。它是指研究對象而言,不管是以一個人、一個家庭或一個社區為研究對象,都可以明確的指出個案的範圍與界線,此為個案的界域性。因此個案研究

9、有時被認為是一種場域性工作(fieldwork)(Stenhouse,1990)二、 特殊性個案研究的對象是一個特殊現象而不是常態現象,如果它是常態的,我們就可用已建立的原理原則去判斷它,無須再花費一筆經費與人力去探討。但是當我們在探討特殊性時必須注意到這一特性的相對原則,以及參照基準點。例如七歲小孩有數字概念是一參照基準點,我們就無須去探討一個會數數字的七歲小孩,而需要去探討一個不但會數字而且會高級統計學的七歲小孩,因為他已經超越了參照基準點三、 縱貫性個案研究雖是要探討個案的現況,但現況的成因是來自過去的社會或心理歷程,要了解個案的特殊性必須探索個案的歷史背景,因此個案研究應屬於縱貫式的研

10、究途徑。(王文科,民八二)例如高犯罪率的社區可能是因為數年來外來移民進來的結果;會高統的七歲小孩可能是家族遺傳的結果等。四、 綜合性綜合性是指個案的研究方法而言,嚴格來說個案研究並不是一種研究方法,因為想要發現個案的特殊性並不是靠個案研究法而是靠歷史文獻分析法、訪談法、參與觀察法等多種方法來了解個案。例如想了解社區問題就必須收集其相關資料,訪問社區核心分子,參與社區運作等,才能全面了解社區文化,進而發現問題所在。五、 循環性理想的個案研究流程是循環式的,亦即以個案會議為中心,在執行過程中反覆分析個案資料、診斷原因,且不斷的修正輔導策略,(郭生玉,民七五劉焜輝,民七五,李永吟,民八二)以達問題的

11、解決。因為個案特殊性的成因,不是常模下的共通因素,而是其他的因素,因此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若是發現資料不足或判斷不正確時,就必須再回頭過來繼續收集資料,反覆進行,直到問題解決。六、 深入性就範圍而言,個案研究具有完整性,界線清楚就方法而言,個案研究是採用多種方法,且是以個案會議為重心的循環因此個案研究可以是而解必須是很深入的了解個案問題,因為只有在真正的了解問題,才能提出解決方案。七、 可行性個案研究的目的之一既然在解決問題,那麼就必須對個案的特殊性問題提出解決方案而這些方案必須是可以執行的而且可以得到預期效果。甚至必須評估比較各個方案之間的利弊得失,選擇一個合理的方案。例如改善社區治安的方式可

12、以有很多種,例如加強巡邏、社區團結組織、嚴禁外人進入社區、宵禁、發放福利津貼、加重刑責等,在根據當時的社會經濟狀況,從中選取合理的一個或數個方案,在沒有副作用的情況之前題下改善治安問題。陸、 個案研究的流程個案研究與其他研究一樣有研究邏輯程序,包括發現特殊現象蒐集資料分析資料提出方案繼續追蹤,但這一流程不是單向式的,而是循環式的。研究流如圖所示:以下分別說明之。提出問題 採用各種方法 採用多元的方法確認問題 整理資料 提出可行性方案確定研究對象 蒐集資料 資料的分析診斷與解釋 個案會議輔導與矯治實施可行性方案評鑑方案延續輔導 個案報告檢討與反省提供協助圖1 個案研究主要流程(參考:李永吟,民八

13、二,頁24)一、 發現特殊現象,確定問題表徵個案研究開始進行,首先必須是案主(包括個人、家庭、機構或社區)的表徵現象超出常模或超出原先的預期。研究者便可根據此一案例開始進行研究。表現出來的特殊性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負面的。二、 收集資料研究者根據個案表現出來的徵候收集相關資料,而且資料的收集是一個連續性的歷程,當研究者在做判斷時發現證據不足,就必須再回頭過來用各種方式收集個案資料。一般而言,個案資料的收集愈是齊全愈能達到原先的研究目的。但切忌將自料的收集視為資料的堆積工作,應有效的予以應用分析。一班來說個案研究的資料來源包括:日記、信件、備忘錄、文件、公文、照片、會議記錄、媒體簡報、訪談資料

14、、研究者直接的觀察紀錄、錄音帶、錄影帶、各種人工製品等,端視研究對象而定。三、 分析資料,診斷成因個案研究者經過訪談、觀察、調查測驗等方式,便可將收集來的資料加以歸納、整理與紀錄。然後再根據記載的歷史資料加以對照分析,以推測行為表徵的成因。這一階段的工作便是個案的診斷工作。個案的診斷端視其特殊性的複雜程度而定,有些可以由研究者自行診斷,有些則非與精神科醫師、心理學家、社區工作人員共同診斷,(劉作揖,民七七)於是有個案會議(case conference)的產生。所謂個案會議係指為有效協助個案而招集與個案問題有關的人員,彼此集思廣益和交換對個案資料分析、診斷之意見以及可行的輔導策略所舉行的會議。

15、(李永吟,民八二)參與的人員依個案類別有所不同,以社區為例,參與會議的人員包括研究者、社區組成分子、社區工作者、相關行政人員等而會議的內容則可包括問題的呈現、資料收集、問題討論、政策決定與執行。四、 提出有效的處理方式如果個案的特殊性是負面的、運作不良的,那麼研究者就必須提出可執行的方案,解決問題的方案不會只有一個,但前提是必須都是有效的,當然方案不一定是研究者自己提出的,而是經個案會議後提出的。而在設計方案執行時可能會遭遇一些阻礙,假如能事先辨別清楚這些這些阻礙,對我們設計的方案將會有很大的助益,提高方案的可行性。以社區為例,當我們要規劃一些可行的方案時就必須考慮其內外在的因素。內在因素包括經費、人力、現有資源、交通、社區的生產力、組成分子的社經階層、社區流動率等外在因素包括政治制度、政治局勢、法令規章、社會制度、經濟水平、物價指數等。考慮的因素越多就越能幫助我們設計完整可行的方案五、 繼續追蹤根據個案特殊性的診斷,只不過是一種可能性的判斷,根據這個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