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报表之ECCS库资料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8612480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并报表之ECCS库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合并报表之ECCS库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合并报表之ECCS库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合并报表之ECCS库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合并报表之ECCS库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并报表之ECCS库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并报表之ECCS库资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合并报表之当前,管理概念推陈出新,管理理论日新月异,管理办法层出不穷,管理书籍席卷天下,管理大师粉墨登场,就连各级大学都狂招企业管理 ”人才” ,MBA,若干年前曾是人人羡慕的学历,仿佛只要一旦文凭在手就能在企业喝香吃辣, 在这种形式下,管理软件公司当然要审时度势推出各种系统去迎合这些新的管理理念,什么好听折腾啥? 据说,多年前ERP市场在欧美就已经饱和,于是所谓的企业战略管理和绩效考核的产品一夜间就迅速充斥市场, 报表合并则作为企业战略管理的一部分:绩效管理在中国为时尚早说到这个企业绩效考核,我来说说员工绩效考核,关于这个就有故事讲了,数年前,我在一家美资企业那时就整这个绩效管理,落实到每个

2、员工什么KPI(Key Performance Index),VVA(Validated Value Added)一大堆,将每个员工的Performance和可评估的附加价值指标量化,每个部门根据各自部门特点整了一堆绩效指标,销售部的绩效考核还好办,从ERP系统中捞点销售信息还能知道诸如交货是否及时,完成多少销售任务,多少似乎还能算出员工的所谓附加价值来,IT部门写代码的就挺惨,最后整了一套就是每个程序员开发出多少报表写了多少程序,各部门使用的频度,这些部门没这些程序报表时需要多少时间才能整理出数据,有了这些报表程序后减少了多少工作时间,连CIO也明确规定每个程序员最低的月开发报表数,结果可以

3、一次性能完成的比如一些跨部门的报表功能一定要细分成多个报表,最后整合一下又算一个报表,这样报表数目就能多一些以便让领导知道我做了事情,谁让报表数和绩效特别是奖金挂上勾呢? 还有的说将信息部门整成利润中心, 有的CIO一听,就想将IT部门拉出去打单搞利润,牛人就是会折腾 NND, 误导! 真会显然这就叫扎扎实实走过场, 认认真真搞形式. 在国企,那工资高低估计更是靠关系,连工作都是靠关系进去的,嘿嘿.既然绩效管理为时尚早,就不谈他了,免的浪费时间.做合并报表顾问其实和做现代诗人一样简单。 -杀猪佬题我屠夫杀猪佬能帮助读者快速了解合并K,这TMD就是传说中的TNND破垃圾现代诗.合并报表的功能简介

4、: 1.同时满足法定合并和各种管理合并,2.客户可以相对灵活地定制合并数据模型3.可使用矩阵式的组织架构形成混合合并单元, 比如基于公司代码+利润中心合并4:合并范围的任意切换4.提供多种合并数据类型,实际计划预算,比如可以做未来1年的计划合并资产负债表5.逐级逐级和同步合并,混合合并. 复杂股权的自动计算。6.满足投资合并的各种业务场景 蚕食性收购.增资撤资7.三大类合并自动抵消. 记帐的时间差异集团公司自动对帐,差异的各种处理方法. 能快速对帐 取大取小取债权方取债务方去,不允许出现一定要对帐或出现差异警告。8.合并系统必须快速关帐9.手工调整和重分类10.会计政策的统一和外币折算功能11

5、.方便的灵活的合并数据监控和合并监控台12.灵活的合并任务设置13.合并数据的自动检查校验,保证合并数据质量14.自动月结年结.15.合并凭证的冲销和反转16.合并组织变更处理17.对于超大集团,海量财务数据环境下应该有良好的性能,故一般是基于商业智能数据仓库上的应用.18.整和异构的合并数据,自动数据上传19.在线快速检查未上报数据企业并自动发送邮件.合并报表的自动抵消功能如果合并报表连基本的自动抵消都没整好,上线后用户估计会见一次骂一次! 合并报表系统如何实现自动抵消和其它各种功能,请听下回分解!通常将会计事项按所涉及的会计主题分为三类,如下表1.表1:会计事项分类涉及会计主体是否编制抵消

6、分录备注1.外部会计事项集团内成员和集团外会计主体不需编制抵消分录事项可以反映集团整体利益2.循环会计事项只涉及集团内的单个成员不需编制抵消分录此类事项主要指集团某成员企业内部物流资金流的引起的内部循环周转,比如SAP物料的收发领退废物料移动引起的会计事项等.3.内部会计事项涉及集团内两个成员企业需编制抵消分录从整个集团,内部会计事项相关的投资债权债务交易等并不反映整个集团的利益.内部事项按照经济内容还可以继续细分,如下表2.表2:内部会计事项会计事项内容事项双方成员备注内部投资事项集团内部的权益性投资,债权性投资及其相关的投资收益和利润分配.内部投资方和被投资方内部往来事项集团内部的债权债务

7、,内部拨入拨出和内部借贷.内部债权方和内部债务方内部交易事项集团内部的存货交易,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交易,劳务交易,内部租赁等内部销售方和内部购入方设计一个合并系统的优劣在于如何自动产生抵消分录减少手工工作量,回顾个别财务报表的编制一般是按照期末结帐,调整事项,试算平衡然后编制报表这样的程序进行的,而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是在个体财务报表的简单汇总基础上,通过编制抵消分录,于是弄了个合并工作底稿,这是基于”表并”的陈旧方法,合表法和合帐法,合表法是手工条件下合并报表编制的必然、合理的选择 ,如果计算机时代还搞个合并底稿的话,让用户手工去做, 这样原始的合并系统,岂非对不起观众?BCS将这些集团内部会计

8、事项分成了四类,如下表和图19-1:内部交易抵消内容内部债权债务收入成本等往来事项应收帐款|票据,应付帐款|票据抵消,预收预付抵消内部收入和成本抵消,其他应收和其他应付抵消,应收股利和应付股利抵消,内部拨入拨出款抵消等等母公司投资收益和子公司利润分配抵消内部存货交易内部存货交易抵消,存货跌价准备抵消等内部资产交交易内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交易抵消,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抵消等内部投资合并内部股权筹资与投资的抵销,母公司股权投资和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抵消,投资收益抵消, 使用BCS重分类功能自动触发恢复子盈余积1.内部往来事项抵消内部往来事项抵消在合并系统设计中最容易实现,BCS的法定合并

9、是根据贸易伙伴(即公司,公司是报表合并系统的组织单元,如果财务模块的公司代码和合并系统的公司一一对应,则公司=公司代码),后三者在设计上就有一定难度,设计逻辑下次分解, 今天就不做深入阐述.2.内部的存货交易抵消可以采用两种方法处理:(一).存货交易区分销售部分和未销售部分,并分别采用 不同方法处理,二是先假设存货当期全部实现销售,期末再将未实现销售部分调整,前一种方法如果涉及不同期间就更比较复杂,而且还分内部购进存货全部对外销售|全部未对外销售|部分销售三种情况,相关的抵消分录还是挺绕的,估计要写一段程序对付这些业务那就更需要苦苦折腾一番,就不提了,各种会计书上到处都是.(二).第二种方法操

10、作简单,只有三步,且适合初次合并和后续合并.步骤抵消分录备注1.期初内部存货包含的未实现利润的抵消(购进公司)Dr:期初未分配利润(期初库存*销售公司上期毛利)Cr:主营业务成本(期初库存*销售公司上期毛利)重点:期初期末的存货未实现利润的调整.毛利率计算的存货定价问题2.以销售公司内部收入为主,全部抵消内部主营业务收入和成本 (假设当期全部销售)Dr:主营业务收入(销售公司内部收入)Cr:主营业成本(购进公司内部成本)使用单边抵消,SAP中很容易区分出内部收入(Tcode:VKOA)或有贸易伙伴的收入就做单边抵消.3.调整期末内部存货包含的未实现利润的抵消(购进公司)Dr:主营业成本(期末库

11、存*销售公司本期毛利)Cr:存货(期末库存*销售公司本期毛利)3.固定资产抵消(分录省略,请参考相关书籍)4.投资合并关键词: 成本法|权益法,企业合并|合并报表, 购买法|权益结合法,少数股东权益合营和共同控制完全合并法和比例合并法实务中企业股权结构复杂多样,有单一控股、直接控股、间接控股、交叉控股等多种形式。系统为投资合并提供了多个作业,引入合并系统特有的统计合并项:Consolidation of investment covers a lot of other activities such as:首次合并 First consolidation后续合并 Subsequent cons

12、olidation分部购置 Step acquisition部分/总计转帐 Partial / Total transfer部分/总计剥夺财产 Partial / Total diverstiture投资合并公式:“长期股权投资”+“少数股东权益”=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股权投资差额借差余额 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合并价差=股权投资差额借差余额,合并价差一定在借方 (新准则中合并价差一词已经消失, 商誉,并且最少一年需要做一次减值测试)投资抵消分录抵销时的基本模式是:借:期末子公司所有者权益贷:对子公司股权投资 少数股权子公司期末的所有者权益是由实收资本(股本

13、)、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期末未分配利润四大部分组成,其中,期末未分配利润期初未分配利润本期净利润本期净利润分配。本期净利润又可分为属于母公司的本期净利润(反映在母公司的“投资收益”中)和属于“少数股东利润”,本期净利润分配由提取盈余公积和应付利润等项目共同组成。这样,上述抵销模式可进一步演化为下述抵销分录:借:实收资本(股本)(子公司,期末)资本公积(子公司,期末)盈余公积(子公司,期末)年初未分配利润(子公司,期初)投资收益(母公司,本期)少数股东损益(子公司本年净收益少数股权比例)贷:提取盈余公积(子公司,本期)提取公益金(子公司,本期)应付利润(子公司,本期)长期投资(母公司,期末)少数

14、股权(子公司期末所有者权益少数股权比例)恢复子公司盈余公积理由如下:(1) 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盈余公积(包括法定公积金和法定公益金)由单个企业按照当期实现的税后利润(即净利润)计算提取。子公司当期计提盈余公积作为整个企业集团利润分配的一部分,应当在合并利润分配表中予以反映和揭示。另一方面,子公司当期计提盈余公积作为子公司利润分配的结果,已经形成子公司内部的积累,从而也形成整个企业集团内部的积累。(2)子公司当期提取的盈余公积,一方面反映在利润分配表中,另一方面反映为资产负债表中盈余公积项目的数额增加。且均已抵销。(3)子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的盈余公积是其设立以来历年提取盈余公积的累积数,其中本年提取的盈余公积的数额,是与其个别损益表中“提取盈余公积”项目相对应的,而以前年度提取的盈余公积的数额,则是与以前年度损益表中“提取盈余公积”的累计数额相对应的。对盈余公积作出调整,调整时应做如下抵销分录(有合并系统的重分类功能自动触发):借:年初未分配利润提取盈余公积(子公司本期提取数母公司投资比例)贷:盈余公积(子公司期末余额投资比例)应付股利的核算企业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子公司.借:利润分配-应付普通股股利 贷:应付股利母公司(成本法,报表合并时恢复调整为权益法核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