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860859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中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4年中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4年中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4年中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4年中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中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中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中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教育心理学(中学) 一、选择题: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教学过程 B学习过程 C评价过程 D反思过程2桑代克认为,学习就是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这种联结的形成机制是( )。 A建构 B顿悟 C试误 D强化3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个体能够运用假设-演绎推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年龄阶段是( )。 A0-2岁 B2-7岁 C7-11岁 D11-15岁4某学生经常将考试失败归因于运气。在维纳的三维度归因模式中,运气属于( )。 A外在、不稳定、不可控的因素 B外在、稳定、不可控的因素 C外在、不稳定、可控的因素 D外在、稳定、可控的因素5

2、某学生把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中获得的规则运用到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的问题解决中。解释这种迁移现象的最佳理论是( )。 A形式训练说 B经验类化说 C相同因素说 D关系转化说6在读一首短诗时,某学生学习10分钟就刚好能背诵,随后他又学习了几分钟。这种刚好成诵的附加学习,被称为( )。 A发现学习 B意义学习 C过度学习 D掌握学习7某学生的广播体操训练表现为:整体动作趋于协调连贯,多余动作有所减少,视觉控制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但动作执行尚未达到自动化。从动作技能的形成阶段来看,该生的广播体操技能处于( ) A操作定向阶段 B操作模仿阶段 C操作熟练阶段 D操作整合阶段8某学生在英语阅读理解考试中对

3、自己的阅读活动进行了一番安排:先掌握试题中的问题要求,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监控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计划策略 D学习时间管理策略9“在规定时间内个体发散项目数量的多少”这一指标主要用来衡量发散思维的( )。 A灵活性 B流畅性 C变通性 D独创性10榜样示范行为的性质和后果会影响观察者的行为。如果榜样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那么观察者就会从中学会扬善抑恶。这种行为学习的机制是( )。 A直接强化 B自我强化 C替代强化 D内部强化11下列心理评估方法中,属于标准化评估方法的是( )。 A自述法 B评估性会谈法C观察法 D心理测验法12在布卢姆教学目标的认知目标层次中,

4、处于最低层次和最高层次的分别是( )。 A知识,评价 B知识,应用 C知识,综合 D知识,分析13某学生在课堂上故意弄出响声以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这时最为适宜的处置方法是( )。 A言语提醒 B有意忽视C非言语暗示 D暂时隔离14掌握学习所说的“掌握程度”通常要求学生正确完成评价项目的比例是( )。 A6070% B7080%C8090% D90100%15经常担心“学生喜欢我吗?”等这样的问题的教师,其成长阶段很可能处于( )。 A关注自我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C关注情境阶段 D关注生存阶段 二、填空题:1620世纪50年代西方兴起了程序教学,其理论基础是 所提出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17高中

5、阶段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并开始出现 思维。18加涅从学习结果的角度把学习分为:言语信息学习、智慧技能学习、 学习、动作技能学习和态度学习。19马斯诺认为,人的最高层次需要为 需要。20按照奥苏伯尔的理论,原有认知结构通过可利用性、 和稳定性三个变量对新知识学习产生影响。21所谓 ,就是变换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22心智技能具有三个特点:对象具有观念性、执行具有 、过程具有简缩性。23列提纲、利用图形、利用表格等策略,主要属于认知策略中的 策略。24在问题解决中,穷尽一切方案能确保问题得到解决的方法叫做 。25在品德的心理结构中,衡量品德形成的标志是 。2

6、6常用而有效的品德培养方法包括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 和赏罚控制。27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复杂的行为。即,对学生趋向成功的每一步都给予强化,以引导学生实现最终目标。这种行为改变方法就是 。28发现学习有四大优点:有利于激发智慧潜能、有利于培养 、有利于学会发现技能,有利于知识的保持。29学生已经有三角形的观念,现在来学习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新知识。这种下位学习被奥苏伯尔称为 类属学习。30意义学习的客观条件就是材料本身必须具有 。31奥苏伯尔把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分为三种不同形式的内驱力,其中,属于内部动机的是 内驱力。32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作为

7、参照标准,根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来报告评价结果,这种教学评价就是 评价。33研究表明,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 为中心,并有预见性。34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条件是 。35维果斯基的“ ”的概念使人们认识到:教学不能仅仅适应儿童现有发展水平,而应促进儿童认知发展,即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 三、简答题:36简述影响学生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37简述促进知识有效概括的方法。38简述加里培林关于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39简述影响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40简述培养学生良好思考问题习惯的主要方法。四、论述题:41有人以为智力高的人创造性就高,试辨析之。(答题要求:先判断观点正确与否,再阐明理由)。问题

8、:试根据个别化教学的一般环节分析并指出,该教师的个别辅导中尚缺乏对什么的思考?4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心理学家应一所学校的邀请,对该学校某些学生的学习问题进行诊断。他对这些学生进行了智力测验并分别进行了单独访谈,发现每一位学生智商都在正常范围,但普遍对学习缺乏兴趣。于是他要求任课教师在教学时做到: (1)和这些学生一起分析学业失败的原因; (2)给这些学生提供一些难度不太大且较有趣味的问题; (3)对回答问题正确的学生给予具体的、及时的鼓励;对回答错误的学生,就其错误进行具体的、及时的纠正; (4)鼓励这些学生的点滴进步。 问题:(1)该心理学家对教师所提的工作要求,主要调适的是学生哪方面的

9、学习心理? (2)分别指出这些要求各自所体现出来的具体激发策略。 2014年湖南省非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人员申请认定高中(中专)及以下教师资格考试试卷教育心理学(中学)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题次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BCDABCDCBCDABC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16斯金纳17辩证18认知策略19自我实现20可辨别性21变式22内潜性23组织24算法式25道德行为26价值辨析27塑造28内部动机29派生30逻辑意义31认知32常模参照33学生34练习35最近发展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

10、每小题6分,共30分。36家庭教养模式(2分)学校教育(2分)同辈群体(2分)37用好正例、反例(2分)正确运用变式(1分)科学地进行比较(1分)启发学生自觉进行概括(2分)38活动定向阶段(1分)物质与物质化活动阶段(2分)有声言语活动阶段(1分)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1分)内部言语活动阶段(1分)39认知失调(2分)态度定势(2分)道德认知(2分)40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2分)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问题(2分) 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2分)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答案要点:1、不一定。(3分;持否定观点的回答都可计分)2、智力与创造性的关系是有相关的非线性关系,智

11、力高的人可能创造性高,也有可能不高;(4分)个体的创造性还受个性等其它因素影响。(3分)42答案要点:(1)主要调适的是学生学习动机(回答学习积极性也可)(3分)?(2)第一点,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结果归因。(2分) 第二点,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以利于学生参与。(2分) 第三点,充分利用反馈信息。(2分) 第四点,运用正强化的方式鼓励、提高学生自信心。(1分)2014年湖南省非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人员申请认定高中(中专)及以下教师资格考试试卷教育学(中学) 试题卷 一、选择题:1“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出自( )。 A说文解字 B学记 C论语 D大学2苏格拉底问答法的三步是指( )。 A苏格拉

12、底讽刺、定义、助产术 B定义、苏格拉底讽刺、助产术C定义、提问、发现 D呈现、提问、定义3格赛尔通过“双生子爬梯”实验提出了个体发展的( )。 A环境决定论 B遗传决定论 C成熟决定论 D教育万能论4学校教育对个体身心发展具有特殊功能,主要是因为它具有相对稳定性、可控性和( )。 A实践性 B随意性 C开放性 D专门性5针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教育者应该( )。 A因材施教 B培养学生的自信品质 C及时施教 D循序渐进开展教学6在教育目的观上,柏拉图属于( )。 A个人本位论 B文化本位论 C社会本位论 D知识本位论7下列关于素质教育的内涵表述不科学的是( )。 A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B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C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特长的教育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