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8608593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1.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称量固体药品时,将药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B.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结束时,先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C. 用试管夹从试管底部由下往上夹住试管口约1/3处,手持试管夹长柄末端,进行加热D. 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再测定溶液的pH【答案】BC【解析】A. 称量固体药品时,不可将药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一般固体药品放在纸上称量,腐蚀性或易潮解的固体药品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故A错误;B.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结束时,先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可以防止倒吸,故B正确;C. 用试管夹从试

2、管底部由下往上夹住距试管口约1/3处,手持试管夹长柄末端进行加热,故C正确;D. 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相当于稀释溶液,可能造成测定结果不准确,故D错误。故选BC。2. 有一真空储气瓶,净重500g.在相同条件,装满氧气后重508g,装满某一种气体X时重511g,则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 44B. 48C. 64D. 71【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储气瓶净重500g在相同条件,装满氧气后重508g,则氧气的质量为508g-500g=8g,装满某一种气体X时重511g,则X的质量为511g-500g=11g,在相同的条件下气体的体积相等,则由n=可知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设X的相对分子质量

3、为x,则有:=,x=44,故选A。考点: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的相关知识。3. 在反应X+2Y=R+2M中,已知R和M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2:9,当1.6克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克R,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为()A. 16:9B. 23:9C. 32:9D. 46:9【答案】A.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4. 相同状况下,等质量的O2和CO2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体积比为8:11B. 密度之比为1:1C. 物质的量之比为11:8D. 原子个数之比为12:11【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及推论,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即(m32):(m44)=1

4、1:8,A项错误;B.分子个数之比等于同温同压下的体积之比,为11:8,B项错误;C.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体积之比,为11:8,C项正确;D.原子个数之比为(112)(83)=1112,D项错误;答案选C。考点:考查阿伏伽德罗定律及推论。5. 对下列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A. 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盐B. 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证明一定含有SO42-C. 某无色溶液滴入酚酞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一定是含有大量的H+D. 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Cl-,先加过量的稀硝酸除去OH-,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含Cl-

5、【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无色气体的物质中不一定是碳酸盐,可能是碳酸氢盐或是亚硫酸盐等,错误;B、与氯化钡溶液反应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的溶液中不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可能含有银离子,错误;C、使酚酞溶液变红色的溶液显碱性,含有大量的氢氧根离子,错误;D、验证某不纯的烧碱溶液中是否含Cl,需用硝酸银溶液,但硝酸银与氢氧化钠反应也生成沉淀,所以检验氯离子之前先除去氢氧根离子,正确,答案选D。考点:考查对实验方案及结论的评价6. 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过滤加过量NaOH溶液加适量盐酸

6、加过量Na2CO3溶加过量BaCl2溶液。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Mg2+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过量的NaOH溶液可以将镁离子沉淀;SO42-用钡离子沉淀,加过量的BaCl2溶液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行,Ca2+用碳酸根离子沉淀,加过量的Na2CO3溶液除去钙离子,但是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然后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HCl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答案选D。考点:粗盐的提纯7. 两个体积相同的容器一个盛有CO2,另一个盛有N2和O2,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A

7、. 原子总数B. 质子总数C. 分子总数D. 质量【答案】C【解析】同温同压下,同体积气体具有相等的分子数,故选C。8. 若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个标准大气压,20下11.2LN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B. 4时9mL水和标准状况下11.2L氮气含有相同的分子数C. 同温同压下,NA个NO与NA个N2和O2的混合气体的体积不相等D. 0、1.01104Pa时,11.2L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答案】B【解析】A. 1个标准大气压,20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11.2LN2的物质的量小于0.5mol,含有的分子数小于0.5NA,故A错误;B.

8、4时9mL水的质量为9g,其物质的量为0.5mol,标准状况下11.2L氮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它们含有相同的分子数,故B正确;C. 同温同压下,NA个NO与NA个N2和O2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相等,故C错误;D. 0、1.01104Pa时的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11.2L氧气的物质的量小于0.5mol,所含的原子数目小于NA,故D错误。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需要利用的一个基本关系是“0、1.01105Pa时的气体摩尔体积等于22.4L/mol”。若温度或压强改变,气体摩尔体积随之改变。9. 常温常压下,用等质量的CH4、CO2、O2、SO2分别吹出四个气球,其中气体为SO2的

9、是A. B. C. D. 【答案】A【解析】n=,常温常压下,等质量的CH4、CO2、O2、SO2中SO2的摩尔质量最大,物质的量最小,体积最小,故选A。点睛:解答本题需要熟悉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体积之比,因此,本题中SO2的摩尔质量最大,物质的量最小,体积最小。10.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 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B. 蒸发结晶时应将溶液蒸干C. 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D. 称量时,称量物放在称量纸上,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中【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

10、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选项说法正确;C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故选项说法正确;B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故选项说法错误;D称量时,称量物放在称量纸上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中,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考点:考查实验的基本操作规范11. 下列气体所含原子数最多的是( )A. 7.5g C2H6B. 0.5mol N2C. 标准状况下5.6L COD. 3.011023个 O2【答案】A【解析】A. 7.5gC2H6的物质的量为0.25mol,含有2mol原子;B. 0.5molN2含有1mol原子;C. 5.

11、6LCO的物质的量为0.25mol,含有0.5mol原子;D. 3.011023个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含有1mol原子。故选A。12. 在标准状况下.0. 56g某气体的体积为448mL,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 2 B. 56 C. 28g/mol D. 28【答案】D【解析】n=,M=n=28g/mol,M=Mrgmol-1,Mr=28,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需要使用物质的量联结不同物理量的纽带作用。可以利用物质的量将不同物理量直接联系起来,也可以将不同物理量通过物质的量进行换算。13. 现有三组混合液: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乙醇和水;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

12、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 分液、蒸馏、萃取B. 萃取、蒸馏、分液C. 分液、萃取、蒸馏D. 蒸馏、萃取、分液【答案】A【解析】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不互溶,应用分液分离;乙醇和水互溶,应用蒸馏分离;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应用萃取分离溴化钠和溴。故选A。点睛:在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中,需要特别注意两种液体混合物的分离方法。若两液体互溶,则使用蒸馏分离;若两液体分层,则使用分液分离。14. 某溶液中存在Mg2+、Ag+、Ba2+三种金属离子,现用NaOH、Na2CO3、NaCl三种溶液使它们分别沉淀并分离出,要求每次只加一种溶液,滤出一种沉淀,所加溶液顺序正确的是()A. Na2CO3NaCl

13、NaOHB. NaOHNaClNa2CO3C. NaClNaOHNa2CO3D. NaClNa2CO3NaOH【答案】C【解析】A由于碳酸钠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能与溶液中Mg2+、Ag+、Ba2+均形成沉淀,先加入碳酸钠溶液会出现三种沉淀,不符合每次得到一种沉淀的要求,故A错误;B由于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能与溶液中的Mg2+、Ag+形成沉淀,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象两种沉淀,不符合每次得到一种沉淀的要求,故B错误;C氯化钠只能与溶液中Ag+形成氯化银沉淀,然后加入的氢氧化钠只与溶液中Mg2+形成氢氧化镁沉淀,最后加入的碳酸钠沉淀溶液中的Ba2+形成碳酸钡沉淀,满足每次只得一种沉淀的要求,故

14、C正确;D氯化钠溶液沉淀溶液中Ag+后,加入的碳酸钠溶液却能同时沉淀溶液中Mg2+、Ba2+的,不符合每次得到一种沉淀的要求,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操作,注意每次只加一种溶液、滤出一种沉淀的要求,需要考虑每次所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溶液中的一种离子形成沉淀,因此,在分析所加入试剂时要全面考虑该试剂与溶液中的离子发生反应。15. 关于O2和SO2两种气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两者质量相等时,其分子数相等B. 两者质量相等时,其原子数相等C. 同温同压时,两者密度之比为1:2D. 同温同压时,同体积气体所含原子数相等【答案】C【解析】氧气和SO2的摩尔质量分别是32g/mol和6

15、4g/mol,所以在质量相同时,物质的量之比是21,则分子数之比也是21,原子数之比是43,AB不正确。在相同条件下,密度之比是相应的摩尔质量之比,C正确。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D中分子数相同,但原子数不同,D不正确,答案选C。16. CH4与O2的质量比为1:4时极易爆炸,此时.CH4与O2的物质的量比为()A. 1:1B. 1:4C. 1:2D. 2:1【答案】C【解析】CH4与O2的质量比为1:4,CH4与O2的摩尔质量比为1:2,n=,因此,CH4与O2的物质的量比为1:2,故选C。17. 完成下列表格物质N2HNO3SO2质量/g_18.9_物质的量/mol_1.5标况下的体积/L4.48_分子个数_【答案】物质N2HNO3SO2质量/g5.618.9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