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辅导优等生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8608583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辅导优等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辅导优等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辅导优等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辅导优等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辅导优等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辅导优等生一、 心理问题不愿正视挫折不会应对挫折是优秀生较为普遍的问题,因此遭遇挫折而酿成人生悲剧的往往正是教师和家长平常眼中的优秀孩子。优秀生在遭遇挫 折时,所表现出来的狭隘、自私、自卑情绪往往更加强烈。有的孩子会采 取不正当的竞争方式,以维持自己先前的形象。优秀的学生大多一直生活 在赞扬夸奖顺应中,很容易形成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缺乏平和的心态。完 善的人格特征,平等、博爱、宽容二、生活问题每个孩子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优秀学生也和其他学生一样,很少有人有突 出的智力水平,他们各种优异的表现,是更多的精力投入换来的。这就有 了一个矛盾,他们在这方面投入的精力多,必然导致其他方面的精力投入 不足

2、。往往造成优秀孩子的生活能力偏弱,甚至缺乏基本的生活常识和基 本的生活能力。这造成了优秀生成长历程中的障碍。三、情感问题优秀生成长过程中对自我的要求比较高,通常获外部的要求也比较高,因 此优秀生往往承受着更大的压力。而头上优秀的光环,又常常让优秀生无 从释放,很多优秀生情感内敛,成熟稳重多余天真活泼。四、交往问题优秀生更容易活动成人的青睐, 却容易得到同龄人的冷眼。在同学交往中, 优秀生通常既没有时间又缺乏沟通的技巧。然而现实情况是,一个群体中 优秀生总是少数,这少数的的优秀生,容易被孤立在伙伴之外。五、外部问题优秀生得到的外部赞许很多,被忽略的问题同样也多,最常见的就是,优 秀生身上表现出来

3、的缺点和毛病容易被误读和纵容。自大容易被当作自 信,任性容易被看成个性,固执容易被看成坚韧。甚至于在有些家长和老 师那里,一样的错误,由于犯错误的是优秀生,也会得到不同于普通学生 的宽容。优秀生是很容易被外部的赞扬“捧杀”的。对优秀生的辅导,我想从两个方面谈谈看法。一、对优秀生的学业辅导首先,优秀生学业辅导应求精求变。学业的优秀是通过对学过知识的检测 得到的,在基础教育阶段,促使学业优秀的因素比较多,优秀生对既得知 识的把握程度好不能表明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强,所以对优秀生的辅 导应更侧重于思维能力的训练,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锻炼,以弥 补优秀生发展过程中的短板,使其具备成为高端人才的

4、潜力。其次,优秀生的学业辅导应提高标准。优秀生通常的学习能力要强于一般 的学生,那么,我们在班级授课制下所教授的课程往往不能满足学生学习 的需要,我们有必要对优秀生的学业水平在精深上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 求,促进和鼓励优秀生不断攀登新的高峰。避免把优秀生培养得平庸。第三、优秀生的学业辅导应体现民主和自主。学习的直接目的是让学生学 会学习。在优秀生的辅导过程中,我们应该给优秀生提供更多的自主选择 和自主学习的机会,可以让他们做小老师,这样把学生的被动学习变成主 动学习。第四、优秀生的学业辅导不能忽视挫折体验。没有挫折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教育。优秀生多是家长的乖宝宝、社会上的好孩子、老师的眼珠子,在社

5、 会上家庭中都很难有挫折的体验,但是所谓的优秀不过是相对的比较结 果,如果学校教育中再没有挫折的体验,这些孩子很难形成完善的人格, 给予优秀生一些学业上的挫折和失败,更利于激发优秀生积极进取的意 志。二、优秀生的人格培养优秀生不能直接等同于好学生更不能简单等同于好人,优秀生的人格养成同样是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第一、要引导优秀生用发展的眼光看人。引导优秀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他人。优秀是相对的,优秀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环境、时间的推移, 随着自身努力程度的变化、自我追求的变化,优秀的光环也会光顾别人。因此,不管自己目前怎样,应以平和的心态对人对事,要有豁达的人生态 度。第二、培养优秀生正确的竞争

6、意识。优秀生一方面具有较强的超群意识,有强烈的自尊心;另一方面,优秀生也会有虚荣、逞强的毛病。作为教师 和家长,要把他们的这种好强个性转化为一种内在竞争机制、一种推动自 己勇敢向前的力量;要使他们明白竞争中有成功、也有失败,必须经得起 成功和失败的考验。在成功和胜利面前,看到不足,争取下次更高的进步; 在失败和落后面前,分析原因,找出努力方向和采取有效的措施。第三、要帮助优秀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优秀生往往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加上家长和教师的不断表扬,容易养成唯我独尊的性格。由于其优势突出, 容易引起其他同学的嫉妒和排斥,这样就使优秀生在同学和伙伴关系上面 临更复杂的情况,教师应当采取通过各种活动和各种组织融洽同学关系, 同时要培养优秀生人际协调能力,让优秀生克服自傲、清高的毛病,学会 关心他人,帮助弱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