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二力平衡》教学设计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8606204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3.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二力平衡》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3年《二力平衡》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3年《二力平衡》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3年《二力平衡》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3年《二力平衡》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二力平衡》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二力平衡》教学设计(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二力平衡教学设计 2023年二力平衡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2、经过举例理解并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3、形成从实际现象中分析并获得物理规律的推理意识。教学设想重点: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难点:理解并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教法:实验探究式教学准备小车木板钩码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小聪和小明在光滑的冰面上沿同一直线去拉静止的小车,在下列情况下,小车将怎样运动呢?1.小聪和小明都向右拉小车,小车将向_方向运动。2.小聪比小明用力小,小聪向左拉,小明向右拉,小车将向_方向运动。3.小聪和小明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拉小车,小车所受的合力为_,静止的小车将_。从而引入二力平衡课

2、题。二、讲授新课定义:同时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我们就说这两个力为一对平衡力,称为二力平衡。上题第3题中,小聪和小明对小车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可以看出小车原来静止,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小车仍然保持静止状态,因此平衡力不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力平衡的现象到处可见,下图中的船舶和汽车有平衡力的作用,请同学们找出它们所受的平衡力,请同学们找出平时生活当中的二力平衡的事例。如在空中匀速下降的降落伞、静止在地面的课桌等。由事例可以看出,若同时作用在物体上只有两个力,且此二力平衡,因合力为零,就等效于物体上没有外力的作用。在一般情况下,物体会同时受到几个力的作用,若这

3、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即合力为零,就称这几个力为平衡力,等效于物体上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三、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二力平衡的概念,通过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和同学们的探究实验,体验到了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推理的实验方法的作用,大家完成课后练习,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本节课所学内容。四、作业布置课堂作业:学习指导用书家庭作业:补充习题板书设计:二力平衡平衡状态: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二力平衡: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2023年二力平衡教学设计2一、教学目标1、依据生活经验认识平衡力和平衡状态,

4、会判断物体受到的力是否为平衡力。2、经历二力平衡的实验探究过程,能归纳总结出结论。3、会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二、教学重点和难点:二力平衡的条件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二)新课引入:是不是只用不受力的物体才能保持静止或做匀速运动?举例说明。(三)进行新课:1、平衡力和平衡状态实例分析:不同状态下物体的受力情况(对媒体展示),指出这时作用该物体上的几个力如果能保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我们就说几个力互相平衡。物体受力平衡时最简单的情况是受两个力作用,只有两个力作用时,就叫二力平衡。引导学生认识平衡状态。引出:物体受力作用时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保持平衡?2二力平

5、衡条件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设计好实验方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下列问题,分析得出结论。小车是否静止?小车静止时受到的两个拉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方向有什么关系?在细线的两端悬挂质量不相同的钩码,小车还能静止吗?把小车扭转一下,使两个力的作用线不在同一直线上,小车还能静止吗?重新平衡后,两个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结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3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1)由平衡力中的一个力确定另一个力;(2)由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进而判断各力间的关系;(3)由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四、小

6、结: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五、巩固练习: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所受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A书对桌面的压力与书所受的重力;B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C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D书对桌面的压力加上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2、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重物,比较在重物静止时,重物匀速上升时,重物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大小,则()A重物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大B重物静止时,拉力最大C重物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大D上述三种情况,拉力一样大六、布置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2、3、4题。2023年二力平衡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知道物

7、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力的叫平衡力,最简单的平衡情况是二力平衡;理解二力平衡条件;能利用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平衡问题.2.过程与方法学会从分析一个物体上受到几个力到能知道这几个力的平衡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通过探究与交流,使学生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讨论的愿望,认识交流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二力平衡条件难点:1.二力平衡中的“二力同线”问题2.匀速直线运动时二力平衡的条件教学工具2把弹簧秤,一块轻质塑料片(片上有几个洞),一把剪刀。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8、提问:惯性定律的内容是什么?能不能反过来说,凡是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都没有受到外力呢?列举: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静止在路边的人、在空中匀速下降的跳伞运动员。提问:他们是否受到力的作用?二.新课教学1.力的平衡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平时生活中观察到的物理现象,举出身边一两个受力物体的实例,分析它们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在黑板上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比如放在桌子上不动的墨水瓶,挂在天花板上不动的电灯匀速运动的小车等)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展示其所举的实例,利用这些例子使学生认识到:当一个物体受几个力作用时,也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从而得出“力的平衡”的概念,指出这时作

9、用在物体上的各个力的效果互相平衡,或者说几个力互相平衡。一、力的平衡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这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在几个力平衡中,二力平衡是最简单的,我们来研究二力平衡的情况。2.二力平衡的条件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仍从同学所举的例子中找出实例,使学生认识到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并不一定就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要使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两个力要满足什么条件?实验:用两把弹簧秤拉扯桌上的塑料片,想一想怎样拉才能使塑料片保持静

10、止不动?归纳小结:塑料片静止必须满足的条件。这两个力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形(二力大小不相等、二力方向不相反、二力不在一条直线上)并动态显示最终的结果(均不能保持静止状态):对第四种情形(二力不在同一物体上)进行点拨:将塑料片从中剪断,变成两部分,这两部分能静止吗?结论:物体在二力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的条件是这两个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演示实验:手在绳端用力F拉弹簧秤和物块,使之静止,观察弹簧秤的示数。然后用力拉弹簧秤和物块使之匀速上升,观察弹簧秤的示数,并比较两次弹簧秤示数的大小。分析物块受的两个力的大小、两个力的方向、两个力是否在一条直线上。通过上述演示实验,归纳:物体在二力

11、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也是这两个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得出二力平衡条件。二、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将条件归纳成口决:“同物、等大、反向、同线”。归纳: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力的合力为零。“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为零”3.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力的平衡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实际应用,应会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来判断物体所受的两个力是否平衡;或根据平衡状态找出平衡力,利用二力平衡条件求其中一个力。三、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1.利用二力平衡的条件来判断两个力是否平衡。2.利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可求其中一个力的大小

12、和方向。3.反馈练习:1.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或状态,这几个力就相互平衡。2.汽车在斜坡上所受到的重力和斜坡的支持力(填“是”或“不是”)平衡的力。3.每方十人拔河时,某时刻绳子静止不动,这时这二十个人拉绳子的合力是。4.一个物体受到的重力是500牛顿,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是牛顿,方向是,重力和支持力的施力物体分别是和。5.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向东行驶的汽车重为5000牛,受到的牵引力是200牛。那么,汽车受到的阻力是牛,方向是。6.质量为2千克的物体,静止悬挂在绳子上,绳子对物体的拉力是多少牛?若提拉物体使它匀速向上运动时,拉力又是多少?(g=9.8牛/千克)20

13、23年二力平衡教学设计4教学设计说明二力平衡是力一章中的重点之一,也是今后力学的重要基础。在教学中,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策略,将课堂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实验,将课堂练习与现代科技紧密联系起来,从而也使学生感悟物理知识的价值所在。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知道二力平衡、平衡力的概念及物体的平衡状态;使学生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领会二力平衡时的合力为零。过程与能力。通过探究实验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主探究、总结归纳的能力;通过二力平衡概念及条件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与态度。通过实验、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通过师

14、生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识物理学是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一门科学。感悟物理知识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价值。产生学好物理,为将来发展我国科技事业打好基础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应用。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师:同学们,随着科技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玩具也越来越高档。这里有一部遥控ae86小汽车,请一位同学操从汽车在教室里转一圈,其他同学观察小汽车的运动状态。学生活动:一同学操从汽车,其他同学观察。师:请同学们分析小汽车的运动状态有哪些?学生:交流。师:我们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为平衡状态,其他运动状态称为非平衡状态。学生活动:分析物体处于两种平衡状态时的受力情况。师:如果物体受几个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如果物体受两个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离平衡,引出课题。二、新课教学屏幕展示:二力平衡。当物体受到二力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运动状态,就称这二力是平衡的。(这二力叫平衡力)分析。平衡力不是一个力,一般是两个力(一对)。师:根据二力平衡及平衡力的概念,要判断物体受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