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处理音乐教学中的几种关系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8596236 上传时间:2024-01-2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谈处理音乐教学中的几种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试谈处理音乐教学中的几种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谈处理音乐教学中的几种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谈处理音乐教学中的几种关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谈处理音乐教学中的几种关系 随着教师观念的转变、新办法的运用,幼儿园音乐教学已经打破传统的束缚,获得较好的效果。但有些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尚存在一些问题,不能有效地处理好下列几种关系。一、凸显整合;与淡化学科;的关系案例:在教授新歌曲?小石猴时,某大班教师先请幼儿观赏动画片?西游记,引出了孙悟空。接着,教师又请幼儿说说有关孙悟空的故事。幼儿争先恐后地讲了起来,讲到精彩之处还会加上表演。在幼儿不尽兴的讲述中,教师请幼儿观赏录音歌曲?小石猴,并提问:歌名叫什么歌里唱了谁第二遍。教师边表演边清唱,并提问:小石猴都有哪些本事第三遍,教师弹奏钢琴,请幼儿给歌曲配动作进行表演。第四遍,播放录音,教师带领幼儿

2、边表演边唱。表演完后,教师出示白纸,请幼儿自制孙悟空面具。面具制作完后,教师和幼儿在音乐声中进行表演。直到活动结束,幼儿最熟悉的两句是简单的说白:金箍棒,转一转。;分析:很多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已经形成了凸显整合、淡化学科的观念,但在具体实施中却走入了一个误区。即误把淡化学科;理解成为音乐根本能力与情感态度完全割裂。以为只要幼儿在过程中体验了高兴就行。其实凸显整合、淡化学科;并非是让教师丢弃音乐的根本能力,而是倡导两者之间充沛融合,防止干燥的技能训练,把音乐根本技能建立在幼儿对音乐积极的态度和兴趣上,运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进行音乐素养的培养。因此,该教师在本次活动中可调整重点,把制作孙悟空面具放在上

3、次活动中,并减少整合形式。比方:活动开始可直接戴上已做好的面具,利用幼儿对孙悟空的兴趣,使其变出各种各样的动物进行练声,再引导幼儿把孙悟空的本事仿编成歌词,之后再进行歌曲观赏和教授。幼儿在这样的音乐活动中既获得了情感体验,又开展了想象力、发明力。二、音乐游戏组织;与音乐能力开展;的关系案例:在小班音乐游戏小兔与大灰狼;中,教师扮演兔妈妈,幼儿扮演兔宝宝。教师选择了ABA型的音乐结构,A段音乐轻快,B段音乐消沉。播放乐曲A段时,兔妈妈带小兔出去玩,并在草地上高快乐兴地吃着萝卜。播放音乐B段时,保育员扮演的大灰狼出现,教师组织众幼儿躲藏在假山后面,之后大家拿着石头打跑了大灰狼。最后在A段音乐中大家

4、欢快地舞蹈庆祝胜利。该游戏在教师的带着下重复了两次,整个游戏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幼儿并没有对音乐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幼儿虽然在活动中体验到了高兴,但并不是因为音乐本身,而是因为扮演角色获得的高兴。分析:在音乐教学中,教师相当喜欢发展各种各样的游戏。但有些教师易着重于游戏的组织,而无视音乐的功能。在本案例中,教师并没有明确音乐游戏的真正作用,没有充沛运用倾听、想象、动作等各种伎俩让幼儿叙述对音乐的感受,而是简单地为游戏配上音乐,让幼儿在音乐声中游戏,淡化了音乐游戏的音乐功能。我们看到幼儿更多的是角色扮演,而没有真正体验到音乐形象。要想真正发挥音乐游戏的功能,教师可以用边讲故事边提问的形式让幼

5、儿分段观赏音乐,通过倾听、想象、动作等伎俩来充沛感知音乐的变化。如聆听A段音乐后提问:听,谁来了它们做着什么动作来的大家也来学一学。聆听B段音乐后,引导幼儿说说两段音乐有什么不同,什么动物出来了怎么出来的大家都来学学它的动作游戏中只有让幼儿对音乐作品充沛感知,在感知中充沛想象,在想象中充沛发明,才能使幼儿真正体验到音乐的美,才会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三、幼儿模仿;与发明学习;的关系案例:我是xx幼儿园的老师,现在带小班幼儿,他们主要的行为是模仿。但音乐教育更提倡发明性的培养,我们该如何处理模仿与发明之间的关系呢在韵律活动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介入动作的形成是幼儿自己编还是教师预先编好如何体现幼儿在

6、活动中的主体性在音乐教育中,舞蹈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局部。但在舞蹈教学中往往存有这样的问题:为了强调幼儿的发明与表现,无视了舞蹈本身的要素和相应的技能要求,使得幼儿舞蹈教学失去了实际意义,幼儿的表现方式和能力十分单薄。三位幼儿园教师在新思考网;上的发帖分析:在音乐教学中,有些教师总不能很好地把握模仿与发明之间的关系。教师如果教得过多,就很难防止幼儿模仿学习,从而造成学习方式单一、干燥。教师如果不教,幼儿又不足音乐活动必须的技能撑持,使得幼儿的表现方式匮乏。在正确处理这二者的关系时,我们应当明确培养幼儿的发明力并不是要摒弃模仿,在音乐活动中模仿是需要的,它是最初的学习方式,但如果只是一味地要求幼儿去模仿,幼儿的参与也只是短暂的。教师必须促使幼儿较快地跨越这一阶段进入探索期,引导幼儿大胆创新、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只有不断地发明和表现自我,幼儿才能坚持到底。【试谈处理音乐教学中的几种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