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知识点大梳理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8594918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醉翁亭记》知识点大梳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醉翁亭记》知识点大梳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醉翁亭记》知识点大梳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醉翁亭记》知识点大梳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醉翁亭记》知识点大梳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醉翁亭记》知识点大梳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醉翁亭记》知识点大梳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醉翁亭记中考知识点大梳理醉翁亭记中考知识点一、原文及词语解释环(围绕)滁皆山也。其西南 诸(各个)峰,林 壑(山谷)尤美,望之 蔚然 (茂盛的样子)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在山上)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 于(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 翼然(像鸟一样张开翅膀) 临(靠近)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 者(的人) 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命名)之者谁?太守自 谓(命名)也。太守与客来饮 于(在)此,饮少 辄(就)醉,而(表递进关系) 年又最高, 故(因此) 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 意(情趣)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领会)之心而寓(寄托)之酒也。若夫 (像那)日出 而(

2、表承接关系)林 霏(雾气)开,云 归(聚拢)而岩穴 暝(昏暗), 晦(昏暗)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 芳(香花) 发(开) 而幽香 ,佳(好的)木 秀(滋长)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 四时(四季)也。朝 而(表修饰关系)往,暮而归, 四时 (四季)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 负(背)者歌于途, 行者休于树, 前者呼, 后者应, 伛偻(腰背弯曲, 指老人) 提携(指代孩子),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到)溪而 渔(钓鱼),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 洌(清),山 肴(野味)野 蔌( 菜蔬),杂然而前陈(摆开)者,太守宴也。宴酣(尽兴地喝酒)之乐,非丝(弦乐器)非竹(管乐器

3、),射(投壶)者中, 弈(下棋)者胜,觥(酒杯) 筹(酒筹)交 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面容)白发,颓然(醉醺醺的样子)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不久)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跟从)也。树林 阴翳 (遮盖),鸣声上下(指高处和低处的树林),游人去(离开)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表转折关系)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以为乐)其乐(乐趣)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 以( 用)文者,太守也。太守谓(是)谁?庐 陵欧阳修也。二、译文:环绕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方向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那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

4、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 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的亭子, 高踞于泉水之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僧人智仙。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像那太阳的升起的时候,树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早晚的景象啊。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俊秀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

5、天高气爽,水面下降,隐石现出,这就是山中的四季啊。清晨前往,黄昏归来,四季的景色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啊。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应答;老人弯着腰走, 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人在游玩。靠近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造酒,泉水香并且酒清;野味野菜,杂乱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的宴席。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一个脸色苍老头发花白的老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

6、密成阴,鸟儿到处叫, 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把滁州百姓的快乐当作自己快乐啊。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就是太守。 太守是谁呢?是庐陵郡的欧阳修。三、翻译句子。1、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滁州的四周都是山。它的西南方向的几座山峰,树林山谷尤其优美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远远看上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就是琅琊山。3、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沿着山路走了六七里路,渐渐听见潺潺的水声,从两个山峰之间流出来的,就是所谓的酿泉。4、峰回

7、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山势回环, 路也跟着拐弯, 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坐落在泉水边的,醉翁亭了。这就是5、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造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 给它起名字的是谁呢?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来称呼这亭子的。6、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太守和宾客们来这里饮酒,喝一点点就醉了, 而且年纪又最大, 因此给自己起了个号叫醉翁。7、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的心思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之中啊。8、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是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的。9、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

8、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要说那太阳出来以后,树林里的雾气散了,云雾聚拢来, 山谷就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10、野芳发 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野花盛开,幽香阵阵;林木繁盛,枝叶成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溪水低落,石出水面,这是山中四季的景象。11、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象各不相同,而乐趣也就无穷无尽了。12、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前者呼, 后者应, 伛偻提携, 往来而不绝者, 滁人游也。至于那些背着东西在路上边走边唱, 走累了在树下歇歇脚,前面的的呼喊, 后面的

9、回应,拉着老人和孩子,来来往往不间断的,是滁州人在游玩。13、临溪而渔, 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 泉香而酒洌, 山肴野蔌, 杂然而前陈者, 太守宴也。在溪水边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水酿酒,泉水香,酒味清;野菜野味,随意放在地上,这就是太守的酒宴。14、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宴会畅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有的站了起来,有的坐了下去,吵吵闹闹的,是诸位宾客快乐的样子。15、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那个面容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16、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10、太守归而宾客从也。不久,夕阳要落山了,人的影子散乱一地,是太守回去,宾客们跟从啊。17、树林 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树林茂密阴蔽,鸟儿到处鸣叫着,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18、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 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 人们只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 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19、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了能和大家一起快乐,酒醒后可以用文章记述这种乐事的人,是太守啊。20、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太守是谁呢?就是庐陵人欧阳修啊。四、理解1、按课文内容填空( 1)现在用来比喻本意不

11、在此而在彼,或别有用心的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2)写朝暮之景的句子和四时之景的句子分别是什么?朝暮之景: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四时之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3)表明“醉翁”雅号由来的句子是什么?“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4)太守与宾客出游,不事铺张、不讲排场,表现这一特点的句子有哪些?临溪而渔;酿泉为酒;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 5)“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呼应前文什么话?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6)后文与“暮而归”相呼应的句子是:“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7)表明全文线索的句子是:“山

12、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8)全文的主旨句(将“醉”于“乐”统一起来的句子)是:醉能同其乐。2、作者写醉翁亭是怎样落笔,一步步自然入题的?写景顺序是什么?从山落笔,由山写到泉,由泉写到亭,自然入题。写景顺序是由远到近,由大到小,由山及泉及亭。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微露主旨,为全文奠定抒情基调。4、本文写景的作用是什么?以景美寄托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5、第三段分几层?分别用三字概括层意。哪一层是核心?四层:()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太守醉是核心。6、太守真正的醉因是什么?太守励精图治,滁人生活安定、富足、欢乐,自己也能与民同

13、乐。7、醉和乐有什么关系?醉乐统一。因乐而醉,醉又增乐;醉是表象,乐是实质。8、作者怎样使用陪衬手法的?以禽鸟乐衬托人之乐,再以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层层推进,突出了太守之乐。9、怎样理解“太守之乐其乐”?一是借欣赏山水秀丽景色,排遣心中抑郁,二是借与众人游琅琊山,寄寓与民同乐的理想。10、“太守之乐”有哪些?( 1)“山水之乐”;( 2)“宴酣之乐”;( 3)“乐人之乐”。三乐归一,都是“与民同乐”。11、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来看,两人的思想有什么共同之处?两人有都被贬的政治遭遇, 但“不以己悲”, 都具有“忧民”及“与民同乐”的思想, 具有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初夏早上六点,清亮透明的月儿还躲藏在云朵里,不忍离去,校园内行人稀少,我骑着单车,晃晃悠悠的耷拉着星松的睡眼。校园内景色如常,照样是绿意盈盈,枝繁叶茂,鸟儿歌唱。经过西区公园,看那碧绿的草地,飞翔中的亭子,便想起十七那年,在这里寻找春天的日子。本想就此停车再感受一遍,可惜心中记挂北区的荷塘。回想起冬日清理完荷塘的枯枝败叶,一片萧条的景色:湖水变成墨绿色,没有鱼儿游动,四处不见了鸟儿的踪影,只有莲藕躺在湖底沉沉睡去。清洁大叔撑着竹竿,乘一叶扁舟,把一片片黑色腐烂的枯叶残枝挑上船。几个小孩用长长的铁钩把莲蓬勾上岸,取下里头成熟的莲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