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质土坝施工方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8593667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06.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均质土坝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均质土坝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均质土坝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均质土坝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均质土坝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均质土坝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均质土坝施工方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碾压式均质土坝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坡特洛科 (Port Lork) 水电站位于西非塞拉利昂北部省坡特洛科镇,距首都弗里敦约115km坝址位于Port Loko河上游的Bankasoka支流上。从弗里敦至坡特洛科和隆吉的公路在坝址下游 300m处通过,交通便利。中、塞两国政府于2011年 3 月 1 日签订立项换文, 确定由中方无偿援助修建该水电站。 枢纽工程主要由坝区建筑物、引水系统及地面厂房组成。枢纽布置方案为,河道中间布置溢流坝,坝体长度40m,两岸采用均质土坝与岸体相接。引水系统由进水口、引水明渠、压力前池及压力管道组成。明渠进水口位于坝轴线上游约 65 米处,进水口后接引水明渠,明渠长

2、106m,后接压力前池,压力前池通过压力管道与地下厂房相连。挡水及泄洪建筑物正常运用洪水重现期标准为 20 年,非常运用洪水重现期标准为 100 年;消能防冲建筑物正常运用洪水重现期标准为 20 年。输水系统进/ 出口建筑物、厂房系统各永久主要建筑物正常运用洪水重现期标准为 10 年,非常运用洪水重现期标准为 50 年。2 、引用标准SDJ213-83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规范SL260-98 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18-2004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52 199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38-92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七)SL239-1999 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评定

3、与验收规程GB/T 17642-2008 土工合成材料非织造布复合土工膜3 、施工准备3.1 对合同及设计文件进行深入具体条件编好施工组织设计。3.2 做好各项技术准备, 并做好“四通一平”临建工程, 各种设备和器材的准备工作。导流及引排水工程已完成。3.3 测量放样工作已验收合格,对主要测点已埋设牢固的标架、基石、坝(堤)身放样已按设计预留沉降量。3.4 对土料场进行现场核查,贮量应大于需用量的 1.5-2.5 倍。土质及天然含水量符合设计要求。3.5 施式机械、 试验设备到位, 已做防渗体土料碾压试验, 基础清理已完成并经过验收。4 、施工操作要求4.1 土料开挖4.1.1 料场开挖前应划

4、定开挖范围, 清除树根乱石及妨碍施工的一切障碍物, 排除 场内积水,开好排水沟。4.1.2 土料的天然含水量接近施工控制下值时, 采用立面开挖, 含水量偏大时, 采 用平面开挖。4.1.3 当层状土料有需剔除的不合格料层时, 用平面开挖, 当层状土料允许掺混时, 用立面开挖。4.1.4 取土坑壁应稳定,立面开挖时严禁掏底施工。4.2 铺料4.2.1 坝体填筑采用的碾压机具、 碾压层厚及变数、 洒水量等碾压工艺、 碾压技术 指标根据现场碾压试验成果确定,并报设计单位同意和监理工程师批准。4.2.2 均质土坝反滤颗粒级配根据引水明渠右侧山坡土料取样的物理性质试验成果确定,上下游干砌石采用新鲜、微风

5、化石料,最小径粒不小于 300mm4.2.3 坝顶路面砂砾和碎石料采用新鲜、 微风化石料轧制, 级配与过渡料相同, 并 应按照土石填筑技术规范要求填筑压实。4.2.4 填土前,混凝土表面乳皮,粉尘及其上附着杂物必须清除干净;填土时,混凝土表面应洒水湿润,并边涂刷浓泥浆,边铺土、边夯实,泥浆涂刷高度必须与铺土厚度一致,并应与下部涂屋衔接,严禁泥浆干涸后铺土和压实;泥浆土与水质量比宜为1: 2.5 1:3.0 。4.2.5 坝顶上、下游挡墙每隔15MS置一道结构缝,分缝宽度2CM,缝间采用沥表木 板填充密实。4.2.6 防渗体土料铺筑应平行堤轴线顺次进行,分段作业和长度不应小于40ml人工作业时不

6、小于10m。4.2.7 作业面宜分成铺土、碾压、检验三段,以利流水作业,应分层统一铺土,统一碾压,专人取样检验,严禁出现界沟。4.2.8 相邻施工段的作业面需均衡上升,若不可避免出现高差时,要以 1: 3-1 : 5的斜坡连接4.2.9 土料宜用进占法卸料,用推土机或人工铺至规定部位,严禁将砂砾料或其他 透水料与粘性土料混杂。4.2.10 铺土厚度及块置直径限制尺寸如下表:铺土厚度和土块直径限制尽寸表压实功能类型压实机具种类铺土厚度(cm)土块限制直 径(cm)轻型人工分、机械分15-2020-2558大型18T振动碾30-40104.2.6铺料至堤边时,应在设计边线外侧各超镇一定余量,人工铺

7、料为10cmi机械铺料为30cmi4.2.11 过保持填土面平整,算方上料,及时检测厚度等措施控制铺土厚度。 土厚 度允许误差为+0-5cm。4.3 碾压4.3.1 碾压机械行走方向应平行于堤轴线,在不足碾压机械行走距离时采用垂直堤 轴线,分段分片碾压时相邻作业面的碾压搭接宽度,平行提轴线方向不应小于 0.5m, 垂直堤线方向不应小于3cmr4.3.2 碾压机械进行碾压时,采用进退错距法作业。碾压搭接宽度大于10cmi4.3.3 机械碾压不到的部位,用蛙式打夯机或木夯机夯实,夯实采用连接环套打法, 夯迹双向套压,夯压夯1/3,行压行1/3,分段分片夯实时,夯迹搭太宽度应不小于1/3 夯径。4.

8、3.4 铺土碾压、检验连续作业,松土不过夜。用平碾碾压后,在上层土铺料前, 需进行刨毛或用推土机再碾压一遍,以利上下二层土料连接。4.3.5 通过控制土料含水量,控制铺土厚度,控制碾压遍数来达到设计干容量。对土料含水量偏小的适当洒水翻拌,含水量过大的在料场开好排水沟,在现场进行翻晒 后碾压,防止出现弹簧士。4.3.6 通过采用进占法卸料,减少载重车辆在坝面行驶距离等方法,防止填土产生剪力破坏,一经发现必须彻底返工处理。4.4 干容量试验4.4.1 每层土料碾压后均需经测定干容重达到设计要求后才能进行上层铺土。4.4.2 干容重用环刀法测定,对环刀内径埋堤防工程不小于70mm,水库工程不小于10

9、0mm 04.4.3 每层取样数量控制在50-100立方米取样一个,一般应均匀分布,取足到3个, 取样位置在层厚的下部1/3处取样。4.4.4 环刀取样试验不合格的部位必须再碾压或作局部处理,至复验合格后方能继 续下道工序。4.5 雨季填筑:4.5.1 做好雨情预报,雨前用载重汽车,平碾等快速压实层松土,并注意填筑面平 整,以防积水。4.5.2 做好坝面保护,下雨或雨后不践踏坝面,禁止车辆通行,雨后应晾晒或处理 合格才能复工。4.5.3 狭窄场面防雨复盖塑料布。大型机械在雨前开出防渗体填筑面。4.5.4 做好坡面保护,防止雨水冲坏坡面。5质量标准5.1 防渗体碾压后的干容重,其合格率不小于 9

10、0%且不合格不得集中,不合格干 容重不得低于干容重的98%5.2 土料碾压筑堤单元工程质量检测项目与标准项次检测项目质量标准1铺料厚度允许偏差0-5cm2铺垫边线允许偏差人工作业+10-+20cm 机械作业+10-+30cm3压实指标符合设计要求5.2.1 土料碾压筑提单元工程压实质量合格标准1、不合格样干密度不得低于设计干密度值的 96%2、不合格样不得集中在局部在范围内。5.2.2碾压土堤外观质量合格标准检查项目允许偏差(cm1或 规定要求检查频率检查方法堤轴线偏差+15每10延mR U4点用全站仪测堤顶高程 平台顶0-+15-10-+15每10延mR U4点用水准仪测提顶 宽度 平台顶-

11、5-+15-10-+15每10延mR U4点用皮尺量坡度 边坡 平顺度不陡于设计值自 测平顺每10延mR U4点用水准仪测和用 皮尺量6、质量检查和验收1 、土石方填筑前的质量检查和验收土石方填筑前,会同监理人进行以下各项目的质量检查和验收:a.填筑前用于计量的地形平、剖面测量资料的复核检查;b.填筑前按本章有关规定进行基础面清理质量的检查和验收。2、施工期的质量检查和验收施工过程中会同监理人定期进行以下各项土石方填筑材料的质量检查和检验:a.对填筑面,按本章有关要求的各项施工工艺和参数进行检查。b.对每一层填筑面,按本合同合同条款的有关规定进行工程隐蔽部位的验收。3、完工验收土石方填筑工程全

12、部完工后,承包人按本合合同条款的规定,向监理人申请完工验收,并提交完工验收资料。7、注意事项:6.1 基础清理必须按设计进行, 清理后请监理、 设计难基后才能开始填筑, 对清基中发现的特殊情况必须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处理,并做好相关记录。6.2 填筑分块顺序必须根据施工组织设计, 对软土地基上的填筑必须遵循“薄层轮加,交叉填筑,均衡上升”的原则。6.3 做好地表沉降和水平位移观测点,严格控制回荷速率,防止失稳。6.4 按时保养,维修施工机械,持证上岗,严禁无证驾驶,确保施工安全。6.5 当料场发生变换时,及时会同设计、监理做好碾压试验,控制碾压质量。6.6 工程施工必须服从防汛,要组织好抢险队伍,确保防潮安全。土方填筑施工质量控制程序框图填筑施工主要机械设备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备注6液压反铲PC3051c1.5m3台111装载机3.0m3台112推土机TY220台114自卸汽车15t台315自卸汽车8t台116轮式装载机1.0m ,台117振动碾YZK18A 18t台119手扶振动碾Bx80S台1劳动力配置计划表序号工种人数备注1管理及技术人员62挖掘机手23装载机、推土机手34振动碾机手25汽车司机46打工17修理工28测量工39电工112其他配合人员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