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总复习》教案设计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8591294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总复习》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总复习》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总复习》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总复习》教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总复习》教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总复习》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总复习》教案设计(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0 总复习单元教学筹划复习内容: 本单元的复习涉及本册所学的重要内容。共五部分:20以内的数,20以内的加法和1以内的加减法,结识图形,结识钟表,用数学。总复习的编排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中进行整顿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结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复习目的:1通过复习0以内数的读写、数序、大小、构成和序数的含义,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加减的含义。 .纯熟口算0以内的加减法,对的较迅速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3、会辨认常用的四种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懂得整时和半时。 4根据加减的含义和算法解决简朴的实际问题。复习重点 :20以内进位加法和0

2、以内加减法,根据加减的含义和算法解决简朴的实际问题学时安排: 整顿与复习学时 县卷检测与评讲5学时 计1学时 单元教案设计复习内容 0以内的数。(教材第116页第2题,练习二十三的第题、4题、)复习规定:通过复习20以内的读写、数序大小、构成和序数的含义,使学生加深对数的理解。复习重点 20以内数的构成。复习过程:一、复习读数、写数、数数、数序 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指名学生读20以内的数。 .教师报数,学生写数,如十九(学生写9)等。 3.学生一种一种地数,从7数到15。 两个两个地数,从2数到0。 5.填数,练习二十三的第1题。学生在书上填,并指名学生口答,后集体口答,检查学生纯熟掌握20以

3、内数的顺序的状况。 二、复习0以内数的构成 .问: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 2.出示计数器,教师在计数器上表达1让学生读出这个数,并问这两个1表达的意思相似吗?为什么? 指2名学生回答。3问:谁会在计数器上表达“1这个数? 指一名学生演示,然后问学生13这个数是由几种十和几种一构成的子。.学生做教材第11页的第题。.师生对口令(1一20各数的构成) 如1个十和5个一构成几?十二里有几种十和几种一等。三、复习序数的含义 1出示教材第11页的第题,先让学生口答,再在书上填写。 ()从左边起,红珠子是第几种? (2)把第14个珠子涂上颜色。数学游戏,猜猜我是几。 (1)我是10前面的

4、一种数,我是几? (2)我比9少1,我是几? ()我是12和4中间的一种数,我是几? (4)我是19背面的一种数,我是几? (5)我比18少,我是几? ()我是由1个十和2个一构成的,我是几?()我是由个十构成的,我是几?四、复习加减法的含义 1. 让学生根据这幅图列出两个加法算式。 (1)指名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 44+= ()这两道加法算式各表达什么意思?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学生看这幅图,列出两个减法算式,并计算得数。 指名学生说两个算式表达的意义。五、课堂练习总复习的第1、2题。 .先让学生在书上独立填写,教师巡视并针对状况解说。2.学生独立完毕第题。 六、布置作业练习二十三的第1

5、、2题。 2复习内容 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教材第116页第3题第18-9页第-6题)复习规定:通过计算使学生加深加减法的含义,提高2以内进位加法的纯熟限度复习重点 2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数学游戏1、 教师将110的两组卡片,打乱顺序,分放在两个纸盒里。2、 一种学生抽出两张卡片,较快说出得数,如果算对了,就把卡片留在自己手中,如果算错了,就把卡片放回去,然后由另一种学生抽卡片,算出得数,这样轮流抽,直到所有卡片抽完为止,最后手中得到卡片多的为优胜者。二、 指引练习1、教材第16页第3题(1)学生自练。()同桌互改。(3)集体评改。、教材第18页第3题。(措施同上)

6、、教材第118页第题。(措施同上)、教材第9页第题。(措施同上)5、教材第119页的第6题复习0以内的进位加法()把学生提成三人一组,一种学生出示口算题卡片,并做裁判,此外两个学生抢答,看谁又对又快,给得胜的学生发红花,然后,三个学生互换角色,再玩。(2)视算7+ 2+58 7+4 6+(3)学生互评互改。(4)集体评改。 三、教学总结。 四、布置作业。 3教学内容:结识图形、结识钟表教学目的:1、使学生结识常用的四种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的几何图形的结识。2、一方面巩固钟表中整时和半时的结识,另一方面通过看接近整时的钟面,使学生进一步说出大概是几时。教学重点:结识图形,并可以形

7、成对这些图形的表象。教学过程:一、结识图形1、出示第16页第4题(1) 学生看书并回答有哪几种图形,教师板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2) 问: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各有几种?学生再书上完毕,集体订正。(3) 教师分别指出每种图形的名称,学生举起相应的几何图形。(4) 教师出示实物,让学生说出每种物品是什么形状?() 指名说一说平常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2出示第117页第题()学生看书并回答有哪几种图形,教师板书: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2)问: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各有几种?学生再书上完毕,集体订正。3.对比(1)教师拿出一种正方体的盒子,和盒子一种面大小

8、的正方形,指名说出名称。()问:谁能说一说她们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引导学生观测:正方体的每一种面各是什么形状的?(3)用同样的措施观测长方体、圆柱的面各是什么形状?(4)完毕书上第119120页第7、8题,集体订正。二.结识钟表、拨钟,分组活动,让学生运用钟表的学具拨出每个整时和半时,小组中同窗互相检查。教师巡视,提示学生在拨表时,时针和分针一定要拨到精确的位置上。2、认钟,教师拨钟,学生认;指名拨钟,学生认。()引导学生观测整时:时针和分针没有正对着钟面上的数,而是稍稍偏了一点。告诉学生:像这种差一点不到几时,或是几时刚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应当说“大概是几时”。(2)

9、完毕书上第20页的第题。同座互相说一说,指名说,并说一说为什么?、数字表达法(1)问:你们结识电子表上的时间吗?请学生说一说怎么认的?如果我们要把钟上的时间跟电子表同样表达,你会吗?(2)看书第117页第6题,学生在书上完毕,点四人板演,集体订正。三、小结四.游戏在盒子里摸图形,学生摸出来后,告诉人们这是什么?4教学内容:用数学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朴的实际问题。2、进一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合理运用多种信息解决问题的意识。教学过程:一、 基本练习、指名口算0- 5 6-2 73 8- 811-7 185 13 +10 6+ 2-208 0+0 5 - 5+

10、 29、填未知数(1)+()1 ()10讨论:,括号里该填几?怎么想?指名回答。(2)练习9()=13 8+()=1 12-()=25-()=4 () ()+714学生做完后,问是如何想的。二、 创设情景1、出示书上第1页的第7题。(1) 学生观测,分组讨论,说说发现了什么?(2) 引导学生思考: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3) 问:为什么开来的汽车有一辆没有画完整?看着这幅图,你能精确地说出又开来几辆汽车吗?(4) 引导学生看书中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5) 问:目前有几辆车?你会列式吗?学生说教师板书:9+6=1(辆)(6) 问:如果把“又开来了6辆”这句话去掉,让你们说又开来了几辆,你

11、们会解答吗?四人小组说一说,然后派代表说。2、书上第121页第11题。问:你们喜欢堆雪人吗?分组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你懂得一共有几种小朋友在堆雪人吗?列出算式,一人板演,其他在书上完毕,并说一说为什么?三、 用数学、书上第11页第12题。(1) 分组讨论,说一说图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引导学生看图,结合文字理解内容。(3) 根据问题列式计算,并说说你是如何算的?(4) 举例说一说平常生活中的有关数学知识方面的问题?、思考题学生先思考,分组讨论,互说想法,然后再指名说一说你是如何想的?5、6、教学内容:云梦县()年一年级数学上册单元作业题(一)教学目的:1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状况,反

12、馈教学信息,为教学提供第一手资料。2、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熟悉理解课本上的科学知识。3、通过复习和练习,使学生融会贯穿知识点,学会用科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4、查漏补缺,同步让学生学会做题。教学时间:教时教学设计:第学时组织学生考试第学时试卷评讲 第7学时试卷评讲、9、0教学内容:云梦县()年一年级数学上册单元作业题(二)教学目的:1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状况,反馈教学信息,为教学提供第一手资料。2、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熟悉理解课本上的科学知识。、通过复习和练习,使学生融会贯穿知识点,学会用科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4、查漏补缺,同步让学生学会做题。教学时间:3教时教学设计:第学时组织学生考试第9学时试卷评讲 第10学时试卷评讲11、2、3教学内容:云梦县()年一年级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