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抛运动规律的探究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8591285 上传时间:2023-12-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1.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抛运动规律的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平抛运动规律的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平抛运动规律的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平抛运动规律的探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平抛运动规律的探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抛运动规律的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抛运动规律的探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抛运动规律的探究实验目的:(1)利用有连拍功能的数码相机或摄像机获得平抛运动的轨迹;(2)利用DIS实验研究平抛物体的飞行时间t和下落高度h、初速度v0之间的关系;平抛物体的 射程x与v0、t之间的关系。实验器材:有连拍功能的数码相机或摄像机,以及由斜面滑槽和支架、金属小球、光电门传感器、碰撞传感器等组成的DIS平抛运动实验装置。果分髭 据: 数舞析示实验原理1. 平抛物体的运动可以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和竖直方向的 的合运动。2. 只要使小球每次都在斜槽上的同一位置从静止开始自由滚下,就可以保证小球离开斜槽末端具 有,再设法确定小球轨迹上的,把它们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就可以得到一 条较准确的小球作

2、平抛运动的轨迹。3. 以平抛出发点为原点,水平方向为x轴,竖直向下为y轴建立坐标系,设平抛初速为v0,飞行 时间为t,则对平抛运动轨迹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x,y)都有:x=,y=。 若测出某点坐标(x,y),则可求得平抛运动初速度v0=。实验步骤1. 控制斜槽导轨的水平槽口高度,让小球从斜槽的不同高度斜槽导轨处滚下,以4种不同的速度冲出水平槽口在空中做平抛运动。利用安置在槽口的光电门传感器测量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 利用安置在底板上的碰撞传感器测量小球的飞行时间t。并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落地点的水平距 离x由底座上的标尺读出。将这些数据记录在预先设计好的表格中。高度h=mv0/m-s-i

3、0x/m0t/s2. 改变斜槽水平槽口的高度,重复步骤1中的实验,将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的这些数据记录在预 先设计好的第二张表格中。高度h=mv0/m-s-i0x/m0t/s3. 用数码相机的连拍功能(或摄像机),在上述两组实验中,各选一次实验,拍摄小球做平抛运 动的过程,将所摄得的一组照片输入计算机中,然后进行处理,并将这些照片图像叠合在一起以 获得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数据处理1. 根据表中物体抛出时的高度h和初速度v0的数据,分 别计算出射程和飞行时间的理论值,然后与相应的实验数 据进行比较,进行分析,得出结论。2. 考察由数码相机所得到的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图刑米)象,分析由此得到的某些

4、信息,如水平分速度、竖直分速 度等。相关习题1. 关于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下述正确的是()(A) 斜槽必须是光滑无摩擦的(B) 所用小球的半径越大则所测得的初速度越精确(C) 实验所需唯一测量工具是毫米刻度尺(D) 小球越重所测量得的初速度越精确2. (2007闵行)实验室的斜面小槽等器材装配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钢球从斜槽上滚下,经过水平 槽飞出后做平抛运动.每次都使钢球在斜槽上同一位置滚下,钢球在空中做平抛运动,设法用铅 笔描出小球经过的位置,通过多次实验,在竖直白纸上记录钢球所经过的多个位置,连起来就得到钢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1) 某同学在安装实验装置和进行其余的操作时 都准确无误,他在分

5、析数据时所建立的坐标系如 图乙所示。他的错误之处。(2) 该同学根据自己所建立的坐标系,在描出的 平抛运动轨迹图上任取一点(x,y),运用公式v0 =x*Ey求小球的初速度v0,这样测得的平抛初 速度值与真实值相比。(填“偏大”、“偏小”或“相等”)3. (2007松江)图甲是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 装置示意图,小球从斜面上一定高度处从静止 释放,经过一段水平轨道后落下。图乙是实验 后在白纸上描出的轨迹和所测数据:(1) 请在图甲中的白纸ABCD上标出小球平 抛运动的起始点O,并画出Ox、Oy轴。(2) 水平轨道的作用是;在 实验中,需要小球重复运动。每次都使小球从m/so同一位置开始运动的原因是

6、.B(3) 根据图乙中数据,可以算出此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4. (2000上海)右图为用频闪摄影方法拍摄的研究物体作平抛运动规律的照 片,图中A、B、C为三个同时由同一点出发的小球,AA为A球在光滑水 平面上以速度v运动的轨迹;BB 为B球以速度v被水平抛出后的运动轨迹; CC为C球自由下落的运动轨迹,通过分析上述三条轨迹可得出结论:。5. (2003上海)如图所示,在研究平抛运动时,小球A沿轨道滑下, 离开轨道末端(末端水平)时撞开轻质接触式开关S,被电磁铁吸住 的小球B同时自由下落,改变整个装置的高期做同样的实验,发现 位于同一高度的A、B两球总是同时落地,该实验现象说明了A球在 离开轨

7、道后()(A)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B)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C)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D)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6. (2008杨浦期末)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规律可以概括为两点:(1)在水 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2)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图所示为一种 研究物体做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A、B为两个等大的小球,C 为与弹性钢片E相连的小平台,D为固定支架,两小球等高.用小锤击打 弹性钢片E,可使A球沿水平方向飞出,同时B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 动。在不同的高度多次做上述实验,发现两球总是同时落地,这样的实验 结果()(A)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1

8、)条(B)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2)条(C)能同时说明上述两条规律(D)不能说明上述两条规律中的任意一条7. 测得小球的平抛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根据图示给出的数据,可计算出该 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m/s。(g取9.8m/s2)8. (2007浦东)(1)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小球A沿竖直平面内的轨道滑下,轨道末端水平,A离开轨道末端时撞开轻质接触 式开关S,被电磁铁吸住的小球B同 时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改变整个装 置的高度H做同样的试验,发现位于 同一高度的小球A、B总是同时落地, 该实验现象说明了 A球在离开轨道后。(a)(b)y1 = 19.6cm,y2=44.1cm,可计算出

9、x2=cm。(g(2)在某次实验中,测得小球A的 平抛运动轨迹如图(b)所示,已知O 点是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抛出点,x1=42cm, 取 9.8m/s2)9.(2008宝山期末)为了探究影响平抛运动水平射程的因素,某同学通过改变抛出点的高度及初 速度的方法做了6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序号抛出点的高度(m)水平初速度(m/s)水平射程(m)10.2020.4020.2030.6030.4520.6040.4541.250.8020.860.8062.4以下探究方案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是()(A)若探究水平射程与高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1、3、5的实验数据(B)若探究水平射程与高度的关系,可用表

10、中序号为2、4、6的实验数据(C)若探究水平射程与初速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1、3、5的实验数据(D)若探究水平射程与初速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2、4、6的实验数据10.(2008闵行期末)如图a是研究小球在斜面上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每次将小球从弧型轨道 同一位置静止释放,并逐渐改变斜面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获得不同的射程X,最后作出了如图b图c。实验中发现0超过608(1)由图b可知,小球在斜面顶端水平抛出时的初速度v0=后,小球将不会掉落在斜面上,则斜面的长度为m。(2)若最后得到的图象如图c所示,则可能的原因是(写出一个)11. 在研究小球的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记录下一段抛物线,以 及水平轴Ox,如图所示。现在给你刻度尺,重力加速度g为已知,问如 何测算此小球作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的大小。12. 某同学做平抛运动的实验时,未记下槽末端位置,也就没找到坐标原 点O的位置,但他画下了重垂线的位置,即竖直方向y轴找到,抛物线中 间一段轨迹也画出,如图所示。若A与B之间的竖直高度差为h,它们到 y轴的水平距离分别为x1和x2。那么此小球作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