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论文:团体心理游戏对丰富二年级学生心理体验的作用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8591214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教学论文:团体心理游戏对丰富二年级学生心理体验的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体育教学论文:团体心理游戏对丰富二年级学生心理体验的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体育教学论文:团体心理游戏对丰富二年级学生心理体验的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体育教学论文:团体心理游戏对丰富二年级学生心理体验的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体育教学论文:团体心理游戏对丰富二年级学生心理体验的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体育教学论文:团体心理游戏对丰富二年级学生心理体验的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教学论文:团体心理游戏对丰富二年级学生心理体验的作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团体心理游戏对丰富二年级学生心理体验的作用摘要:文章本着体育(1-6年级)课程标准的精神,从学生的兴趣入手,通过实践研究,运用了比较法和列数字法,较为深入地论证了巧妙地运用团体心理游戏对丰富二年级小学生心理体验的作用,并从心理学与教育学的角度对这一成因作全面的分析,以便于这一研究在其它项目中的推广与运用。关键词:团体心理游戏 心理体验 意志品质 体育活动中的心理体验是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特定的活动方式而产生的,它是一种复杂的、多种感知觉参与的、伴随着一定情绪的综合反应,而不是一种简单的对物体移动的知觉。因此,不同类型、不同强度的体育活动及其运动的心理体验不尽相同。1问题的提出体育活动不仅有助于

2、身体健康,也有助于增进心理健康。小学12年级(水平一)体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发展学生体能和运动技能的同时,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学习领域的目标。而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仍存在只重视运动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心理健康目标达成的现象。为此,我本着体育(16年级)课程标准的要求,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为出发点,通过团体心理游戏或运动手段方法去实现心理健康学习领域的目标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和研究。2设计研究方案2.1 研究目的 此研究课题,旨在研究不同形式团体心理游戏与教师不同的评价方式对丰富学生心理体验的作用。2.2 研究对象本校二年级(1)班和(2)班学生二(1)班为“实验班”,男生25人,女生18人,全班共43人

3、。二(2)班为“对照班”,男生25人,女生18人,全班共43人。2.3 研究方法2.3.1 根据体育课程标准中“体育为健康”的要求和我所制定的教学工作计划,通过团体心理游戏或运动手段方法对小学二年级学生进行情绪体验教学。二(2)班“对照班”按传统体育课一般只重视运动技能的传授进行教学,二(1)班“实验班”从提高学生的兴趣,在体育活动中,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丰富其心理体验为出发点进行教学。2.3.2 从2011年4月到2011年6月各上五教时课,其中三教时为实验课。2.3.3 实验前后,运用观察法了解学生在情绪控制方面的变化;运用问卷调查法,请“对照班”和“实验班”学生填写运动心理健

4、康调查卷和心理负荷自我反馈表。2.3.4 “对照班”、“实验班”教学手段及教法简介。(见表一)表一:“对照班”、“实验班”教学手段及教法课时对照班实验班备注实验前(一课时)(1) 游戏“同舟共济” 甲乙二人分组。甲把自己体会的不同情绪通过表情、语言和行为表现出来,让乙来猜甲所表现的是哪种情绪。然后甲、乙进行角色互换。 评一评谁表现得好。 观察学生成功或失败时的情绪变化。(2)组织学生如实填写“体育心理体验调查问卷。”(与对照班同) 利用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采用相同的手段检测“对照班”和“实验班”在实验前的情况,以作日后的对比。实验进行(第一课时)1、游戏:写“正”字。(1)布置游戏场地。(2)教

5、师示范并讲解游戏的方法。(3)学生练习。(4)组织比赛。1、不同情绪的外部表现。(放映比赛成功与失败的录像片,观察片中人物的情绪变化。)2、成功的体验。(1)师生共同设计“写正字”的游戏场地,制定游戏规则。(2)学生自己选择同伴进行竞赛。(3)询问学生成功或失败的心情。(4)鼓励学生。对“对照班”按一般的教法进行教学。而“实验班”根据学生兴趣出发,安排游戏过程中注意学生良好的情绪体验。实验进行(第二课时)1、“二人夹球横向前进”游戏。(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2)学生试练。(3)学生练习。(4)组织比赛。(5)教师简评。(批评比赛失败的学生)1、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游戏:“螃蟹赛跑”。(1

6、)学生自由组合游戏。(2)冠军大赛。(3)询问学生胜利与失败的心理体验。(4)教导学生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实验进行(第三课时)“踩脚踏车”游戏。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2、请学生示范。3、组织比赛。4、教师简评。(评出优胜组,进行奖惩)游戏:“蜈蚣过桥”。1、教师与学生一起布置游戏场地,并制定规则。2、学生自由分组尝试练习。3、教师给予鼓励。4、分组进行游戏:蜈蚣过桥。5、讨论:参与本活动,需要什么精神?失败了应如何做?实验后(一课时)1学生自由设计一个游戏进行比赛。2、说一说:你在成功(进步)或失败(退步)时的心理体验怎样?3、按自己实际情况填写“体育心理体验调查问卷”。(与对照班同

7、)(5)跟踪实验结果:运用对比法对结果进行分析与对比。3 结果与分析3.1 结果:3.1.1 在实验前后,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体育心理健康的问卷调查。运用观察法对两班学生自我控制情绪能力进行对比跟踪记录。3.1.2 实验前后,“对照班”与“实验班”心理体验调查结果分析: 你认为团体心理游戏能丰富你的心理体验吗? 表二:运用问卷调查法统计结果所得。对照班级能基本能不能人数占总数(%)人数占总数(%)人数占总数(%)实验前实验班1534.9%1841.9%1023.3%对照班1637.2%1534.9%1227.9%实验后实验班3069.8%1330.2%00对照班1944.

8、2%1432.5%1023.3% 从表中可以看出,由于教师在教学竞赛游戏中注意到学生的心理体验,从学生的切身体验入手,帮助学生真正在游戏中做到“胜不骄,败不馁”,会用积极的情绪反应来面对成功或失败,这样做学生就会越来越喜欢上体育课,对生活也充满了信心,学习情绪高涨。你在成功(进步)与失败(退步)时的情绪表现是怎样的?表三:运用观察法了解学生能否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反馈统计表。对照班级能一般不能不知道人数占调查总数(%)人数占调查总数(%)人数占调查总数(%)人数占调查总数(%)实验前实验班511.6%1330.2%511.6%1534.9%对照班49.3%1534.9%614%1330.2%实验

9、后实验班2558.1%1739.5%12.3%00对照班1432.6%1637.2%920.9%49.3% 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情绪是不成熟的,具有外显性、易变性、冲动性和肤浅性的特点。调查结果表明,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发展他们的心理机能和自我控制能力,学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提高。学生在成功与失败都能以积极的情绪去争取下一步的成功。可见,巧妙运用团体心理游戏能使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更好地丰富学生的心理体验。表四:“对照班”与“实验班”学习心理反馈统计表情况人数班级你对团体心理游戏感兴趣吗?你上团体心理游戏时的心情怎样?很感兴趣一

10、般不感兴趣心情舒畅不很舒畅对照班2112102419实验班4210421 测试结果令人觉得欣慰,“实验班”有42人对体育竞赛游戏充满兴趣,42人在上体育课时感到心情舒畅,大大高于“对照班”。由此可见,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创设一些专门情景,采取一些特别的手段,不但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而且能让我们的体育教学吸引更多的学生来主动参与,孩子们更爱好体育竞赛游戏。3.2 分析: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两班学生,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相差不大,他们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实验后,两班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实验班学生基本上能在课堂上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失败(退步)时说出自己的情绪体验,并能在失败或退步

11、时不灰心丧气,再接再厉,争取在下一次的竞赛游戏中取得成功。这说明采用竞赛游戏并加强心理情感的激励要比按体育课一般要求进行教学更容易实现心理健康学习领域的目标,效果好。3.2.1 心理方面的影响:二年级的小朋友,心理特征是活泼好动、兴趣广泛,自我表现欲望强烈、争强好胜,渴望成功,爱游戏,但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做事缺乏坚韧性,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在实验中,我利用体育活动所具有独特的环境条件,利用孩子们所喜欢的竞赛游戏,要求学生不断地在活动中克服客观困难(如动作难度大、意外的障碍)和主观困难(如胆怯和畏惧、疲劳和失败(退步)的困惑、运动损伤等),在克服种种困难之中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在运动过程中让

12、学生体验到成功与失败,并能在教师帮助下,有效调节自己的情绪,积极参与下一个比赛。由此可以看出竞赛游戏的充分丰富与运用,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亦会越来越喜欢上体育课,我们的体育教学亦会越来越精彩。3.2.2 社交方面的影响:在这些丰富多彩的充满乐趣的游戏活动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提高,更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玩得更开心,学得更快乐。同时,学生在克服种种困难之中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在游戏中促进学生的团队精神意识,并能将之迁移到日常生活、学习中去。4 结论和建议 经过本人的实践经验表明:通过团体心理游戏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品质和调节情绪的能力,丰富学生的心理体验,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是切实可行的。 建议在其它项目中推广运用并进行探讨。参考文献:1季 浏.体育(水平一) M. 华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季 浏.体育(水平二) M. 华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周震和,汪莹.我们如何探索来自基层学校的经验M. 华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陈静逊.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 华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体育(16年级)课程标准R.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