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项目施工方案(DOC 50页)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8588170 上传时间:2022-09-18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95.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脸识别项目施工方案(DOC 50页)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人脸识别项目施工方案(DOC 50页)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人脸识别项目施工方案(DOC 50页)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人脸识别项目施工方案(DOC 50页)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人脸识别项目施工方案(DOC 50页)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脸识别项目施工方案(DOC 50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脸识别项目施工方案(DOC 50页)(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XXXXXXX项目人脸识别系统施工方案2017-9-20目录人脸识别施工方案41.1施工流程、施工规范41.1.1施工流程41.1.2施工规范41.1.2.1系统安装43.1.2.2系统的调试123.1.2.3系统试运行133.1.3施工进度计划、工期安排133.1.3.1工程材料采购、进场计划表143.1.3.2施工进度计划、工期安排143.2人脸识别系统项目组与相关方面的配合143.2.1与业主方面的配合153.2.2与土建总包方面的配合153.2.3与行业管理部门方面的配合163.2.4与其他具体专业的施工配合16第四章 施工组织配备164.1投入人员组成174.1.1项目经理部174

2、.1.2劳动力计划表184.1.3基本质量职责184.1.4投入设备计划204.1.5投入材料计划204.2施工组织方案214.2.1工程准备阶段214.2.2工程实施224.2.3工程结尾234.3施工管理24第五章 质量保证承诺275.1施工准备工作及质量管理275.2施工质量控制的过程285.2.1施工项目质量控制过程(一)285.2.2施工项目质量控制过程(二)285.3质量保证体系295.3.1 ISO9001质量体系295.3.2 ISO9001质量体系运行状况305.3.3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325.3.4质量责任分配325.3.5质量记录345.4质量保证措施345.5工程质量检

3、验和质量控制36第六章 安全文明施工及保证措施366.1安全文明施工376.2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制度426.3应对突发事故的处理办法436.3.1人身安全事故436.3.2原有设备安全事故43第七章 人员培训计划447.1用户培训目标447.2培训计划45工前准备人脸识别施工方案1.1施工流程、施工规范1.1.1施工流程线缆敷设设备安装设备调试投入试运行竣工资料整理验收交付使用(是否有更好的流程图)?1.1.2施工规范1.1.2.1系统安装按照工程设计图纸或者技术方案的要求,明确人脸识别系统中各种设备与摄像机的安装位置,明确各位置的设备型号和安装尺寸,根据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手册确定安装要求。根据人

4、脸识别系统设备供应商提供的技术参数,配合客户做好各设备安装所需的预留位置。根据人脸识别系统设备供应商提供的技术参数和工程设计图纸的要求。配置各种设备的供电线路和网络链路。摄像机安装规范1. 摄像机宜安装在监视目标附近不易受外界损伤的地方,安装位置不应影响现场设备运行和人员正常活动。安装的高度,室内宜距地面2.55m,室外宜距地面3.510m2. 室外环境下采用室外全天候防护罩,保证春夏秋冬、阴晴雨风各种天气下使用3. 电梯厢内的摄像机应装在电梯厢顶部,电梯操作器的对角处,并应能监视电梯厢内的全景4. 摄像机镜头应避免强光直射,保证摄像管靶面不受损伤。镜头视场内,不得有遮挡监视目标的物体5. 摄

5、像机镜头应从光源方向对准监视目标,并应避免逆光安装;当需要逆光安装时,应降低监视区域的对比度。摄像机的安装应牢靠、紧固6. 在高压带电设备附近架设摄像机时,应根据带电设备的要求,确定安全距离7. 从摄像机引出的电缆宜留有1m的余量,不得影响摄像机的转动。摄像机的电缆和电源线应固定,不得用插头承受电缆的自重8. 云台及云台解码器与摄像机的接线连接方式应具体严格按照云台解码器的产品说明书9. 摄像头调通后,图像质量损伤主观评价,要求图像上不觉察有损伤和干扰存在10. 摄像头调通后,自动光圈调节功能、调焦功能、变倍功能等各控制功能应正常线缆部分规范1. 所有的线缆在走线时不能裸露在外,根据现场环境选

6、择使用PVC管、钢管或桥架走线,线缆走向应尽量选择人不能直接触及的位置,严禁在两建筑屋顶之间敷设电缆,应将电缆沿墙敷设置于防雷区内,并且不得妨碍车辆运行2. 220V 电源线不能与视频线、控制线等弱电线路同管3. 网络信号线两端水晶头终端采用568B标准(个别设备有特殊要求的除外)。标准568B:橙白-1,橙-2,绿白-3,蓝-4,蓝白-5,绿-6,褐白-7,褐-84. 经过室外的网络信号线必须采用室外型5. 所有网络信号线两端需采用明显的永久性标签6. PVC管、钢管和桥架在室外的接口处应做防水处理7. 所有进入设备或网络箱的线缆均应作回水湾处理,保证雨水不能顺着线缆进入设备或箱体8. 线缆

7、沿墙安装时,直径20mm以下PVC管可用线卡固定,线卡间距宜控制在60cm左右;直径40mm以上PVC管和所有钢管及桥架的固定均应使用膨胀螺丝,膨胀螺丝间距宜控制在100cm左右9. 网络信号线必须采用满足超五类标准以上的UTP电缆。缆线测试标准:国际ISO/IEC 11801;美国ANSI/TIA/EIA-568A10. 所有顺着立杆方向的线缆、线槽、接地线(接地扁铁)、套管均需用F4.0镀锌铁线进行绑扎,绑扎间距以60-70为宜11. 光缆布放前应进行单盘测试和配盘,并按设计要求的A、B端敷设。配盘时严禁将光、电缆接头安装在跨越道路、铁路或河流的跨越档内。光缆衰耗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主要测量

8、 1310nm,1550nm窗口的工作衰耗,并注意光缆外护层有无裂缝断裂12. 光缆敷设后应平直、无扭转弯、无过度弯曲、无机械损伤。光缆在敷设安装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牵引张力和曲率半径要求。敷设安装时,光缆弯曲的曲率半径应大于光缆外径的20倍和15倍,光缆安装固定后曲率半径应不小于光缆外径的10倍13. 考虑到施工的二次操作,维护过程的障碍修理及部分路由的变动和其它外界因素影响的需要,对于光缆接头两侧预留15米,进局预留15米,以保证施工、维护工作的顺利进行14. 光纤接续采用熔接法,光纤接续应严格按光纤色谱连接,认真核实无误后,再进行接续操作。设计要求每一纤芯在再生段内的接头双向平均损耗不大于

9、0.08dB/个。熔接好的光纤盘储在光缆接头盒内,金属加强芯与接头盒底座连接应牢固15. 光缆应挂标志牌作标记,按每孔挂1块考虑,机房、交接箱、用户端都需挂牌16. 通过监视杆进入箱体内部的进线包括:220V 交流电源线(一组),地线,光纤,摄像头的交流电源线(一组),485 控制线(一组),视频线。将这些线缆全部从箱体底部的过线孔引入箱体17. 地线连接:将从接地排上的地线直接连接到监视杆预留的接地位置上(箱体地线直接连接在箱体上),通过螺钉固定,使箱体地与外界地连通。所有防雷器的地线与稳压电源的地线均连接在接地排上网络箱安装规范1. 当箱体安装在墙壁上时,必须做到水平和垂直(墙壁本身倾斜的

10、情况除外,但应尽量避免),四个方向倾斜度不超过5度。安装用膨胀螺丝须使用4颗,直径宜在8mm以上,人力不能使箱体晃动。箱体距墙边缘宜在15cm以上。如箱体在室外且在箱体内开孔固定的,需在四个膨胀螺丝接口处做防水处理2. 当箱体安装在地面上的时候,箱体需做支架(如:15cm高),须做到水平,倾斜度不超过5度3. 当箱体安装在立杆(不包括路灯杆、电力杆)上面时,高度不得超过3.5米,同时注意安全及防盗。使用抱箍固定,箱体应能装载100公斤以上设备4. 所有箱体进出线口宜带防水锁扣5. 箱体应避免安装在路灯杆、电力杆上6. 箱体内设备电源线与数据线应分开走线。线路沿箱体壁布放时,线路应穿入安装在箱体

11、内四周的理线环,以便固定;线路悬空时用扎带固定,沿箱体边缘走线,以保持箱体内的整洁,便于维护。不得有线缆被设备压住的情况7. 设备之间不能重叠,应分别固定;电源不能串接,各设备独立供电,更换其中一个设备时不影响其他设备的电源8. 箱体内设备上的各种线缆接口离最后一个固定点的距离要大于25cm9. 箱体应妥善接地一 立杆规范1. 根据部位与要求选择摄像机安装方式。采用立杆安装方式时,除特殊情况外,摄像机离地面高度一般不低于5000mm,立杆下端管径应在220 mm10mm、上端管径应在120 mm5mm,管壁厚度应6mm,挑臂长度应3000mm,立杆应做灌筑基础,基础深度应不小于1500mm,底

12、部直径应不小于1000mm2. 电源应有过流过压保护装置;重要监控点应配备备用电源,供电时间不低于8小时;应具备接地防雷装置,防雷接地地电阻103. 现场开挖基座埋设坑时应遵循尽量减小开挖面的原则。当基座坑挖好后,由施工单位进行现场浇筑,现场浇筑时应严格按照混凝土(如C20)的材料配比和配筋标准执行。安装(现浇)基座时应保证基座表面的水平,以利杆体的安装4. 混泥土基座应适当进行保养,保养期不得少于20天5. 桅杆的垂直度不得大于1/1006. 横臂与主杆焊接牢固。主杆与箱体联结件焊接为一体,以固定箱体7. 主杆内部预埋PVC 管(如16mm),用于引入电源线,与底基内预留出的子管相连。主杆出

13、线孔到横臂之间预留一根穿线铁丝8. 箱体与主杆之间应看不到任何引线,并有防渗水措施。维修孔上下共两个,方便穿线及维护9. 表面处理:浸锌、喷塑10. 杆体通过安装在基座内的螺栓(4 根以上)固定在基座上,将杆体、接地体、基座完全安装固定以后,如果螺栓露出地面,使用混凝土将整个法兰盘和杆体底部的固定件完全包封11. 立杆期间,现场施工人员需佩戴安全帽,并在杆长半径圆周范围内设定施工区域,设置警示装置,禁止旁观者进入施工区域。夜间施工时,现场施工人员除佩戴安全帽外更应穿戴反光衣,施工区域杆长半径圆周范围内拉设反光警示条带二 常见安全隐患及其预防措施类别常见隐患预防措施监理类监理类登高作业1.作业人

14、员没有登高作业资格证。检查特种作业人员的有关资格证书。2.登高作业人员没有佩戴头盔。按规定正确佩戴头盔。3.登高作业人员没有佩戴安全带。按规定正确佩戴安全带。4.工具从高处坠落伤人。所有工具应随手装入工具袋内。5.在台风、雷雨等天气进行野外高空作业。恶劣天气应停止野外高空作业。6.登高作业梯子打滑。在梯子两端安装防滑胶垫;安排专人扶住梯子。交通要道作业1.未按规定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按规定在施工区域内正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2.施工作业人员没有佩戴头盔。按规定正确佩戴头盔。3.施工作业人员没有穿戴反光衣。按规定正确穿戴反光衣。4.工器具、设备和材料放置在安全区域外。工器具、设备和材料放置在安全区域

15、内。电 力线附近作业1.在立杆、架线或拉线等作业时,碰到附近电力线。在电力线附近作业时,要离开高压线的最小空距:35KV以下线路为2.5m; 35KV以上线路为4m。2误把电力线当作广播线、电话线等对待处理。当没有辩明线路的性质时,一律按照电力线处理。3.在没有事先通知电力部门派人停电时,擅自对电力线断电。对电力线断电前,要事先通知电力部门派人到现场停止送电,并经检查确属停电后,方可开始作业。4.上杠作业时,没有检查架空线条、电缆及吊线,是否与电力线接触,是否确实无电。应该用试电笔检查该电杠上附挂的线条、电缆及吊线确实无电后,方可开始作业。5.在电力线上方架线时,用石头或工具等系于线的一端经电力线上方抛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