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指南》20140513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8585411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148.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指南》20140513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指南》20140513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指南》20140513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指南》20140513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指南》20140513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指南》2014051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指南》20140513(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指南编制组2014年5月1 总则1名词解释10性能要求121.1 拌合物性能要求123.2力学性能要求152 3.3耐久性能16结构设计要求412.1 基本要求414.2主要设计参数取值414.3耐久性设计434.4设计计算及验算454.5配置高性能混凝土构构件的构造要求485原材料控制要求555.1 水泥555.2矿物掺合料605.3细骨料805.4粗骨料915.5外加剂1005.6 水120纤维1226配合比设计1276.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276.2特制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427生产与施工技术措施1577.1 生产设备设施要求1577.2绿色生

2、产控制要求1597.3原材料进场与贮存1657.4 计量1677.5 搅拌1687.6 运输1697.7 浇筑170养护1738检验、评定与验收1757.1 检验1757.2 评定1817.3 验收182#1总则1.0.1编制目的本指南的编制目的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1) 指导高性能混凝土的推广应用,提升混凝土行业技术水平,确保工程质量;(2) 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降低工程全寿命周期的综合成本;(3) 促进资源科学合理化利用以及节能减排,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混凝土材料;(4) 淘汰落后的混凝土生产方式及其产能,推动混凝土及建筑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1.0.1讲解说明吴中伟院士在高性能混

3、凝土一书中阐述:-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制作的混凝土,它以耐久性作为设计的主要指标。针对不同用途的要求,高性能混凝土对下列性能有重点地予以保证:耐久性、工作性、适用性、强度、体积稳定性、经济型。H高性能混凝土不仅是对传统混凝土的重大突破,而且在节能、节料、工程经济、劳动保护以及环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是一种环保型、集约型的新材料,可称为裁色混凝土它将为建筑自动化准备条件11混凝土是当今最大宗的建筑材料,也是最大宗的结构材料,一直是支撑我国建设发展的关键性材料之一。目前我国混凝土年产量已经超过40亿m3,是世界上混凝土产量和用

4、量最大的国家。但是,我国混凝土质量却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在原材料方面:混凝土原材料中的细骨料质量下降,主要是由于河砂已经不能支撑建设所需混凝土规模的需求,河砂逐步匮乏,供应混凝土用的河砂变细,含泥量、杂质和石子含量大,质量越来越差,虽然机制砂取代河砂是大势所趋,但是,由于机制砂生产装备落后,导致混凝土用机制砂的石粉含量高,粒型和级配差,质量很差,再者,我国混凝土用砂主要是个体生产,又都是小生产,并无人管理,基本处于失控状态,所以,混凝土用砂的质量不能保证,直接影响了混凝土质量;混凝土原材料中的矿物掺合料质量下降,主要也是由于优质的粉煤灰和矿渣粉等矿物掺合料供不应求,于是出现造假、掺假、以次充好、

5、降低质量水平、乱掺等现象,应用者掺用矿物掺合料的目的主要是降低成本,很少考虑技术要求,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往往过掺价低质差的矿物掺合料,直接影响了混凝土质量。又如在混凝土施工方面:由于施工人员主要是农民工,缺乏专业技术知识及其相应的培训,不仅操作水平差,而且会违规操作:在浇筑混凝土时加水,浇筑混凝土后缺乏养护等等,导致混凝土发生事故或质量问题。上述方面只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部分问题,实际上还有许多其它影响混凝土质量的重要问题,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对解决混凝土质量的重要问题具有实际意义,也是是编制本指南的重要目的。以往建筑重视混凝土强度,随着混凝土技术和科学理念的进步,混凝土耐久性逐步得到重视,尤其

6、在西方发达国家。混凝土耐久性的提高,将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减少建筑物运行期间的维修成本,大大降低工程全寿命周期的综合成本,是极大的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美国等发达国家有关调查统计表明,由于混凝土劣化和耐久性不足导致结构损坏产生的维修成本有些超过初建投入,如果重建则更不用说了。我国近年来虽然开始重视混凝土耐久性,但是在工程实际中,落实往往不足,混凝土耐久性技术实施和耐久性质量检验不到位,混凝土工程的耐久性质量并未得到提高,许多重要工程过早就进行维修,当然,这与前面所述的混凝土质量问题是一脉相承的。高性能混凝土的重要特点就是耐久性技术,推广高性能混凝土对于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延长建筑物使

7、用寿命,降低工程全寿命周期的综合成本,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混凝土生产基本是粗放的,绝大多数是开放性生产,因此资源利用和控制污染成为我国混凝土生产的薄弱环节。目前,我国环境污染形势严峻,粉尘、废弃物和水土污染等方面的污染受到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应成为立国之本之一。我国混凝土生产在精细化生产、粉尘控制、废弃物排放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例如:加拿大加拿大预拌混凝土工业环境管理指南规定,当混凝土企业的大气污染物年排放量超过限值时,应向环境保护部提交NPRI报告,并规定有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在我国,这项工作处于起步阶段,住建部行业工程标准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及管理技术规程JGJ/T32

8、8编制完毕并已发布。该标准规定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鉴于我国实际情况,排放指标不可能一步到位。再有,我国混凝土企业生产废水、废浆、废弃混凝土的处理再生利用,节约资源并实现零排放的企业比例非常低,可以说刚起步,但任务却十分迫切。生态环境作为一项立国之本,环境友好应是高性能混凝土的属性之一,因此,高性能混凝土应为环境友好型材料,本指南将混凝土绿色生产纳入高性能混凝土生产内容,并作为本指南编制目的之一,是十分必要的。近年来,预拌混凝土搅拌站数量、产能、产量快速增加,目前出现了产能严重过剩的现象;但企业的集约化程度较低,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生产和管理手段相对落后,缺乏技术创新;缺少相关专业技术人才,对专

9、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理念较为淡薄;市场竞争激烈,利润微薄、垫资较多,这些问题,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高性能混凝土在原材料选用、配制制作和施工操作等方面都与原有粗放、凑合的生产方式有明显的不同,尤其在加大投入发展装备,提高产业集中度,淘汰落后,通过精细化生产,制作上档次、高质量产品方面更为突出。在原材料制作和优选、提高混凝土性能尤其是耐久性能、混凝土绿色生产、提高施工水平等重要方面,都与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现代装备以及相应管理紧密相连,没有这些基础,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是有难度的,如果建立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现代装备以及相应的管理,产品档次和质量会有本质上的改善,进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改变过去粗放的

10、、低水平的、装备落后的、低资源效率的、廉价低质量竞争的运行模式。因此,推广高性能混凝土对于推动混凝土及建筑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具有重要意义。1.0.2指导思想本指南的指导思想是针对高性能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推广应用的技术需求,借鉴国内外高性能混凝土应用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成果,结合我国有关标准规范的技术要求,通过采用优质原材料及其控制技术、矿物掺合料和外加剂掺用技术、合理的水胶比和胶凝材料用量等配合比优化技术、混凝土性能控制技术以及绿色生产施工和质量检验措施,制成符合工程要求和本指南控制要求、具有优异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长期和耐久性能的混凝土,最终实现本指南的编制目的。1.0.2讲解说明编制高性

11、能混凝土应用技术指南涉及具体指标的确定和操作方面的规定等,用以指导实践,这需要大量工作基础的支撑,在借鉴国内外高性能混凝土应用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成果方面,国内外有许多采用高性能混凝土的工程经验,也有许多提出重要的论证和观点的文献资料,还有许多针对性的研究项目成果,这些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有借鉴意义,例如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承担的科技部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关键技术研究研究项目,就在外加剂和掺合料应用技术、高性能混凝土收缩开裂性能及抑制措施、高性能混凝土脆性能及改善措施、高性能混凝土抗硫酸盐腐蚀性能、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城市再生水与搅拌站循环水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许多研究成果已成功实现了实际工

12、程应用。国内有关标准规范对编制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指南具有重要价值,具体标准可参见本章第1.0.5条技术依据,另有类似名称标准如我国的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CECS207:2006,又如美国的桥梁高性能混凝土规范及实践等。吴中伟院士在高性能混凝土一书中提出:#对不同用途的要求,高性能混凝土对下列性能有重点地予以保证:耐久性、工作性、适用性、强度、体积稳定性、经济型。为此,高性能混凝土在配制上的特点是低水胶比,选用优质原材料,并除水泥、水、集料外,必须掺加足够数量的矿物细掺料和高效外加剂。I这一技术思想,可以通过采用优质原材料及其控制技术、矿物掺合料和外加剂掺用技术、合理的水胶比和胶凝材料用量

13、等配合比优化技术、混凝土性能控制技术以及绿色生产施工和质量检验措施,制成符合工程要求和本指南控制要求、具有优异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长期和耐久性能的混凝土来加以实现。高性能混凝土的内涵丰富,目前的共识至少有以下方面:高性能混凝土可采用常规材料和工艺生产,保证混凝土结构所要求的各项力学性能,并具有高耐久性、良好的工作性和体积稳定性。能I是一个综合的概念,而不仅仅是单一的某项性能指标。(1) 高性能混凝土强调应以工程所需性能为目标,根据工程类别、结构部位和服役环境的不同,提供彳性化I和很优化I的混凝土。(2) 高性能混凝土不排斥具体场合对强度要求不高,而对其它性能要求极高的混凝土。(3) 高性能混

14、凝土强调原材料优选、配合比优化、严格生产施工措施、强化质量检验等全过程质量控制的理念,高性能混凝土强调绿色生产方式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如粉煤灰、矿渣粉、尾矿等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水泥熟料用量,实现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随着技术的进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高性能混凝土的认识不断深化,其定义和内涵也在不断发展完善。高性能混凝土概念反映了现阶段对现代混凝土技术发展方向的认识,代表着混凝土技术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应充分把握这一大局。1.0.3基本要求本指南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点:(1) 突出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特点;(2) 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3) 与我国有关政策法规和技术标

15、准规范规基本协调;(4) 具有指导性,可以起到技术普及的作用。1.0.3讲解说明为了保证本指南提出的具体技术要求一方面能真实反应国内外当前高性能混凝土研究与应用领域的先进技术水平,一方面能充分锲合我国国情实际以及建筑业,特别是混凝土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贯穿本指南的核心基本要求。早在1990年,著名学者Metha和A?tcin明确提出了高性能混凝土的三大性能特征,即高工作性、高强度及高耐久性。随后在1998年,ACI(美国混凝土协会)在对高性能混凝土的注释中指出了其可能比较关键的特性包括:易于浇筑、振捣过程中不产生离析、早期强度、长期强度与力学性能、渗透性、密度、水化热、韧性、体积稳定

16、性、严酷环境下的长期寿命。由此不难看出,国外对于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特点已经淡化了高强度这一指标要求,摆脱了节强即高性能,高性能必高强I的这一简单认识,重点关注工作性、长期和耐久性能等。我国2006年颁布的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CECS207:2006中,也明确了适合于我国工程应用实际情况的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特征,即在保证混凝土结构所要求的各项力学性能的前提下,混凝土具有高耐久性、高工作性和高体积稳定性。这也和国际上提出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特点一致。上述关键技术特点也在本指南中重点明确并作相关具体规定,同时针对性的进行上下游技术延伸,本指南中对高性能混凝土的结构设计要求、原材料控制要求、配合比控制要求、生产于施工技术措施、检验、验收与评价这几个主要方面提出了明确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