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专题训练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8583043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实验专题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初中物理实验专题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初中物理实验专题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初中物理实验专题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初中物理实验专题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实验专题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实验专题训练(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物理实验专题训练山东威海凤林中学杨龙飞一、基本实验仪器的应用1刻度尺:用图1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2温度计:关于温度计,请你填写以下空格。(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的性质制成的。(2)图2是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其中 图是体温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 和 。(3)下表是几种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温度凝固点/沸点/水银388357酒精117785水0100南极的最低温度为883,应选用_温度计来测量南极气温,因为_;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应选用_温度计来测量沸水温度,因为_。3天平: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1)他把

2、已经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搬到另一实验桌上,则使用前应( )A只要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B只要调节横梁平衡C不需要再调节D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再调节横梁平衡(2)当他把天平重新调好后,就把药品放在天平的右盘中,用手向左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到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记下盘中砝码的质量就等于物体的质量。他的操作中的错误是。(3)当他改用正确的操作方法后,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3所示,则物体的质量是 。4量筒: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时,筒中的液面是凹形的,测量者的视线应与凹面的_相平(填“顶部”、“底部”)。如图4所示,其中 同学读数正确,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 cm3。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由图5可知

3、,液体的体积为_cm3,固体的体积为_cm3。图4 图5 图65弹簧测力计:使用弹簧测力计应注意的是:使用前要观察量程和分度值,指针要_。使用过程中,指针、弹簧不得与外壳有摩擦使用过程中,拉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_。如图6所示,弹簧测力计测量范围是_,指针所示被测物重是_N。6压强计:研究液体压强所用的仪器是_,它是根据U形管两边液面出现的_来测定液体内部压强的。(1)在做“液体内部的压强”实验时,如图7所示,该实验的现象说明 。图7(2)下表是某同学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时得到的实验数据:序号液体深度(cm)橡皮膜方向压强计左液面(mm)右液面(mm)液面高度差(mm)1水3朝上18621

4、42823朝下1862142833朝侧面1862142846朝侧面1712295859朝侧面158242846盐水9朝侧面15424692根据上表中的数据,比较序号为_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结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比较序号为_的三组数据可提出结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比较序号为_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结论: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7电流表:如图8甲所示的电路图,L1和L2是_连接的开关闭合时,两个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8乙和图8丙,判断A2表的读数是_;流过灯L2的电流大小是_。8 电压表:如图9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所用的量程不明,当电路闭合后,V和V2的示数分别如图10所示

5、则V用的量程是 V,V2用的量程是 V,小灯泡L1上的电压 V。图9 图109滑动变阻器:(1)下列关于滑动变阻器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滑动变阻器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连续改变连入电路的阻值,但不能读出阻值B电阻箱不可以连续地改变连入电路的阻值,但可以读出阻值C要使变阻器能改变通过用电器的电流,必须将它与用电器串联D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不分正、负,因而无论怎样接入电路效果都完全一样(2)在图11的滑动变阻器的四种接法中,当滑片P向左滑动时,电阻变大的是( )图1110电能表: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的仪表。小明家的电能表上的一些技术参数如下表,由表可知:小明家的电能表的额定电压是;持续工作的最大电流是;允许在

6、短时间内通过的最大电流是;电能表的转盘第转一圏,接其后面的用电器消耗的电能是J。单相电能表技术参数电压220V电流规格10(30)A频率50Hz每千瓦时转数3000R/kWh二、综合实验部分11如图12所示,是一个小球运动时的频闪照片,频闪时间间隔为002s,闪亮时间千分之一秒可忽略不计。根据照片记录的小球位置,分析解决下列问题:(1)小球从位置 a 运动到位置 d 所用的时间是多少?(2)小球所作的运动是不是匀速运动?判断的依据是什么?(3)小球从位置 a 运动到位置 d 的平均速度有多大?图1212某同学在探究音调与响度有什么关系时,做了以下实验:图13(1)如图13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

7、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 ,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 ,这说明音调是由 决定的。(2)如图13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在用力拨锯条,这是锯条的振幅 ,听其响度 ,这说明响度与 有关。13如图14所示,是在探究光的传播规律所拍摄的一组图片,图片是在实验过程中改变入射方向依次拍摄的。实验用的主要器材是手电筒式激光源和半圆型透明玻璃砖。图中O点为半圆型透明玻璃砖的圆心,入射光线沿半径方向射向分界面MN请你仔细观察图片中所显示的实验现象,回答以下问题:(1)当激光源发出的光沿法线方向射向空气与玻璃的分界面上时(即入射光线垂直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

8、),其传播方向 。(2)当光由玻璃斜射到玻璃与空气的分界面MN上时,在分界面同时产生的两种现象是 。(3)比较甲、乙两图,你有哪些发现?把你的发现都写出来(提示:可测量图中的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从各角的大小及变化情况、各线的位置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4)观察丙图,并与甲、乙两图进行比较,你有哪些联想或猜想?你会提出一些什么样的问题?把你的联想或猜想以及能够提出的问题写出来图14 图1514如图15所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直尺上,实验过程中眼睛始终在A的一侧进行观察。(1)点燃蜡烛A,调节蜡烛B的位

9、置,直到 时,B的位置即为A的像所在的位置。(2)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3)若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 进行(选填“能”、“不能”),理由是 。 15小明进行 “视力的矫正”探究活动,他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16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1)小明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光屏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他该 。如果他不戴眼镜看书,应该将书_(填“靠近”或“远离”)眼睛。(2)如图17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 图,其矫正做法是 图;远视眼成像

10、情况的是 图,其矫正做法是 图。(3)为了保护视力,你认为应注意什么?(写出两点即可)图16 图1716小明同学通过实验来研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做了如图18所示的一系列实验。图18(1)对比分析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对比分析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对比分析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2)综合分析和归纳上述实验,得到的较为完整的结论是: 。(3)小明想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是否有关”。他找来薄铁片、烧杯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步骤一:将铁片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铁片下沉至杯底。步骤二:将铁片弯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通过分析可知,第一次铁片受到的浮力_第二次铁片受到的

11、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明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小明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他只关注了铁片_的改变,忽视了_对浮力大小的影响。(4)“曹冲称象”的故事流传至今如图19,最为人称道的是曹冲采用的方法,他把船上的大象换成石头,而其他条件保持不变,使两次的效果(船体浸入水中的深度)相同,于是得出大象的重就等于石头的重。人们把这种方法叫“等效替代法”。请你写出他运用的与浮力相关的物理知识。 。图1917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一位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及求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1)分析表中的实验次数1与2(2与3、1与3)或4与5(5与6、4与6)的体积及质量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得出结论_。(2)分析表中实验次数_可归纳得出结论是: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他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3)分析表中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