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竹竿》教学设计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8581989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跳竹竿》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跳竹竿》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跳竹竿》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跳竹竿》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跳竹竿》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跳竹竿》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跳竹竿》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跳竹竿教学设计授课教师:曾云兰一、教学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确立了以“健康第一”为基本理念,“育人”为最高目标,在选择课堂内容时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围绕新课程的理念着眼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自主探究、合作与交往。让学生去体验,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去思考;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去施展;给学生一个目标,让他们去追求。注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合作交流中体验到运动的快乐。能使教师由管理者转为参与者,由控制者转为帮助者,由主导者转为引导者。 二、教材分析跳竹竿是我国少数民族特有的一种民族体育运动,目前以黎族、苗族的最为常见。以下肢运动为主,结合上

2、肢协调配合的一种趣味性很强的健身活动,不受场地器材的局限,现已遍布大江南北,被誉为“世界罕见的健美操”。本课是水平三跳跃练习的第一课,为学习跳远打下动作基础,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和节奏感、发挥弹跳能力,同时又能在愉快的教学气氛中培养合作交往的能力。让学生在跳动中体验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让学生弘扬民族文化,将德育渗透于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进行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的学习和锻炼,不仅能有效地使学生掌握相关的运动技能和锻炼手段,更有利于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民族文化的交流。三、学情分析水平三的学生对体育活动已经有了一些了解,

3、掌握了一些运动技能,并且愿意参与到活动中来,对体育课也有一定的认识,他们的认知能力和体育意识也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都有了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和锻炼方式,但此阶段的学生的自控能力还较差,不能很好的把握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这个“度”,其体育技能也不够稳定。所以,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来看,孩子们在原来的基础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平时的学习中,大多数的孩子都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不论是课堂常规,还是课间活动,这些好的习惯对孩子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索都有了一定积极的影响,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我校的学生大都来自于附近的村庄、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

4、还有许多孩子是中途转校而来的学生,由于家长的文化知识水平,再是家长的学习观念和他们的本身的时间所致,很少有家长能够对孩子的体育学习情况进行过问,导致学生对于体育课的理解和概念了解甚微,对于体育课更是重视不够。所以要特别加强对学生的对体育文化的理解,对体育精神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学生能够学会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学生,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四、教学特色1、体现“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学会自我锻炼,自我创新、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师生新型“伙伴”关系。2、把民族传统体育引入体育教学,更贴近日常生活,努力营造一种欢快和谐的喜庆情绪,使课

5、堂学习生活化、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3、层层递进地设计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和个性的舞台。4、整节课合理设计学习内容,将趣味、娱乐、竞争、思想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5、充分的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体现了教学的新理念。跳竹竿教学设计授 课 人曾云兰单 位康河小学课 题跳竹竿教学内容跳竹竿 教学目的与要求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跳竹竿的发展的历史和锻炼的价值。学会基本的跳跃姿势;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跳竹竿的基本技术动作,发展弹跳能力、灵敏性和协调性等素质,节奏韵律感。3、心理健康目标:接受传统体育文化的

6、熏陶,培养学生自信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4、社会适应目标:能运用跳竹竿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养成合作互助、竞争进取、勇于挑战的良好质量。 教学重点跳跃动作轻巧有节奏,合作配合场地器材平整场地一块,短绳若干、竹竿若干教学难点动作协调,有弹性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组 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强度开始部分一、课堂常规1.集合整队,清点人数;2.师生问好;3.宣布课的内容;4.安排见习生;5.强调安全事项。1、鸣哨整队;2、师生问好,宣布本节课教学内容和目标;3、提出练习中的安全措施。1、集合快静齐,精神饱满;2、向老师问好;3、积极认真投入。2分钟小准备部分二、准备活动:1、头

7、颈运动 肩绕环 扩胸运动 振臂运动 体转运动 手腕踝关节运动 纵跳练习2、热身游戏:“搭火车”将学生分成人数相同的四组,每组两根竹竿,两位同学扶竹竿两头,被运送的同学在两竹竿内2人一组。到终点后换竹竿内两位同学空车返回。先运送完全组的胜出。 1、口令指挥,带领学生完成各部位活动;2、老师讲解游戏规则,示范游戏的动作方法,;3、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引导学生进行热身活动;4、教师语言激励提示。要求:学生精神饱满,认真完成热身活动,充分活动开身体各部位。8分钟小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组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强度基本部分一、学习导入1、导入:竹竿有哪些用处?( 可以晒衣服,可以做钓鱼竿、竹筏,可以搭火车等)2

8、、跳竹竿的来历:苗族人择山而居,常有野兽来袭,当时,人们又没有先进的防御工具用来对抗野兽,于是,聪明的苗族人就用竹竿来驱赶野兽,大家用很多的竹竿敲打碰撞,竹竿发出的声音比野兽的还要大,野兽害怕了,仓皇逃走,久而久之,聪明的苗族人将竹竿作了一种新的体育锻炼形式,后来,跳竹竿就成了苗族和黎族的民间舞之一,被游客们称为“世界罕见的健美操”,备受大家喜爱。二、学习跳竹竿1、打竿动作方法:两名学生双手各持一根竹竿,根据节奏,一开一合敲击;2、徒手练习打竿节奏:2拍(开、合)4拍(开开、合合)3、原地打竿练习(2次)4、跳跃练习(1)原地跳跃练习(2拍跳法:左脚跳进1拍,右脚越竿跳出1拍;4拍跳法:左脚跳

9、进1拍,原地再跳1拍,右脚跳出1拍,原地再跳1拍;)(2)过竿动作练习(3)分组练习5、分组展示各小组将练习成果进行班级展示分享 1、老师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回答;2、详细讲解跳竹竿的来历,引入课题。1、讲解打竿动作,讲解2拍、4拍的打竿方法;2、组织学生进行徒手的打竿节奏练习;3、组织学生进行打竿练习4、讲解过竿的跳跃动作要领,示范正确的过竿姿势;5、提示学生注意安全6、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及时纠正错误动作;7、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并组织学生进行班级展示;8、及时表扬表现优秀的学生1、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2、认真聆听,了解跳竹竿的来历3、对跳竹竿的演变有新的认识和理解。1、学生认真听讲

10、,观察并主动模仿;2、在老师的带领和节奏提示下进行徒手的打竿节奏练习;3、认真观察跳跃示范,主动模仿;4、相互学习,及时改正错误动作;5、开动脑筋,积极创新,参与课堂练习5分钟22分钟小中结束部分一、放松活动音乐操放松身心二、结束语1.总结本堂课内容;2.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积极性评价;3.宣布下课;1、鸣哨集队;2、老师组织学生完成放松活动;3. 进行课堂总结4.安排学生收放器材。1、集队做到快、齐;2、积极参与,认真完成;3.认真听讲。3分钟小运动负荷115次/分125次/分练习密度35%-40%安全预案可能遇见的安全隐患处理方案在跳动的过程中出现的摔伤和扭伤进行加压、消毒处理,并及时送医遇恶劣天气等不可抗因素改为室内理论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