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常见病虫害的介绍及防治方法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8578112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桂花常见病虫害的介绍及防治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桂花常见病虫害的介绍及防治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桂花常见病虫害的介绍及防治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桂花常见病虫害的介绍及防治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桂花常见病虫害的介绍及防治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桂花常见病虫害的介绍及防治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桂花常见病虫害的介绍及防治方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桂花具有适应性强、抗旱耐热,主干挺拔、树冠圆满,叶质厚实、浓荫匝地,花朵密集、花色丰富,花香浓郁、花期长短不一等诸多优点,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体,可谓是“形、色、韵、味”俱佳,人们又将其赋予了崇高、贞洁、荣誉、友好、吉祥的象征,因而深受国人的喜爱。它不仅适于庭院点植、花坛孤植、小区群植、道路列植、景观片植、盆栽陈列,而且还可作为专门的采花栽培,具有极高的观赏和食用生产加工价值,推广和开发空间巨大。它于1987年入选中国传统十大名花,在诸多的中国传统名花中,它是观赏和加工食用兼而有之的奇葩,已成为我国重点、大规模发展的经济树种之一,并已形成了以广西桂林阳朔、浙江杭州满觉垅、四川新都桂湖、湖北咸

2、宁柏墩、江苏苏州光福为中心的主栽产区;截止2005年底,全国有苏州、杭州、咸宁、恩施、老河口、合肥、六安、马鞍山、汉中、南阳、泸州、新都等近20个城市把桂花定为市花,广西壮族自治区还将桂花定为区花;目前,国内有桂花品种154个,隶属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四大品种群;自2003年开始,在安徽合肥植物园每年举办一次“中国合肥桂花展,”并评选出一年一度的“中国桂花小姐”,大大提升了桂花的知名度。 在自然环境中零星种植的桂花极少发生病虫害,然而,近几年桂花病虫害发生呈凶猛猖獗之势,不仅发生范围广、病虫种类多,而且来势凶、损失大,如金桂品种群大量发生的褐斑病,几乎造成植株叶片落光;全国普遍发生的红蜘蛛

3、(以朱砂叶螨为主),造成叶片失绿泛黄;不仅影响到树木的观赏、植株的正常生长,严重时不能正常孕蕾开花。究其原因:一是近几年持续的暖冬,使越冬的病原菌和害虫不能大量被冻死,为第二年的大发生埋下了隐患;二是过去多年来防治食叶害虫的有机氯、有机磷农药,可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但对众多的刺吸式害虫防治效果很不理想,尤其是害虫的天敌被广普性农药大量杀伤之后,螨类、粉虱、蚧壳虫等会大面积猖獗发生;三是最近十几年苗木的大范围流通,病虫害检疫难以全面到位,致使一些带病虫的苗木加快扩散而交叉传播;四是大面积的单种育苗、营造桂花片林等,也使桂花的病虫害被突显出来;五是长期使用单一的农药,如杀虫用敌敌畏、乐果等,防病用

4、多菌灵、百菌清等,致使害虫和病菌产生了较强的抗性。 据初步统计:桂花有常见的病虫害50多种,其中虫害30多种,病害20多种。本文试对桂花栽培中普遍发生、危害严重的病虫害发生特点、识别方法、防治措施等,作一大致的介绍。一、桂花主要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桂花的病害种类主要有撒金桃叶珊瑚炭疽病、扶桑炭疽病、兰花炭疽病、桂花炭疽病(合肥、滁洲、黄山市)、金边瑞香煤污病、栀子花煤污病、山茶藻斑病(合肥市)、桂花叶枯病、桂花假尾孢褐斑病(合肥、滁洲、芜湖、黄山市)、桂花赤斑病(合肥、芜湖、滁洲、黄山市)、桂花壳针孢叶斑病、桂花壳二孢叶斑病(黄山市)、桂花拟盘多毛孢灰斑病(黄山市)、桂花盘单毛孢褐斑病、桂花茎点

5、病(黄山市)、桂花大茎点霉褐斑病、桂花链格孢叶斑病(黄山市)、日灼病、根结线虫病、癌瘤病等。其中尤以褐斑病、叶枯病发生最为严重和普遍。 1、叶斑病 病斑发生在叶片的两面,发病初期,叶面仅出现出现一些散生褐色斑,后期叶面病斑中央灰白色至浅褐色,形状近似圆形或不规则形,严重时数个病斑结合到一块;病斑边缘红褐色至暗褐色,外具浅褐色晕,叶正面散生大量细小的灰黑色的霉点,这些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座及分生孢子;叶背病斑褐色;由于病斑的逐渐扩展汇合成大斑块,常常导致大量叶片枯死和脱落,严重影响到植株的正常生长和开花。该病病菌以菌丝块在病株和落叶上越冬,次年46月份气温升高时,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并借气流和雨水传

6、播,进行侵染危害,继之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再次侵染发病。此病在410月均可发生;在植株上老叶发病比嫩叶为重。金桂品种最易发病,银桂品种次之,丹桂品种不易发病;植株生长衰弱或当年移栽的植株,易于发病;土壤板结、粘重,肥力不足条件下,易发生该病;在78月高温多湿季节,病害可迅速扩展。 防治方法:加强水肥管理,经常松土,避免土壤积水,促成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冬季彻底清除病叶,并集中烧毁,减少越冬病原菌,可明显抑制来年该病的发生;春季桂花植株发芽抽叶到叶片硬化之前,每半月喷洒一次1:2:100的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可防止该病的发生;发病初期,用50%的多硫悬浮剂800液喷洒,或用50%的多

7、菌灵加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液喷洒,或用50%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液喷洒;还可用25%的丙环唑乳油5000倍液喷雾,间隔期48天。重灾区苗木出圃时,可喷洒0.1%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灭菌。 2、叶枯病 有称叶斑病,是桂花的一种重要病害。它主要危害叶片,病班多始于叶尖或叶缘,初生黄绿色或浅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大,呈红褐色至灰褐色,形状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型;病斑背面颜色较浅,边缘深褐色;病斑有时卷曲脆裂,几个病斑可相互融合达叶片的1/21/3,或不规则形大斑块;后期病斑上散生许多黑色小粒点,即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该病全年均可发生,引起叶片大面积干枯,导致起提前脱落;树冠中下部的叶片受害比顶

8、部严重,老叶发病比新叶严重。其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叶上越冬,春季温湿度适宜时以分生孢子侵染发病,借风雨传播,尤以711月最为严重;当气温在2027,雨水多或湿度大,通风透气不良,肥料不足、树势衰弱或遭受冻害、机械损伤时,容易发病;气候炎热干旱,而又未及时浇水时,病情加重。 防治方法:秋末冬初,彻底清除病叶,并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越冬病菌,可有效抑制来年该病的发生;苗木移栽或引进的苗木,要摘除病叶集中烧毁,必要时可于出圃前给苗木喷洒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0.1%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杀菌消毒;加强管理,增施磷、钾肥,经常松土除草,防止土攘板结或积水,遇到高温干旱天气应及时浇水

9、和喷水,以增加桂花植株的抗病能力;发病重的地区,从6月下旬开始,每半月喷洒一次70% 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1:2:100的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连续34次,防治效果良好;还可用25%的丙环唑乳油5000倍液喷雾,间隔期48天。 3、煤污病 主要表现为叶面和干枝上蒙有一层颜色深浅不一的灰黑色粉状物,有时甚至结成黑膜状。究其原因是由于蚜虫、蚧壳虫、粉虱等昆虫刺吸危害桂花时,分泌的排泄物引起多种真菌的寄生从而诱发了黑乎乎、灰蒙蒙的煤污病。通常发生于高温、多湿的季节和闷热、潮湿、隐蔽、通风不良的环境中。灰黑色的煤污层,不仅影响了桂花植株的观赏,而且会影

10、响到叶片的光合作用,导致植株生长不良,并引起感病叶片变黄萎蔫后提前脱落。 防治方法:加强桂花植株的整形修枝,确保植株内膛通风透光,促成植株生长良好;发现蚜虫、蚧壳虫、粉虱等昆虫刺吸危害桂花时,及时进行有效防治,予以杀灭;盆栽植株,经常喷水淋洗叶面;发病初期,用50%的甲硫悬浮剂500倍液,或50%的多菌灵可湿性份剂800液,或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液,喷洒枝叶,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4、黄化病 即缺铁性黄化病。如果是轻度缺铁,表现为幼叶的叶脉间失绿黄化,叶脉组织仍呈绿色;如果是重度缺铁,则表现为新老叶全部黄化,幼叶慢慢停止生长,部分老叶出现黄褐色斑点,植株不能正常生长和开花,严重影响到观

11、赏效果和采花收获量。究其原因:一是地栽植株由于土质偏碱;二是盆栽植株由于盆土配制时配方比例不当,pH值失调;三是城乡拆违后种植的桂花,由于建筑物残渣清理不彻底;四是管理失误,如浇灌用水pH值偏高;从而导致了土壤中的铁元素呈难溶解的氢氧化铁形态存在,不能被桂花的根系所吸收。 防治方法:轻度缺铁,可根部浇施0.5%的硫酸亚铁溶液,叶面喷施0.2%的硫酸亚铁溶液;缺铁严重时,可在每株桂花(包括盆栽桂花)根际周围的的土壤中施入2040克的螯合铁F-EDTA (乙二胺四乙酸合铁),同时用0.1%的螯合铁溶液进行叶面喷洒;春季新梢生长季节,每半月用0.2%的硫酸亚铁溶液喷洒叶面;配制盆栽培养土时,可用0.

12、5%的硫酸亚铁溶液将其pH值调整到6.5以下。 5、干腐病 主要发生在较大大规格的新移栽桂花植株上。在园林绿化或大桂花移栽中,由于起挖时碰伤、长途运输中划伤、吊栽时勒伤、意外击伤等原因,导致桂花植株的主干或大枝外皮被严重损伤,或掀去大块干皮,未能及时加以妥善的保护,遇到雨水、污水感染伤口,诱发真菌(如木腐菌等)、细菌(如土壤野杆菌等)的大量侵入寄生,致使伤口处腐烂、木质部外露或形成癌瘤,引起植株生长不良、叶片大量脱落、大枝枯死,严重时会造成全株桂花死亡。 防治方法:对于主干或大枝上的小伤口,应及时涂抹伤口愈合剂;对已发生局部或少量腐烂的较小伤口,可将其伤口局部清理干净,直至露出新鲜的木质部和韧

13、皮部,再在其新鲜的创口上涂好伤口愈合剂,可促成其创口尽快愈合;对于树干上韧皮部早已被破坏、木质部外露多年的陈旧大创口,可将已腐烂的外露木质部清理干净,可每年定期涂抹石硫合剂防腐或用双组份“云石胶”调色后快速涂抹在新鲜的创口上,保护效果会更好;对主干已形成空洞的粗大桂花植株,可先将已腐烂的部分彻底清除干净,注意不要破坏已腐烂木质部与未腐烂木质部之间的隔离层,空洞内填充聚氨脂发泡剂。 二、桂花主要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桂花虫害的主要种类有刺蛾类、螨类、蚧壳虫类、粉虱类、霜天蛾、袋蛾类、蜡蝉类、短额负蝗等,其中尤以螨类、蚧壳虫类、粉虱类危害最为严重且普遍。 1、朱砂叶螨 危害桂花的螨类主要是柑橘全爪螨和

14、朱砂叶螨,全省各地近几年发生均非常严重。 朱砂叶螨的成螨体长0.50.6毫米,雌螨卵圆形,朱红到锈红色,或深褐到黑褐色;雄螨略呈菱形,淡黄色,略小,体长0.30.4毫米。卵,圆形,淡红到粉红色。幼螨,初孵时近圆形,半透明,取食后体呈暗绿色。若螨,体呈椭圆形,体色较深。一年可发生1015代,南方以成螨、若螨和卵在寄主植物及杂草上越冬;翌春平均气温达到7以上时开始活动取食、养殖危害,成螨、幼螨、若螨均喜群集于叶背取食,卵多产于叶背叶脉两侧或密集的细丝网下,每一雌螨一生可产卵达50500粒。高温干旱季节最有利于其大发生,造成整株或一片桂花林叶片灰黄,严重影响到桂花的生长、开花和陈列观赏。该虫发生的最

15、适温度为2530、最佳空气相对湿度为35%55%,大风暴雨可冲刷虫体,降低虫口密度。 防治方法:保护自然天敌,如小黑瓢虫、小花蝽、塔六点蓟马、中华草蛉、大草蛉等;冬季清除树下杂草并烧毁,用0.3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杀灭越冬的成螨、若螨和卵;发生初期,用25%的倍乐霸(主要成分为三唑锡)1500倍液喷杀;或用1%的齐螨素乳油(主要成分为阿维菌素)2000倍液喷杀;此外,还可用噻螨酮、甲氰菊脂、螨即死等农药喷杀。 2、吹绵蚧 危害桂花的蚧壳虫,有红圆蚧、藤圆盾蚧、红蜡蚧、褐软蜡蚧、吹棉蚧、糠片盾蚧、考氏白盾蚧、蛇眼蚧、矢尖盾蚧、日本长白蚧、橘绵蚧、椭圆盾蚧、黑点盾蚧、侧几细蛎盾蚧、椰圆盾蚧等。其

16、中尤以吹棉蚧、糠片盾蚧、日本长白蚧、橘绵蚧危害相当普遍。 吹绵蚧,成虫体长57毫米,雌虫椭圆形,橘红色,腹面平,背隆起,产卵前在腹部后方分泌白色卵囊,其上有1416条纵纹;雄虫全腹瘦小,长约3毫米,胸部黑色,腹部橘红色,前翅狭长、黑色,后翅退化为钩状。卵,椭圆形,长0.7毫米,橘红色,密集于雌虫的卵囊内。若虫,椭圆形,橘红色,背面覆盖淡黄蜡粉。蛹,体长3.5毫米,橘红色,体上散生淡黄褐色细毛,被有白蜡质薄粉。茧,长椭圆形,白色,由疏松蜡丝组成,外敷白色蜡粉。该虫一年发生23代,有世代重叠现象;雌成虫多数群集固定于一处,腹末分泌白色蜡质卵囊,边分泌蜡质边产卵,产卵期达30多天,每雌虫可产卵数百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