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评价指标体系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8578077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92.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评价指标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评价指标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评价指标体系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评价指标体系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评价指标体系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评价指标体系(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一:江西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评价指标体系(试行)江西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评价指标体系是在原江西省现代教育 技术示范学校工作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江西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是由六个部分、两个 梯度层面衔接而成。第一个层面共六个部分,着重对省级示范学校的现代教育技 术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估,同时也可对全省各类中小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进 行评价;第二个层面共四个部分,是对学校申请进入省级示范学校的评价指标。江西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对学校在教育信息化基础 设施以及软件建设、科研能力、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与应用、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 训等方面制定了明确的

2、量化标准。它不仅能对省级示范学校工作进行客观、科学 地评估,还能够客观地对全省所有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进行评价,从而能真 实地反映我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整体水平和基本状况。一、指标体系框架-C1成立领导小组.Bx组织机构( C;机构健全1 C人员落实A管理工作1I B2工作规程C4总体目标C5中长期规划C年度计划A2环境建设A3研究与应用A培训工作4r B3教学环境vIB4校园环境f B5教学研究r C7硬件建设I C8软件建设广C9布局合理C10卫生整洁C11课题研究I C12常规研究C13学科使用率l B应用程度vV C教师开课率(B7培训计划B8培训效果D1硬件装备D硬件管理D:

3、软件配备D4软件管理D5实验方案D:实验原始数据 D7阶段性成果D8研究计划D:研究成果Dio应用成果14I C15教师覆盖率(C16培训方式C17培训内容D11外送培训D12校本培训,d13常规媒体使用D:计算机基本技能D;课件制作d16理论知识广D培训人数17C18培训覆盖率TId18培训次数C情感教育厂B特色规划,19A校本特色9L。新培养5f C课程安排L b实施办法2110 C活动安排C23省级活动厂B参与活动V C市级活动11 Lc:县区活动A示范活动 /256_C26活动计划 B12展示活动 I12 |D19活动次数I C完成情况J 1927LD学校数二、指标涵义A1管理工作:指

4、按照省教育厅对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要求落实各项工作的情况;B1组织机构:指学校成立的现代教育技术领导小组、电教处(室)等机构及人员落实情况;B2工作规程:指按照学校工作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提出学校总体工作目标、任务、采取的措施和实施步骤;C1成立领导小组:指学校成立现代教育技术领导小组,有领导专人负责此项工作;C2机构健全:指学校有电教处(室)等电教机构具体落实工作;C3人员落实:指有专职电教人员和学科骨干教师参与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C4总体目标:指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总体奋斗目标;C5中长期规划:指学校为达到总体目标而制定的3-5年的中长期规划;C6年度计划:指学校根据规划而制定的分步

5、实施的年度工作计划;A环境建设:2指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B3教学环境:指相应的教学设备、设施等硬件系统的建设及相关的软件资源配备;B4校园环境:指学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C7硬件建设:指根据江西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设备配备评价办法进行硬件配备及相关的日常管理工作;C8软件建设:指根据江西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软件建设评价办法进行软件配备及相关的日常管理工作;C9布局合理:指学校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等布局合理;C10卫生整洁:指校园环境卫生整洁干净;D1硬件装备:指根据江西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设备配备评价办法装备硬件;D2硬件管理:指学校制定规章制度进行设备的使用、维护等日常管理工作;D3软件

6、配备:指根据江西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软件建设评价办法配备软件;D4软件管理:指学校制定规章制度进行软件的登记、使用等日常管理工作;A3研究与应用:指学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的教学活动和科研工作;B5教学研究:指学校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开展的教育科研活动;B6应用程度:指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C11课题研究:指学校从电教系统申请并经省级电教部门审核备案的省级以上立项实验课题;C12常规研究:指学校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的研究性工作;C13学科覆盖率:指利用电教手段上课的学科所占学科总数的比率;C14教师开课率:指学科教师利用电教手段上课的课时所占其学年总课时的比率;C

7、15教师使用率:指利用电教手段上课的教师所占学校教师总人数的比率;D5实验方案:指学校实施课题实验研究的方案;D6实验原始数据:指学校在实施课题实验研究过程中积累的实验原始数据;D7阶段性成果:指学校在课题实验研究的阶段性过程中形成的报告、论文等;D8研究计划:指学科教师进行日常性课堂教学改革的计划安排;D9研究成果:指学科教师进行教学改革而形成的新的教学方法、经验和模式等;Dio应用成果:指学科教师应用已有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进行日常课堂教学改革;A培训工作:4指学校组织参加各级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和自选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情况;B7培训计划:指学校为达到师资建设目标而制订的教师培训总体规划;B8

8、培训效果:指教师通过培训所达到的业务水平;C16培训方式:指采用外送培训和学校自行开展培训的方式;C17培训内容:指学校自行开展培训的主要内容;C18培训覆盖率:指学校参加培训的教师人数所占全校教师总数的比率;D11外送培训:指学校选派人员参加省、市、县(区)教育部门组织的培训;D12校本培训:指学校自行举办相应的培训;D13常规媒体使用:指幻灯、投影、录音及录像等电教媒体的使用;D14计算机基本技能:指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及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D15课件制作:指运用课件制作平台自制课件;D16理论知识:指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理论,包括素质教育理论、教学设计理论及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等;D1

9、7培训人数指学校校本培训的教师人数;D18培训次数指学校每学年开展校本培训的次数;A5校本特色:指学校在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教学特色;B9特色规划:指为形成学校特色而提出的具体目标、任务、措施和实施步骤;B10实施办法:指学校为形成特色而实施的手段或采取的措施;C19情感教育:指道德、审美、爱国主义等品德素质的教育;C20能力培养:指信息素养、感知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文化素质的培养;C21课程安排:指学校为形成教学特色而建立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C22活动安排:指学校为形成教学特色而开展的各项活动;A示范活动:6指学校参与各种电教活动和学校应用成果的推广活动;B11参与活动:

10、指学校参加各级教育部门组织开展的各种电教活动;B12展示活动:指学校为推广应用成果、发挥示范作用所开展的帮扶活动;C23省级活动:指省级教育部门组织开展的各种电教活动;C24市级活动:指市级教育部门组织开展的各种电教活动;C25县区活动:指县(区)级教育部门组织开展的各种电教活动;C26活动计划:指学校开展展示活动制订的计划措施;C27完成情况:指展示活动计划的完成情况;D19活动的次数:指学校每学年开展帮扶活动的次数;D20学校数:指学校所帮扶的学校的数量。附表1:江西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阶段性评估指标体系权重表一级指标权重二级指标权重三级指标权重四级指标权重管理工作入10%X组织机

11、构BA/2成立领导小组QA1/10机构健全c2A/5人员落实C3A/5工作规程82Ai/2总体目标Ai/10中长期规划C5A/5年度计划C6A/5环境建设a210%X教学环境334A/52硬件建设c72A/52硬件装备03A2/10硬件管理02A2/10软件建设C82A/52软件配备D33A /10 2软件管理04A2/10校园环顺4A2/5布局合理;A2/10卫生整洁c10a2/10研究与应用入330%X教学研酒5A3/2课题研究crA3/3实验方案05A3/10实验原始数据06A3/10阶段性成果072A3/15常规研究c12A3/6研究计划D。A3/30研究成果09A3/15应用成果D0

12、A3/15应用程度B.6A3/2学科覆盖代“A3/6教师开课率c14A3/6教师使用率C 5A3/6培训工作入420%X培训计划b74A /5415培训方式C1A16A4/5外送培训D,3A/20校本培训d12A4/20培训内容c172A /54常规媒体使用d13A/10计算机基本技能d14A4/10课件制佃5a/10理论知识D*a/10培训覆盖率Cr18A4/5培训人数d17a/10培训次数d18a/10培训效脸8A/5校本特色15%X特色规划b9A5/3情感教育c19A/6能力培养c205A5/6实施办法B02A5/3课程安排C,A/32 1活动安排c225A5/3示范活动A615%X参与活动B2A/56省级活动C23A6/5市级活动c242A/15 6县区活动C25A6/15展示活动b23A /56活动计划C”264A/15 6完成情况&7A6/3活动次数d19A/5学校数d202A/15说明:该评价指标体系总分为分,x=a1+a2+a3+a4+a5+a6。附表2:江西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表一级指标权重二级指标权重三级指标权重四级指标权重管理工作A20%X组织机构BA/2成立领导小组CA/10机构健全C2A/5人员落实C3A/5工作规程32A/2总体目标C4A1/10中长期规划qA/5年度计划C6A/5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