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层物理学试卷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8576891 上传时间:2023-12-3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层物理学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油层物理学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油层物理学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油层物理学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油层物理学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层物理学试卷(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油层物理学试卷一、名词解释界面张力:单位面积界面上具有的界面能称为比界面能,比界面能可看作是作用 于单位界面长度上的力,称为界面张力。压缩因子:在给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实际气体所占有的体积与理想气体所占有 的体积之比,即:Z=一次采油:指依靠天然能量开采原油的方法。二次采油:指用注水(或注气)的方法弥补采油的亏空体积,补充地层能量进行 采油的方法。三次采油:针对二次采油未能采出的残余油,采用向地层注入其他驱油剂或引入 其他能量的采油方法。润湿:指液体在分子力作用下在固体表面的流散现象。采收率:累计采油量占地下原始储量的百分数。地层油体积系数:原油在地下的体积与其在地面脱气后的体积之比。即:绝对

2、渗透率:当岩石孔隙为一种流体完全饱和时测得的渗透率称为绝对渗透率。 有效渗透率:当岩石孔隙中饱和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时,岩石让其中一种流体通 过的能力称为。相对渗透率:指岩石空隙中饱和多相流体时,岩石对每一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与 岩石绝对渗透率的比值。阈压:非湿相流体开始进入岩心中最大喉道的压力或非湿相开始进入岩心的最小 压力。润湿反转:指固体表面的润湿性由亲水变为亲油或由亲油变为亲水的现象。孔隙度:指岩石孔隙体积与其外表体积的比值。岩石的比面:指单位体积岩石的总表面积。平衡常数:指在一定压力下和温度条件下,气液两相处于平衡时,体系中某组分 在气相和液相中的分配比例,也称平衡比。等于该组分在气相和

3、液相中摩尔分数 的比值,即:吸附:指容质在相界面浓度和相内部浓度不同的现象。含油饱和度:储层岩石孔隙中油的体积与空隙体积的比值。二、选择题1. 当油藏压力大于饱和压力时(即PPb)时,溶解汽油比随压力的增大而(B)。 A增大B不变C减小。2. 当油藏压力小于饱和压力时(即PPb)时,溶解汽油比随压力的增大而(A)。 A增大B不变C减小。3. 当润湿角0=90度时,岩石为(C)。A油湿B水湿C中间润湿4. 当润湿角090度时,岩石为(A)。A油湿B水湿C中间润湿5. 三次采油中在注入表面活性剂之前,预先注入(C),可以减少表面活性剂在 岩石表面上的吸附损失,提高经济效益。A示踪剂B支撑剂C牺牲剂

4、6. 原态岩心,新鲜岩心和恢复原态岩心中,那一个更能代表地层情况(A)A原 态岩心B新鲜岩心C恢复原态岩心7. 在注水采油时,对于行列状布井的情况下,注采系统的水流方向应与高渗透 率方向(B)A成45度角B垂直C平行8. 当岩石为水湿时,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曲线的交点(即等相对渗透率点)处 对应的水相饱和度(A)A大于50%B小于50%C等于50%9. M为流度比,有利流度比为(B)AM大于1 BM小于1 CM等于110. 在大气压力下,气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增加而(B)A不变B增加C减小11. 在高压下,气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增加而(C)A不变B增加C减小12. 测定岩石毛管力曲线的方法中,测量精度较

5、高、可作为其他方法的对比标准 方法是(B)A压汞法B半渗透隔板法C离心法13. 讨论润湿时,总是指三相体系,一相为(B)一相为液体,第三项为气体或另 一种液体。A液体B固体C气体14. 根据毛细管压力曲线和相对渗透率曲线所确定的油水分布特征得到某井为 100%产水,它意味着储层(C)A100%含水B100%含油C100含水或处于残余 油状态15. 饱和煤油法测定的孔隙度是(B)A绝对孔隙度B有效孔隙度C流动孔隙度16. 泥质含量增多,渗透率低的岩层其束缚水饱和度(B)A偏低B偏高C不变17. 地层天然气的密度(C)地面天然气的密度。A小于B等于C大于18. 在相同温度压力条件下,同一种天然气在

6、轻质油中的溶解度(C)在重质油中 的溶解度。A小于B等于C大于19. 溶解物质在界面上的浓度小于溶液内部的浓度称为(A)A负吸附B正吸附C 润湿滞后20. 测定岩石毛管压力曲线的方法中,测定压力范围大,测定速度快,一次测定 约30-60分钟便可完成,适合高、中、低渗透率岩石的方法是(A)A压汞法 B半渗透隔板法C离心法21. 孔隙反映了岩石的(B)A密度B储集能力C渗透能力D体积22. 在多组分烃类气体的相图上,未饱和油藏应处于(A)A液相区B气相区C两 相区D所有区23. 天然气的压缩因子(C)时,表示天然气比理想气体难于压缩。A.Z=0B.Z1D.Z=124. 随着石油中溶解气量的增加,其

7、粘度(C)A增大B不变C降低D无关系25. 驱替毛管压力曲线反映的是(A)A喉道半径大小B孔隙直径大小C孔喉体积比值大小三、简答题1. 什么是气体滑动效应?它对所测的渗透率有何影响?答:在岩石孔道中,靠近孔壁表面的气体分子与孔道中心的分子流速几乎相 同,这就是气体的滑动效应。由于气体滑动效应的影响使得气测渗透率总比 液测渗透率大。2. 一次脱气和多次脱气对地层油的体积洗漱和溶解汽油比有何影响? 一般计 算溶解汽油比以何种脱气方式为准?答:由于一次脱气获得的气体量比多级脱气多,而获得的地面原油则比多级 脱气少,所以根据一次脱气算得的地层油体积系数(Bo=Vf/Vs)和溶解汽油 比(Rs=Vg/V

8、s)都比根据多级脱气算得的地层油体积系数和溶解汽油比大。 一般计算溶解汽油比以一次脱气为准。3. 岩石的胶结类型有哪些?其中哪种胶结类型胶结强度最强?哪种胶结含胶 结物最少?答:基底胶结、孔隙胶结、接触胶结、杂乱胶结。其中胶结强度最强的是基 底胶结,接触胶结含胶结物最少。4. 简述热采驱油机理。热力采油技术是把热力学能注入油藏,利用原油升温降粘的特点,使在正常 油藏压力和温度下不能流动的地层稠油流动起来。5. 写出达西公式和在利用达西定律测定岩石的绝对渗透率时需满足的条件。答:达西公式:Q=kA (Pr1-Pr2) /u L其中:Q:通过岩心的流量,cm3/s; k:岩石的渗透率,um2;入:

9、岩心 的截面积,cm2; 1:岩心的长度,cm;u :流体的粘度,mPa.s; Pr1:上游 折算压力,10-1MPa; Pr2:下游折算压力,10-1MPa。利用达西定律测定岩石的绝对渗透率时需满足的条件:a.岩石孔隙空间 100%被某一种流体所饱和;b.流体不与岩石发生物理化学反应;c.流体在岩 石孔隙中的渗流为层流。6. 储层敏感性主要包括哪5种,并谈谈研究储层敏感性的指导意义?答:速敏、水敏、盐敏、酸敏、碱敏。指导人们确定合理油井产量,注水井 注入量;从保护地层来说必须考虑外来流体的配伍性。7. 简述低渗与高渗岩心毛管力曲线的区别。答:低渗岩心的毛管力曲线中间平缓段短、位置搞、偏右、阈

10、压大;高渗岩 心的毛管力曲线中间平缓段长、位置低、偏左、阈压小。8. 简述混相驱驱油机理。答:因为混相剂与原油发生混相,所以使界面张力降低,甚至会消失,提高 洗油效率;混相剂与原油发生混相同时会降低原油的粘度,改善驱油介质与 油的流度比,有利于提高波及细数。9. 简述聚合物驱驱油机理。答:聚合物是高分子化合物,它溶于水之后,会使水的粘度增大;同时聚合 物在地层孔隙中会发生吸附和滞留,降低水相渗透率,从而降低水油流度比, 提高波及系数,改善驱油效果。10. 请画出原油粘度随压力变化的曲线图,并简要说明原因。答:图自理。1.当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随压力降低,气体从原油中分出, 原油粘度急剧增加。2

11、当压力高于饱和压力时,随压力降低,原油体积膨胀, 粘度降低。3.当压力等于饱和压力时,原油体积达到最大值,因而此时原油 粘度值最低。11. 简要说明为什么油水过渡带比油气过渡带宽?为什么油越稠,油水过渡带越 宽?答:过渡带的高度取决于最细的毛细管中的油(或水)柱的上升高度。由于 油藏中的油气界面张力受温度、压力和油中溶解气的影响,油气界面张力很 小,故毛管力很小,油气过渡带高度就很小。因为油水界面张力大于油气界 面张力,故油水过渡带的毛管力比油气过渡带的大,而且水油的密度差小于 油的密度,所以油水过渡带比油气过渡带宽,且油越稠,水油密度差越小, 油水过渡带越宽。教材214页。12.高、低收缩率

12、原油的高压物性有何差异?高收缩率原油与低收缩率原油相比溶解汽油比大于密度与相对密度小于体积系数大于等温压缩系数大于粘度小于13. 简述相对渗透率曲线的特征(画图分区讨论以水湿为例)答:分三个区。A区:在本区水的相对渗透率为0,不能流动,随含水饱和度 增高油的相对渗透率逐渐下降。B:该区起点水开始参与流动,终点油停止流动,在本区随含水饱和度增大, 水相对渗透率增大,油相对渗透率减小。C:在本区油的相对渗透率为0,处于残余油状态,水的相对渗透率随含水饱 和度增大而升高。14. 简述低渗与高渗岩心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区别答:高渗岩心相对渗透率曲线两相区范围大,共存水饱和度低,端点相对渗 透率高,低渗则反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