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应急演练方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8575177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应急演练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消防应急演练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消防应急演练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消防应急演练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消防应急演练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消防应急演练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应急演练方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消防应急演练方案为加强本队人员的消防意识,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综合管理”提高全体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人员逃生自救及在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防患于未然未然。我队计划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指导,结合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员应急逃生及消防器材使用为内容的模拟消防安全演练活动。一、演练时间:2015年5月23日下午14:00二、演练地点:青2-76井1、消防演习着火点:青2-76井井场废料坑2、人员疏散后集合地点:紧急集合点三、组织领导:1、现场指挥:孙维军2、组织策划:段红强3、成员:安全员、现场监督、大班、技术员、司钻四、参加对象:施工区域全体人员五、组织实施安排(一)组织准备工作1、消

2、防器材准备: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消防铲、消防钩、水桶、应急消防泵、消防水龙带。2、人员组织工作:发现火情立即向安全员、值班干部汇报,由安全员负责发出火灾警报,值班干部负责判断火情是否可控,可控情况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灭火作业,不可控情况立即组织人员向紧急集合点集合,并向上级领导请求支援,并将火源进行隔绝,避免火情扩大及向周边蔓延。(二)人员逃生演习1、2015年5月23号下午14:00点,消防总指挥宣布消防演习开始。2、(假设)井场废料堆这时候突发性火灾,由于烟头突然起火。,发现火情人员立即通知安全员、值班队长发现火情,并汇报火势。3、安全员及时发出火灾报警信号,值班干部判断火情是否可控,及时作出有

3、效判断。4、可控:组织人员配备好灭火设施,赶赴火灾发生地进行灭火。不可控:下达指令将可以控制的火源及时封锁,组织人员及时撤离,并到紧急集合点集合,同时向上级领导请求帮助及指示,得到明确指示后,等待专业人员到井抢险,在安全前提下组织人员进行推进式隔离。5、疏散通道安排:1)人员按照次序从通道疏散(目的地:井场紧急集合点)2)安全人员迅速组织人员疏散,清点人数3)、到达安全场地后由安全员向所有员工介绍火灾应急知识及正确的逃生方法并向大家讲解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6、下午14点30分全体演练人员集中紧急集合点,总指挥对这次消防演习进行总结,宣布演习结束。六、疏散要求及注意事项:1、高度重视

4、、严格规范、精心组织、确保万无一失。2、演习前由安全人员在场区人员中进行宣传及教育、做好人员组织工作,务必做到使每一个人员都清楚消防演练中的注意事项及面对火情时的正确做法如:1)逃生时尽可能用湿毛巾捂住鼻子,以防燃烧产生的浓烟及毒气不慎吸入造成中毒或缺氧。2)疏散时要尽量降低重心,沿墙题移动。3)各路人员要听从指挥,决不能把演习当成游戏。4)听到火警演练发出的警报后,人员立即快速、安全的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就切断电源,关闭电灯。5)在使用手提式灭火器时应注意:5.1)使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时,应手提灭火器的提把,迅速赶到着火点。5.2)在距离起火点5米左右处,放下灭火器。在室外使用时,应站在上

5、风方向。5.3)使用前,先把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使筒内干粉松动。5.4)使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时,应先拔下保险销,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用力压下压把,干粉便会从喷嘴喷射出来。5.5)用干粉灭火器扑救流散体火灾时,应从火焰侧面,对准火焰根部喷射,并由近而远,左右扫射,快速推进,直至把火焰全部扑灭。5.6)用干粉灭火器扑救容器内可燃液体火灾时,亦应从火焰侧面对准火焰根部,左右扫射。当火焰被赶出容器时,应迅速向前,将余火全部扑灭。灭火时应注意不要把喷嘴直接对准液面喷射,以防干粉气流的冲击力使可燃液体飞溅,引起火势扩大,造成灭火困难。5.7)用干粉灭火器扑救固体物质火灾时,应使灭火器喷嘴对准燃烧最猛烈处,左右扫射,并应尽量使干粉灭火剂均匀的喷洒在燃烧物的表面,直至把火焰全部扑灭。5.8)使用干粉灭火器应注意灭火过程中应始终保持直立状态,不得横握或颠倒使用,否则不能喷出干粉。同时注意干粉灭火器灭火后防止复燃。七、演习结束值班干部对此次演习情况进行评价,指出存在问题,并对不足之处进行分析。 西部钻探国际钻井公司70511钻井队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