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转型发展 为建设中部地区最具活力的生态工业新城而努力奋斗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8573392 上传时间:2024-02-28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快转型发展 为建设中部地区最具活力的生态工业新城而努力奋斗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加快转型发展 为建设中部地区最具活力的生态工业新城而努力奋斗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加快转型发展 为建设中部地区最具活力的生态工业新城而努力奋斗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加快转型发展 为建设中部地区最具活力的生态工业新城而努力奋斗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加快转型发展 为建设中部地区最具活力的生态工业新城而努力奋斗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快转型发展 为建设中部地区最具活力的生态工业新城而努力奋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快转型发展 为建设中部地区最具活力的生态工业新城而努力奋斗(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弘扬红色精神 加快转型发展 为建设中部地区最具活力的生态工业新城而努力奋斗各位代表、同志们:中国共产党横峰县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是在建党90周年和“十二五”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弘扬红色精神,加快转型发展,为建设中部地区最具活力的生态工业新城而努力奋斗,向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奋力迈进。现在,我受中共横峰县第十七届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作报告。回顾过去五年,我们奋力追赶县第十七次党代会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县委带领全县人民深入

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攻坚克难,狠抓落实,成功战胜了各种困难和挑战,全面完成了县第十七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开创了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新局面。过去的五年,是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五年。主要体现在“三组数据”:一是“三项指标”直线上扬。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44.88亿元,是2005年的4.7倍,年均增长15.3%;实现财政总收入6.488亿元,是2005年的6.5倍,年均增长45.2%,经济总量由省、市末位跃至省、市第二方阵;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4亿元,是2005年的4.5倍,年均增长35.3%,可用财力明显增强。二是“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3、额、外贸出口总额年均增长都超过了20%,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达到49.9%,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获得“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先进县”称号。三是“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25.14034.9调整到2010年的10.965.623.5。工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35亿元,是2005年的21.5倍,年均增长84.7%;横峰工业园区被评为“全省首批生态工业园区、全省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园区”,成功迈进百亿园区“俱乐部”,“主攻工业、决战园区”的做法,获得了市委、市政府“外学合肥、内学横峰”的高度评价;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商贸、物流、旅游、金融、房产等

4、服务业全面开花。过去的五年,是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的五年。主要体现在“三个不断”:一是城市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9.8平方公里,是2005年的1.5倍;城镇化率提高了14.7个百分点。二是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五年实施城市功能性项目105个,总投资达67亿元。新建和改造城市道路20公里,建成岑山森林公园、红枫公园等一批城市特色公园,完成城防一期、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等一批市政设施建设,教育园区、卫生城、中心敬老院、公安指挥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拔地而起。三是农村基础不断夯实。葛源镇、岑阳镇等一批小城镇建设特色鲜明,葛源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五年来,全县累计投入1.15亿元,建

5、设新农村示范点342个;全县行政村100%通电、通油(水泥)路,广播、电视、电话实现“全覆盖”。过去的五年,是人民群众得实惠较多的五年。主要体现在“三个更加”:一是生活更加富裕。2010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2.25万元,是2005年的2.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83元,是2005年的1.6倍,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二是生活更加安心。城镇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覆盖面扩大,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建设力度加大,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三是生活更加幸福。五年来累计投入民生资金10.3亿元,各项民生工程和民生指标全面完成,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计生、扶贫等

6、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过去的五年,是文明法治建设协调推进的五年。主要体现在“三个加强”:一是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强化对人大、政协工作的领导,人大、政协工作卓有成效;认真落实党的民族宗教、对台、外事和侨务政策,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壮大;武装、民兵预备役、人防工作得到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关工委等群团组织职能作用充分发挥。二是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道德标兵评选活动广泛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全面铺开,公民素质、城乡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三是和谐社会建设进一步加强。“法治横峰”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全社会法制意识明显提高、安全

7、感大幅提升,被评为“全国法治创建先进县、全省平安县”。过去的五年,是党的执政能力不断提升的五年。主要体现在“三个推进”:一是主题教育活动全面推进。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圆满完成,“创先争优”活动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不断增强,广大党员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二是干部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创新了一系列干部选任机制,被确定为中组部公推直选乡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试点县、江西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县和江西省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记实试点县。三是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推进。率先出台干部问责办法,深入开展“治庸”行动,大力整治国家公职人员不作为、乱作为和慢作为,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五年的

8、奋斗历程,是一段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改革历程,是一段攻坚克难、团结拼搏的创业历程。五年来的成就为横峰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要倍加珍惜;五年来积累的经验是指导今后工作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始终牢记:一是必须把“以人为本、以民为先”作为工作宗旨。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五年来,县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好事办在群众心坎上,把实事办在群众急需时,整体推进富民工程,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得到实惠、真正感受温暖。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一切发展为人民、一切发展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真正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为加

9、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必须把“务实创新、攻坚克难”作为工作动力。横峰的发展靠务实创新,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更是这样。五年来,县委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横峰实际出发,以先进理念引领发展,不断激发创新动力,增强发展活力,提升区域竞争力,解决了发展中遇到的一个又一个难题。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化危机为生机、变压力为动力,不断创新,迎难而上,才能实现横峰经济的顺利赶超,才能为加快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三是必须把“凝心聚力、团结一致”作为工作保证。县委始终坚持团结协作,按照“县委总揽全局、人大有效监督、政府依法行政、政协积极参与”的要求,把好方向、带好队伍、抓好大事、搞好协调,工作中做到讲民主、多协

10、商,在讨论中统一思想,在协商中达成共识,形成团结奋斗的共同意志,全县上下营造了“人心齐、思路清、干劲足、潜力大”的良好局面。实践证明,只有全县干部群众团结协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合力,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才能为加快发展构筑坚强支撑。各位代表、同志们:回顾过去不平凡的五年,我们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复杂局面的考验,取得来之不易的成绩,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引的结果,归功于省委和市委的正确领导,归功于全县党员和干部群众的同心同德、顽强拼搏,归功于历届县委和老领导奠定的扎实基础。同时,也离不开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离不开驻横部队、武警、消防官兵

11、的关心协助。在此,我代表中共横峰县委,向所有为横峰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全县经济发展质量不优问题仍然突出;二是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三是发展中遇到的土地、资金、能源等难点问题依然存在;四是经济社会转型中各类矛盾凸显,构建和谐社会压力较大;五是党的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一些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还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对此,我们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务必高度重视,务必认真加以解决。展望未来发展,我们致力转型今后五年,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更多、要求更高、难度更大,面临的区域竞争更

12、加激烈。我们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工作,增强主导力,把握主动权,坚定不移地把横峰的各项事业推向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实现横峰新跨越,需要我们在科学研判形势中,抢抓机遇,再创新业。今后五年,是我县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国际来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主流,经济全球化继续发展,创新和产业转型处于孕育期,新兴市场国家步入上升期。从国内来看,我国经济运行平稳,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而且进入转变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升级的新一轮增长期。同时,长三角、珠三角沿海发达地区新一轮产业转移正在加速向中西部地区推进,横峰作为产业转移的“桥头

13、堡”,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难得。从省市来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海西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将会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横峰位列其中,对我们的发展非常有利。综合分析,总体趋势与内在优势相互作用,政策效应与内在潜力相互激发,外部机遇与内在动力相互促进,我县今后五年面临的机遇显然大于挑战。然而,机遇极为宝贵,机遇稍纵即逝。我们一定要牢牢抓住并用足用好,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胜利。实现横峰新跨越,需要我们在坚定发展信心中,乘势而上,再创辉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下乘势而上,一要实干,二要信心。我们的信心主要源自三个方面:一是源自于近年发展实践。经过多年努力,横峰的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工业经

14、济不断壮大,特色农业稳步推进,旅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取得突破。二是源自于区域竞争优势。横峰位属上饶“1+5”城市群1核心区,已融入上饶“半小时经济圈”,加之沪昆铁路、峰福铁路、沪昆高速、国道省道穿境而过,高铁项目正在境内实施,交通、区域竞争优势日益凸显。三是源自于内部环境优化。在近几年的发展实践中,全县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加快发展的愿望更加强烈、信心更加坚定、氛围更加浓厚,为我们加快发展创建了良好环境。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开拓创新,尽责尽力,再创横峰又一个经济社会的“黄金发展期”。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15、”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弘扬红色精神,加快转型发展,大力实施“科教兴县、工业强县、农业稳县、城乡靓县、交通富县、物流活县、旅游旺县”七大战略,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把横峰建设成为中部地区最具活力的生态工业新城。今后五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致力于“经济发展更加高效、社会事业更加进步、城市特色更加鲜明、居民生活更加富裕、生态环境更加优美、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党的建设更加巩固”,向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奋力迈进。具体来说,就是实现“7291”目标:“72”就是7个增两倍。即:到2015年,实现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固定资产

16、投资、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外贸出口总额、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2倍。即生产总值达135亿元,年均增长17%;财政总收入达20亿元,年均增长25%;固定资产投资达130亿元,年均增长30%;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400亿元,年均增长2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80亿元,年均增长23%;外贸出口总额1亿美元,年均增长29%;旅游综合收入超4亿元,力争达6亿元。“91”就是9个1。即:到2015年,实施投资过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投资过千万元的功能性项目各100个; 城区面积、城区人口分别翻1番; 工业园区建成面积达10平方公里; 新建现代物流园区1平方公里以上; 规划建设1个集“幼儿教育、义务教育、优质高中、职业教育”于一体的现代教育园区2; 社保基金3征缴突破1亿元; 公路通车硬化里程4突破1000公里; 每年新增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