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教学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8573105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3.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教学案(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 案课程名称配送中心选址与管理学年学期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教师娇所属部门管理学院 / 课程教学基本信息课程名称配送中心选址与管理授课单位管理学院授课总学时48学时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授课对象物流1501.物流1502授课时间周一1.2节使用教材配送中心选址与管理主要参考书目配送中心全程规划 王燕 机械工业 2004立祺 机械工业 2001 丁立言 清华大学 2002考核方式考试备注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一周 周一 第1.2节课次1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其他课时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一章 配送中心概述(第一节 配送)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

2、、了解三个层次):掌握:共同配送的利弊、配送合理化可采取的做法熟悉:配送的分类、实施共同配送的条件了解:配送、共同配送的概念教学容(注明:重点、难点与疑点):重点:共同配送的利弊、配送合理化可采取的做法、配送的分类难点与疑点:配送合理化可采取的做法教学基本容:一、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配送的定义:在经济合理区域围,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二、配送的种类:(一)按配送主体(组织者)划分配送形式:1、配送中心配送2、仓库配送3、生产企业配送4、商店配送(二)按配送商品的种类和数量划分配送形式:1、单(少)品种大批量配送2、多品种小批量配

3、送3、成套配送(三)按配送时间、数量划分配送形式:1、定时配送2、定量配送3、定时定量配送4、定时、定线路配送5、即时配送(四)按加工程度不同的分类1、加工配送2、集疏配送(五)按经营形式不同的分类1、销售配送2、供应配送3、销售-供应一体化的配送4、代存代供配送三、共同配送是为了提高配送效率,由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四、共同配送的优点: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员、物资、金钱、时间等物流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成本),取得最大效益(提高服务),还可以去除多余的交错运输,并取得缓解交通、保护环境(噪音、废气)等社会效益。五、共同配送易出现的管理问题:(1)参与人员多而复杂,企业有可能泄漏。(2)

4、货物种类繁多,产权主体多,服务要求不一致,难以进行商品管理。当货物破损或出现污染等现象时,责任不清,易出现纠纷,最终导致服务水平下降。(3)运作主体多元化,经营协调管理方面存在困难,可能管理效率低下。(4)由于是合作伙伴,管理难控制,易造成物流设施费用与管理成本增加,并且成本收益的分配易出现问题。六、实施共同配送的条件七、配送合理化可采取的做法:1.推行一定综合程度的专业化配送2.推行加工配送3.推行共同配送4.实行送取结合5.推行准时配送系统6.推行即时配送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提问法讨论、作业和思考题:1、配送的主要分类有哪些?2、什么是共同配送?

5、共同配送的利弊?3、举例说明实施共同配送的条件参考资料:备注: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二周 周一 第1.2节课次2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其他课时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一章 配送中心概述(第二节 配送中心的概念、第三节 配送中心的类型与功能)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熟悉:配送中心的流程、配送中心配送模式的类型了解:配送中心的定义、配送中心的功能、配送中心的分类教学容(注明:重点、难点与疑点):重点:配送中心的流程、配送中心的分类、配送中心的功能难点与疑点:配送中心的流程教学基本容:一、配送中心的定义:“配送中心是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场所

6、或组织。”应基本符合以下要求:主要为特定的用户服务;配送功能健全;完善的信息网络;辐射围小;多品种、小批量;以配送为主,储存为辅。二、配送中心的功能:1、仓储保管功能2、备货与配装功能3、分拣配送功能4、流通加工功能5、信息提供功能三、配送中心的分类:(1)按配送中心的设立者分类:1)制造商型2)批发商型3)零售商型4)专业物流配送中心(2)按配送中心的服务围分类:1)城市配送中心2)区域配送中心(3)按配送中心的功能分类:1)储存型2)流通型3)加工型(4)按配送货物的属性:食品、医药、化妆品、电子(3C)、书籍等等。(5)按配送中心的自动化程度:人力、计算机管理、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配送中

7、心。 四、配送中心的流程:1、进货2、搬运3、储存4、盘点5、订单处理6、拣货7、补货8、出货9、配送作业五、配送中心配送模式的类型:1配送中心的配销模式:又称为商流、物流一体化的配送模式,基本含义是配送的组织者既从事商品的进货、储存、分拣、送货等物流活动,又负责商品的采购与销售等商流活动。2配送中心的物流模式:配送的组织者不直接参与商品交易活动,即不参与商流过程,它只是专门为客户提供货物的入库、保管、加工、分拣、运送等物流服务,其业务实质上属于“物流代理”。从组织形式上看,其商流与物流活动是分离的,分属于不同的行为主体。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提问法讨论

8、、作业和思考题:1 阐述配送中心的一般流程2 阐述配送中心配送模式的类型与其优缺点3 阐述配送中心的功能4 阐述配送中心的分类参考资料:备注: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三周 周三一 第1.2节课次3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其他课时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二章 配送中心的发展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了解: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配送中心建设、国际配送中心的发展、连锁零售业的配送掌握:发达国家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教学容(注明:重点、难点与疑点):重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配送中心建设教学基本容:美国的配送中心。20世纪60年代起,商品配送合理化在

9、发达国家得到重视。1、老式仓库改造为配送中心 2、引进电脑管理网络 3、连锁店共同组建配送中心美国的配送中心的主要类型:批发型、零售型、仓储型美国配送中心发展的外部条件。(1)美国经济高度发展,市场消费相当可观,使物流需求急剧上升;(2)美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大力兴建洲际高速公路,已建成数十万公里的高速公路,把全美各地连接起来,与铁路、港口、空运一起,形成四通八达的文通网络;(3)超市、平价俱乐部等连锁经营的出现,带动了物流的变革;(4)经济的发展带来社会专业分工的细化、思想观念的转变,使制造商要求摆脱物流、销售等,集中精力开发研制新产品。重点讲授零售型-美国沃尔玛配送中心在美国的成功和

10、在中国遇到的问题。商业零售物流特别是连锁商业的物流特点有:(1)变价快(2)订单频繁(3)拆零(4)退货(5)更换(6)保质期连锁配送的主要方式:1.大型零售企业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2.供应商自营物流3.供应商自营物流国际配送中心的发展第一类,在我购零部件,在配送中心分类、打包,运到海外进行装配。 第二类,将在我购的成品,在配送中心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包装等,再发送到海外市场。如飞利浦公司利用华南地区的出口加工企业第三类,在我购成品,在配送中心进行仓储、加印条形码、拼箱等,然后按销售进度发往境外销售点。 第四类,海外统一采购,在配送中心分类,发送到在中国的数家加工企业。 第五类,在我购成品,

11、在配送中心处理后,返销国市场。第六类,建立多国货物的国际拼箱业务。这是真正将中国建成国际配送中心的较高级阶段。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提问法、案例分析法讨论、作业和思考题: 1、谈谈发达国家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参考资料:备注: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四周 周一 第1.2节课次4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其他课时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三章 配送中心的布局和选址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了解:配送中心选址的含义和原则掌握:配送中心选址的须知、配送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教学容(注明:重点、难点与疑点)

12、:重点:配送中心选址的须知、配送中心选址的原则难点:配送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教学基本容:配送中心选址,是指在一个具有若干供应点与若干需求点的经济区域,选一个地址设置配送中心的规划过程。配送中心选址决策就是确定所要分配的设施的数量、位置以与分配方案。较佳的配送中心选址方案要使商品通过配送中心的汇集、中转、分发,直至输送到需求点的全过程的效益最好。配送中心选址决策就是确定所要分配的设施的数量、位置以与分配方案。1、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首先要考虑适宜的地理区域。对各地理区域进行慎重评估,选择一个适当围为考虑的区域 。2、物流配送中心的地理区域确定后,还需确定具体的建置地点 。一般应以进货与出货产品类型特

13、征与交通运输的复杂程度,来选择接近上游点或下游点的选址策略。配送中心选址的原则:1、适应性原则 2、协调性原则 3、经济性原则 4、战略性原则配送中心的选址因素:1、经济环境因素 2、自然环境因素 3、政策环境因素 4、基础设施和劳动力成本因素 5、竞争对手因素 6、企业部因素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案例分析法讨论、作业和思考题:1、配送中心选址的原则是什么?2、配送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参考资料:备注: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五周 周 一 第1.2节课次5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其他课时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四章 配送中心的规划程序与目标第五章 配送中心的规划资料分析 第一节物流活动分析与数据挖掘、第二节配送中心规划资料的收集、第三节 规划资料的分析方法。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配送中心系统的目标规划、物品特性分析、储运单位分析( PCB分析)、EIQ分析熟悉:配送中心规划程序、配送中心的规划要素、物流与信息流分析了解:配送中心的规划原则、规划资料的分析方法、规划条件的确定、EIQ分析的用途教学容(注明:重点、难点与疑点):难点与疑点:配送中心系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