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的儿童观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8569742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蒙台梭利的儿童观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蒙台梭利的儿童观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蒙台梭利的儿童观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蒙台梭利的儿童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蒙台梭利的儿童观(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蒙台梭利的儿童观摘要:蒙台梭利的教育法的基础是她的儿童观,她认为儿童是独立的个体,对待儿童,应当坚持挖掘他们潜力的方法,,不应盲目采取填鸭式的教育方法,而且应该遵循其发展的阶段性,把握其发展的敏感期,才能更好的进行儿童教育,培养出身心健康发展的优秀儿童。关键词:儿童观 潜力 阶段性 敏感期玛丽亚蒙台梭利是二十世纪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她所创立的、独特的幼儿教育法,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先进国家的教育水平和社会发展。蒙特梭利教育法的特点在于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她为此从事了半个多世纪的教育实验与研究;她的教学方法从智力训练、感觉训练到运动训练,从尊重自由到建立意志

2、,从平民教育到贵族教育,为西方工业化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几代优秀的人才基础。西方教育史称她是二十世纪赢得欧洲和世界承认的最伟大的科学与进步的教育家。在她的教育法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她的儿童观,这是构成其教育法的基础,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在此,我便将我的这些浅显的观点整理汇编于此。首先,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是独立的个体,对其的教育不应是填鸭式的,而应是发掘其自身潜力的教育。蒙台梭利首先指出,当时成人们对待儿童的态度是错误的。她认为,在大人们的干预下,几乎所有三岁儿童的发展都是“不正常”的,都从自己的正常发展中脱轨了,也就是说“儿童的自我发展未能实现其原来的计划”。而防止这一计划的实现的,正是在大人们

3、的“爱情和援助的外衣下所隐藏着的一种微妙的东西”在起作用。这就是有意无意地轻视幼儿的能力,认为“幼儿是地知的,没有礼貌的,要由自己去向幼儿灌输好的内容。”这样就硬把成人的计划、思想强加给儿童,用自己的价值标准,将自己的价值理念灌输到儿童的身上不仅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没有益处,反而会对其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蒙台梭利曾经这样说过“婴儿是成人之父”,“儿童是成人之父”。儿童是未知力量的拥有者,儿童中隐藏着未来的命运,隐藏着人性的秘密。只有 儿童才能揭开人类发展之秘。蒙台梭利指出:孩子打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开始受到成人的压制。这是一个 在全世界都存在的社会问题。可怕的是人们竟对其毫无察觉!幼儿时期,父母总是

4、倾尽所有去给孩子“完美”的环境,却不曾想到这样反而压抑了他们天性的自由舒展,蒙台梭利认为,没有什么比自然给予儿童的更多更好,自然给予儿童的潜力是一座无比珍贵的宝藏,而宝藏的发掘却绝对不是成人可以代为完成的,儿童的潜力无穷,而潜力的发掘则需要儿童自己来完成,蒙台梭利经常在演讲中这样说:“help me to do it by myself”,意思就是代幼儿呼吁父母只可以起到协同作用而绝非主导作用,填鸭式的教育岁我国教育之危害仍在进行的当下,这一点需要引起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注意。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并且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儿童的心理发展也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

5、理水平之间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仅是量上的差异,更重要的是质上的差异。每个年龄阶段的儿童都具有其特定的心理年龄特征,即儿童在一定年龄阶段所表现出的那些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点。儿童身心成长发展的特征为:身心的发展与年龄成正比,是阶段性发展而不是直线型的,与蝴蝶卵幼虫蛹成虫的变化相似。当然,儿童的发育不如蝴蝶的变化那样明显可见,但也有像蝴蝶一样有改变面貌的时期,它不仅表现于外观,在人的内心世界也是如此, 蒙特梭利博士对儿童发展4个阶段的划分:婴儿期 Infancy 0-6岁(其中 又分0-3,3-6),儿童期 Childhood 6-12岁,青少年期 Adolescence 12-18(

6、又可分为12-15,15-18),成熟期 Maturity,每个阶段都有其鲜明的特点,后面一个阶段的发展是以前一阶段的发展为基础的。蒙特梭利除了认为0-6岁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之外,她也认为 12-18这个阶段有着类似于0-6的特点,在她书中的图示中,0-6 和12-18都被标为红色,代表了这两个阶段中孩子在生理,心理上经历的巨大的,活跃的,不稳定的变动和发展,这种巨变甚至可以和化茧成蝶的蜕变整理为word格式模拟; 而6-12 和 18-24则被标为蓝色,代表相对稳定的变化。而我们所要重点关注的变化,就是红色的这段区域,关注幼儿心理的发展也是对其健康成长重要的。蒙台梭利认为,把握儿童成长的

7、敏感期,顺应敏感期的学习特征,才能得到最大的学习效果。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对于特殊的环境刺激有一定的敏感时期,这种敏感时期与生长现象密切相关,并和一定的年龄相适应,儿童发展就是建立在敏感期所打下的基础之上。蒙台梭利强调说:“正是这种敏感性,使儿童以一种特有的强烈程度接触外部世界。在这时期,他们容易地学会每样事情,对一切都充满了活力和激情” 。蒙台梭利指出助长儿童发育的动力有二:一是敏感力,二是吸收性心智。其中的敏感力是指一个人或其他有知觉的生命个体在生命的发展过程中,会对外在环境的某些刺激产生特别敏锐的感受力,以至影响其心智的动作或生理反应,而出现特殊的好恶或感受,这种力量的强弱,我们称之为敏感力

8、。 当敏感力产生时,孩子在内心会有一股无法抑制的动力,驱使孩子对他所感兴趣的特定事物,产生尝试或学习的狂热,直到满足需求或敏感力减弱,这股力量才会消逝。蒙台梭利称这段时期为敏感期,有些教育家则称为学习的关键期或教育的关键期。敏感期一词是荷兰生物学家德.弗里在研究动物成长时首先使用的名词,后来蒙台梭利在长期与儿童的相处中,发现儿童地成长也会产生同样的现象,因而提出了敏感期的原理,并将它运用在幼儿教育上,对提升幼儿智力有卓越的贡献。 显然,蒙台梭利作为一名优异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虽然她的教学方法理念等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僵化机械的历史局限性,但是她尊重幼儿自身发展的特点,反对用成人的思想不适当地妨碍幼儿的心理发展,注意到儿童活动的智力价值和内部动机在学习上的意义,这些都有合理之外。至于蒙台梭利关于敏感期和儿童心理发展阶段论的思想更已被心理学家广泛承认。蒙台梭利的教育工作之所以取得一定的成功,是与她对儿童心理有一定的正确理解分不开的,她的教学理念,至今仍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思考之处。 友情提示:本资料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帮助请下载,谢谢您的浏览! 整理为word格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