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声现象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8560135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声现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一章声现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一章声现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一章声现象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一章声现象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声现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声现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温馨提示: 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第一章 声现象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2009杭州中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C.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解析:选B。物体振动会发出声音,但是振动频率过高的和振动频率过低的声音我们听不到,所以物体振动,我们不一定能听到声音。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因此宇航员不能直接用口语交谈。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些。所以正确选项是B。2(2009赤峰

2、中考)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 )关闭的立体声收音机 C吹着的哨子 D敲击水瓶琴 A真空罩中响铃的闹钟 B 解析:选C。敲击水瓶琴会发出音调高低不同的声音。真空罩中响铃的闹钟也振动发声,只是真空不能传声,我们听不到。关闭立体声收音机,则收音机不能再发声。吹着哨子,空气柱振动发声。3(2008莆田中考)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C延长音叉的振动时间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解析:选B。音叉振动时因为振幅太小,所以我们很难看清

3、。将正在发声的音叉 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这是一种转换法的具体利用。4(2007天津中考)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B. 声音的传播可以没有介质C. 声音的传播速度一般随介质的不同而不同D.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无关而只与温度有关解析:选A、C。声音的传播必须借助介质,声音以“波”的形式进行传播。声音的传播速度一般随介质的不同而不同,一般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快,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慢。声音的传播速度不但与介质有关而且与温度也有关。5.(2010济宁中考)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表明 解析:扬声器发

4、声时小纸片在纸盆上跳动,说明发声的纸盆在振动 ,即发声体在振动.答案:发声体在振动(或发声的纸盆在振动)6(2009湛江中考)“南三听涛”是湛江八景之一,濒临浩瀚的南海,天水相连,涛声喧哗,巨浪排峰声音是由物体的_产生的,涛声是通过_传到人耳的解析:涛声喧哗,巨浪排峰,发出的声音是水的振动产生的。我们听到涛声,是通过空气这种介质传入人耳的。答案:振动 空气7.(2009江西中考)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声现象。例如:笑树能发出笑声是因为果实的外壳上面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的籽撞击壳壁,使其 发声;广场音乐喷泉的优美旋律是通过 传入我们耳中的。解析:笑树能发出笑声是因为果实的外壳上面有

5、许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的籽撞击壳壁,使其振动发声。广场音乐喷泉的优美旋律是通过空气传入我们耳中的。答案:振动 空气8(2009烟台中考)有些耳聋病人配有骨导式助听器就能听到声音的原理是 _。解析:固体不但能传递声音,而且传递声音的本领最强,有些耳聋病人配有骨导式助听器就是利用了固体传声的原理。答案:固体能够传播声音,且传音效果比空气好(只说出固体能够传播声音也可)9.(2009齐齐哈尔中考)在桌面上撒些碎纸屑并用力敲击桌面,我们看到纸屑在桌面上“跳舞”,同时能听到敲桌子发出的声音。这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 纸屑“跳舞”说明声音能传递 。 解析:我们看到纸屑在桌面上“跳舞”,这既能说明发声体在振

6、动,又能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答案:振动 能量 10(2008南京中考)如图所示,将一把金属叉子拴在一根约lm长的线的中间把线的两端分别缠绕在双手的食指上,缠绕多圈,插入耳朵然后让叉子撞到坚硬的物体上,等它垂下把线拉直时,你就可以听到敲钟似的响声。通过撞击,金属叉子 发声,声音主要通过 传递到人耳解析:然后让叉子撞到坚硬的物体上时会振动发出声音,声音主要通过“线”这个固体传递到人耳。答案:振动 固体知识点二:声音的三特性1.(2010龙岩中考)在2010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小虎队20年后重新聚首,演唱了他们的经典歌曲。在演唱时,观众能分辨出三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他们歌声的什么不同( )A.音调B.

7、响度C.音色D.声速答案:C2.(2009益阳中考)如图所示,小星同学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使鼓面发出声音, 声音不同之是( )A.频率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解析:选C。小星同学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鼓面的振幅不同,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3.(2009广东中考)在使用小提琴前,乐师常旋动琴弦轴以调节琴弦的松紧,俗称“定弦”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解析:选B。“定弦”改变了弦的松紧程度,也就改变了弦在振动时的频率,因此改变了声音的音调。4(2009仙桃中考)如图所示的编钟是我省出土的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下列关于编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发出的悦

8、耳声能在真空中传播B它发声的音色与其它乐器的音色是一样的C它发出的悦耳声是它的振动产生的D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相同的音调解析:选C。任何声音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每种乐器都有自己独特的音色,编钟的音色跟其他乐器的音色不同。编钟发出的声音是由它振动发出的。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5(2009株洲中考)小沈阳在2009年春晚小品“不差钱”中模仿歌手刀郎的声音,观众感觉很像。从物理学角度看,小沈阳主要是模仿了刀郎歌声的( )A音速 B音调 C响度 D音色解析:选D。每个歌手的音色不同,小沈阳模仿刀郎的歌,唱的很像,这主要是因为小沈阳模仿刀郎歌声的音色。6.(2009柳州中考)我们在

9、电话里也能分辨出是谁在说话,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某个特征来判断的,该特征是( )A音调 B音量 C音色 D响度解析:选C 。不同人的音色是不同的,我们在电话里也能分辨出是谁在说话,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的不同来判断的。7.(2009莆田中考)“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_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大。月宫里的嫦娥不会听到你说话的声音,因为_不能传声。“嫦娥一号”卫星在绕月轨道上向地面传回最后一段语音“经过一年的太空遨游,我的任务已经结束,”这段语音是通过_传回地球的。解析:“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大小,也就是响度。月宫里的嫦娥不会听到

10、你说话的声音,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嫦娥一号”卫星在绕月轨道上向地面传回最后一段语音是通过电磁波传回地球的,因为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答案:响度 真空 电磁波8(2008泰州中考)如图所示,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于_产生的;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_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解析: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是因为刻度尺振动发声。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刻度尺振动的频率发生改变,也就是声音的音调发生了变化。

11、答案:振动 音调9(2007桂林中考)星期天,小明要试试自己制作的二弦琴的发声效果,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琴声的 (填“响度”或“音调”)。正在这时,有位同学在楼下叫他去打球,他一听是小刚,马上答应了。他是根据声音的 判断是小刚在喊他。 答案:音调 音色知识点三:噪声的防治1.(2010武汉中考) 下图中,施工人员正在为紧邻居民区的轻轨轨道安装全封闭的隔音屏,尽量将列车产生的噪声降低到最低限度。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是()A防止噪声产生B阻断噪声的传播C防止噪声进入人耳D采用了上述三种方法答案:B2(2009海南中考)如果你家附近建筑工地在施工,影响你的学习和休息,为了减小噪

12、声的干扰,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关紧门窗 B.打开门窗,让空气加快流通 C.用棉花塞住耳朵 D.告知有关部门督促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解析:选B。关紧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用棉花塞住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告知有关部门督促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是在你学习和休息的时间制止生源发声。而打开门窗,让空气加快流通,只是加快了蒸发,对减弱噪声是无效的。3.(2009贵阳中考)如图所示,是我市城区到龙洞堡机场高速公路某路段两旁安装的隔音墙,其目的是减小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旁居民的危害。这种减小噪声危害的方法主要是在下列哪个途径中实现的( )A噪声的产生 B噪声的传播C噪声的接收

13、D以上三种均是解析:选B。高速公路某路段两旁安装的隔音墙,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吸收和反射部分噪声,起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作用。4(2009芜湖中考)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道路旁植树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C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20Hz2000Hz之间的声音D声源的振幅相同,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响度也相同解析:选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道路旁植树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20Hz20000Hz之间的声音,而不是2000Hz;声源的振幅相同,人与声源距离不同时,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响度也不同。5(2009潍坊中考)近年来,为了

14、控制噪声污染,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有些城市采取了城区禁止汽车鸣笛、道路两边种花植树、高架桥两侧安装隔声板等措施。下图所示的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的是( ) 答案:C6(2008攀枝花中考)噪声对人的危害非常大,怎样减弱噪声,保护环境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下列哪种方法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具B戴上防噪声耳塞 C道路两旁植树造林D公路两旁建隔音墙 解析:选A。戴上防噪声耳塞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道路两旁植树造林、公路两旁建隔音墙都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7(2007常德中考)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