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精选文档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8558860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略谈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精选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略谈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精选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略谈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精选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略谈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精选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略谈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精选文档(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略谈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 , 有的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的阅读、写作,而忽视了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 把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相隔离, 因而 , 造成了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差的状况。因此 , 在高中语文教学时 , 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 以促进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提高显得尤其重要。这种以“说”为基础 , 带动学生其它语言能力发展的做法并不是标新立异 , 而是返璞归真。 那么 ,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使学生敢说、会说呢 ?一、抓好朗读 , 强化口语基本功训练对于朗读 , 不少教师和学生都不屑一顾 , 认为朗读只不过是读书 , 只要认得字谁不会呢 ?基于这种心理 , 学生在朗读时往往像“和尚念

2、经 , 有口无心”。其实 , 朗读不是一种简单的语言复制 ,而是一种把文学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语言艺术创作活动。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的书面作品不仅体裁多样、内容各异 , 而且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语文教学中 , 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独特的语言风格、 成功的写作手法 , 还要把握其鲜明的思想性 , 从而使学生受到文学艺术的熏陶。 这样 , 朗读要因文而异 , 要根据文章特点确定朗读基调 , 然后在深入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恰当地运用语气 , 适当地运用音调 , 用抑扬顿挫、 高低升降等富于变化的语言形式 , 生动地再现人物 , 鲜明地表达内容 , 形象地烘托环境气氛 , 更好地传情达意 ; 同时

3、 , 还要妥善处理重音 , 掌握好朗读速度 , 合理安排停顿。 这样 , 经过一番语言上的艺术处理 , 通过朗读时的语言、语调、语速、语气等基本功能的强化训练 , 给课文注入生命力, 把口语和书面语言沟通起来 , 口、眼、脑并用 , 既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 又能使学生把朗读训练中体会到的作品的思想内容、语言风格、写作技巧等迁移到写作、思维活动中 , 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二、通过活动 , 给学生提供“说”的机会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可见 , “说”是语文能力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它是一个人知识、能力、智力的综合体现 , 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有才

4、能, 尤其是社会才能的重要依据。 早在古代 , “说”就在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如战国时期的苏秦 , 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成为著名的演说家 ; 而蔺相如又凭其出色口才舌战秦王 , 为赵国赢得了外交胜利 传统的语文教学多由教师讲授 , 学生只是机械地听记 , 很少有机会参与说的活动 , 只有在偶尔的提问中 , 口头表达能力才能得到反映。由于长期缺少说的训练 , 即使在回答问题时 , 他们也是吞吞吐吐、 词不达意。 针对这种情况 ,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 , 就要敢于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 , 大胆实践 , 通过提问、复述、讨论、演说、辩论等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 , 调动学生说的兴趣, 为学生打开言路

5、 , 并在训练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 使他们想说、敢说、会说。久而久之 , 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必然会有出色的表现。同时 , “言为心声” , 学生借助笔又把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 , 从而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而在讨论、辩论等口语训练中, 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得到拓展。三、训练要课内外结合 , 方法要切实可行毋庸置疑 , 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 不可能立竿见影 , 必须长期坚持下去。 但是 , 由于语文教学的任务繁重 , 仅利用教学时间 , 是难以进行大规模的口语训练的。 因此 , 在语文教学中 , 除了课堂上必要的提问、 讨论和内容复述外 , 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 , 采取形式多样的方法进行。如 : “三分钟即兴演讲”、“一分钟新闻报道”、 “三分钟口头作文”等耗时少而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训练 ( 在授课前或下课前两三分钟进行即可) 。这样 , 训练时间短而有实效 , 又能使学生直接体会到说话的乐趣。长期坚持 , 既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 又不至于影响语文教学工作的正常程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