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8558291 上传时间:2023-09-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蒙代尔-弗莱明模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开放条件下宏观稳定政策的理论)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分析财政货币政策效力的主要工具,被称为开 放经济下进行宏观分析的工作母机。它将封闭经济下的宏观分析工具 IS-LM 模型扩展到开 放经济下,并按照资本国际流动性的不同,对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 策的作用机制、政策效力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资金流动性0+OO0+OO扩张性货币政策000 Y Y Y扩张性财政政策0丫。 Y Y丫。0其中,0表示资金完全不流动或者政策完全无效;+表示资金不完全流动;8表示资金 完全流动;Y 0表示期初收入水平;Y表示在封闭条件

2、下的这些政策相应造成的收入变动 (Y Y。)。蒙代尔将外贸和资本流动引进封闭条件下的 ISLM 模型(最初是由1972 年的诺贝尔 经济学奖获得者希克斯建立的),分析得出稳定政策的效果是与国际资本的流动程度紧密相 联的。而且,他论证了汇率制度的重要性,即在浮动汇率下,货币政策效果明显,财政政策 软弱无力,而在固定汇率下,结果与此相反。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政策涵义十分明确:在固定汇率和资本完全流动条件下,由于利 率和汇率保持相对稳定,货币政策的传递机制,即通过利率变动影响投资,进而影响产出水 平的机制,其功能自然会遭到比较严重的削弱,从而货币政策无效;同样道理,利率稳定即 可以基本消除财政政策引

3、起的挤出效应,从而实现财政政策的最佳效果。因此,当一国面临 的外部冲击,主要是国际金融和货币因素的冲击时,则固定汇率制应该是较为理想的汇率制 度。毕竟在固定汇率制下,国际资本套利活动可以自发化解货币因素的外部冲击,并且使财 政政策纠正经济失衡的效果达到最优。该模型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如下 3 个方面:(1)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只分析固定汇率制下 的开放经济平衡,缺乏对浮动汇率下的开放经济平衡的研究。(2)蒙代尔-德明模型假定价 格水平不变,可见该模型从方法论上讲,属于短期分析范畴。短期分析的主要弱点在于仅仅 考虑国际收支调节和内部平衡实现的政策效应,忽略了自动调节机制(如价格水平变动)对 国际收支和

4、内部平均的影响。(3)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资本完全流动假定与现实世界差距较 大,该模型忽略了交易成本、预期等因素对汇率决定和国际收支的重要影响,因而削弱了模 型的理论解释能力。后来许多学者从以上三个方面发展了蒙代尔-弗莱明模型。7实现国内外均衡的政策 当国内外处于非均衡状态时,需要依靠政府宏观政策的干预,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汇率调整政策等。但政府宏观政策的调节,应针对本国所处的具体状态,实行不同的政策组 合。如:(1)经济处于国内均衡与对外不均衡时,只需采取有助于恢复对外均衡的措施,如 调整汇率。(2)经济处于国内不均衡与对外均衡时,只需采取有助于使投资与储蓄趋于一致 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

5、(3)经济处于国内、外非均衡时,又要区别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 措施。如果是失业与国际收支赤字并存,可以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同时使货币贬值。如果是失业与国际收支盈余并存,可以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如果是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赤字并存,可以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如果是 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盈余并存,可以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同时使货 币升值。1用资本流动下蒙代尔-弗莱明(Mundell-Fleming)模型讨论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用。(北大 2000研)答:(1)蒙代尔-弗莱明模型(Mundell-Fleming Mode

6、l)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分析财政 货币政策效力的主要工具,被称为开放经济下进行宏观分析的工作母机。蒙代尔-弗莱明进 一步扩展了米德对外开放经济条件下不同政策效应的分析,说明了资本是否自由流动以及不 同的汇率制度对一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因而被称为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它将封闭经济下的 宏观分析工具IS-LM模型扩展到开放经济下,并按照资本国际流动性的不同,对固定汇率 制与浮动汇率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政策效力进行了分析研究。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政策涵义十分明确:在固定汇率和资本完全流动条件下,由于利 率和汇率保持相对稳定,货币政策的传递机制,即通过利率变动影响投资,进而影响产出水 平的机制

7、,其功能自然会遭到比较严重的削弱,从而货币政策无效;同样道理,利率稳定即 可以基本消除财政政策引起的挤出效应,从而实现财政政策的最佳效果。因此,当一国面临 的外部冲击,主要是国际金融和货币因素的冲击时,则固定汇率制应该是较为理想的汇率制 度。毕竟在固定汇率制下,国际资本套利活动可以自发化解货币因素的外部冲击,并且使财 政政策纠正经济失衡的效果达到最优。(2)固定汇率条件下的宏观政策效应:资本自由流动条件下的M-F模型在M-F模型中,如图7-5所示,CM线的斜率为无穷大,即CM线为水平直线,如图7-5 所示。当国内利率超过国际利率,资本流入;反之,国内利率低于国际利率,资本流 出。因此,一国的国

8、内利率水平受国际市场利率水平的影响,政策当局的经济政策不但不能 改变利率水平,反而要受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CMY如图 7-5所示,中央银行通过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增长。货币供应量增加, LM 一LM,利率下降到A点,则资本外流,国际收支逆差,并增加本币贬值的压力。为维持 固定汇率,中央银行进行市场干预,LMx-LM。其结果货币供应量与收入不变,但国际储 备下降了。因此,在固定汇率与资本自由流动的情况下,货币存量是内生的,它主要取决于 商品市场需求的影响。假定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商品需求增加(特别是扩张的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此时,IS-IS(如图7-6所示),国内利率上升,资本大量流入,则

9、国际收支顺差,汇率面临升 值压力为维持汇率水平,中央银行市场干预使货币供应量上升,LM-LMiO最终结果是总需求、收入与货币供应量均上升,国际储备增加。MF 模型的结论: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资本流动的条件使得货币政策无力影响收入;资本完全管制下的情形 在固定汇率条件下,如果政策当局实行资本管制,资本在国际间不能流动,则国内利率 与国际利率水平存在差异,中央银行只需对经常项目下的外汇供求负责,LM线会随国际收 支的变化而移动。假定中央银行主动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增加,LM-LM,如图77所 示,总需求增加,利率下降,为实现均衡,中央银行抛出外汇,满足进口 lm-lm2利率 上升。这一过程

10、将持续进行,直至恢复原来水平。可见,货币政策对经济没有实质性影响。图 77 资本完全管制下的 MF 模型同样,以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使IS-IS。中央银行进行干预,则lm-lm2o 最终总需求、国民收入不变,只有r*。12因此,在固定汇率和资本管制下,扩张性货币政策对总需求短期有效,长期无效。而 在长期内,扩张性财政政策对总需求只影响结构,不影响水平。(3)浮动汇率制度下MF模型的宏观政策效应:资本自由流动条件下的货币政策(如图7 8)若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应量,LM-LM, r*-,资本外逃,本币贬值,进口增加, IS上移直至LM】与CM的交点C,即新的均衡点,国内利率等于国际利率,总需

11、求从Yq Y。可见,在资本可以自由流动的前提下,货币政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是通过汇率来实现的。资本自由流动下的财政政策(如图79)考虑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后果。财政支出增加,IS-IS, IS】与LM交点B,资本流入, 本币升值,净出口减少, IS 向左移直至恢复到原位均衡才实现,此时,总需求不变。财政 政策的扩张效应完全被净出口的减少所“挤出”。资本管制条件下的宏观政策效应分析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若资本处于管制状态,中央银行无须动用外汇储备,汇率不断调 整使经常项目总处于不平衡状态。对财政政策而言,政府的扩张增加产出,但汇率会贬值。 对货币政策而言,货币供应量增加,也会引起产出增加,汇率下降,这与在资本自由流动条 件下是一样的。需要注意的是,在资本管制情况下,需求变化的构成会与在资本自由流动条 件下有所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