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8555363 上传时间:2023-10-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一、选择题(2019杭州高二开学考试)下图为我国冬小麦种植区分布图,河南省是我国最重要的冬小麦产区。回答12题。1与浙江省相比,图示区域粮食作物选择种植冬小麦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B地形平坦,土壤肥力高C降水较少,昼夜温差大D白昼较长,光照更充足2河南省冬小麦商品率低于其他省区,主要原因是()A城市化水平低,市场需求量小B人口密度较大,人均耕地较少C种植技术落后,小麦单产较低D水陆交通不便,小麦外运困难解析:第1题,小麦生长的自然条件需要降水较少,浙江省降水丰富,以水稻种植为主,而冬小麦生产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地区,降水较少,能满足小麦生产需要,C

2、正确。相对于浙江,阴影区域冬季温度较低,但相对于东北地区,该区域冬季温度较高,所以选择种植冬小麦而不是春小麦,A错误;地形、土壤不是影响小麦种植的主要因素,B错误;冬小麦生长期主要在冬半年,白昼较短,D错误。故选C。第2题,河南省地处中原,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少,B正确;虽然粮食单产、总产量都较高,但商品率较低。小麦是粮食作物,河南省人多,市场需求量大,A错;河南种植小麦技术成熟,单产较高,C错;河南位于中原腹地,地形平坦,交通便利,D错。故选B。答案:1.C2.B(2019江苏海安高级中学高二开学考试)读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分布图,回答34题。3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是()A植被

3、丰富B河网密布C雨热同期 D市场广阔4近三十年来,东北稻米种植界线不断向北推移,主要原因有()气候变暖 南水北调劳动力向北迁移 科技进步A BC D解析:第3题,东北平原优势区、长江流域优势区、东南沿海优势区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共同的区位条件是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的生长,C正确;植被丰富、河网密布对水稻种植影响不大;水稻种植业商品率低,市场影响小,故A、B、D错误。第4题,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成为水稻种植的限制性因素,气候变暖可以改善该地的热量条件;也可以通过农业技术革新,培育良种,增强其耐寒性,以适应热量不足的状况,从而可以促使稻米种植界线不断向北推移,故正确,D正确。南水北调对东北

4、影响小。东北人口以迁出为主。故选D。答案:3.C4.D(2019长沙高一月考)我国某地农民根据多年的经验,在裸露在外的土地上覆盖上一层秸秆,对农业生产有利,但果园覆草后必须在35年后对果园全面深翻1次。据此回答56题。5覆盖秸秆、覆草可能对于土地的作用是()减少地面水分蒸发和地表径流,显著增加土壤含水量稳定地温,冬春防冻,夏季防晒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土壤养分缩小根系分布范围果园覆草可抑制杂草生长,减少果园除草用工减少了病虫害,提高了果品质量A BC D6关于果园覆草后必须在35年后对果园全面深翻一次的理由,叙述错误的是()A随着覆草层的加厚,易引起根系上浮,造成根系冻害B土壤中形成的有机质,根系

5、难以吸收C重新覆草结合深翻进行,有利于改善土壤物理性状D覆草分解产生大量的氮等营养元素,经深翻后与土壤充分混合,增加土壤有机质解析:第5题,地表覆盖秸秆或覆草,能减少地面水分蒸发,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显著增加土壤含水量,正确。地表覆盖秸秆或覆草,具有保温作用和反射作用,有利于稳定地温,冬春防冻,夏季防晒,正确。地表覆盖秸秆或覆草,秸秆或草腐烂后可以增加土壤养分,错误。地表覆盖秸秆或覆草,不会缩小根系分布范围,错误。地表覆盖秸秆或覆草,遮挡阳光,可抑制杂草生长,减少果园除草用工,正确。地表覆盖秸秆或覆草,使病虫害更易滋生,错误。综合上述判断,选项C符合题意。第6题,随着覆草层的加厚,营养元素

6、集中在表层,易引起果树根系上浮,容易造成根系冻害,A叙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土壤中形成的有机质,通过微生物分解后释放含氮营养元素,果树根系很容易吸收,这不是果园全面深翻的理由,B叙述错误,但符合题意。深翻过程中,会改变土壤颗粒之间的空隙度,有利于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从而增加土壤肥力,因此C叙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覆草腐烂分解在地表产生大量的氮等营养元素,经深翻后与深层土壤充分混合,增加土壤有机质,利于果树生长,D叙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所以选B。答案:5.C6.B(2019太原五中高一月考)原农业部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将我国生猪发展区域分为四类。读我国生猪发展区域类型表,回

7、答78题。类型省份重点发展区冀、鲁、豫、渝、桂、川、琼约束发展区京、津、沪、苏、浙、闽、皖、赣、湘、鄂、粤潜力增长区黑、吉、辽、蒙、云、贵适度发展区晋、陕、甘、新、藏、青、宁7.南方水网区成为生猪生产约束发展区,主要考虑的因素是()A生态环境 B交通运输C市场需求 D生产技术8东北地区为潜力增长区,其原因可能是()A技术先进 B劳动力丰富C交通便利 D饲料丰富解析:第7题,南方水网区河流众多,水网稠密,生猪养殖会产生大量的牲畜粪便和废水,造成严重的水污染,故南方水网区成为生猪生产约束发展区主要是因为环保要求高,A正确;南方地区交通运输便利,不是制约因素,B错误;南方生猪的市场需求大,不是制约因

8、素,C错误;南方生产技术无明显劣势,故D错误。故选A。第8题,生猪养殖需要大量的饲料供应,我国东北地区农业生产规模大,玉米、大豆以及副产品等产量高,能够为生猪养殖提供大量的优质饲料,故东北地区成为生猪养殖潜力增长区,D正确;相比其他生猪养殖区域,东北地区的养殖技术、劳动力数量、交通等条件无明显优势,故选D。答案:7.A8.D(2019河北博野中学高一期末)甘肃祁连山区利用夏季温凉气候大量种植“高原夏菜”,这些“高原夏菜”在每年510月大量运到杭州、上海等地。读下图回答911题。9图中地属于()A干旱地区 B半干旱地区C湿润地区 D半湿润地区10杭州、上海等地在510月依赖“高原夏菜”的自然原因

9、是()A水源条件差 B市场需求小C高温天气多 D种植土地少11降低“高原夏菜”成本的措施有()推广现代种植技术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增加广告投入增加劳动力投入A BC D解析:第9题,地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年降水量在800 mm以上,属于湿润地区,故C正确。第10题,杭州、上海等地河网密布,水源充足,故A错误;杭州、上海等地人口密集,市场需求量大,且市场不属于自然原因,故B错误;杭州、上海等地位于亚热带,510月高温天气多,不利于蔬菜生长,故C正确;杭州、上海等地地形以平原为主,人口密集,种植蔬菜的土地多,故D错误。第11题,推广现代种植技术能够提高产量,节约成本,故正确;依赖“高原夏菜”,运输成本高

10、,改善交通运输条件,有利于节约成本,故正确;增加广告投入会增加成本,故错误;增加劳动力投入会增加成本,故错误。故选A。答案:9.C10.C11.A二、非选择题12(2019河北博野中学高一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也是重要的小麦出口国之一。羊毛和小麦主要产于国土东南部和西南部的草原地区,这两片地区的农业生产都是采用同时种植小麦和牧羊的混合经营方式。新西兰天然牧场和农场占国土面积的50%以上,为世界优质奶源生产国和乳畜产品出口国,其奶粉在我国极为畅销。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主要分布区,下表示意下图中混合农业的农事安排。 (1)简述澳大利亚

11、混合农业的主要优点。(2)指出澳大利亚发展农牧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条件,并提出合理建议。(3)分析新西兰发展乳畜业的区位优势。解析:(1)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将养羊和种植小麦轮作,土地得到休养生息,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收割后的麦田放牧,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事活动;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2)澳大利亚发展农牧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河湖少,农牧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条件是水源不足。针对水源不足,当地可以兴修水利设施,实施东水西调工程,以满足农牧区的用水需求。(3)根据所学知识,新西兰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气候温和,多雨多雾,适合多汁牧草生长,为乳畜业提供充足的优质牧草;

12、新西兰的环境污染少,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奶源品质好,国际市场需求量大;新西兰人口少,土地相对广阔,租金低,适宜大规模的商品化生产;国家政策支持;新西兰是岛国,四面环海,多优良港口,海运便利;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保证了产品的长距离运输。答案:(1)有两种主要农产品,农业市场适应性强;农忙时间不冲突,可以合理安排农事活动;收割后的麦田放牧,使农业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2)水源不足(或气候干旱,或降水稀少)。兴修水利、东水西调。(3)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温和多雨,适合多汁牧草生长;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奶源品质好;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适宜商品化生产;国际市场需求量大;国家政策支持;岛国,海运便利;冷

13、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保证了产品的运输。13(2019重庆一中高一期末)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图1为某岛国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地多年平均气候资料统计图。该国面积26.87万平方千米,人口489万(2018年),森林覆盖率达30%,天然牧场和农场占国土面积的50%以上,有“世界净土”之称,为世界天然优质奶源生产国和乳畜产品出口国,但粮食不能自给。(1)A地降水丰富,主要受_影响(填风带名称),请在图中相应位置画出风向。(2)归纳该国乳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3)分析该国粮食不能自给的自然原因。解析:(1)读图2可知,A地只有2月平均降水稍稍低于150 mm,其他月份平均降水都在150 mm以上,

14、年降水总量多,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新西兰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富。A地位于该岛西部,终年受西风影响,地处盛行西风迎风坡,降水多,受海洋影响大。A地风向为西北风。(2)新西兰乳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可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自然条件可从气候、水源、环境条件等方面思考,该岛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降水较多,适宜多汁牧草生长,饲料充足;该岛远离大陆,受污染少,环境良好,奶源品质好;岛上河流众多,为牛羊提供充足的饮用水源。社会经济条件可从市场、交通、农业技术、国家政策等方面思考,新西兰地广人稀,商品率高,土地租金低;产品质量好,国际市场需求量大;政策支持;四面临

15、海,海陆交通便利;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便于产品的运输。(3)该国粮食不能自给的自然原因可从地形、气候、耕地面积等方面思考。“该国面积26.87万平方千米”,说明国土面积狭小;“森林覆盖率达30%,天然牧场和农场占国土面积的50%以上”,再结合图示,该国地形崎岖,山地多、平地少(耕地面积少);另外从气候类型图上看,该国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全年温和多雨,光热不足,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答案:(1)盛行西风画图略。(2)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合多汁牧草生长;环境良好,奶源品质好;河流众多,为牛羊提供饮用水源;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国际市场需求量大;政策支持;海陆交通便利;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便于产品的运输。(3)国土面积狭小;地形崎岖,山地多、平地少(耕地面积少);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全年温和多雨,光热不足,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