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理论与实践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8552836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理论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理论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理论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理论与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理论与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理论与实践(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阅读笔记四川省通江中学 闫仕勇1、教育理论理念与目标(1)高中地理课程的功能定位A地理课程的性质B高中地理课程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2)地理科学的发展对地理课程的影响(3)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地理课程的影响A社会发展对地理课程的影响 社会发展对地理课程有两个不容忽视的趋势:其一,由于高度重视环境演变问题,环境伦理道德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将成为人类社会的主流意识;其二,全球性问题逐步融入人们的日常生产与生活活动当中,社会结构的多样性与趋同性并存。B经济发展对地理课程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有三个新的趋势将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地理课程带来影响。a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带来的影响。b知识经济时代和新经济的影响c经

2、济发展应当遵循可持续发展思想C文化发展对地理课程的影响地理课程应当将美学教育放在综合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位置,立足于人类与环境的协调美,即人与自然的高层次的和谐统一,追求古人提倡的“天人合一”的高尚境界。2、 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解读(1)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A地理素养的涵义a地理素养的概念素养就是平时修养而成的知识、能力、品德、观念、方法等,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b地理素养的构成 包括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核心的特有知识体系,也蕴含有区域比较、区域综合与分析、观察、野外实践等独特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此外它还包含了地理学家在探索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B地理素

3、养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a.地理知识与地理技能学生应当具备的地理事实、地理名称概念、地理规律、地理因果关系和地理分布、人地关系等内容;教师要具备供学生地理基础知识,比如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休闲旅游、海洋、文化景观和可持续发展等。b地理能力地理能力强调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生存能力。c地理意识 地理意识包括空间意识、环境意识、全球意识以及人地协调观点、可持续发展观点、因地制宜的观点。d地理相关情感和价值观地理相关情感和价值观包括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对地理学与现实生活及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对人地关系的理解、对地理事物的审美观念、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等。(2)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A

4、面向生活的地理B面向精神文化修养的地理C面向科学研究的地理(3)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A营造新型课堂氛围,激活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a专题式讨论。b问题式讨论c思维操练式讨论d任务式讨论 e反思式讨论B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a所有的活动都围绕现实中与地理有关的问题。b对学生主动探究过程的强调。 c地理研究性学习需要合作。d对地理知识及其相关知识、地理技能、地理相关情感态度的综合运用。C开展丰富的地理实践活动(4)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A重视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B实现地理学习评价目标多元化C实现地理学习评价手段多样化D强调地理学习评价的三个“结合”a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b定性

5、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c反思性评价与鼓励性评价相结合3、高中地理新课程目标(1)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总体目标我国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2)地理新课程目标对原有教学目标的继承与发展A继承性B发展性 第一,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置,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教育观念。第二,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对学生“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以及“形成全球意识”的增加。(3)地理“三维目标

6、”的整合A知识与技能B过程与方法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 a知识与技能:b方法和过程:c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二、当代地理学的前沿领域与发展趋势1、地理学的前沿研究(1)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研究 (2)陆地表层过程和格局的综合研究 (3)自然资源保障和生态环境建设研究 (4)区域可持续发展及人地系统的机理和调控研究 (5)地球信息科学、技术和“数字地球”研究 2、地理学科的发展趋势(1)与相邻学科的交叉、渗透、融合更为广泛深入(2)加强地理学内部的综合研究(3)宏观研究上升到全球变化领域,微观机理过程研究深入发展(4)结合实践,拓宽应用研究领域(5)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历史性更新,理论

7、思维面临重大转变三、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师素质1、不断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2、地理教师的专业素养(1)知识素养A扎实的地理学科专业知识B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C宽厚的教育科学知识D实践知识(2)能力素质A教学设计能力B教学技术运用能力C教育科研能力(3)情感维度3、健康的身心素质四、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1、创新与创新能力的概念2、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1)准备阶段(2)孕育阶段和豁朗阶段(3)验证阶段3、地理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1)激发创新意识,鼓励学生敢于说“不”。(2)培养创新能力,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3)培养创新品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五、多元智能理论与地理教

8、学1、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认为, 支撑多元智能理论的是个体身上相对独立存在着的、与特定的认知领域和知识领域相联系的以下八种智能: 言语语言智能、音乐节奏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 动觉智能、自知自省智能、交往交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多元智能理论包含了整体化、个别化、自主化与多元化的教育意涵。2、八种智能(1)言语语言智力(2)音乐节奏智力(3)逻辑数理智力(4)视觉空间智力(5)身体动觉智力(6)自知自省智力(7)交流交往智力 (8)个体对待特殊自然现象的能力。3、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素质教育的启示(1)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转变人们的教育观(2)多元智能理论启示人们需要形成多元智能教学观

9、(3) 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人们转换教育评价方式,形成多元评价和发展性评价观(4)加德纳的学校设想启示人们在学校体制中应设专职人员负责对学生的“指导”,扩展学校教育职能,树立新的管理观4、多元智能与地理教学(1)利用多元智能进行地理教学(2)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六、地理新课程教学方法的优化1、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课堂教学策略(1)教学氛围愉悦化策略(2)教学导入问题化策略(3)教学内容演示化策略(4)教学过程活动化策略(5)教学效果的巩固策略2、选择和优化教学方法的途径(1)熟悉教材是优化教学方法的基础(2)关注学生是优化教学方法的立足点A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差异B学生学习地理能力的差异C

10、学生学习地理态度的差异(3)使用多样教法是优化教学方法的途径(4)优化教学方法的评价途径A教师自评B学生评教C同行教师互评七、现代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1、多媒体网络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1)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符合地理教学的实践方向。(2)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了解地理知识体系,符合地理的学科特点。(3)积极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符合教育现代化的素质化要求。(4)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2、多媒体网络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优势(1)多媒体网络技术丰富的画面、文字和声音等视听信息,不但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内容,而且形象和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理解和思考。(2)多媒体网

11、络技术的信息传递功能强大,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容量。(3)多媒体网络技术使学生获得了丰富而直观的教学信息,获得较佳的教学效果。(4)多媒体网络技术使媒体转换更方便迅速,可代替教师现场的讲解、板书和演示,练习、复习时候,可把平时讲课的课件复制修改成含重点内容而简练的课件,非常方便。3、多媒体网络技术给地理教学带来新的要求(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成为地理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2)、要求学生动脑动手,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A要求学生自觉学习。B要求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C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上网技能和初步的制作技能。4、现行地理教学中多媒体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容易混淆教学主体与多媒体的关系。(

12、2)课件注重美观,轻视实效性(3)注重容量不求难度5、关于3S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的思考(1)GIS技术及其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2)RS技术及其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3)GPS技术及其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九、地理教学评价的发展及转变1、过去的奖惩性评价及弊端(1)对教师教学的评价(2)对学生学习的评价3、新课程下地理教学评价的要求(1)对老师评价的要求(2)对学生评价的要求4、教学评价的转变要适应新的课程改革(1)教学目标的转变(2)新课程下教学理念的转变 A观念改变,注重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性功能,关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B评价内容改变,在关注学生地理能力生成的同时,更关注学生素质与

13、潜能发展。 C注重学生的终生教育,促进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D强调评价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并注重对实践的反思和改进。 E重视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和主体地位,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九、地理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1、新课程下地理教学的背景及定位2、教学评价的作用(1)地理教学评价是高中地理新课程总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 (2)地理教学评价是促进地理教师改进教学的重要手段 A通过地理教学评价可促进地理教师遵循正确的地理教育、教学规律,有效地开展地理教学活动。 B地理教学评价可以给地理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准确的评价,促进教师

14、不断自我完善和提高。 C地理教学评价可以促进教师进行科研活动和教学改革。3、地理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工具 (1)通过发挥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发展学生应用地理知识的意识和能力。(2)通过科学合理的地理教学评价,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3)通过科学合理的地理教学评价,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保护学生的自尊心。4、评价的原则(1)导向性原则 (2)科学性原则(3)整体性原则(4)可行性原则(5)公正性原则(6)多样性原则4、教学评价的分类(1)对教师的评价按评价对象可分为自评和他评A自评是地理教师对自己的地理教学工作过程的自我诊断。B他评是指社会各界参与的地理教学评价,主要有教师互评(也叫同行互评)、学生(家长)评教、专家评价三类。按评价指标评价主要可分为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6项。A教学思想B教学目标C教学内容D教学环节E教学方法F教学效果(2)对学生的评价按评价的基准可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人内差异评价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个人内差异评价按评价的功能可划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十、地理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