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船机技术协议(签字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8474923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 页数:78 大小:6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卸船机技术协议(签字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卸船机技术协议(签字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卸船机技术协议(签字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卸船机技术协议(签字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卸船机技术协议(签字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卸船机技术协议(签字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卸船机技术协议(签字版)(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撰写人:_日 期:_江苏国信靖江发电厂一期2660MW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工程卸船机技术协议买方:江苏国信靖江发电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卖方:杭州华新机电工程有限公司二00八年一月江苏国信靖江发电厂一期2660MW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工程卸船机技术协议签字页江苏国信靖江发电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杭州华新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江苏国信靖江发电厂一期工程第二批辅机设备(卸船机)技术协议 第三卷 附件目 录附件1 技术规范3附件2 供货范围32附件3 技术资料和交付进度40附件5 监造、检验和性能验收试验42附件8 分包与外购50附件9 大件部件情

2、况53附件12 性能考核56江苏国信靖江发电厂一期工程第二批辅机设备(卸船机)技术协议 第三卷 附件附件1 技术规范书1. 总则1.1本技术协议书适用于江苏国信靖江发电厂一期煤码头工程2台1600t/h卸船机设备的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1.2本技术协议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卖方应提供一套满足本技术协议书所列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并必须满足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1.3如未对本技术协议书提出偏差,将认为卖方提供的设备符合本技术协议书和标准的要求。1.4卖方须执行本技术协议书所列标准。有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3、1.5卖方应遵循买方的总体原则,采用国际先进成熟的技术,如有国外厂商参与分包,卖方应在附件8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合作及分工。1.6本技术协议书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1.7本次卸船机采用整机滚装到货的运输方案。1.8本工程为交钥匙工程,即卖方应全面负责所投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和调试及卸船机取证等工作。并制定详细的安装调试方案及安装调试进度计划。1.9 本工程采用KKS编码系统,卖方应根据买方提供的原则对设备及其辅助系统的零部件进行KKS编码。2.0招标规范书、技术澄清文件及本技术协议书,作为合同的附件与合同具有同等效力。2. 招标项目名称及内容江苏国

4、信靖江发电厂一期煤码头工程2台1600t/h桥式抓斗卸船机。除本机外,每台卸船机还应包括以下配件和附属件(至少但不限于此):2.1四只与卸船机出力相配的抓斗(二台卸船机);2.2锚定装置及其预埋件;2.3车挡装置及其预埋件;2.4防风系缆装置及其预埋件;2.5地面接线箱(含该箱)至机上的动力电缆(含光缆)/控制电缆及导缆换向装置,该电缆的长度应能保证卸船机从接线箱处沿码头向上下游各运行160m;2.6地面接线箱(含该箱)至机上的供水缆及导缆换向装置,该水缆的长度应能保证卸船机从接线箱处向上下游各运行160m;2.7易损备件;2.8维修工具;2.9编程器2台(二台卸船机);2.10对讲机6对。3

5、. 使用地点江苏国信靖江发电厂一期煤码头。4. 使用概况码头上卸船机轨道长度约为270米。卸船机用于1600050000t级海轮的卸煤作业。卸船机能作抓斗升降和开闭、小车行走、前大梁俯仰及整机沿码头轨道行走动作。卸船机靠江侧门架上设置装有带给料机的煤斗,通过给料机可向码头上的高架皮带机进行均匀供煤作业。卸船机上设有与码头上的高架皮带机相连的皮带托架。卸船机的抓斗升降、开闭、小车牵引、大车行走机构应能单独或联合动作。为确保卸船机安全可靠地工作,应装设各种安全保护和指示装置。卸船机还需设置防煤落水挡板、除尘、超负荷限止器、航空信号灯、防雷电装置、测风仪、上机工作电梯、喷水压尘设施及机上水箱和水缆卷

6、筒、动力(控制)电缆卷筒、锚定装置、防爬器和夹轮器、检修行车等装置。本机应具有不需卸下抓斗也可吊运D6系列清舱机进出船舱的功能。卸船机动力由地面接线箱(随机提供)提供,供电电源为交流6KV、3相、50Hz,经接线箱、卸船机的电缆卷筒送至主开关柜,分别输出给主变压器和辅助变压器,然后进入设在机房内的主驱动和辅助开关柜。5. 卸船机主要技术参数5.1生产率额定生产率额定抓取行程:在平均潮位(黄海高程1.5m)情况下,船舶中部舱口,相当于型深一半的平面内,从船舶中心线到卸船机煤斗上方的行程。额定工况:抓斗从抓取点开始取料,沿额定抓取行程至料斗中心上方打开抓斗卸料,然后返回抓取点作为一个工作循环的计算

7、时间。额定生产率:卸船机在额定工况应能达到每小时卸煤量为1600t。(计算值,半自动、手动均应满足)最大生产率抓取点:船在平均高潮位(黄海高程2.13m),满载情况下,船舱断面垂直中心线上物料最高点。最大工况:抓斗从抓取点开始取料,沿最短路径至料斗中心上方打开抓斗卸料,然后返回抓取点作为一个工作循环的计算时间。最大生产率:卸船机在最大工况应能达到每小时卸货量为1920t。(计算值,半自动、手动均应满足)5.2几何参数抓斗最大外伸距30m(自江侧轨道中心起计)。抓斗最大内伸距18m(自江侧轨道中心起计)。起升高度:轨面以上 应满足不卸抓斗吊运D6清舱机轨面以下 18m司机室行走距离:最大外伸距

8、23m(自江侧轨道中心起计)。最大内伸距 17m(自江侧轨道中心起计)。轨距 22m基距 18m门架净空高 8m5.3最大轮压、最大腿压、最小轮距最大轮压 工作时 50t 非工作时 55t最大腿压 陆侧 440t 江侧 550t最小轮距900mm。5.4钢轨型号QU120(GB342682)。5.5供电电源及方法:电源6KV,三相50HZ,供电方式:电缆卷筒。5.6供水方式:水缆卷筒。5.7整机行走距离:沿码头面上下游方向各行走160m。6. 作业现场的设计条件和自然条件6.1物料:燃煤,容重0.80.95t/m3(生产能力和容积设计按0.8 t/m3,重量设计按0.95 t/m3),含水量1

9、6。粒度:0300mm(其中200300mm占20);静安息角3542,动安息角2530(容积设计取小值)。6.2船型设计代表船型为5万t级散货船,兼顾3.5万t级及其它吨级散货船。船型具体主尺度详见设计船型一览表。设计船型一览表 船 型 主要参数1.5万t2.0万t3.5万t5万t船 长 (m)153164190.0225型 宽 (m)23.02530.532.3型 深 (m)12.913.515.818满载吃水 (m)9.49.811.213最大载重量 (t)175002250045000650006.3水位(黄海高程)设计高水位:3.16m设计低水位:-0.40m 6.4设计风速工作状态

10、风速:20m/s非工作状态最大风速:55m/s6.5气温最高气温:43(机房内设备按45设计)最低气温:- 146.6湿度最大湿度:87年平均相对湿度:806.7地震基本烈度为度6.8气候条件有雾气、雷暴。6.9工况二台卸船机年卸煤量320万t,三班制作业,每班小时。充分考虑工作环境粉尘大,相对湿度大的特点。6.10卸船机使用寿命30年。6.11码头高架带式输送机码头高架平行于桥抓轨道的带式输送机,带宽1800mm,带速3.5m/s,上托辊槽角35,托辊直径159毫米,输送带理论面距码头面6.5m。6.12码头面布置见附图。7 标准和规范卸船机的设计、制造、安装和调试应符合下列标准(最新版本)

11、或由卖方提出、并经业主认可的具有相同水平的其它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 ISO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 IEC欧洲搬运工程协会标准 FEM德国工业标准 DIN美国标准 ANSI美国电子工业协会标准 EIA美国齿轮协会标准 AGMA美国焊接协会标准 AWS美国材料试验协会标准 ASTM国标准 BS瑞典工业标准 SIS中国国家标准 GB计量应采用国际单位制。提供的图纸和文件均应采用中文书写。8. 卸船机和机构的工作级别卸船机在正常气候条件下应满足昼夜可连续作业的要求,机构和结构设计应确保卸船机安全、可靠地连续运行,维护工作量小。8.1卸船机工作级别利用级别 U8载荷状态 Q4工作级别 A88.2机构工作

12、级别机构名称起升、开闭小车牵引大车运行俯仰机构司机室运行利用级别T8T8T5T5T6载荷状态L4L4L3L2工作级别M8M8M6M5M69. 卸船机的整体稳定性卸船机的整体稳定性应按FEM标准中有关规定进行设计和验算,保证卸船机在工作状态(风速20m/s)和非工作状态(大梁仰起,处于锚定状态,风速55m/s)下具有足够的整机稳定性能。10. 材料和工艺卸船机必须选用优质、符合认可规范的材料,所有材料都应有出厂质量保证书,试验报告,检验记录和合格证书。用于主要承载结构件的钢板、扁钢最小厚度不得小于8mm,型钢腹板及次要构件的最小厚度应不小于6mm,主要构件钢管的壁厚应不小于8mm,次要构件钢管的

13、壁厚应不小于4.5mm。所有零件毛坯的质量都应符合认可的标准和规范。采用的连接材料应符合认可的标准和规范所规定的要求,高强度螺栓、螺母均应经热处理,并应经拉力试验,试验报告应提交给买方保存。焊接工艺和焊缝的检查应严格遵照被确认的标准和规范,采用合理的焊接工艺,以防止和减少焊接产生的内应力和变形,对焊接变形较大的部位应进行矫正。焊缝的设计和构造应精心选择,防止发生疲劳性断裂。外部焊缝均应是连续焊接,其应力最大的断面附近不允许有对接焊缝,所有焊缝均不得有影响质量的缺陷。钢材的切割应由有资格的人员操作,以使切边具有正确的角度和形状、光洁表面,而无切迹。应优先采用全自动切割工艺。重要焊缝应由具有资格证书的焊工操作并向买方提供焊工“资格证书”,应优先采用自动焊接工艺和气体保护焊。选用焊条的抗拉强度及焊缝强度均应稍高于母材的抗拉强度。重要焊缝应进行无损探伤,以便于跟踪复查。无损探伤的标准应按照AWS标准的规定,并向用户提供检验报告。以下部位的检验范围是:所有钢结构主体的对接板和受拉应力处 100UT+15RT前拉杆生根对接焊缝 100%UT+20RT 小车、大梁 、门架、梯形架的一般焊缝 (对焊透焊缝) 30UT+5RT抓斗对接处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