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计划方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847311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计划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计划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计划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计划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计划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计划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计划方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20122015 三年总体开发方案养马庄乡中学养马庄乡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20122015 三年总体开发方案一、指导思想: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做好校本课程的 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为学校的可持续 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广阔 的舞台。学校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兴趣性、拓展性为 主,发展学生个性为主要目标,让课程适应学生的需要,有效促进学 生的健康全面的发展。 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 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 学特色以及丰富的资源优势, 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带动 学校师

2、资队伍建设与课程开发、 管理、评价以及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 的和谐发展。为更好地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全面推 进课程改革,特制定此方案。二、基本理念:1、学生是校本课程的主体。一方面学生是课程开发的依据;另一 方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课程实施中创造课程。2、“生活世界”是校本课程容的围。3、课程是学生通过反思性、创生性实践而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 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反思和创造的环境、对象。4、校本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理解、体念、反思、探究和创造为 本,旨在改变学生的单一学习方式。5、教师和学生不是校本课程的简单执行者, 而是校本课程的创生 者。三、组织与实施: 成立校本课程开发

3、领导工作小组。(1)组 长:周振宇校本课程开发的负责人,负责校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总体把握校 本课程的全面研究和实施。(2) 副组长:亮 文瑞分管副组长具体实施校长的决策及负责校本培训、督察校本课程 实施、协调各学科的工作、 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安排教师有效实 施课程计划、对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施进行指导、评估、调查、分析 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需求情况及对校本课程档案整理工作等工作。(3)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选择并制订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总体规划,做好指导、研究、 实施、评估等工作。 制订校本课程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考核。 组织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的理论学习,规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积

4、累课改资料,丰富教学容,及时提供教改信息。 经常深入校本课程实施的第一线,指导开课、听课、评课等工 作,与参与实施的教师一起研究课题、 了解情况, 帮助他们及时总结 做好校本课程实施的经验积累或成果的推广与应用。(4) 成 员: 各学科教研组长玉茹 健 志红 褚新兰 广明 贺强科目具体负责人:语文 :玉茹;数学:健;英语:志红;理化:广明; 政治:褚新兰;体育:贺强(5) 成员职责: . 结合本校实际和学情现状机构成员与编委成员共同商讨和制 定可开发的校本课程资源计划。 .所有校本课程开发成员要积极创设和发掘身边现有的课程资 源,献计献策, 本着真正能够开发出适合我校学生身心发展和健康成 长的

5、校本教材。 . 校本课程开发科目具体负责人,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就要 有意识的搜集相关素材,并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好收集和积累。 . 在校本课程实施中,学校要建立校长、教师、学生及家长共 同参与的校本课程管理机制, 具体负责校本课程的实施、 检查与评估。四、“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近年来,我校积极响应教育局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 定,开展了一系列的第二课堂活动。通过“研究性学习” “综合实践 活动”“艺体兴趣活动”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在语文“大量阅读,以 读促写”,数学“创新学习, 自主发展”常识“探究研讨法”和“发 展学生艺术特长” 等方面积累了一些活动组织的经验。 这些都曾一度 激活了

6、师生的思维, 丰富了师生的视野, 锻炼了师生社会综合实践能 力。也为我们研发“校本课程”提供了最直接的帮助。五、开发总目标:1、课程发展目标。通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逐步完善学校的课 程结构和容, 在四年构建起多元化的校本课程体系, 使校本课程成为 提升办学品位、提高育人质量的品牌。2、通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积极发挥学校的教师资源,不断增 强教师的课程意识, 逐步提高教师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能力, 促进教师 专业素质的提高。创办特色学校、构建特色课程、成就个性化教师、 培养个性化学生。 结合课改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拓展课程建设, 以 课程建设拓展学生乐学的空间,突显学科特色。3、学生发展目标:通

7、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使每位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 成为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健全的人格,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 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可持续发展人才。学生在知识、品质、能力、个 性等方面得到比较和谐、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使学生的发展有更广 阔的空间。4、教师发展目标: 通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使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 新,成为校本实践活动的研究者、指导者,切实促进教师专业技术文 化知识的成长。5、学校发展目标。 通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不断提高学校的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水 平,逐步提高办学质量和育人水平, 逐步成为具有丰富涵的特色学校。六、校本课程开发的途径:1、把活动课程提升为校本

8、课程容。校本课程是对原有活动课的 继承、规和发展,有些活动课,特别是一些兴趣小组活动,本身就体 现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 是校本课程的具体表现, 用课程开发 的理念和程序去审视,并进行筛选,重新开发与规,使其转变为校本课程2、把学校的课程资源转化为校本课程容。学校的课程资源包括 图书馆、实验室、电教设备、体育场所、校园环境、教师特长等,这 些都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资源, 具有经常性和简捷性的特点, 尤其 是教师资源是开发校本课程的根本所在,要充分利用教师的经验特 长,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使教师成为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3、把学校的传统与优势转化为校本课程容。学校的传统与优势 项目是学校

9、办学的特色, 也是长期办学取得的成果, 将学校的传统与 优势项目转化为校本课程, 既是校本课程的基点, 也是校本课程的特 点。七、教学原则:校本课程与其他必修课程一样, 都是由学生全员参加的学校教育 活动,在遵循一般教学原则的同时, 还必须考虑到其自身的特点和规 律。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原则: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 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可能让学生多练、多动,多给学生以尽可 能多的时间与想象、创造空间。2、自愿性原则。学生在“自选”科目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意 愿,报名后按各自选择编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3、灵活性原则。教学容、方法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

10、定,教师 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地作出容形式上 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4、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容的宽泛性、即时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主体性、差异性。八、教学容: 我校实施校本课程,要遵从我校以“为学生成功人生奠基”为办 学理念,构建学校丰富的课程体系, 旨在充分整合和利用校外教育资 源,为师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和条件,构建学校教育人性化、个性 化的课程,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七年级开设蔬菜种植 、八年级开设果树栽培 、九年级开设 家禽畜养殖技术九、教学评价:1、学生评价(1)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 但要作考

11、勤评价记 录。(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 可分为“优秀”、 “良好”、“一般”、“较差”记录,作为“优秀学生”的评选条件。(3)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小组评比等形式展出,成绩优秀 者可将其成果载入学生成长档案。2、教师评价。(1)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 有进度、有教案、 有考勤的评价记录。(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 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 目标。(3)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4)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 师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十、课时安排:校本课程每周 1 课时。十一、 方法措施:1、充分调动教师参加

12、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积极参与其 中。2、充分利用校外的各种教育资源,坚持资源校本化。3、认真研究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指导纲要 ,确保校本课程开 发的方向性与探究性。4、构建以人为本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和谐团队, 结合校本研修的 管理模式,实施课程开发的研究和实践。十二、 校本课程开设计划:1、发掘学校特色项目资源,发挥特色在创建过程中的优势,形 成校本课程的新的亮点。2、各学科在确定的年级中实施,要与日常教学相结合,注重学 生日常生活中做人、安全、法制、交通、习惯的养成等方面的教育为 契机,进行合理开发与研究。3、将课程容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相结合, 使之成为学校开展生活 教育的重要载体。4、以学

13、生和谐发展为出发点,明确校本课程的目标定位,完善 课程体系,落实好实施的途径和方法。5、逐步将学校的优势资源生成为课程并纳入学校课程管理体 系,引导各学科向拓展型课程的方向去研究和开发。十三、课程的实施:1、相关校本实施教师每学期应撰写校本课程备课。2、课程的组织形式必须以学生为本, 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 愿,采用学生喜爱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来开展,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 习积极性和活动灵活性。3、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 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活 动环境,允许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方式呈现, 教师要重视学生的 主体性,注重过程体验,不能只重活动的结果。4、教师必须在每次校本课程活动后,及时

14、做好记录。5、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档案意识,对校本课程开发 中的所有资料搜集整理好,并进一步加以改进和推广。十四、校本课程的评价:1、成立校本课程评价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课题的检查评价。2、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申报制度。3、教师组成校本课程开发团队, 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 施。4、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应重视过程性评价,旨在提高教师的业 务水平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5、各任课教师每学期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 评价,了解学生对该学科学习的兴趣爱好、学习效果等。6、对于参加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学校将给予适当的支持和鼓 励,适当时加以必要的奖励。并纳入绩效考核之中。十五、校本课程

15、实施保障:1、学校对参加校本课程研究的教师在外出学习、 教学研究校本 教材编写等方面提供物质支持。2、设立校本课程实施的研究及奖励经费。3、学校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定时课程理论培训。4、保证实施教师的研究时间, 研究空间,利于更好地开展工作。5、鼓励教师撰写心得体会,总结成功经验和吸取失败教训。6、在教师考评上尽量肯定教师校本课程实施的成果。7、学校对实施教师应做好各类设施的提供,如校园网、校本使 用工具及相关的需求品等,为校本课程的顺利开设准备物质条件。8、对教师开发的校本课程,学校应组织评选,对优秀的校本课 程活动或案例予以奖励。 教师开发出的校本课程的成果记录在教师业 务档案。9、根据师资培训工作的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造条件, 让教师认真参与培训,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考核、有成效,并建 立科学合理的奖励制度。十六、配套措施:1、教务处、教研组(备课组)要积极帮助教师制订好教学计划,负责协调安排和组织指导教学计划的执行2、学校选拔有关人员担任部分校本课程的教学, 将教师送出去,看一看,听一听其它学校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3、将校本课程的实施,计入教师工作量,纳入教师考核容。4、学校保证课程开展必需的经费、器材等物质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