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竞赛知识深入练习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8472924 上传时间:2023-08-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竞赛知识深入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竞赛知识深入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竞赛知识深入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竞赛知识深入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竞赛知识深入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竞赛知识深入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竞赛知识深入练习(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竞赛知识深入练习班级:_ 姓名:_1. 文言文阅读。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选自韩非子(注释)郑:春秋时代的郑国。欲:将要,想要。履(l):鞋子。先:首先,事先。度(du):测量,衡量。而:表顺承的连词,意为然后。置:安放,搁。坐:通假字,通“座”,座位。至:等到。之:到去,往。操:拿、带。乃:然后,才。持:拿、带。度(d):量好的尺码。及:等到。反:通假字,通“返”,返回。罢:本义结束,这里引申为散了。以:用。宁

2、(nng):副词。宁可,宁愿。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1)郑人有欲买履者_(2)置之其坐_(3)先自度其足 _ (4)吾忘持度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至之市,而忘操之。_(2)宁信度,无自信也。_3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_2. 阅读理解。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1请你用一个成语为本文拟个标题,填在文前的横线上。2翻译下面文言句子。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_3

3、选出与本则寓言的寓意相反的一个成语()A.画饼充饥B.画虎类犬C.画龙点睛4你能说出这个寓言的寓意吗?请写在下面。_3. 阅读小古文,完成下面小题。学者有四失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注释:心理各有不同;补救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或失则寡_学者有四失_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的是( )A.教者必知之B.虽与之俱学C.心之莫同也D.学而时习之3翻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_4. 古文我也懂。画蛇添足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

4、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日:“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予安能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选自战国策.齐策)注:祠:祭祀。舍人:达官贵族家里的门客。卮(zhT);古代一种盛酒的器皿。1解释文言句子中加点的字。遂_亡_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蛇固无足,予安能为之足?_3这则寓言揭示的道理:_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注释)念终始典于学:自始至终想着学习。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不知道_ 建国

5、君民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_其此之谓乎!_3概括选段论述的主要观点。_6. 古诗文阅读。韩娥善歌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故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善悦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选自谐文趣心历代寓言小品)(注释)东: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东行。匮:缺乏。雍门:齐国的一座城门。鬻(y)歌:卖唱。欐():中梁。左右以其人弗去:周围的人都以为她并没有离开。逆旅:客栈。遽(j):立刻,匆忙。曼声:拖长声调。抃

6、(bin):拍掌,两手相击。忘向之悲也:将以往悲苦都忘了。1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A.既:已经。B.去:离开。C.向:方向。2“韩娥善歌”的“善”意思是_,后来,这个词成了成语,用来比喻_。3解释“一里老幼,善悦抃舞,弗能自禁”这句话的意思。_4你还知道哪些和音乐有关的成语?请写下来吧。_7.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注释)祠(c):祭祀。周代贵族

7、一年四季都要祭祀祖宗,每个季度祭祀都有专门的称呼,春天祭祀叫“祠”。祠者:主管祭祀的官员。舍人:门客,手下办事的人。卮(zh):古代的一种盛酒器,类似壶。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舍人相谓曰:_终亡其酒:_2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人饮之不足:大家一起喝这壶酒不足够。B.吾能为之足:我能够为它画脚。C.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蛇固然没有脚,你为什么给它画脚呢?D.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要求大家在地上画蛇,先画好的人喝这壶酒。3根据上文内容,可以用一个成语来表示:_。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_8. 阅读下面的小古文,完成各小题。狼子野心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

8、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舐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选自清代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注释)俟:等待。 遁逸:原指逃跑,这里指“隐蔽”之意。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_)(2)狼子野心,信不诬哉(_)2指出下面的“其”各指代什么:(1)竟忘其为狼(_)(2) 将啮其喉(_)(3)乃杀而取其革(_)3文中体现小狼“阳为亲昵”的语句是_

9、,而体现其“阴怀不测”的语句是_。(直接摘录)4用自己的话解释下面的句子。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_5从狼子野心这则故事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分若干点简要阐述)_9. 根据原文,并完成练习孔子东游,见两小儿_,问_。一儿曰:“_,而_。”一儿以_,而_。一儿曰:“_,及日中_,此不为_?”一儿曰:“_,及其日中_,此不为_?”孔子不能_。两小儿笑曰:“_?”1根据原文填空。2两个小孩各是根据什么来判断太阳离人的远近的?_3从两小儿的辩论中可以看出什么?_4“孔子不能决”说明了什么?_5你感觉下列哪幅图中的太阳大一些?请动手量一量,看哪一幅大,并说说这是怎么回事?_10. 阅读理解。虎求

10、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 ,吾为子 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注:逆:违抗 不信:不诚实,不可靠。1解释字的意思。(1)“天帝使我长百兽”中的“长”:_(2)“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中的“以”:_(3)“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中的“然”:_(4)“兽见之皆走”中的“走”:_2翻译句子。(1)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_(2)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_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之”的不同含义。(1)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_(2)故遂与之行:_(3)其不善者而改之:_(4)送孟浩然之广陵:_(5)学而时习之:_(6)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4从这则寓言可概括出的成语是_。5你是如何评价文中的这只狐狸的?请谈谈你的看法。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