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13课辛亥革命知识点总结素材必修1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8471662 上传时间:2023-08-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13课辛亥革命知识点总结素材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历史第13课辛亥革命知识点总结素材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历史第13课辛亥革命知识点总结素材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历史第13课辛亥革命知识点总结素材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13课辛亥革命知识点总结素材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13课辛亥革命知识点总结素材必修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3课 辛亥革命一、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1.社会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人普遍感觉清政府腐败无能,应当推翻。2.经济基础:清政府进行一些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3.阶级基础: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不断壮大。4.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5.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成立。(1)兴中会的创立:时间: 1894年 ,创立人:孙中山, 地点:美国檀香山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入会誓词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合众政府。”(2)中国同盟会成立:6.武装准备:一系列武装起义。7.有利条件/导火线:“保路运动”。二、武昌起义(1911.10.10)1.导火线:

2、清政府调动湖北新军前往四川镇压保路运动。湖北革命党人乘湖北防务空虚策划起义,但消息泄露,湖广总督下令搜捕革命党人,形势异常严峻。2.经过:武昌起义迅速进军的主要因素:革命党人的高度自主性。三、辛亥革命的成果1. 中华民国的建立识记:时间;定都;国旗(五族共和,体现民族团结);纪年(民国纪元换算:加减1911);临时大总统;政权性质:资产阶级政权(1)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直接),维护共和制度(根本)(2)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四、辛亥革命的结局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1.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1)袁世凯玩弄反革命两手策略;(2)帝国主

3、义的支持;(3)立宪派、旧官僚等的破坏;(4)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软弱、缺乏实力。2.表现:五、辛亥革命的评价1革命的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革命的功绩(进步性):(1)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2)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3)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4)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5)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3革命的失败(局限性):(1)表现: 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2)原因:主观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导致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破坏和镇压(3)教训: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