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名句解读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847032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名句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论语》名句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论语》名句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论语》名句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论语》名句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语》名句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名句解读(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和庄镇中学七年级语文导学案年级七学科语文课题论语名句解读课型阅读主备人王晓慧审核人七语组时间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摘抄论语名句及解读,理解名句含义.2、体会句中蕴含的生活哲理及道德要求并身体力行。学习内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饥寒是自己不喜欢的,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耻辱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从自己的利与害想到对别人的利与害,多替别人着想,这是终生应该奉行的原则。2、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侍奉父母是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孔子教育人们,父母在世时,子女轻易不要出门远行,以便守在父母身边,尽孝

2、子之道。如果非要远出,首先要安顿好父母,也一定要告诉父母确切的行踪。因为“儿行千里母担忧”.子女只有对父母孝敬有加,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要让年事已高的父母无人照顾,还要牵挂远在他乡的子女。 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恰好相反。成人之美,积善成德,便成为君子;成人之恶,积怨日多,便是小人。君子受人尊敬,小人遭人唾骂。 4、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做事勤快敏捷,说话谨慎。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要多做实事,少说废话,不乱说话。 5、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面临着仁义,就是老师,也不必同他谦让。这句话与“我爱我的老师,我更爱真

3、理”(亚里士多德语)的意思有些类似。阐发仁义,捍卫真理,伸张正义等应该做的事,要积极主动地去做,绝不能推让。 6、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君子襟怀坦白,安贫乐业,与人为善,知足常乐,所以能坦荡荡。小人欲念太多,患得患失,忧心忡忡,怨天尤人,局促不安,所以常心怀戚戚。 7、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不将对甲的怒气转到乙的头上,也不重犯同一种过失。许多人对自己的过失并不引起注意,甚至习以为常,若能像颜回那样该多好啊! 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事先磨快工具。由此可知,一个人要胜任工作,必须首先学好本领。今日读

4、好书,来日才能大展鸿图。 9、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这句话说的是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严格要求自己,进步就快;宽容别人,就会远离怨恨. 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见到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对不如自己的人喜欢讥笑轻视,因而沾沾自喜;对比自己强的人喜欢贬低,甚至嫉妒畏惧退缩,害怕与他们交往:这都是不正确的态度. 11、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君子一生中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惕戒备:年轻的时候,正在长筋骨,气血

5、尚未定型,在男女问题上必须警戒;到了壮年时期,身强力不亏,精力旺盛,要警戒无原则的纠纷和争斗;到了老年,体力和精力都差了,要警戒贪得无厌。这句话对于青少年来说,提出了早恋会影响身心健康的问题.在今天看来,孔子的“戒色、戒斗、戒得”的说法,对我们仍有教育意义。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该怎么办了。孔子认为,一个人不讲信用就寸步难行。在今天看来,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也要守规则,讲诚信,才能在竞争中得到发展.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三个人同路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当我的师长的人。人人都有相对的技能和特长,有值得我学习

6、的地方,只要虚心向别人学习,一定能找到可以教自己的老师。 1、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 经过反复考虑然后才采取行动。这话适用于莽撞行事的人。 1、食不语,寝不言。论语乡党 吃饭的时候不交谈,睡觉的时候不说话。论语中记载孔子的生活习惯和养生之道的文字很多,这一条就很值得我们学习。 1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读书人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因为他对社会责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长。对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人来说,远大的抱负、坚强的意志,是缺一不可的.反思:和庄镇中学七年级语文导学案年级七学科语文课题论语名句解读课型阅读主备人王晓慧审核人七语组时间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摘抄论语名句及解读,

7、理解名句含义。2、体会句中蕴含的生活哲理及道德要求并身体力行。学习内容: 1“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说得是,用公正回报仇怨,用恩德回报恩德,。孔子表彰过伯夷,叔齐的不念旧恶,但不提倡设底线的泯灭是非,过于强调以德报怨,是对孔子的曲解,假使对德对怨,都同样地报之以德,无疑是对施德者的不公正。2“毋意,毋必,毋固,说得是不主观猜测,不乱下决断,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宋朝司马光阐释说主观猜测,乱下决断,固执己见,容易自大和自我封闭,反之则能获得知识,更加开明,后世学者普遍提倡这种谦虚谨慎的作风.“父母唯其疾之忧”,孟武伯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用这句话回答,意思是,父母最担忧的是孩子身体有病,或是孩子言

8、行有过错,也就是说做子女的不让父母为自己的健康和不良的言行而担忧,就可以算是孝顺了。“博学笃志切问近思”,说得是,追求广博的知识,树立坚定的志向,提出针对的问题,致力现实的思考,这是孔门修德的门径,照这么去做,才能体会到“仁的含义,后人认为更可贵的在于笃志,因为学习最忌见异思迁,半途而废。“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说得是:一个人要是不讲信用,就不知道他能成什么事了,孔子还用比喻阐明诚信的重要性,缺少信用就好比“少了用来连接车子辕和驾牲口的横木的销钉”无法套住驾车的牲口,言下之意是说,人而无信,寸步难行.6“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说得是,大家厌恶的,要仔细探察,大家喜爱的也要仔细探察,

9、很多人觉得大家喜欢的就是好的,大家厌恶的就是坏的,但事实往往相反,所以,判断是非不能只以众人好恶为标准,还应独立思考.7“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说得是君子不会因为某人话讲得好,就认为这个人很好,也不会因为一个人有过错,就认为他讲得话完全没有道理.因此评价一个人不但要看他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还不能忽视持不同意见的人的看法。8“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说得是,有智慧的人不会错失人才,也不会说错话,遇到可以交流、可能促进自己的人,却不和他交谈,就会错失人才,说话不看场合,就会失言,因此,在最适当的时候讲适当的话,才能发挥语言的最大功能。9“君子不器,说得是君子不把自己当作器物、工具。因为教育的目

10、的是帮助人们理解生活,享受生活中高尚的乐趣,单纯为谋生而学会某种技能,只是成器的低标准。古今教育家推崇的是,教会人们如何生活,而非训练人们如何获利。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得是,对于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比不上以它为乐的人,这是求学过程中由浅入深的三个阶段,只有把获取知识当作一种乐趣,才能真正掌握这门学问,从而使自己受益。1“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意思是,已经做过的事不要再解释,已经完成的事不要再劝说和阻止,已经过去的事就不要再追究了,孔子用这句话教育他的学生,话到嘴边留三分,不能无所顾忌随便乱说,谨防造成不良后果。12“逝者如斯”子在川上曰:

1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孔子在岸上看到浩浩荡荡,汹涌向前的河水,不禁感叹,时间就像这样奔腾的激流啊,无论白天黑夜不停的流逝,寓意年华似水,一去不返,因而要倍加珍惜。1“信则人任,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诚恳、诚实、无有欺瞒,自然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做事勤快,不拖延,自然能有显著的绩效,有了利益,不私自吞享,而是分润给大家,自然能让人感恩怀德,在做事时愿意出力相助,这是广施恩德的道理。14“巧言乱德“巧言”不只是聪明巧妙的话而是表面上冠冕堂皇,悦耳动听,背后却充满权谋私利的话,它往往和发乎道德良知的话无法区分,巧言说多了会养成取巧弥缝的习气凡事不从下面正面去做,道德良知就会被逐渐败坏。5“不

12、在其位,不谋其政“是说不在那个官位,就不谋那个官位的政务。孔子强调,在位的人必须善尽本分,把自己的角色发挥到极致。因此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角色负责。不能敷衍塞责,当然也不可越俎代庖,随意干涉另人的事情.16“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的两位学生在交谈。司马牛忧伤地说,“别人都有兄弟,惟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君子只要做事认真,不出差错,对别人恭敬有礼,那么普天之下都是兄弟,君子何必担忧没有兄弟呢?7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说得是,君子以文章学问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荀子曾用“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比喻即使是言行不正的人,如果周围的人都是行善,仁义之人,也会使其变好,所

13、以,交朋友要选择能互相促进的。反思:和庄镇中学七年级语文导学案年级七学科语文课题论语名句解读课型阅读主备人王晓慧审核人七语组时间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摘抄论语名句及解读,理解名句含义。2、体会句中蕴含的生活哲理及道德要求并身体力行。学习内容:1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面临着仁义,就是老师,也不必对他谦让。这句话与“我爱我的老师,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有些类似。阐发仁义,捍卫真理,伸张正义等应该做的事,要积极主动地去做,决不推让。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见到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思齐:想着要追上,看齐.内自省

14、:自己在内心里省察、检查。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该怎么办了.孔子认为,一个人不讲信用就寸步难行。在今天看来,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只有守规则,讲诚信,才能在竞争中取胜.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从自己的利与害想到别人的利与害,多替他人着想,这是终生应该奉行的原则。欲:想,希望。勿(w):不要。施:加,给。5。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做事勤勉,说话诚实。敏:勤奋,努力.慎:诚实.。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论语子罕天寒地冻,才晓得松树、柏树是最后落叶的。在艰苦的环境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节操和品格,在

15、艰苦的环境里才能真正考验人。彫:同“凋”,凋零,零落。 7.温、良、恭、俭、让。-论语学而温和、善良、恭顺、严于律己、将利益等推让给别人。孔子每到一个国家,总是能参与讨论该国的重大政事,就是靠“温、良、恭、俭、让”的美德和态度获得的。这也是我们求知、做人应具备的品格和态度。8。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 急于求成反而不能实现长远目标。孔子的弟子有一些做官的,孔子教育他们干出政绩不要急于求成。事物发展有它的规律性,学习上也要循序渐进,不打好基础就想攻克尖端科学,是绝对办不到的。 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样做才是聪明的。自作聪明的人总是没有勇气承认自己的无知。最后一个“知”读“z”,作“聪明”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