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外企工作的合同怎样签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8469524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去外企工作的合同怎样签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去外企工作的合同怎样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去外企工作的合同怎样签(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去外企工作的合同怎样签?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外企招聘中国雇员,须通过国家特许的外事效劳机构办理。就是说,法定雇主只能是国内的外事效劳机构,雇员只能先跟这些机构签订劳动合同,再由他们派到外企去工作。如果中国公民绕过外事效劳机构,直接与外企签订劳动合同,一旦发生纠纷,中国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及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理由很简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只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而外企不在此列。 根据劳动部?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假设干问题的通知?的规定:试用期应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雇主以雇员尚在试用期内为由拒绝为雇员上社会保险的做法是

2、违法的,同时,用人单位对工作岗位没有发生变化的同一劳动者只能试用一次。这个限制的例外是:用人单位对因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而调整工作岗位的,可以按照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试用或试工。根据?通知?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在6个月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5日;劳动合同期限在6个月以上1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30日;劳动合同期限在1年以上2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60日。 辞职与解聘的区别在于是谁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一方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是辞职;用人单位一方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是解聘。根据?劳动法?及劳动部的有关规定,用人单位依法定程序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但,如果是劳动者个人主动辞职的,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发生劳动争议后,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当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者工资关系所在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劳动仲裁裁决不服的,应在收到劳动仲裁裁决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劳动争议发生之日,是指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日。超过仲裁时效的,当事人将丧失胜诉权。换言之,除非对方愿意承当责任,否那么,当事人的权利将无法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