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8466841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与自然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与自然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与自然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与自然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与自然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首先自然观的定义为:人们把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总的观点称为自然观.,即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大体包括人们关于自然界的本原、演化规律、结构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的根本看法。自然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认识的基础,因而任何一种系统的哲学必然包含与之相适应的系统的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1最初转变:以马克思为代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自然界在人类出现之前已存在,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发展的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的这一过程的

2、一部分。2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建立,以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中心思想为代表:1)物质和运动之不可分离(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态);2)运动的各种在性质上不同的形态以及研究这些形态的各种不同的科学(力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3)从一种运动形式辨证地过渡到另一种运动形式以及相应地从 一种科学辩正地过渡到另一种科学。在辩正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阶段,列宁提出了与恩格斯相近的思想(唯物论与经验批判论),而这些被物理学革命所证实;即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世界具有物质的统一性,物质和运动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运动着的物质的一种形态可以转化为另一种形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不依赖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唯心主

3、义认为自然界是精神或上帝的产物。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处在永恒运动、变化、发展中的物质世界;自然界一切现象都是对立统一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自然界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对自然界认识的基础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同样,自然的变化反过来又会影响人类。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人只有在与自然互动中才能达到认识自然的目的。在这一相互作用过程中,人们形成了对自然界本质的认识。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不只消极地适应而是积极地作用于自然界。因此,自然观既不象唯心主义所说的那样,只是人的思维的自由创造;也不象机械唯物主义所说的,只是思维对自然界的消极反映。构成自然观基础的是

4、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只是自然界本身。人类对自然的变化无外乎分为两种,正面的与负面的,而自然界又具有它本身内在的规律,违背自然的内在发展规律必然会受到惩罚,而惩罚又意味着调整,这势必要耗费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最重要的还有时间,为了能使我们消耗最少,只有和谐相处这一条路,它会引我们进入良性循环,其实也就是说相互作用这个词有两方面意思,一是相互制约,一是相互促进,看我们更多地体现的是哪一方面,如果我们总是不顺应自然的法则,那么必然是更多地体现制约关系,是一种消极、被动、负面的关系;而当我们愿意配合自然的规律,则更多体现的就是相互促进,即以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大的收益。因此我们说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

5、是和谐的,即在遵从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对自然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并同时采取保护自然的措施,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很多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有些资源可以再生,但再生速度很慢,常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如森林资源。所以不能过度开采,即开采速度不能大于再生速度,开采比例也不能大过一定数值。过度开采等问题就是违反自然的生长规律,意味着之后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间一无所有,如今全球面临的环境气候问题越发严重,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自工业革命以来人们对环境的破坏在当今得到了集中的反应,自然界是变化发展的,但自然的法则是不变的,无论是在赶马车的过去,还是在有磁悬浮的今天,大自然都以它不变的演变速度面对人类。我们只有尊重自

6、然地规律才能进入一个良性循环,达到人与自然相互促进的效果。要与自然和谐共处,还要认识到整个自然界内部是相互联系的。随着现代科学特别是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人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发展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这一科学的自然观对整个自然科学和哲学日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据证明整个自然界内部的各部分紧密相连,而不是孤立存在的,人类也不例外,任何生物都不能逍遥网外,它们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人类的活动影响自然,而自然的活动又反过来影响人类,例如食物链的模型,能量流动模型等等,都告诫人们不能以为每一个物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实际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任何一个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那么

7、意味着与它相关的许多物种也都会受到连带的威胁,从长远来看,这种后果是十分严重的。然而,我们也不能因此悲观,还要看到自然是发展的,不是静止在某一点上的,人类的破坏能影响自然,同样,人类的保护、珍惜也能改变自然,自然就像一面镜子,可以反映出人类所有的行为,只要我们及时意识到问题,及时调整解决,就总会有积极的效果,例如我国华北地区曾经一度受沙尘暴影响严重,但我们积极应对,在西北大面积种植防风林,这几年沙尘暴天气的确大大减少,这就是正面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互动,现代分子生态学等学科的发展也为人类提供了更详细、具体、科学的保护措施,可以帮助我们从思想上科学地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了解自然,合理地开发与利用,并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为自己、为子孙后代创造更多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