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原则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8466412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原则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原则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原则(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原则:对危险化学品分类时,掌握“择重归类”的原则,即根据该化学品的主要危险性来进行分类。按主要危险特性把危险化学品分为八类:第1类爆炸品;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3类易燃液体;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6类有毒品;第7类放射性物品;第8类腐蚀品。爆炸品定义是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爆炸是物质从一种状态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变化突然变成另一种状态,并放出巨大能量而做机械功的过程。爆炸可分为核爆炸、物理爆炸、化学爆炸三种

2、形式。化学爆炸的主要特点是:反应速度极快,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气体,只有上述三者都同时具备的化学反应才能发生爆炸。爆炸品特性1 不稳定性:爆炸品都具有化学不稳定性,在一定外因的作用下,能以极快的速度发生猛烈的化学反应,产生的大量气体和热量在短时间内无法逸散开去,致使周围的温度迅速升高并产生巨大压力而引起爆炸。2 敏感度高:任何一种爆炸品的爆炸都需要外界供给它一定的能量起爆能。起爆能与敏感度成反比,起爆能越小,敏感度越高。从储运的角度来讲,希望敏感度低些,但实际上如炸药的敏感度过低,则需要消耗较大的起爆能,造成使用不便,因而各使用部门对炸药的敏感度都有一定的要求。爆炸品的感度主要分热感度(加热

3、、火花、火焰),机械感度(冲击、针刺、摩擦、撞击),静电感度(静电、电火花),起爆感度(雷管、炸药)等。不同的爆炸品的各种感度数据是不同的。爆炸品在储运中必须远离火种、热源及防震等要求就是根据它的热感度和机械感度来确定的。决定爆炸品敏感度的内在因素是它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影响敏感度的外来因素还有温度、杂质、结晶、密度等。化学组成和化学结构:爆炸品的化学组成和化学结构是决定其具有爆炸性质的主要因素。具体地讲是由于分子中含有某些“爆炸性基团”引起的。另外,爆炸品分子中含有“爆炸性基团”的数目对敏感度也有明显的影响。“五双管理制度”,做到双人验收、双人保管、双人发货、双本帐、双把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4、加压以后在钢瓶中处于气体状态的称为压缩气体,处于液体状态的称为液化气体。此外,还有加压溶解的气体,例如乙炔。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特性:1储于钢瓶内的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受热膨胀,压力升高,能使钢瓶爆裂。特别是液化气体装得太满时尤其危险,应严禁超量灌装,并防止钢瓶受热。内容物为禁忌物的钢瓶应分别存放。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除具有爆炸性外,有的还具有易燃性(如氢气、甲烷、液化石油气等)、助燃性(如氧气、压缩空气等)、毒害性(如氰化氢、二氧化硫、氯气等)、窒息性等性质。根据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理化性质,分为三项:易燃气体、不燃气体、有毒气体。钢瓶:H2(淡绿)、Gl2(草绿)、02(天蓝)

5、、N2(黑)Ar(银灰)、乙炔(白)易燃液体定义:易燃液体是在常温下极易着火燃烧的液态物质,如汽油、乙醇、苯等。所谓闪点,即在规定条件下,可燃性液体加热到它的蒸气和空气组成的混合气体与火焰接触时,能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闪点是表示易燃液体燃爆危险性的一个重要指标,闪点越低,燃爆危险性越大。低于61C闭杯实验闪点等于或低于61C,开杯闪点大于闭杯闪点易燃液体特性1高度易燃性;2易爆性;3高度流动扩散性;4受热膨胀性;5忌氧化剂和酸。爆炸极限概念易燃和可燃的气体、液体蒸气、固体粉尘与空气混合后,遇火源能够引起燃烧爆炸的范围称为爆炸极限,一般用该气体或蒸气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百分比()来表示,粉尘的爆炸

6、极限用mgm3表示。能引起燃烧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能引起燃烧爆炸的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凡是爆炸极限范围越大,爆炸下限越低的物质,它的危险性就越大。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有如下:(1)可燃气体的性质;(2)可燃体系的初始温度:初温越高,根限变宽,危险性越大;(3)可燃体系的初始压力:压力增大,极限变宽(干燥CO除外);(4)点火源能量:能量越高,爆炸极限越宽,危险性越大;(5)容器尺寸和材质:容器管道直径越小,爆炸极取胜范围越小;(6)体系中惰性气体含量:含量越高,极限变窄,危险性减小。灌装时容器内应留有5以上的空隙,不可灌满。按易燃液体闪点的高低分为:低闪点液体、中闪点液体、高闪点液体。

7、闪点低于-18C的液体,如:汽油、乙硫酸、二乙胺、乙醚、丙酮。闪点在-18C至23C的液体。例如:无水乙醇、苯、甲苯、乙苯、乙酸乙酯、乙酰氯、丙烯腈、丙烯酸等。闪点在23C至61C的液体。例如:二甲苯、氯苯、正丁醇、环己酮、糠醛、松节油、醇酸清漆、环氧清漆等。易燃固体定义易燃固体系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品。易燃固体特性1易燃固体的主要特性是容易被氧化,受热易分解或升华,遇火种、热源常会引起强烈、连续的燃烧。2易燃固体与氧化剂接触,反应剧烈而发和燃烧爆炸。3易燃固体对摩擦、撞击、震动也很敏感。4有

8、些易燃固体与酸类(特别是氧化性酸)反应剧烈,会发生燃烧爆炸。例如:萘遇浓硝酸(特别是发烟硝酸)反应猛烈会发生爆炸5许多易燃固体有毒,或燃烧产物有毒或有腐蚀性。例如:二硝基苯、二硝基苯酚、硫磺、五硫化二磷等。易燃固体储存和运输1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内,远离火种、热源、氧化剂及酸类(特别是氧化性酸类)。不可与其他危险化学品混放。2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拖、拉、摔、撞,保持包装完好。3有些品种如硝化棉制品等,平时应注意通风散热,防止受潮发霉,并应注意储存期限。储存期较长时(如一年),应拆箱检查有无发热发霉变质现象,如有则应及时处理。4对含有水分或乙醇作稳定剂的硝化棉等应经常检查包装是否完好,发现损坏要及

9、时修理;要经常检查稳定剂存在情况,必要时添加稳定剂,润湿必须均匀。5在储存中,对不同品种的事故应区别对待。如发现赤磷冒烟,应立即将冒烟的赤磷抢救出仓库,用黄沙、干粉等扑灭。因赤磷从冒烟到起火燃烧有一段时间,可以来得及抢救。但如发现散装硫磺冒烟则应及时用水扑救。而镁、铝等金属粉末燃烧,只能用干砂、干粉灭火。严禁用水、酸碱灭火剂、泡沫灭火剂以及二氧化碳。6船运时,配装位置应远离船员室、机舱、电源、火源、热源等部位,通风筒应有防火星的装置。自燃物品定义自燃物品系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自燃物品特性1自燃物品多具有容易氧化、分解的性质,且燃点较低。2凡能促进氧化反

10、应的一切因素均能促进自燃。空气、受热、受潮、氧化剂、强酸、金属粉末等能自燃物品发生化学反应或对氧化反应有促进作用,它们都是促使自燃物品自燃的因素。3自燃物品种类不多,由于其分子组成、结构不同,发生自燃的原因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应根据不同自燃物品的不同特性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物资的安全。遇湿易燃物品定义遇湿易燃物品系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的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遇湿易燃物品特性1与水或潮湿空气中的水分能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易燃气体和热量。例如:2K+2H20=2K0H+H2f+热量CaC2+2H20=Ca(0H)2+CH三CHf+热量即使当时

11、不发生燃烧爆炸,但放出的易燃气体积集在容器或室内空气亦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而导致危险。2与酸反应比与水反应更加剧烈,极易引起燃烧爆炸。例如:NaH+HCl=NaCl+H2f+热量3有些遇湿易燃物品本身易燃或放置在易燃的液体中(如金属钾、钠等均浸没在煤油中保存以隔绝空气),它们遇火种、热源也有很大的危险。一些遇湿易燃物品还具备腐蚀性或毒性,如硼氢类化合物有剧毒,应当引起注意。遇湿易燃物品储存和运输1此类物品严禁露天存放。库房必须干燥,严防漏水或雨雪浸入。注意下水道畅通,暴雨或潮汛期间必须保证不进水。2库房必须远离火种、热源。附近不得存放盐酸、硝酸等散发酸雾的物品。3 包装必须严密,不得破损,如有破

12、损,应立即采取措施。钾、钠等活泼金属绝对不允许露置空气中,必须浸没在煤油中保存,容器不得渗漏。4 不得与其他类危险化学品,特别是酸类、氧化剂、含水物质、潮解性物质混储混运。亦不得与消防方法相抵触的5 装卸搬运时应轻装轻卸,不得翻滚、撞击、摩擦、倾倒。雨雪天如无防雨设备不准作业。运输用车、船必须干燥,并有良好的防雨设施。6 电石桶入库时,要检查容器是否完好,对未充氮的铁桶应放气,发现发热或温度较高则更应放气。7 此类物品灭火时严禁用酸碱、泡沫灭火剂;活泼金属火灾还不得用二氧化碳灭火。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储存和运输1氧化剂应储存于清洁、阴凉、通风、干燥的库房内。远离火种、热源,

13、防止日光曝晒,照明设备要防爆。2仓库不得漏水,并应防止酸雾侵入。严禁与酸类、易燃物、有机物、还原剂、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等混合储存。3不同品种的氧化剂,应根据其性质及消防方法的不同,送择适当的库房分类存放以及分类运输。如有机过氧化物不得与无机氧化剂共储混运;亚硝酸盐类、亚氯酸盐类,次亚氯酸盐类均不得与其他氧化剂混储混运;过氧化物则应专库存放,专车运输。4储运过程中,装卸和搬运应轻拿轻放,不得摔掷、滚动,力求避免摩擦、撞击,防止引起爆炸。对氯酸盐、有机过氧化物等更应特别注意。5. 运输时应单独装运,不得与酸类、易燃物品、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有机物、还原剂等同车混装。6. 仓库储存前后及运输

14、车辆装卸前后,均应彻底清扫、清洗。严防混入有机物、易燃物等杂质。有毒品不同有毒品的毒性大小是各不相同的。有毒品的毒性通常分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两个方面。急性毒性是指一定量的毒物一次对动物所产生的毒害作用。急性毒性的大小,常用“半数致死量”(LD50)来表示。不能仅根据半数致死量的数值来判断有毒品慢性毒性的大小。因为某些有毒品,尽管其半数致死量的数值较大(即急性毒性较低),但小量长期摄人时,因其有积蓄作用等因素,表现为慢性毒性较高。有毒品特性少量进入人、畜体内即能引起中毒,不但口服会中毒,吸入其蒸气也会中毒,有的还能通过皮肤吸收引起中毒。所以除不得入口及吸入大量毒气外,还应避免触及皮肤。危险特性(

15、1)有毒品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其危险性也越大。因为人体内含有大量水分,所以越易溶解于水的有毒品越易被人体吸收。(2)有些有毒品虽不溶于水,但能溶于脂肪中,同样能通过溶解于皮肤表面的脂肪层侵入毛孔或渗入皮肤而引起中毒。(3) 有毒品经过皮肤破裂的地方侵入人体,会随血液蔓延全身,加快中毒速度。因此,在反肤破裂时,应停止或避免对有毒品的作业。(4) 有毒品通过消化道侵入人体的危险性比通过皮肤更大,因此进行有毒品作业时应严累职工饮食、吸烟等。(5) 固体有毒品的颗粒越小越易引起中毒,因为颗粒小容易飞扬,容易经呼吸道吸入肺泡,被人体吸收而引起中毒。(6) 液体有毒品的挥发性越大,空气中浓度就越高,从而越容易从呼吸道侵入人体引起中毒。其中无色无味者比色浓味烈者难以察觉,隐蔽性更强,更容易中毒。有毒品分为剧毒品和毒害品二项。居0毒品具有非常剧烈毒性危害、食人致死的化学品。包括人工合成的化学品及其混合物(含农药)和天然毒素。毒害品危险化学品分类第6类有毒品中除剧毒品以外的均为毒害品。化学组成又可分为无机和有机二类。无机剧毒、有机剧毒品、无机毒害品、有机毒害品。有毒品储存和运输1有毒品必须储存在仓库内,不得露天存放。应远离明火、热源,库房通风应良好。2严禁将有毒品与食品或食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