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运作管理重点整理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8466167 上传时间:2023-11-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运作管理重点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生产运作管理重点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生产运作管理重点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生产运作管理重点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生产运作管理重点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运作管理重点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运作管理重点整理(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生产运作管理概论1生产与运作管理(POM)定义:对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过程中各种活动的计划、协调和实施;对提供产品/服务的系统进行设计、运行、评价、优化、改进与创新2四种通用类型产品(ISO9000):硬件、软件、流程性材料(生产)、服务(运作)3生产运作管理的任务与目标:建立一个高效的生产运作系统,保证生产顺利进行,有效生产高质量的产品/服务,全面完成品种、质量、数量、成本、交货期等要求;(要考虑所有相关方的要求)有效利用资源,降低物耗、能耗与成本,提高效益;适应市场环境变化,提供生产运作系统柔性,满足顾客、社会需求;指导和激励员工,与其他职能部门取得良好沟通。4生产运作系统输入输出:

2、5 ISO9004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模式图:6生产运作管理结构模型(5P模型)7生产管理的主要观念:系统的观念(是一个什么样的系统?):投入产出系统,开发系统,可持续发展时间观念(有哪些要素反应时间观念?)流程时间, 提前期, JIT准时制,并行工程空间观念;选址, 布局,供应链物流网络等效益(成本)观念(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质量观念、竞争观念、人本观念等第二章生产运作系统的规划与设计主要内容:预测、产品/服务设计、生产类型与能力规划、选址规划、设施布置、工作系统设计 1预测基本方法:定性方法:消费者调查、营销人员意见法、管理人员意见法、外部人员意见法、德尔菲法 定量方法:时间序列法、因果模型

3、2如何改变公司运作方式提高预测精度?引入预警/干预机制:如鼓励顾客提前预订,可享受价格优惠利用大数定律:数量越大,波动性会降低。可根据所有品种总量进行需求预测,加上延迟战略、集中配送等满足不同需求减少信息延迟和提前期:时间越长,预测精度越低(小号厄运原理)降低需求波动:牛鞭效应,冰球棒效应(期末需求会显著增加),谨慎促销与激励政策信息共享,联合预测:CPFR(合作、计划、预测与补货)3产品/服务设计中的管理理念与方法:合同评审、质量功能展开(QFD)、并行工程(CE)、设计评审(DA)、价值工程(VE)、稳健设计/三次设计(功能设计、参数设计、容差设计)4生产能力(Capacity)概念:企业

4、的固定资产在一定时期内,在正常的技术组织条件下,经过综合平衡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产出)5生产能力分类:设计能力、查定能力、计划能力(有效生产能力)6影响生产能力的因素:设施设计、选址、布局、环境 产品设计、产品组合 工艺技术、质量 人力工作设计、技能经验、培训学习、激励 运行流程、物料、设备 组织组织构架、管理制度、企业文化 外部市场、供应商、产品标准、安全条例、环保 7学习曲线(Learning Curve):即使不增加设备和人员,由于工人劳动熟练程度的提高,生产能力也会提高。在积累了一定资料后,可相当精确的对以后生产的改进程度做出估计,这种规律称为学习曲线。8学习曲线的局限:生产过程的改

5、进不会自动产生,不仅是个人经验的结果,更是企业整体改进的结果.因此,组织学习更重要。主要用于新产品或具有较大改进潜力的产品;不适用于机器自动化生产。9厂址选择的总原则,5个有利于:有利于输入:供应方便,劳力充裕,能源资源;有利于输出:靠近目标顾客群销售与服务方便;有利于效益:政策,税收,地价原料利用系数 耗用原料总重量制成品总重量 若 1:选择供应原料的地方;若 1:选择靠近销售近的地方有利于生态:环境能吸收有利于战备:核电站、污染源不能投在城市6厂址选择的方法:五个因素评分法、线性规划法(运输问题 ,图上作业法)、重心法、德尔菲法、量本利分析法7设施布置的方式:工艺专业化原则、对象(产品)专

6、业化原则-生产线平衡、定位布置(如消防)、混合布置、单元布置8工作系统设计(Job Design):是指在一个组织机构里,为了满足生产或其他活动的需要,确定一个人或一群人工作活动的一种决策过程第三章生产计划与控制1生产计划有效性一般策略:计划制订有效性 计划执行有效性 综合平衡:需求、资源、能力、供应、成本 方法:滚动计划、JIT拉动、MRP、约束与瓶颈 生产信息准确性与信息反馈机制 协调与沟通2准时制(JIT)基本思想:在需要的时间和地点,生产必要的数量和完美的质量的产品或另部件,以杜绝超产,消除无效劳动和浪费,满足顾客要求3 JIT七种浪费:过量生产的浪费、等待的浪费(工件等待、人员等待、

7、设备等待)、搬运的浪费、库存的浪费、动作的浪费、工序安排中的浪费、不合格品的浪费3JIT的核心准时化,准时化的终极状态无缝生产,消灭物流4精益生产(LP):精益旨在流动中创造价值精益的核心理念:去除或减少不增值的环节、优化增值的环节、增值环节的整合5JIT涉及要素:供应商:准时供应 设施布局:工艺专业化,混合流水线或制造单元库存:拉动生产,零库存 作业计划:水平计划设备管理:预防性维护 质量改进:零缺陷,持续改进员工授权,多面手 承诺:顾客满意6JIT的制造计划与控制:水平计划(level scheduling) (生产平准化):一种稳定的、水平的混合式日进度生产计划安排,以满足顾客对不同类型

8、产品的需求看板管理7讨论:JIT的道德困境JIT库存系统可以降低成本和提高组织效率,但它带给供应商的利益是什么呢?过分强调JIT会给供应商增加负担。有人认为它不过是一种自我服务的手段,将库存成本和地效率转嫁给了供应商。对于供应商来说,它只好要么要求其供应商也实施JIT,要么面向库存生产,满足下游企业的要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是所有企业都实行JIT,但显然不现实。那么,实施JIT道德吗?是否实行JIT的大公司在滥用他们的权力剥削供应商,只是因为这些供应商离不开这些大公司?8最优生产技术(OPT)与约束理论(TOC)OPT基本思想: 当市场需求超出了企业生产能力时,产品产出率会受到某些瓶颈工序的限制.

9、 OPT就是找出瓶颈工序,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同步生产TOC思想方法:将整个生产系统看成一个链条,采用“击鼓-缓冲与绳索(Drum-Buffer-rope)”方法,通过分析链中最薄弱的环节来计划和控制整个生产系统,以提高运作目标9TOC实施步骤:识别约束、开发克服约束的计划、集中资源完成计划、增加瓶颈工序能力或减少其负荷、回到第一步,识别新的约束10生产现场的概念:加工、检验、储存、运输、供应、发送等一系列作业现场和与生产服务密切相关的辅助场所。三个层次:生产产品的车间、班组、工作地;(第一现场)问题发生的地点; (第二现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第三现场)七个要素:人、设备、材料、方法、环

10、境、能源、信息。现场就是市场11生产现场管理的方法:5S 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第四章1全面质量管理TQM: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2 补充:创新质量则关注的是创新绩效在各个领域的总和,包括三个层面:产品/服务、过程以及企业层面。创新质量既可以是某一个层面,也可能包括所有可能的方面产品层面,就是指开发出新的产品或新的功能、新的服务等;过程层面的创新主要是对流程进行再造、价值链的重新定义、管理体系的完善等;企业层面的创新主要是战略创新、企业文化重塑、采用新的管理模式等案例分析:质量与创新A公司和B公司虽然关

11、注不同领域同样取得了成功,但他们都存在一定的问题。A公司具有很高的创新质量水平,主要体现在产品及企业层面,但过程层面的质量创新不足,可能的结果是产品质量难以保证,质量成本较高,难以持续地满足顾客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所以,需要加强基于过程的质量创新,如控制波动,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等。B公司则相反,虽然在短期取得了成功,但缺乏产品创新能力,也就缺乏长期的竞争优势3 TQM与创新的关系:TQM支持创新观点:大量研究表明,TQM的实施由于其持续改进、顾客关注要素而对创新过程起到支持作用,TQM的有效实施能够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能够促进企业创造力的提高。 TQM有碍于创新观点认为TQM仅仅是一种增值创新,

12、仅仅是为了满足现实的顾客需求和期望。TQM强调控制,而创新更多鼓励突破;TQM使企业趋于保守,缺乏创新动力。一切以顾客为中心,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将会导致企业被动地响应市场。企业对顾客明确的需求和现有的市场比较清晰,但缺乏主动挖掘顾客的潜在需求和开拓未开发市场的积极性,这样就容易导致企业仅仅注重现有产品或服务的渐进改进,而不是努力创造新的解决方案,从而导致企业开发竞争力不强的模仿产品而不是开发真正的创新产品。 我的观点(1)企业TQM的实施对企业创新不存在直接影响关系,同时也没有表现出对企业创新有直接阻碍或抑制作用。(2)企业TQM的实施有有助于创新气氛的形成和企业质量文化的强化。(3)创

13、新气氛和质量文化对企业创新有着积极的正向影响关系。(4)TQM能够通过中介变量创新气氛和质量文化对企业创新产生积极的影响。4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实施ISO9000族标准的意义: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国际贸易的需要质量管理发展的必然产物 市场竟争的需要各方认证与证实的需要 管理程序化、标准化的要求5 ISO9000族标准的组成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ISO19011 质量和环境审核指南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ISO10012 测量控制系统ISO9004 组织持续成功的管理-一种质量管理方法6 ISO9000族标准与质量认证:产品质量认证和质量体

14、系认证质量体系认证的意义提高组织的质量信誉指导组织选择供方促进组织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减少重复检查费用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利益质量体系认证的作用是有限的,要重视ISO9004的作用 7 8质量管理八项原则: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领导作用;全员参与; 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 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与供方的互利关系。9 质量保证的主要机制:完善的管理职责 充足的资源 程序化,文件化 过程控制 测量、分析与改进 不合格品控制纠正措施 预防措施 质量审核(内审,外审)管理评审10 ISO9001实现质量与绩效的功能与局限性:ISO9001是一种重要的质量保证模式,在满足顾客质量要求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强调内部组织对质量的承诺、关注与顾客的沟通、产品的符合性、不合格品的控制及纠正与预防、持续改进、顾客满意等。通过实施ISO9001,建立一种质量保证与持续改进的机制,更好地满足顾客质量要求。虽然在理论上,ISO9001给企业提供了很好的质量保证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