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8462254 上传时间:2023-12-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提示:本卷满分100分,其中卷面分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题号一二三卷面分(3分)总分(一)(二)(三)得分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20分)1古诗文填空。(每空1分,共5分)(1)晴川历历汉阳树, 。 (崔颢黄鹤楼 )(2)征蓬出汉塞, 。 (王维 使至塞上 )(3)几处早莺争暖树, 。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4) ,松柏有本性。 (刘桢 赠从弟(其二) )(5)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天下独绝。(吴均 与朱元思书 )2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6分)我们踏进苏州小巷,会感觉一种静,一种深入骨髓的静。比起其它城市

2、,苏州显然少了一份浮燥之气,多了几份清幽之气。这清幽之气就来自苏州小巷,来自小巷里散发清韵的青石板,来自小巷里简洁的石库门,来自小巷那“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古民宅,是从许多宋版线装书飘逸而出的,或从明清青花瓷里盘旋而至的,或从古城庭院深深的园林里散发出来的。在茫茫夜间,看月光下古苏城,粉墙黛瓦,千家灯火汇成古城的温馨。选一处风景,依山傍水,草长莺飞,居陋室而吾心不陋。择一城终老,宜人气灵,坐谈杯盏,享年华而吾心不华。(1) 给加点字注音。 骨髓 ( ) 温馨 ( ) (2分)(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2分)(3)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使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2分)3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消息二则的作者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是他的诗篇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的诗句。B.藤野先生是鲁迅写的一篇小说,它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敬爱和怀念之情。C.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采用了倒叙和顺叙相结合的手法,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D.美丽的颜色选自居里夫人传,体裁是传记。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4.名著知识(3分)红星照耀中国又名 ,作为美国记者,斯诺在华采访的主要地点是 ,他探求了 发生的背景、发生的原因。他

4、判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行动,使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与个人有了必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5.综合性学习(4分)本报讯今年“五一”中央电视台大国工匠匠心传世讲述了八个工匠“八双劳动的手”所缔造的神话,他们在喧嚣中坚守匠心的宁静,追求技艺的极致境界,以“大国工匠精神”,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刀尖舞者雕刻人生】钞票上人像的雕刻是最后一道防线,必须做到极致才能达到防伪的效果。一位成熟的雕刻师需要培养十年。马荣是我国第一位人民币人像雕刻的女雕刻家。她说:“钞票的凹版雕刻需要用心来创作。”凹版雕刻有一个特点,是不允许出现任何偏差,中间如果任何一个点或一个线刻坏了,之前几个月的

5、努力都将归零,推倒重来。【深管镗孔贯直人生】戎鹏强是北重集团特种机械厂深孔镗工,他主要负责对火炮身管内膛进行精镗,是确保火炮打击精度的关键工序。而这种特种钢管,要能承受六百多度的高温,指甲盖大小的面积可以承受超过一吨的压力,并且保证稳定工作十万小时以上,要求加工精度极高。他用十年时间,攻克“超长径比小口径管体深孔加工”技术,填补了国内深孔加工领域空白。(1)请根据材料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15字以内)(2分)(2)从这则新闻看,“大国工匠精神”指什么?(2分)二、阅读(共42分)(一)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4分)“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这是达卡多

6、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这时,整个游泳场

7、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她,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的这个动作“5136”,让几位裁判亮出了9.5分的高分。这位年方十六的中国姑娘,赢得了金牌。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训队中最年轻的新秀时,惊讶不已。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6这篇文章主要记叙了 。(3分)7文中照应标题“飞天凌空”的是哪句话?(3分)8 整套跳水动作的完成只有1.7秒的一瞬间时间,可读者却能从容欣赏,细细品味。作者是如何做到的?(4分)9文中写外国记者的赞叹,观众震耳欲聋的掌声

8、、欢呼声以及一个印度观众“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有什么作用?(4分)阅读(二)(14分)香椿的味道乡下老家,有许多野生的香椿树,一年一年滋生繁衍,零零散散地点缀满了乡村的各个角落。当然,最好能长在自家房前屋后,那样就可以整日看着香椿芽由小变大,然后近水楼台先摘先尝了。当春风温暖地让我彻底脱去冬衣的时候,那香椿也就该发芽了。我最爱吃香椿,总是一天三遍地看着房角那棵香椿树发呆,真想早日拿着钩子扒下嫩嫩的芽子吃个够。可我急,树不急,整日挺着干枯的枝桠在蓝天中显着它的沧桑与稳重,迟迟不吐芳香。一个灿烂的午后,忽然在和风中嗅到了丝丝清香。迫不及待地跑到树下,踮着脚尖,寻找蓝天中闪出的那些暗红。

9、找到了!一簇簇短短的芽子,不知何时已经在干瘪的枝尖绽开了笑脸,从高至低,错错落落地像是给这位老者扎上了灵动的蝴蝶结,将积蕴一冬的热情完美释放在这个春天里了。那嫩嫩的芽子,被阳光穿透成靓丽的紫红,闪着淡淡的油光,在湛蓝作为底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温情,一时间觉得香椿芽就是春天,春天就只有香椿芽。春风催荣了万物。不出几日,香椿芽已经长成了小丫头的冲天小辫。竖在房角的长杆终于派上了用场。用铁丝弯成一个钩,绑在长杆上,就可以去扒那些垂涎已久的香椿了。站在房顶,长长地举起杆子,将那些可爱的芽子引入铁钩里,然后猛地一拧杆把儿,只听脆脆地“叭”一声,一簇香椿就应声飘落了下来。不一会儿,香椿已散落一地。于

10、是,便怀抱这些香椿,吵着让母亲给我炸“香椿鱼儿”吃。母亲先是把这些香椿一片叶子、一片叶子地择好、码好,然后洗净,放在盆里用温水加盐腌一下。这时,母亲就可以腾出手来准备面糊了。在碗里打两个鸡蛋,放入适量的面粉和水,搅匀,直至能在筷子上拉出丝就可以了。烧开油,取出腌好的香椿在面糊里裹一下,迅速放入滚烫的油锅里,只听“吱啦”的一声,那个裹了面糊的香椿,顿时翻滚着膨胀起来,成了焦黄颜色。一直站在旁边的我,早已被锅里的香椿鱼儿惹得大咽口水了。一出锅,就用手抓起来吃,烫得我直跺脚摇手。母亲乐了,拿出碗盛好递给我。我便乖乖地坐在灶前,稀溜稀溜地吃到肚圆,抹一把嘴上的油,跑着玩去了。等回来,又会吃上一大碗。一

11、茬一茬的香椿吃下来,夏天已近,香椿已不能用来炸着吃了,我对香椿的热情也淡了下来。可母亲却去摘那些稍微嫩一些的叶子,切碎,晒在太阳底下,说是晒干后还可以吃。我不信,这怎么吃。炎炎夏日,母亲便取出那些干香椿,放在锅里用油炸一下,然后拌在黄瓜丝里,放上醋,浇在凉水浸过的面条上,一碗清凉喷香的凉面吃过,夏日的炎热一下子就在香椿的清香消失了。这种干香椿只要保存得好,可以吃一年,直到又吃上那暗红的嫩芽。母亲知道我爱吃香椿,因此总是在春天里给我带来嫩香椿芽,有的嫩到可惜,可母亲却说这样的才好吃;过几天又会捎来一大包干香椿,于是我就一年都能吃到香椿了。生日长寿面里,浇上油炸香椿,那味道真是特别透了,让我再一次

12、感受到了珍藏在香椿里的春天的味道。10.文章围绕“香椿”写了盼香椿、 、炸香椿、 四部分内容,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2分)11.品评赏析(6分)(1)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划横线的句子(3分)(2)赏析句子中的加点词。(3分)一出锅,就用手抓起来吃,烫得我直跺脚摇手。12.第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13.谈谈你对“香椿的味道”的理解。(3分)(三)文言文阅读(14分)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4解

13、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欣然起行 (2)念无与为乐者(3)庭下如积水空明 (4)盖竹柏影也15翻译句子。(4分)(1)相与步于中庭(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6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怎样的环境特点?( 3分)17 文章将叙事、写景与 (填表达方式)巧妙融合,全文着一“闲”字,传达出微妙而复杂的情感,被贬的悲凉, 、 、人生的感慨都蕴含其中,值得细细体味。(3分)三、 写作 (35分 )在成长的道路上,尝试是人生的必修课。比如:尝试着举手发言,尝试着参加竞赛,尝试着克服困难,尝试着宽容待人每一次尝试不一定都成功,但一定会有收获。在尝试中,我们的智慧得到增长,能力得到提升,人性得到升华。勇于尝试吧,让我们在尝试中成长。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和体验,以“在尝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字数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题目: 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