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分析风险辨识评价制度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8459270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险分析风险辨识评价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风险分析风险辨识评价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风险分析风险辨识评价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风险分析风险辨识评价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风险分析风险辨识评价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风险分析风险辨识评价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险分析风险辨识评价制度(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风险分析、风险辨识、评估制度XXX水泥有限责任公司风险分析、风险辨识、评估制度一、目的为了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 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动态监控体系 全面分析掌握公司的安全状况 , 及时发现安全生产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和重大隐患 , 落实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 , 变事后处理为事前预防 , 明确 风险分析、风险辨识、评估制度的职责、方法、范围、流程、控制原 则、风险信息更新、持续改进等,逐步建立公司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特制定本制度。二、范围 适合用于本公司范围内的风险分析、辨识、风险评估(对生产过 程及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等存在的隐患分析、辨 识、评估,以及对危险设施或场所进行危险源分

2、析、 辨识、安全评估)。三、职责1. 总经理负责风险分析、辨识、风险评估和领导、组织、协调、 分工等职责,由总经理批准发布危险源清单。2.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风险分析、辨识、风险评估的策划、实 施、检查与监测工作, 审查风险评估,组织制定、审核危险源清单 , 必要时及时更新清单。3. 生产技术部对各单位上报的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 安全 检查分析记录表进行调查、核实、补充完善,确定公司的危害和风 险并编制危险源清单 和隐患项目治理方案; 负责相关方风险评估。4.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风险分析、辨识、风险评估工作四、内容(一)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内容1、1 分析人员的不安全因素。包括操作不安全性 (误

3、操作、不规 范操作、违章操作 )、现场指挥的不安全性 (指挥失误、违章指挥 ) 、 失职(不认真履行本职工作任务 ) 、决策失误、身体状况不佳的情况下 工作(带病工作、酒后工作、疲劳工作等 ) 、工作中心理异常 (过度兴 奋或紧张、焦虑、冒险心理等 ) 、人员的其他不安全因素等。1.2 分析机的不安全因素。包括没有按规定配备必需的设备 , 设 备选型不符合要求 ,设备安装不符合规定 , 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 ,设备 保护不齐全、有效、防护设施不齐全、完好机的其他不安全因素等。1.3 分析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包括作业场所不良或危险的自 然地质条件 ,作业场所不良或危险的工作环境 , 自然地质威胁

4、、工作地 点温度、湿度、粉尘、噪声、有毒气体浓度等超过规定 , 施工质量不 符合要求、其他工作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等。1.4 分析管理的不安全因素。包括规章制度不全、不符合实际 , 文件、记录管理不符合要求 , 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的 编制、审批、管理不符合规定 , 贯彻学习不到位 , 岗位职责不明 ,设置 不合理,员工安全教育、培训不符合规定 , 其他管理的不安全因素等。1.5 分析发生工伤、事故的原因。2、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办法,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实行定性分析分 为二级分析,车间 / 部室级、公司级。2.1 车间/ 部室级(1)车间/ 部室级由管理人员成立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小组, 主任

5、任组长, 副主任具体负责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工作, 负责安全生产风险 分析记录,整理安全生产风险分析结果,写出风险分析评价报告。(2)分析内容来源,班组排查上报的隐患、管理人员排查出的 隐患、上级领导查出的隐患、每日碰头会、发生的工伤和事故及下月 工作计划安排。3. 公司级( 1)公司成立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小组,生产副总蒋勤亮负责安 全生产风险分析工作, 生产技术部安全部长王金负责安全生产风险分 析记录,整理安全生产风险分析结果,写出风险分析评价报告。(2)分析内容来源基层单位上报的隐患,管理人员日常检查排 查出隐患,上级领导排查出的隐患、发生的工伤和事故。4 安全生产风险分析结果分四个等级,高风险

6、、中风险、低风 险和无风险。 高风险需公司上级部门关注, 中风险需车间和基层单位 关注、低风险需班组关注,无风险可以正常生产运行。(二)风险识别的范围1.1 公司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如生产、起重、运输、登高、 高温、维修作业、办公活动等)。1.2 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外来人员)。1.3 工作场所的所有设施 / 设备。1.4 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1.5 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1.6 危险因素的种类a) 按能量分七种: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放射能、生物 因素、人机工程因素(心理、生理)。b)可参考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代码4

7、种 类型分类(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c)可参照GB/T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的二十种类 别分类。1.7 按层次辨识:厂址、厂区布局、建筑物、生产工艺过程、生 产设备、装置等。(三)风险识别的方法1、风险识别以事先分析为主的思想为指导,采用工作危害分析 法(、安全检查表、现场观察法等多种方法,可单独或联合使用。a. 工作危害分析法: 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 将作 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 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 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b. 安全检查表: 安全检查表分析方法是一种经验的分析方法, 是 分析人

8、员针对拟分析的对象列出一些项目, 识别与一般工艺和操作有 关的已知类型的危害、 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 查出各层次的不安全 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 再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 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c. 现场观察法:通过现场实地观察、询问、交谈,从而快速识别 出部门的环境因素;2、风险识别的步骤2.1生产技术部负责设计风险识别所用的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安全检查分析记录表表格,发至各部门;2.2各部门负责组织人员,按“ 1、风险识别的范围”从本部门 班组的工序与工序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识别出具有或可能具有的危 害,填写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安全检查分析记录表,经本 单位负责

9、人审批后,报送生产技术部;2.3生产技术部对各部门识别出来的危害进行整理、汇总、分类,分类形式可按不同的危害分类;2.4生产技术部组织人员进行调查、核实、补充完善,经风险评 价后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3、风险评估3.1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可用以下方法进行风险评估:3.1.1直接判定法,借助分析人员的经验、判断能力和有关标准、 法规、统计资料进行分析评估。3.1.2采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和后果的严重性S及风险度R进 行,R=LX S: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参照表1来制定表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等级标准5在现场没有米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危害的发生不能 被发现(没有监测系统),或在正

10、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4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也未作过任何监测, 或在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仃或控制措施不当,或危害常发生或 在预期情况下发生。3没有保护措施(如没有保护防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 ),或未 严格按操作程序执行,或危害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监测系统), 或曾经作过监测,或过去曾经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或在异常情况下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2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定期进行监测,或现场有防范控制措 施,并能有效执行,或过去偶尔发生危险事故或事件。1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卫生意 识相当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极不可能发生事

11、故或事件。2)事件发生后果的严重性S参照表2来制定表2事件后果严重性S判别准则等级法律、法规及其他 要求人财产(万)停工环境污染、 资源消耗543213.2风险等级的确定3.2.1在进行风险评估时,应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等三方面的 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分析,重点考虑以下因素: 火灾和爆炸; 冲击和撞击; 中毒、窒息和触电; 有毒有害物质、气体的泄漏; 其他化学、物理性危害因素; 人机工程因素; 设备的腐蚀、缺陷 对环境的可能影响等。3.2.2在确定重大风险时,应考虑: 有关法规、标准的要求; 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 企业的声誉和社会关注程度等。323按风险度R=可能性LX严重性S,计算出风险值 风险值R 8的确定为一级风险;风险值R在912的确定为二级风险;风险值R在1516的确定为三级风险;风险值R在2025的确定为重大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