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说课稿范文锦集五篇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8457864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36.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说课稿范文锦集五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关于说课稿范文锦集五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关于说课稿范文锦集五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关于说课稿范文锦集五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关于说课稿范文锦集五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说课稿范文锦集五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说课稿范文锦集五篇(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说课稿范文锦集五篇 说课稿 篇1一、说教材歌曲银杯是一首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上的一首短调民歌。歌曲为C大调,四四拍。曲调婉转、流畅、动听有浓郁的蒙古族民歌优美的旋律、独特的韵味等特点。歌中渗透了蒙古族的朴实豪爽又透射出蒙古人开阔的胸襟。每当节日聚会、招待宾客的时候,主人便会在饮宴的过程中载歌载舞地高唱宴歌,以示对宾客的盛情。通常,宴歌的歌词多为珍重、尊老爱幼、提倡团结的格言警句。教材编排的意图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多民族音乐文化,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的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生的把握,我把本课教学目标确立为:1、知识技能目标:通过学唱银

2、杯这首歌,让学生感受蒙古人民对美丽草原的热爱和热情好客的嚎爽之情。2、音乐素养目标:引导学生感受蒙古族民歌的音乐特点,学会听辨乐段,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鉴赏能力。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学习蒙古民歌及了解相关文化,使学生喜爱蒙古民歌,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根据教学目标,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重点:感受、欣赏歌曲银杯理解歌曲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蒙古民歌的热爱之情。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蒙古民歌的风格及特点,听辨乐段。二、说学法根据音乐新课标,我认为:音乐教育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得过程,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都应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在学法的指导时,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

3、坚持以学生自悟探究、自主练习、自信表演等学习方法,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它所蕴涵的内容本身很美,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音乐艺术想象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我把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贯穿始终。把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在教学中我打破传统、单一的音乐教学模式,把音乐和多媒体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技术所提供的形象、生动的画面,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聆听音乐、理解音乐,为音乐所表达的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萌发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从而激发学生去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三、说教法美国教育家杜威说:

4、“老师在教学中只是协助学习活动的助手,让学生在创作的活动中学习。”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在教学中力求将学生对歌曲的感受和参与音乐活动放在重要的位置,让学生在多听、多唱、多想、多做、多动的环境中学习这首歌曲。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上以激趣诱导、体验学习、情境练习等方法,让学生在“参观那达慕盛会游玩草原篝火晚会”等一系列图片展示中,体验蒙古的民族音乐、舞蹈及有关风土人情,感受蒙古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学习和继承蒙古族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艺术,拓宽学习的视野。并能进行一些创新,培养学生即兴创造的能力。养成共同参与群体意识和互相尊重的合作精神。四、说教学过程(一)兴趣导入让学生感受“美”

5、,上课一开始,我会跳一段蒙古族舞蹈,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猜一猜这个是哪个民族的舞蹈。再引入蒙古族的音乐与舞蹈相结合,让学生领略蒙古族文化的美。一堂好课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导入作为前奏,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一些蒙古族风土人情的图片,介绍马头琴的相关知识以及声音片段,让学生在观看中激发学习本课的兴趣,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与本课学习有关的文化,同时也建立起学生与我的人际交往关系,为课堂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漫谈蒙古族,然后播放多媒体,是学生进一步了解这个民族,拓展学生的知识。(二)逐层聆听新课程标准提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教学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使学

6、生学会听。引导学生养成聆听的习惯,逐步拥有音乐的耳朵,是我们音乐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我为学习歌曲设计了聆听歌曲、体验感受的环节,分为:1、初听全曲,整体感知。使学生从歌词和音调两方面来感受歌曲的特点。2、再次聆听,听辨乐段。引导学生从速度、音区、力度、节奏上听辨并感受歌曲两个部分的内涵及情绪。3、深入聆听,体会情感。通过介绍蒙古人民与草原的密切关系,深入聆听,启发学生体会情感在歌曲中的表现。4、感受风格,作曲练习。感受风格,学习致用,完成课本上的练习。(三)学唱歌曲节奏练习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演唱歌曲,我拿出歌曲中出现的较难的节奏让学生进行练习试唱歌谱随教师伴奏或多媒体课件以视唱为主,难点乐句

7、可用跟唱法完整的演唱歌谱自由的朗读歌词把歌词带入歌谱中试着演唱模唱歌曲当学生初步感知歌曲后,引导学生轻声跟唱歌曲,使学生再次获得审美体验,感受到旋律美,受到美的熏陶。老师给与纠错和指导完整的演唱(四)丰富体验学习蒙古族问候语创设情境,随着音乐进行与蒙古族有关的情景,让学生充分体会气氛。分成小组,请学生模拟并展开想象。模拟在蒙古包中宴请亲朋好友,按照蒙古人民的风俗和礼节,相互问候并演唱酒歌银杯一起跳起蒙古舞蹈。营造全员参与的气氛,注重学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表现热情,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学生感受体验蒙古族音乐舞蹈所表现的奔放情绪。唤起学生心底的遐想,激发学生对蒙古族音乐的兴趣和喜爱。最后完整的演唱

8、歌曲银杯五、说板书设计银杯一、说教材二、说学法三、说教法四、说教学过程蒙古族的问候语节奏练习五、课堂小结六、课堂小结、课外延伸教师总结的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蒙古族歌曲银杯大家都唱得特别好,我们也一起了解了一些蒙古族风情的特点,一起唱起他们的酒歌,跳起好看的蒙古舞,同学们的表现真棒!我们生活在一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里,悠久的民族文化使我们每个民族都拥有独特的一面,比如说每个民族不同的民族服饰,比如说我们的牛皮大鼓,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正是因为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才构成了我们多姿多彩的生活。老师想在座的同学们也一定有少数民族吧!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去发现就一定能看到他们的美。下课以后

9、同学们一定要去了解一下自己民族的特色特长,然后很好的传承下去。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是一家人所以我们每个民族都一定要团结在一起,共同进步,一起为祖国的建设做贡献。同学们要认真的学习好文化知识,钻研科学技术,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才能做一个有用的人!让我们一起努力吧!说课稿 篇2一、说教材1、教材简介本课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第五课。文中球迷爸爸非常爱看足球赛,却把球赛换成奶奶爱看的京剧,这是爸爸的孝道;奶奶放弃自己喜欢看的京剧,换成了足球频道,和我们一起拍手欢笑,这是老人的慈爱;看见妈妈的疲劳,我们都提议关掉球赛,让妈妈听音乐看舞蹈,这既有奶奶的慈祥,又有爸爸的关切,当然,也有“我”从父母那儿学来的关

10、爱。这首短小的诗歌,生动地描绘了一家四口看电视的感人场面,巧妙地将家庭的温情与尊老爱幼的好风尚融为一体。语言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精彩处既让人忍俊不禁,又让人感慨万千。作者以“奇妙”为线索贯穿全诗,开头、结尾两次提到我家看电视有些奇妙,首尾呼应;整首诗也都在写我家看电视的奇妙放弃自己爱看的电视节目,换成别人爱看的频道。最后,作者巧妙地抛给读者一个问题,引起读者思考每个人的心里都装着一样什么东西?2、教学重点难点认识本课的14个生字,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本课时的学习重难点。二、说学情在低年段,学生的认知能力还尚有欠缺,所以在读的过程中还需要借助拼音来完成。当然,经过半年的学习,学生的识字量

11、也大有增加,也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所以在识字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分析来识记生字,这样效果会更好一些。三、说教法学法本课时教师采用教法为朗读教学法、质疑、解疑。让学生与教师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识字,并感受到快乐。学生的学法则采用合作探究、讨论交流、朗读感悟。让学生在合作中识字,互相介绍自己识字的好方法,和同学一起成长、进步。四、教学过程简记一、趣味导入,揭题。1、猜谜语。(板书:电视)2、谈话:你喜欢看电视吗?你最喜欢看什么电视?你知道爸爸、妈妈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吗?(板书:看)3、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出示画面,指导看图。这一家人在做什么?你能猜想他们在看什么节目吗?这

12、家人看电视啊,可真有些奇妙,你想知道吗?那就赶快读读课文吧。2、学生自由拼读课文。(提出要求:借助拼音自由读,并圈出生字。)3、多种方式认读生字。(齐拼读、男女赛读、开火车读、去拼音抢读,重点指导认读“赛”字。)4、分小节自愿试读,纠正字音。5、齐读课文,巩固生字词。三、朗读课文,感悟亲情1、听读课文。2、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3、说说这家人看电视的“奇妙”表现在哪些句子中?4、全班解疑。5、用“因为所以”说话。A、因为爸爸爱奶奶,想让奶奶 ,所以 。B、因为奶奶爱我们,想让我们 ,所以 。C、因为我们都爱妈妈,想让妈妈 ,所以 。四、小结(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爱,都能互相关心、体贴家人,所以

13、我们家才会变得如此幸福、温馨。学到这里,老师也被这一家人的谦让、关爱给深深感动了。在感动之余,老师写了一首小诗想送给他们,同时也送给你们,你们想听吗?)学生和老师一起读诗。五、拓展课外了解爸爸妈妈等家人爱看什么节目。六、说预期效果和教学反思1、预期效果:本课时预期学生能认识14个生字,但会在识字中遇到一定的困难,如:“换”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及时予以点拨指导。同时也希望学生通过朗读能对课文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感受到全家人之间的这种关爱与体贴,从而在幼小的心灵种下情感的种子。2、教学反思:在授课中,基本上能按预定的流程来完成教学,和学生共同学习,认读生字 ,朗读课文。同时介绍了“因为所以”这

14、一说话句式。在情感上,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同家庭成员之间的爱。但在整个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认读生字形式比较单一,学生认读情况检测不力劝仅仅只有部分学生通过开火车的形式认读了生字),另外,在给生字找朋友时,担心时间不够,没给足充分的时间,每一个生字也只让学生找了一个朋友。第三,课件制作粗略,在出示生字这一环节中出现一处错误,把“音”写成了“间”,教师竟没有发现,还是学生发现后提醒教师,教师才发现并更改。说课稿 篇3一、 教材分析:燕子妈妈笑了是是一个童话小故事,讲了燕子妈妈要小燕子到菜园去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在妈妈的耐心启发下,小燕子到菜园去看了三次,终于知道了冬瓜和茄子不同的特点,

15、小燕子妈妈很高兴。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不仅可以学到观察事物的方法,还应该知道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认真”乃是做人做事的基本能力和品质。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观察、实验、体验中自已去获取,去探究,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并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说中提升认识,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二、 学生状况分析:我们班的学生虽然只是一年级,但是在平时的语文课上就呈现出思维活跃,见解独特、个性体验丰富等特点,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浓厚,好读、好问、好想、好说,再加上学生又具备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能力,因此,。这节课中,我既给学生创造单独读书、独立思考的机会,也实施一定方式的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促进学生对课文的感悟。此外,根据低年级学生模仿能力强,喜欢表演的特点,我决定在学习结束前,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依据自己的个性体悟,自由发挥进行表演。三、 教学目标的阐述、研究的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