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文学作品欣赏1.3名点吃不完教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8456750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烹饪文学作品欣赏1.3名点吃不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烹饪文学作品欣赏1.3名点吃不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烹饪文学作品欣赏1.3名点吃不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烹饪文学作品欣赏1.3名点吃不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烹饪文学作品欣赏1.3名点吃不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烹饪文学作品欣赏1.3名点吃不完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免费下载:名点吃不完【教学目标】1. 熟悉课文内容,了解文中各种名点的做法、特点及传说。2. 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教学重点】熟悉课文内容,了解文中各种名点的做法、特点及传说。【教学难点】归纳说明文的阅读方法。【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中国传统糕点,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但是在有些人的眼中,传统糕点已经太土、太甜、太腻,似乎不能和洋气十足的西式糕点相提并论。但如果你对中国各地生产的传统糕点进行全面考察,你会发现中国传统糕点完全能与西点媲美,它和西式糕点一样是世界饮食文化的奇葩。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物产丰富,各地的糕点工人十分注意利用本地资源生产具有地方风味

2、特点的糕点。中国商品大辞典(糖果糕点分册)记录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国传统名特糕点有455种。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几种颇具中国传统特色的糕点。二、作者介绍:研究民俗与老广告,著作有老广告、再见老广告、津沽旧市相、追忆甜蜜时光以及鉴藏老商标等。三、通读全文,了解文中名点的做法、特点、传说。(一)、快速阅读全文,请同学们找出文中介绍了哪几种糕点?分别是哪里的名点?萨其马:京式糕点的重要代表之一。 千层油酥饼:西安传统美食。 生煎馒头:上海滩名点。 粉艺糕团:苏州传统糕点。 老婆饼:广东潮汕一带知名点心。(二)、请几位同学分别阐述概括各色糕点的做法、特色、传说。1、萨其马: 做法:以鸡蛋、奶、糖和面粉调成糊

3、状,面粉通过漏勺成细条状(或手制成条),入油锅炸成空心条,然后加蜂蜜在模中压制成型,上锅稍蒸,再在上面洒上熟芝麻、瓜子仁、青红丝或山楂糕丁等,切成高约一寸,长约二寸的方块即可。特色:细腻甜酥传说:清朝时,有一位驻广的满族将军,他每次打猎都喜欢带各色点心,而且要经常换口味。技穷的厨师很无奈,索性用面粉和了鸡蛋,炸成薄片,淋上蜜糖压成发块,拿给将军交差。没想到将军一吃,赞不绝口,问这糕点的名字,厨师随口说是“杀骑马”,将军一听顺口说好,后来在民间传来传去就变成了“萨其马”了。2、千层油酥饼:做法:抹油的硬面做剂后擀成寸余宽的条状面,制作时一边抹油酥,一边撒椒盐,一边扯,约扯长达丈余。在扯的过程中卷

4、面,最后卷成蜗牛状的面团。煎烤时将面团从中心稍压,压成直径两寸左右的圆饼。特色:层酥分明 油而不腻 脆而不碎 香酥可口传说:唐朝时,为了奖赏玄奘翻译佛经千卷的功绩,皇帝特命御膳房制作出寓意千卷佛经的千层烙饼赏赐给他。3、生煎馒头:做法:采用精粉和面,包成圆圆的球状。煎制时放在平底锅内,表面刷素油,用油煎的过程中再喷水数次。即将熟的时候往馒头上撒些黑芝麻和香葱末提味。特色:金黄酥脆 白嫩油亮 松软适口 卤汁多多 毫不油腻4、粉艺糕团:做法(选料):根据颜色需要,采用天然植物、食物的色素;根据香味需要,分别加入芝麻、桂花、香米或蜂蜜等;制成形状各异的甜、咸、椒盐等味道的糕点。特色:讲究造型艺术 追

5、求色、香、味、形的和谐与完美 5、老婆饼:做法:用白糖冬瓜茸馅,用面皮包得,外皮再抹些蛋清再烤制即可。特色:皮酥肉滑 香甜适口传说:明朝末年,广州一家百年老字号莲香茶楼有一位潮州糕点师傅,工作两年后返乡,带了广州最好的点心给老婆。但老婆一尝,却说还没有她自己做的冬瓜角好吃,丈夫不信,但尝过之后,却很赞赏。回广州时带了不少的冬瓜角给茶楼的弟兄尝尝,结果大家都赞不绝口,命名为“老婆饼”并加以推广。四、小结本文选自由国庆追忆甜蜜时光:中国糕点话旧一书,书中名点吃不完一节共介绍了十五种糕点,分别是:堆积美味的萨其马、好生可爱的艾窝窝、报春讯的豌豆黄、我爱茯苓夹饼、御赐“女孺恩物”的万全堂糕干、筵席中的

6、什大酥、呈进皇宫的孔府家点、西秦名点千层油酥饼、上海滩的生煎馒头、姑苏粉艺糕团秀天下、飘香苏州城的枣泥麻饼、水乡周庄的万三糕、福建沙县“写米糕”、歪打正着的广州鸡仔饼、老婆做的潮汕名饼等。课文节选了其中的五种糕点,其他十种糕点也是各具特色,非常有代表性。五、作业 搜集并摘记你认为写得比较精彩的关于其他具有地方特色的糕点的描写材料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讲述五种点心的制作手法、特点及相关传说。2、掌握重点字词的意义。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 驰名天下:形容名声传播得很远。礼尚往来: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

7、往。现也指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回答对方。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匠心独运:独创性地运用精巧的心思。二、写作特点探究1、层次分明 文章层次分明,以小标题贯穿全文,以每一种特色糕点命名作为小标题,写作内容一目了然。2、描写细致入微 文章每一小节都从糕点的地域性、名称演变及由来、制作方法、特色等入手,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使读者对名点有全面深刻的认识。3、巧妙运用说明方法,突出说明事物对象的特征(1)下定义 例句:“糖蘸”是指油炸的面片经蜜、糖拌透。赏析: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使烹饪专业术语变得浅显易懂。(2)作诠释 例句:所谓“粉艺”就是糕点的造型艺术特征,与西点的裱花有异曲同工

8、之处,是糕点师展示才华的最佳途径,举凡人物故事、亭台水榭、飞鸟虫草等皆活灵活现在糕点之上,巧夺天工。赏析:作诠释是指用通俗的语言对被说明的事物或事理进行解释说明。作诠释的运用深入浅出的阐释了“粉艺”的含义,使读者对“粉艺”有很形象的理解。(3) 作引用例句:光绪顺天府志记:“赛利马为喇嘛点心,今市肆为之,用面杂以果品,和糖及油蒸成,味极美。”而燕京岁时记中说:“萨齐玛及满洲饽饽,以冰糖、奶油和白面为之,形如糯米,用石灰木烘炉烤热,遂成方块,甜腻可食。”赏析:引用文献记载,引经据典,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说服力。例句:另有一种观点认为,萨其马最早是在广州诞生的,关于此还有一段有眉有眼的传说。赏析:引用故事传说,娓娓道来,使文章充满趣味,生动形象,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三、活动:交流搜集记录的描写名点的精彩段落,并分析探讨其精彩之处四、拓展:说说有本地特色的糕点有哪些,模仿本文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