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职业道德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8456748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教师职业道德(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师德篇:1、热爱幼儿,尊重幼儿。关怀爱惜全体幼儿,尊重幼儿,平等、公正看待幼儿。严禁体罚、变相体罚或挖苦漫骂挖苦幼儿,增进幼儿全面、积极、健康地发展。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要有一颗爱心,爱每一种孩子。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要想毁掉一种人,每天就对她说,你真笨”“要想成就一种人,每天就对她说你真棒”。2、为人师表,堪为人师。模范遵守社会公德,作风正派,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注重身教。3、尊重家长,廉洁从教。积极与幼儿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获得支持和配合。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措施,不谴责、指责幼儿家长。坚守崇高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运用

2、职责之便谋取私利。4、团结协作,豁达大度谦虚谨慎、尊重同事,诚恳待人、豁达大度,互相学习、互相协助。不议论、不传播流言蜚语,说话要对人对己负责。(二)敬业篇:1、爱岗敬业、依法执教热爱幼教事业,热爱幼儿园,尽职尽责,注意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幼儿身心健康的思想。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保持一致,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2、严谨治学、积极创新树立对的的小朋友观、教育观,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刻苦钻研业务,不断

3、学习新知识,摸索教育教学规律,不断改善教育教学措施,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3、因材施教,注重实践树立对的的人才观,注重发展幼儿的个性,开发幼儿的潜能,注重幼儿实践及动手能力的培养。4、终身学习,求善求真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将来”精神,故意识地进行知识的更新和相应能力的提高。要以超前意识为基本,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积极发展,形成获取、解决、使用多种信息的能力,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三)礼仪篇:1、仪表得体,举止端庄上班时,穿戴整洁、大方,姿态端庄,举止得体,不袒胸露背,浓妆艳抹,不戴过多的金银饰品,不涂指甲油。鞋子以平底为主,要以便教师带队活动。2、说话有

4、礼,行动文明使用礼貌用语,推广五大教育用语;园内必须使用一般话进行教学、发言、交谈;接听电话要注意规范化的礼貌用语:“您好”、“您请”、“请稍后”、“需要我帮忙吗“需要我转告吗?”“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语言应运用得自然流利,要轻声、简短、语调亲切、温和,切忌生硬、粗俗或不耐烦,要充足体现幼儿园的形象。与人发生争执时,要冷静有耐心,坚持以理服人,虽然面对言语粗暴的人,也要体现出节制、有礼貌。食堂用餐时不大声谈,餐毕,请妥善放好餐具和餐椅,发明一种文明的就餐氛围。3、学会微笑,以礼待人园内遇到同事,应微笑点头示意,遇到幼儿及家长要互致问候;遇到参观视察来访等外来人员,要以礼相待,正面相见

5、时要微笑点头示意,坐姿时如遇领导、客人询问时要起立招呼,形成一种彬彬有礼、温馨和谐的氛围;接待家长和公事客人,要热情有礼,起立迎送,体现本园教职工应有的姿态。、园内园外,注重修养参与会议、学习、讲座、活动时,不迟到早退缺席,不随意进出。必须进出时,需与主持人或有关领导打招呼,动作要轻,开会、听讲座时,必须随带笔记本进行摘记,报告、讲座、发言或表演结束后,要热情鼓掌。不准擅自挪用公用物品和她人物品,严禁故意破坏或不负责任损坏公用物品和设备。借领财物要严格按规定办理手续。严禁以散漫的仪容仪表参与多种会议活动和接待来园客人,自觉维护幼儿园公众形象。第一章教师礼仪概述一、礼仪概述礼仪是文明的象征,道德

6、的范畴。“礼”是规,是天地自然之道,是德,也是治国之法规、律条;“仪”是矩,是准则,也是治国和做人的尺度。人类社会要发展,要推动,就必须弘扬、履行礼仪。没有礼仪的地方,是没有文化的地方;不懂礼仪的人,是不文明的人,也是没有道德的人。礼仪在本质上其实就是道德的规范,涉及礼节和典礼,是社会、道德、习俗、宗教等方面对人们行为的规范,是文明道德修养限度如何的一种外在体现形式。礼节,即社会公认的待人接物的措施和人与人相处的准则。例如,初次会面该如何互相简介,如何互递名片,如何待客,等等。再如,人际交往中如何保持良好的仪态、仪表等。典礼,是指正式场合用以表达礼节的一系列固定的程式,如欢迎典礼、签字典礼、开

7、业典礼、婚礼典礼、葬礼等。现代礼仪的社会功能重要表目前如下几种方面:、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在人际交往中,礼仪往往是衡量一种人文明限度的准绳。它不仅反映着一种人的交际技巧与应变能力,并且反映着一种人的气质风度、阅历见识、道德情操、精神风貌。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完全可以说礼仪即教养。学习礼仪、运用礼仪有助于提高个人的修养,有助于“用崇高的精神塑造人”,真正提高个人的文明限度。、有助于人们美化自身、美化生活个人形象是一种人仪容、表情、举止、服饰、谈吐、教养的集合,而礼仪在上述诸方面均有自己详尽的规范。因此,学习礼仪、运用礼仪,无疑将有益于人们更好地、更规范地设计个人形象,维护个人形象,更好地、更

8、充足地展示个人的良好教养与优雅的风度。3、有助于增进人们的社会交往,创立良好的社交氛围运用礼仪,除了可以使个人在交际活动中布满自信、胸有成竹、处变不惊外,还可以协助人们规范彼此的交际活动,更好地向交往对象体现自己的尊重、敬佩、和谐与善意,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与信任。、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国内正在大力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规定全体社会成员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这些内容,与礼仪完全吻合。因此,完全可以说,倡导礼仪的学习、运用,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殊途同归、互相配合、互相增进的。二、教师礼仪的

9、内涵及其培养教师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并且是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对于教师来说,礼仪更有其特殊意义。所谓教师礼仪,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遵循的尊敬她人、讲究礼节的程序,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并娴熟运用的人际传播技能。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学生的关注,对她们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礼仪不仅是教师个人的品质修养,并且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为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步,要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使自己从各方面成为一种优秀的、学生可以仿效的楷模。近年来,通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师德建设,教师的礼仪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教师礼仪相悖,乃至缺少起码的礼仪常识的现象在教师队伍

10、中仍然存在,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重。例如公共场合语言粗俗不文明;不尊重学生,时常挖苦挖苦或冷漠疏远;对学生的提问、问候随便应付或干脆臵若罔闻;上学时接听、拨打手机;在教室内吸烟、随处吐痰;形象举止过于随意或浓妆艳抹、过于修饰等等。因此,有必要对教师进行礼仪教育。教师礼仪教育的途径、教师自身要加强学习这里所说的学习,指通过自励、自省、慎独,培养自觉的礼仪意识,达到为人师表的道德境界。同步,要学习教师的职业道德,良好的师德对陶冶教师情操,转变教师礼仪,提高教师素质,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礼仪教育(1)注重教师礼仪的传承在老教师与新教师结对帮教中,规定老教师在传授

11、教学知识、管理经验的同步,也要传授教师礼仪知识。促使新教师在提高教育教学经验的同步,也提高自己的教师礼仪修养。(2)加强对教师礼仪的规范规定教师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以学生为本;真正把学生摆在教育教学的中心,平等地看待学生,热情地关爱学生,真诚地为学生服务。规定教师举止得体,语言文明,注意坐、立、行的姿势和手势,举手投足都体现出教师应有的文明礼貌。规定教师加强与家长和同事的沟通、配合。特别是对文化限度不高的家长,不能居高临下,而要设身处地为家长着想、分忧,应争取其理解、支持和配合。在与同事的交往中,应以和为贵,尊重同事。规定教师服饰得体,仪表端庄。服饰得体、仪表端庄的教师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12、和感染力。3、广大中小学教师要加强实践,提高自身的礼仪素养行动是最有效的学习措施。教师的意愿和积极性是最重要的。广大中小学教师要充足结识到教师礼仪在教学活动和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实践教师礼仪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时时刻刻谨记、笃行,在实践中增强礼仪意识,提高实践教师礼仪的能力。三、目前教师礼仪存在的问题和建议1、教师在礼仪文明方面存在的问题(1)对学生缺少应有的热情(2)对学生关怀不够(3)对学生缺少尊重(4)形象和举止过于随意()公共场合不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2、对教师礼仪的建议()增强自身的礼仪楷模意识()多给学生一份热情和微笑(3)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以学生为本()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

13、交流()举止得体,言语生动(6)服饰得体,仪表端庄3、教师礼仪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意义(1)传承老式美德,扩大学校德育内容教师的言行,特别是教师的礼仪体现,肩负着选择、传递、弘扬中华民族老式美德的崇高使命,它一方面要把优秀的中华民族美德转化为青少年一代的素质构造;另一方面,又要在此基本上,形成崭新的时代美德。通过教师示范作用,让老式美德在中小学生身上得以继承和发扬。如拳拳报国心,热爱祖国、忠于祖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热爱人民、关怀人、理解人、同情人、孜孜上进、奋发图强、正直诚实、勤快节俭、见义勇为等良好意志和品德,都值得共同弘扬。学生既是中华老式美德的传承者,又是体

14、现时代进步规定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对广大中小学教师进行礼仪教育,对传承中华民族的老式美德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是实行素质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可归纳为三点: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增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增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非常强调学生的发展。发展心理学觉得,小朋友时期是人的社会行为发展的最佳时期。因此,在中小学开展教师礼仪教育是十分核心和必要的,是目前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实行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通过教师礼仪教育活动的开展和推广,带动广大中小学生学习礼仪的风气,协助学生培养崇高的品德,逐渐树立对的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健全她们良好的个性

15、品质和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方式,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为她们此后的学习和社会生活打下夯实的基本。()是推动课程改革的有效载体广大中小学教师在实行新课程的过程中,往往注重理论的学习,学过之后,迫于原有的教学惯性和老式教学评价的压力,平常的教学行为丝毫没有发生主线的变化。而对教师礼仪的强调,从教师的最基本的行为出发,来规范她们的言行举止,使得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可以贯穿于她们的教学行为中,为新课程改革打下了行为基本,是推动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有效载体。第二章教师礼仪“五要素”教师礼仪的五要素是:教师的语言、教师的服饰、教师的举止、教师的形象和教师的情绪一、教师的语言教师的语言礼仪重要表目前如下几种方面:、教师语言礼仪的具体规定(1)纯熟使用一般话一般话是国家法定的原则化语言,也是教师必须使用的职业语言。教师必须运用国家规定的“全国通用一般话”教学,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她们不仅跟教师学习文化知识,也跟教师学习语言;在教师语言规范的潜移默化下,学生便能讲规范化语言。()精确、无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