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不良资产处置道德风险及其防范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8453672 上传时间:2022-08-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不良资产处置道德风险及其防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不良资产处置道德风险及其防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不良资产处置道德风险及其防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不良资产处置道德风险及其防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不良资产处置道德风险及其防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不良资产处置道德风险及其防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不良资产处置道德风险及其防备作者:朱志强摘要自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成立以来,其资产处置运作中的道德风险问题不仅为AC管理决策层所关怀,也始终是外部监管部门和社会舆论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根据AMC五年多来的运作实践,全面地归纳总结了M资产处置过程中也许产生的道德风险的重要类型、体现形式,具体剖析其产生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道德风险防备对策措施,对此后AMC道德风险的防备和根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核心词AMC;资产处置;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防备对策;一、MC不良资产处置道德风险的概念所谓道德风险(rlhzrd)是指在市场经济行为中,契约的一方(一般是代理人)运用其拥有的信息优势实

2、行了契约的另一方(一般是委托人)所无法观测和监督的隐藏性行为或不行为,从而导致的(委托人)损失或(代理人)获利的也许性,属于非对称信息经济学理论领域的基本概念。由于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ssetManagemntCompan,如下简称AMC)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专门收购、管理和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贷款资产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其不良资产处置的损失最后将由国家财政来承当。因此MC与财政部(代表国家)的关系是一种受托代理关系。本文所称的“AMC资产处置的道德风险”是指MC在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通过实行不利于委托人(国家)的隐匿行为或不行为,从而达到自身效用最大化的也许性。二、AMC不良资产处置道德风险重要类

3、型及其体现形式AMC成立五年来的不良资产处置实践表白,其在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所面临的道德风险重要类型有两种:一种是积极(即作为)的道德风险。这种道德风险重要是由有权处置部门或直接处置人员的“内部人控制”行为导致的。重要体现为:()有权处置部门运用其特有的地位和权力,违背“处置回收最大化和处置成本最小化”原则,以“合法规范”的形式,非法从资产处置相对人处谋取小团队利益。一般体现为MC从处置相对人(特别是社会中介机构)处获得钞票返佣、回扣等不合法利益,作为单位小金库,用于集体福利或小团队利益等。(2)少数直接处置人员,运用其独家掌握的客户信息、社会关系等外部资源,通过内外勾结,拿国家利益做人情或直

4、接从处置相对人处谋取个人利益。另一种是悲观(即不作为)的道德风险。重要体现为三种具体形态:一是部分处置人员在项目管理与处置上缺少积极性,对所管项目状况缺少基本的理解,处置信息掌握不多,特别是对疑难项目有畏难情绪,一味悲观等待,没有做到恪尽职守,以致坐失最佳处置时机,致使不良资产随时间的推移加速贬值或损失严重。例如:有的贷款项目自接受以来从未采用过任何处置措施;有的项目接受前已处在强制执行阶段,由于项目管理人员未及时向法院申请变更执行主体,以致法院执行款被划往原剥离银行,被原剥离银行长期占用而浑然不知;有的抵债实物资产因项目管理人员疏于管理等失职行为导致被盗窃、被她人非法租赁或非法拆除,等等。二

5、是项目处置部门或处置人员为规避内外部监管、审计、检查也许带来的个人责任风险,片面强调处置形式的合规性,不顾处置回收与否达到最大化,在处置中大量采用委托律师事务所、拍卖公司等中介机构一诉(拍)了之等间接处置方式,没有充足发挥作为代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资产处置中处在被动位置,难逃悲观不作为的嫌疑。三是某些AMC基层办事处或处置人员迫于完毕当年钞票回收任务的考核压力,在对拟处置项目未作尽职调查、分类分析,不经精耕细作的状况下,仓促采用低价处置或打包拍卖等简朴做法。资产处置中类似的急功近利和“杀鸡取卵”式的短期行为,不仅严重违背了“资产处置回收最大化”原则,也严重损害了委托人(国家)的利益,具有明显的

6、“不作为道德风险”特性。三、AMC不良资产处置中道德风险产生的因素分析分析AMC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有也许浮现的上述道德风险,究其因素重要有如下几种方面:1、C特定代理关系体制上的弊端是产生道德风险的本源。从经济学原理的角度分析,道德风险重要源于委托人与代理人双方利益的不一致性或者不完全一致性。由于市场经济作为交易经济和契约经济,无论是委托人还是受托代理人,作为市场中的“经济人”,其自利的本性决定了各利益主体都以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为目的。而双方对自身效用最大化目的的这种追求,从本质上来说是对立的。由于委托方总是但愿代理成本(涉及处置回收绩效奖励等代理费用)越小越好,而代理人却但愿代理费用越大越

7、好。当双方利益无法达到均衡实现“双赢”时,就必然产生矛盾和冲突,当双方利益严重失衡,特别是代理人觉得其付出与回报严重不对称时,就必然会以损害委托人的利益方式来间接追求其效用的最大化。具体到AMC不良资产处置上,由于AM是国有独资非银行金融机构,作为国家财政部的代理人,它对代理处置后的最后损失不承当任何独立法人意义上的责任。虽然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已对接受政策性债权资产处置实行了“两率”承包方案,其初衷是但愿在规定期间内锁定资产处置的最后损失,并以此来控制AMC处置回收额的不拟定性。但“两率”承包并非市场上的招投标行为,它只是委托人对代理人的内部承包考核管理措施。从主线上说,“两率”承包并不能锁

8、定委托人的最后损失。如果代理人最后无法完毕“两率”承包任务,对AMC来说仍然不承当公司制独立法人意义上的责任。退一步说,虽然C承当了因未完毕“两率”承包任务而导致的亏损,由于AMC国有独资的公司性质决定了其亏损最后还是由出资方(同步又是委托人)的财政部来间接承当。可见,这种特定代理关系在体制上固有的弊端无疑是不良资产处置道德风险产生的本源。2、内部人控制和信息不对称是处置道德风险产生的必要条件就国有独资的MC来说,“内部人控制”是指在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处置操作层(指直接处置部门或人员)所掌握的具体项目的处置信息要比决策部门和各方监管部门所能掌握的信息要多得多(也快得多),而项目处置方案又直接

9、由她们负责制定,使其有机会也有也许运用这种信息不对称优势以谋求自身的利益,以看似合理合法的完美处置方案,骗过决策部门的事中审核和和监管部门的事后检查。事实上,信息不对称不仅体目前上述内部层面,还体现于项目处置人员与债务人、担保人、受让人以及所委托的社会中介机构等相对人之间。一般来说,资产处置相对人所掌握的资产状况及其真实价值、市场供求状况等信息远远要多于AMC处置人员。作为市场经济主体中的“经济人”,自利的本性会使处置相对人懂得充足运用其掌握的信息优势以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时如果处置人员在处置调查中若不能恪尽职守,有前述不作为的思想和行为,就会给相对人以可趁之机,它们或趁机转移、隐匿资产或

10、运用处置人的不作为、不尽职来谋取额外利益,最后使委托人(国家)蒙受损失。因此“内部人控制”和信息不对称不仅使处置道德风险产生成为也许,同步也是道德风险产生的必要条件。3、考核制度设计缺陷和职业素养不高是处置道德风险产生的重要诱因199年,国务院决定以设立M方式来解决国有银行历年沉淀下来的不良资产问题,这在中国无疑是一项金融创举。虽然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但毕竟各国国情不同,对新生的中国A来说,并没有现成可直接套用的国际经验可言,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边实践边总结边规范。于是在MC资产处置初期就浮现过处置实践在前,制度建设在后,内控制度跟不上和处置管理滞后等问题,而当后期制度越来越完善时,却忽然

11、发现AMC已处在无资产可处置的尴尬局面。由于AMC存续期的不拟定性和公司发展方向的不明确,以致处置速度越快,所剩不良资产越少,一旦资源枯竭,则人心不稳。而财政部(委托人)对AM以当年钞票回收额指标为中心的考核体系,由于存在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和不合理性,不仅直接导致了各MC所制定下达的目的任务和绩效考核制度的片面性,也直接导致了基层办事处或直接处置部门和人员在处置上采用短期行为,甚至不惜以损害委托人利益为代价,以追求自身眼前效用的最大化,道德风险的产生就有了必然性。同步,由于AM员工大多数来自剥离银行的各个岗位,其个人能力、业务水平、知识构造、社会经验等都与MC的职业规定差距甚大,要想成为资产处置

12、方面的行家里手,职业素养亟需提高。也可以说,有时不作为其实是没有能力作为。加上客观上AMC的生存和发展前景并不乐观,员工对生存前景的后顾之忧等等,都是产生不良资产处置道德风险的重要诱因。四、AC不良资产处置道德风险防备的对策措施1、注重内控制衡制度建设,从建立与完善制度上防备道德风险AM一方面要从加强内控制度建设上去防备道德风险,通过认真总结分析五年来资产处置风险防备中的单薄环节,不断完善和强化内控制衡制度,明确责任,规范处置行为。在具体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双人”制度,即双人调查、双人谈判、双人处置制度;强调“三个分离”制衡制度的有效执行,即处置实行体系与审批决策体系分离、审核审批

13、与处置分离、资产评估与处置分离。坚持处置过程的“三化”和“三公”原则,即公开化、市场化、程序化和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择优原则。在审批决策上,实行“集体审查、授权管理、分级批准”制度,遵守审核制度的“强制、独立、保密、监督、指引”原则,在程序上严把处置审核审批关。2、充足发挥MC内部监管部门的作用,加大资产处置违规惩罚力度目前AMC内部监管部门涉及审计、公司监事会、纪检监察等部门,这些部门要充足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各司其职,制定并完善资产管理与处置工作守则、MC员工违规行为解决暂行措施等纪律和惩罚制度,采用现场或非现场审计检查、受理举报调查、处置项目回访等多种手段进行监管,加大对道德风险违规行为

14、的惩罚力度。一方面通过有效的内部监督审查,找问题,堵漏洞,抓整治,将MC的道德风险置于内部监控之下,以达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提高道德风险的违规成本,从而减少道德风险行为的发生。、借助AC外部监管力量,建立全方位立体的道德风险防备体系目前AMC外部监管涉及财政部、国家审计署、银监委、人民银行、证监委等多家部门的监管体系。各监管部门要互相配合,资源共享,各有侧重,通过AMC报送的各类业务报表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进行非现场监管,定期与不定期地参与重大项目处置过程或事后检查、处置项目回访等现场监督,辅之以群众举报、新闻舆论等社会监督,形成全方位高效的立体道

15、德风险防备体系。五年来的实践证明,充足整合运用上述外部监管资源,加强对MC资产处置的合法合规性监管,不断创新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效率,不仅可以将AC资产处置过程置于其监督之下,也能将C也许浮现的道德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畴之内。4、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鼓励机制,从源头上防备道德风险在市场经济中(特别是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由于每一种经济主体在本质上都是所谓的“经济人”。利益驱动是市场经济中的永恒动力。具体到代理行为中,即便有最佳的制度约束和监管控制,如果不能使当事人的利益达到一定的均衡,利益分派机制失衡和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本性必然会使代理人产生道德风险。因此,道德风险的产生并不是偶尔的,有其必然性。对AC来说,无论其内控制度的制衡多么完善有效,内外部监管多么强有力,都只是外部强制性防备措施,并且大多是事后惩罚性的,均无法从主线上制止道德风险的产生。因此笔者觉得,要从源头上解决道德风险的问题,除了要加强代理人的道德教育,提高职业素养上下功夫外,更重要的是要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本上,建立一套科学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