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8448596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5.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考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考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考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考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物理考点专题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学,U像的性质像的位置,*应用使像变大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物与像的位置?像距V与f关系U=8U2fU=2ffu2fU=fuf凸透镜成像情况总结:两个分界点:a、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b、成放大、缩小像分界点:当物体从远处向凸透镜的焦点靠近时,物距减小,像距,实像;当物体从透镜向焦点靠近时,虚像不断。实像与虚像区别:口诀:(一般人不告诉他)一焦分虚实,分正倒;二焦分大小;物近(与焦点的距离)像远像变大;实像异侧倒,虚像同侧正;像距大于物距像放大,像距小于物距像缩小。第一类: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计算或判断像的类型、位置、变化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2、的实验中,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的像,恰好有一个小飞虫落在透镜的中间部分,那么在屏上所成的像()B.像的中间没有了A.变成了小飞虫的像C.像的形状没有变化,只是比原来暗一些D.是小飞虫的像和烛焰像重合在一起2 .在凸透镜成像现象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凡是实像必是倒立的B.凡是虚像必是正立的C.凡是放大的像必是虚像D.凡是缩小的像必是实像3 .某同学做“观察凸透镜成像”实验,如图所示,P点到透镜的距离为两倍焦距,透镜和( )光屏的位置不变。实验中可能看到的现象是A.蜡烛放在A点时,光屏上会成明亮、清晰的像B.蜡烛放在F点时,光屏上会成等大、清晰的像C.蜡烛放在F点和。点之间,光屏上会成放大的虚像D

3、.蜡烛放在B点时,光屏上会成明亮、清晰的像4.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主轴上距透镜中心为2倍焦距处,当该物体从这个位置沿主轴逐渐远离透镜的过程中A.像始终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物与像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B.像距逐渐减小D.物与像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可编辑修改-5 .一个焦距为20厘米的凸透镜,当物体沿主光轴从离透镜25厘米处逐渐到离透镜55厘米处的过程中()A.像逐渐变大B.像距逐渐变大C.像逐渐变小D.像距逐渐变小6 .一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距为30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 )D.缩小的虚像个放大的实像,当物体移至物距为15厘米时,它的像,一定是A.放大实像B.缩小的实像C.

4、放大的虚像7 .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图所示的A、B、C三处,这时光屏上恰好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若要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应该()A.向右移动蜡烛B.向右移动凸透镜C.向右移动光屏D.将蜡烛与光屏交换位置8 .一物体离凸透镜24cm,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缩小、倒立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大小可能为()A.18cmB.30cmC.24cmD.10cm第二类:有关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题9 .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为10cm。某同学按下图所示放置好蜡烛和透镜后,左右移动光屏始终得不到烛焰完整的像,其原因是。该同学作适当调整(物距不变)后,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

5、得到烛焰清晰、完整的像。该像的性质pniP口11n111n口11nnr1iinn11n|ni|niiptinpnruiniTinnpinn0cm10203040506070809010(10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缩小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放大的像,调节的方法是()A.透镜不动,蜡烛向透镜移动,光屏向透镜移动B.透镜不动,蜡烛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C.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D.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向透镜移动11 .孙丽小组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蜡烛、

6、凸透镜、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但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都没能看到烛焰所成的像。可能的原因是什么?12 .如图,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通过调节,此时在光屏上正好能呈现清晰的烛焰的像,(1)这个像的特点是(2)如果固定凸透镜的位置,把蜡烛稍向右移,要想在光屏上重新找到像,应向移动光屏。Orjri1020304050607380901夜)LJJ13 .小芳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通过调节,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间,他可以进行怎样的调节?14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实验之前老师常常要求

7、同学们在实验桌上用粉笔画一条直线,然后再在该直线上放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花这一直线的作用是:(2)在实验过程中,小明和小东同学在直线上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凸透镜和蜡烛,均不能获得像。这其中的可能原因是:(3)某同学用了一只f=10cm的凸透镜做实验,并记录了如下的结果:次数u(cm)V(cm)像的大小像的正倒13015缩小倒立22020讨倒立31435放大倒立410不成像58放大正立分析表中的1、2、3次实验的数据,可知:分析表中的次实验数据,可知,物体在f外成倒立的实像,在f内盛正立的虚像。在第5次实验中,要看到虚像,必须从(选填“蜡烛”或“光屏”)一侧往(选填“蜡烛”或“光屏”)一侧看才能

8、看到。15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用装有6个发光二极管的有方格的白纸板做发光物体,如图甲所示。又用这种有同样大小方格的白纸板做光屏。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1)当发光物体在a点时,如图乙所示,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丙所示。则光屏上的像是(2)将发光物体由a点移动到,b点,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此时透过透镜会观察到像,这个像一定是(填实像或虚像”)。(3)小明探究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接着又做了一,个观察实验。他把光屏取下来,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左侧,从凸透镜右侧沿主光轴向凸透镜方向观察,如图所示。当眼睛离凸透镜较远时看到了发光物体的倒立的像,离凸透

9、镜较近时就看不到这个像了,请分析并说明其原因。凸透镜成像小考卷1 .从凸透镜成像规律中,我们可知,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转折点是()A、光心B、焦点C、二倍焦距D、根本没有这样的点2 .用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的或缩小的C.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D.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3 .有一物体在凸透镜5倍焦距外的地方,先让它沿着主光轴逐渐移到1.5倍焦距处,像的大小变化是r()A、从小变大B、从大变小C、不变D、从小变大,再从大变小4 .如图所示,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在透镜

10、的另一侧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下图中的()ABCD5 .某同学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所给的有下面不同焦距的四块凸透镜,实验中,光屏移到离凸透镜16厘米处,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像,这块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f=4厘米B.f=8厘米C.f=12厘米D.f=16厘米6 .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4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3)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就是利用这一图4成像规律工作的(填光

11、学仪器)。7 .在图l中,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为了找到像的位置,光屏应在光具座的厘米刻度范围内移动(选填“60-70”或“大于70”);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45厘米刻度处时,移动光屏,图1在光屏上成像(选填“能”或“不能”)。TTID8 .小宇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过程中,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见如图2示,其中的a、b、c、d、e是主光轴上的点。F和2F分别表示凸透镜的焦点和两倍焦点。(1) 在a、b、c、d、e这五个点中,把烛焰放在点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把烛焰放在点上,所成的像最小。把烛焰放在点上,使照相机成像的原理。把烛焰放在点上,使投影仪成像的原理。(2) 小宇做完实验后,又

12、想用手代替蜡烛,看在光屏,上能成什么样的像,于是,他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手表盘,如图3甲所示。把这个玻璃板放在蜡烛的位置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射,如图3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的像为止。此时表盘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如图丙中的哪一个?序号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cm)像的性质126倒立、缩小的实像220倒立、放大的实像36正立、放大的虚像9.根据下表的数据可以推知,凸透镜的焦距f应满足()A.6c.mf26cmB.6cmf20cmC.10cmf20cmD.10cmf13cmTHANKS!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